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梳头娘子在线阅读 - 第34节

第34节

    他转眼看向那个林巧儿。

    虽然顶着张十岁年纪的皮,骨子里却已经是个成年人的李穆,心里自然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便是他再怎么着急,找回秋阳却不是一件可一蹴而就的事。早已经在心里做好要打持久战的他,再没想到,他不过才刚刚于几个时辰前想起一切,却好运到刚一出门,就遇到一个和秋阳长得很像的女孩……

    而,许是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当他在那个明明长得很像秋阳的女孩身上,发掘着她和秋阳的相似之处,却屡屡失望时,那种层层叠叠积累而至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一时竟压得他有些承受不住。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打击,叫一向自认为自己颇为冷静自持的他,在发现他居然又开始疑心起那个“阿丑”也像秋阳时,不禁自我怀疑起来——他觉得,他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一定是他太想要找到秋阳了,所以才看到谁都觉得她们像秋阳……可与此同时,他又害怕因为他的这种错觉,叫他错失了真正的秋阳。于是,和之前他一心想要从林巧儿身上找出她和秋阳的相似之处不同,这一回,他却是反其道而行,默默于“阿丑”的身上,找着她和秋阳的不合之处……

    而,世间几乎没一样东西是能够经得住人有心挑剔的,于李穆那如显微镜一般的仔细对比下,他便发现,和秋阳那干净而纯粹的笑容不同,眼前这孩子的笑容虽然看着一样的灿烂,可其后却隐着一丝用力过度的功利。

    更甚者,她和二十六郎周旋的那些手段,如今落在李穆的眼里,也成了下乘——他的秋阳,便是表面看着待人随和,其实骨子里藏着一份清高的。她绝不可能像这个女孩这样,为了不吃眼前亏,竟就这么装疯卖傻地陪着一个熊孩子胡闹。遇到这种情况时,他的秋阳宁愿梗着脖子跟人硬顶也绝不肯低头的,也正因着这个原因,小时候的她才没少跟人打架……

    ——此时的李穆却是忘了,在后世的那个年代里,便是秋阳跟人打得头破血流,最糟的结果也不过是赔一些医药费罢了。而于这个等级森严的年代里,若是阿愁敢忤逆了他和李程,且不说她最轻也得招来一顿皮rou之苦,不定还得连累着她师傅莫娘子跟着一同遭殃。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晰认识的阿愁,自然是不肯吃了这眼前亏的。至于她那显得不怎么真诚的笑容……便如李穆所感觉到的那样,处于劣势的阿愁正是想着以笑容来软化这两位得罪不起的王府小郎君,所以她那看似灿烂的笑容里,才透着那么几分不自然的讨好与勉强……

    就在李穆越看越觉得,他大概又一次想多了时,却是再想不到,那个“阿丑”的口中,忽然就冒出一句在秦川的年代里极为平常,可于这个年代里则显得多少有些别扭的话——

    “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

    加上她那极具西洋特色的耸肩动作,一个于这个时代里极少见,可秋阳偶尔也会做的小动作……

    李穆顿时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为之一炸。那一刻,他险些就要扑上去问着她是不是秋阳了……

    可闪念之间,李穆忽然又想到,便是眼前这个“阿丑”真是个穿越的,也未必就是他的秋阳……

    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的念头。可最终,他不过只悄悄握紧了拳头,装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单挑着那于这个时代里的人们不常用的“代号”一词,问着那个“阿丑”道:“‘代号’这个词儿,听着很有些耳生呢,什么意思?”

    自以为掩饰得很好的李穆,却是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他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激动,早叫敏感的阿愁捕捉到了,且还于心里默默生了警觉——虽然方向不对。

    便如她所解释的那样,一个才九岁,且看起来不曾受过什么教育的孩子,于不知哪里听到个一知半解的新鲜词,然后就这么胡乱卖弄起来,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可,便是他也承认这解释合情合理……不知为什么,明明对眼前这个“阿丑”充满了怀疑的他,竟又矛盾地想要从她那合理的解释里,挑出一些不合理的破绽来……

    自以为仍保持着冷静的李穆,此时一点儿也没发现,其实他早已经陷入了一片复杂又混乱的心绪之中……

    ……她说她不叫阿丑,叫阿愁。愁眉不展的“愁”……

    ……可,能说出“愁眉不展”这四个字来,她会不识字吗?!

    ……可是,许这四个字,就跟那“代号”一样,只是她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呢?

