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段岭:“……” 这是《庄子杂篇天下》中的一段,非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别人读没读过他不知道,但自己是读过的。段岭心道所有人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么?出这种题?让其他考生怎么写? 郑彦也不说话,只是抱着怀里的剑,倚在榻上打瞌睡,显然是来监考的。 这已不是在考十年寒窗了,段岭不禁又想起父亲,当年父亲喜欢道家。做饭,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学武,是庖丁解牛;做人,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过日子,是知足者富。 于是他也喜欢道家,读了《庄子》,里面有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有七窍未开的混沌,有拖着尾巴在烂泥里自由自在的乌龟,有不中绳墨的树…… 也有这段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cao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栉风沐雨”一词,出处正在此。 “这是陛下出的考题吗?”段岭问。 “写就是了。”郑彦说,“我一个粗人,又不识字,怎