    斜倚着背后的栏杆,以指尖抵着眉心,表面看似不动如山的李穆,其实心里早起起落落地滚过无数遍浪潮了。

    *·*·*

    在李穆于心里默默纠结着时,莫名对他生出一种忌惮之心的阿愁,则依旧扮演着她那喳喳呼呼的“傻大姐”角色。

    谢过二十六郎君的慷慨后,阿愁便大咧咧地拉着林巧儿于那布满美食的小几边坐了,又熟不拘礼地撕开盘子里的烤鸡,将一条鸡腿递给也兴致勃勃凑过来的二十六郎君,将另一条鸡腿递给终于不再发抖的林巧儿,她自己则很没有形象地拿起那只硕大的红烧蹄膀,心满意足且豪迈万千地啃起这于她来说,一世都不曾碰过的美味。

    ——前世时的秋阳和她奶奶一样,饮食都很清淡,可对于在慈幼院里素了好几年的阿愁来说,这红烧大蹄膀则是有着无上的吸引力,所以她才克制不住地向着那前世很少会碰的油腻伸出了魔爪。

    何况……

    阿愁悄悄往那无声旁观着他们的二十七郎身上瞟了一眼。

    不知为什么,那看似漫不经心斜靠在栏杆上的孩子,眼神里的某种东西,总叫阿愁有种莫名的心惊rou跳之感。她总觉得,这孩子似乎能够看穿她的伪装一般,所以,不自觉间,她啃着蹄膀的动作就变得更加……豪放了。

    而,她这大开大合的吃相,不由也叫那一直默默审视着她的李穆微拧了一下眉。

    ——秋阳奶奶是那种老派的人,自小对秋阳的仪态举止就抓得极严,虽然秋阳总喜欢于背后跟她奶奶对着干,可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所以她于人前用餐时,动作显得很是斯文有礼。而眼前的这女孩,那似乎一辈子不曾见过荤腥似的吃相,便是算不上凶残,也绝对可算得是狼吞虎咽的……这全然不像他的秋阳!

    这般想着,李穆不禁失望地于心里下了个定论——这孩子,应该不是秋阳了……

    虽然早知道寻找秋阳的事没那么容易,李穆不禁还是一阵失落。只是,待他要从阿愁身上转开眼时,视线却是不自觉地又凝在她身旁,那张和秋阳有着八分相似的脸上。

    和故意装着个粗犷模样的阿愁不同,她的身旁,终于不再那般战战兢兢的林巧儿,吃东西的模样显得极是秀气。

    这种和她的出身教养极不相衬的斯文秀气,忽然就叫李穆觉得,此刻的她,看上去似乎又有点像秋阳了……

    “你叫什么?”

    他放下撑在眉心处的手指,问着林巧儿道。

    林巧儿被吓了一跳。她忐忑地看看阿愁,就在阿愁差点忍不住充着英雄替她答话时,林巧儿终于鼓起勇气,讷讷答道:“巧、巧儿……林巧儿。”

    林巧儿因缺乏自信而闪烁着的眼,不禁又令李穆想起很多年以前,他辅导秋阳功课时,她那闪烁的眼神……

    “巧儿。”虽然明知道这不是他的秋阳,李穆仍是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指着案几对面二十六郎空下来的位置道:“过来,陪我说说话。”

    *·*·*

    当阿愁和林巧儿于楼上陪着两位王府小郎君吃喝说笑时,楼下的宴会也已经开始了。

    一开始时,阿愁还抽空听着宜嘉夫人在楼下说了些什么,可很快,那似闲不住的活猴儿一般的二十六郎,就叫她再没个精力去分神注意楼下的动静了。

    阿愁以为,这年会应该跟后世的应酬场合一样,大概没一两个时辰不会结束。可许是宜嘉夫人身份跟众女户们到底不对等,这酒宴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随着宜嘉夫人的退场,楼下的人也渐渐开始散了。

    而,叫阿愁没料到的是,听着楼下宜嘉夫人退场的动静,当她提出要走时,那二十六郎竟不肯放她走了。直到这时,她才忽然意识到,为了不叫自己吃了眼前亏,她好像有点用力过头了……

    坐在小几对面的二十六郎,一张白净的小脸几乎都要杵到阿愁的脸上来了。他笑眯眯地道:“以前我总觉得你们女孩子麻烦,不过你倒是挺好玩的。要不,你进王府来侍候我吧,我们就能天天在一处了。”

    阿愁一窒——这可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就在她不知该怎么回话时,那正跟林巧儿说着话的二十七郎忽然扭头道:“你有钱了?”

    阿愁又是一愣——她没听懂。

    不过显然二十六郎是懂得的。他不禁一阵沮丧,垂着肩道:“没有。”顿了顿,却又是一挺肩,涎着脸歪头看着二十七郎道:“要不,你收了她吧,只要偶尔借我使使就成。”

    二十七郎立时拿眼一横二十六郎,再以眼尾一扫阿愁,指着于他对面规规矩矩坐着的林巧儿道:“那我还不如收了她呢,至少这个还养眼一些。”

    阿愁:“……”——我谢谢您啦!

    就在李穆忽然反应过来,这话说得似乎有点伤人时,包厢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只见宜嘉夫人领着莫娘子和林娘子,以及那不知怎么也一同跟了来的岳娘子走了进来。

    宜嘉夫人一进门,那眼便飞快地往室内扫了一圈。见李穆靠窗而坐,那个看上去很是本分的林巧儿陪着他于对面坐着,而她于心里默默膈应着的那个阿愁,则跟二十六郎面对面地坐在一张另设的小几旁,她不由就满意地暗点了一下头,然后对李穆笑道:“你想叫林家姑娘留下陪你?”——显见着宜嘉夫人是听到他刚才的那句话了。

    见宜嘉夫人等人进来,李穆等人也早已经站起来给夫人见了礼。李穆因笑道:“不过一时说笑罢了,我身边可不缺人。”

    李程怀着怨念看看他,心说,我身边缺人呢……可宜嘉夫人到底不是他的姨母,他也只能于心里默默想上一想罢了。

    他的想法,宜嘉夫人自是不感兴趣的,她回过身去,向莫娘子和林娘子说了两句客气话,只道,谢谢两家的小娘子陪着她外甥解闷了,然后命人给阿愁和林巧儿打了赏,便把她俩送回到各自的家长身边。

    见终于可以平安地离了那两位王府小郎君的魔爪,阿愁忍不住就是一阵真心实意地眉开眼笑。她扑过去抓住莫娘子的手时,却是再没料到,她这毫无保留的笑脸,就这么一下子落进了李穆的眼里。

    顿时,原本已经将她划出怀疑名单的李穆,那心头蓦地又是一跳……

    第四十四章·又来了

    显然,对阿愁和林巧儿被两位王府小郎君召去楼上说话一事感觉好奇的人还挺多。

    当阿愁拉着莫娘子的手,跟在岳娘子和林娘子母女二人身后下楼时,就只见楼下的酒宴虽然早就散了,找着借口逗留不去的人却不在少数。当然,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王大喇叭。

    见她们下来,那些女户娘子们都禀承着一种熟不拘礼的态度,纷纷向她们围了过来,一边七嘴八舌地问着林巧儿和阿愁,“两位小郎君召着你俩去干什么了?”“都说了些什么?”“吃了什么?”“做了什么?”

    禀性柔弱的林巧儿立时就被众人的热情给吓住了,忍不住往她娘亲的身后藏了藏。偏她娘亲林娘子对这个话题也很是好奇,便又将她从裙子后面拉了出来。

    自小就爱充个“大姐头”的阿愁见了,忍不住站出来替林巧儿解围道:“没什么呀,就是他们闲着无聊,找人陪着说说话罢了。”

    可显然她这样简洁的回答,是满足不了在场众人的八卦*的。亏得岳娘子比众人要理智一些,她看看店堂里宜嘉夫人府上那些还未撤走的侍女侍卫们,便招呼着众人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看这会儿时辰还早,不如我们去隔壁的茶楼上坐坐吧。”

    旁人都轰然应“是”,只莫娘子微皱了一下眉,笑道:“我们就不去了,家里还有事。”

    显然岳娘子和众人都觉得,便是阿愁跟着林巧儿一同上的楼,她也不过是个“陪公子读书”的配角儿,所以岳娘子倒颇为通情达理地一挥手,笑道:“既这样,就不耽误你们了,你们早些回去吧。”却是回身拉住林巧儿的另一只手,一边柔声问着林巧儿,一边领着众娘子们进了隔壁的一家茶楼。

    那被林娘子和岳娘子一左一右拉着手的林巧儿,则忍不住回过头,以巴巴的眼看向阿愁。

    阿愁只能给她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然后便跟着她师傅离了众人。

    直到走出众人的视线,莫娘子才低头问着阿愁道:“如何?”

    阿愁不想她担心,便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不过是陪公子读书罢了。”

    “什么?”莫娘子疑惑地一歪头。

    阿愁这才想到,许这时代里还没这么句俗语。于是她赶紧又弯眼道:“倒是便宜了我,吃到不少好东西呢。只可惜没法子带回来给师傅尝尝。”

    她的孝心,令莫娘子默默笑了笑,便不再问她了。

    等她们到家时,天已经黑了。见她们进门,守门人一样的王阿婆立时向着莫娘子通报道:“今儿季银匠带着他家小徒弟来找过你,说是为了昨儿的事来致谢的。偏你不在家,就留了一匣子点心在我屋里。”说着,回屋将那匣子点心拿了出来。

    莫娘子的眉不由就是微微一皱,却也不好跟王阿婆说什么,只道了谢,拿着那匣子点心回了屋。

    进屋后,她则回头对阿愁道:“昨儿的事,原跟他家无关,倒不好白收了这匣子点心。等明儿从外头回来,你跑一趟,把这点心退给他家里。”

    阿愁眨着眼道:“就我去吗?师傅不去吗?”

    莫娘子皱眉横她一眼,只道:“不方便。”

    阿愁才忽地反应过来,她师傅是和离的妇人,那季银匠似乎也是单身,她师傅倒不好贸然跟个单身男人有什么来往的。这般想着时,却是忽然就叫她想起那天郑阿婶说,要给莫娘子跟什么八德巷的什么银匠做媒的事来。于是她又问道:“他们家住在哪儿?”

    “不远,”莫娘子道,“街对面的八德巷。”

    顿时,阿愁的小眯眼儿就是一阵连连眨动——缘分呢!

    *·*·*

    第二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随着衙门里封衙放假,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愈发地显出一个年味来。

    可自来过年一事,就是属于那有闲钱和闲时间的人们的,那些于温饱线上挣扎的,则依旧奔波着各自的生计。

    当莫娘子给邓家老奶奶梳完头,从福康坊里出来时,却是不巧于路边偶遇了也一样为生计奔忙着的王大娘。

    王大娘一边假惺惺地问着莫娘子生意如何,一边借口喊着累,向莫娘子炫耀着她的生意兴隆。阿愁则忍不住于心里一阵默默撇嘴——真个儿生意好到不愁生计的,这会儿早歇下手忙过年了!

    在王大娘的身后,站着一个怀里抱着个硕大妆盒的瘦小女孩儿。阿愁已经见过王大娘的女儿王小妹了,而这女孩显然不是王小妹。她猜,这应该就是王大娘嘴里那个笨拙木讷的徒弟了。

    那徒弟看着应该十三四岁的年纪,她虽微低着头,仍是叫阿愁一眼就看到,她的脸颊上映着一个清晰的巴掌印。

    感觉到阿愁看过来的眼,那徒弟也飞快地抬眼向她看了过来。阿愁这里正要冲她递过去一个友好的微笑,小徒弟已经木然垂下了眼。阿愁呆了呆,只好收回那落了空的笑。

    她二人的前方,那王大娘摆了副语重心长的模样,拉着莫娘子的胳膊道:“这人吧,要强是好事,可也不能忒要强了。比如你吧,总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耽误了自己事小,连个生意也越来越差了不是?我是过来人,你若愿意听呢,我就劝你一句,赶紧找个人嫁了吧,你再不是当下这身份,生意也好做些不是?再过个两年,你再跟我一样,生个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坊间那些喜事,你不就也能接了?!偏你死犟性……”

    “大娘……”莫娘子黑着半边脸喝了一声。

    王大娘看看她,摆着手道:“得得得,你不爱听,我不说便是。”又道,“我这人吧,就这热心肠,心里有话放不住。你要是听了不高兴呢,就当我没说的。反正我也劝了你了,我俩一个坊里住着,总不好我这里撑死,倒看着你饿死,回头叫行会里众人知道,也得说我不仁义呢。可便是我愿意把生意让给你,也得主家愿意不是?偏你如今这身份……”

    顿了顿,她一挥手,笑道:“不说了不说了。”却是回手就往她那徒弟身上盖了一巴掌,骂道:“没个眼力界的,没见着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磨磨蹭蹭的!若迟了,看我不扒了你的皮!”又对莫娘子笑道:“要来不及了,我们先走一步。”便带着一种恶意的畅快,拖着她那小徒弟扬长而去,只把那一地的抑郁阴霾,全都留给了莫娘子。

    看着王大喇叭走远的身影,阿愁不禁一阵默默咬牙,然后有些心疼地看着那怀里抱着妆盒,脊背挺得格外笔直的莫娘子。

    梳头这一行当,便如后世里的美容院一样,不是谁天天都需要用到的,一般也就是各家逢着喜庆大事时才会请回家来用上一用——那也是娘子们最挣钱的时候。可自古以来,越是逢着喜庆的时候,人们就越爱讨个好彩头,偏莫娘子是和离的妇人,有喜事的人家都怕沾了晦气,自然不会用着她。所以,于她来说,难免就缺失了一大块的市场。

    偏那讨厌的王大娘明知道这是莫娘子的硬伤,还非要生生戳着她的痛处……真是损人不利己,白开心!

    前世时,阿愁就不是个能说会道的,这会儿便是她有心想要安慰莫娘子两句,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想来想去,她只能装着个孩子的天真模样,上前握住莫娘子的手,然后抬头冲着她弯眼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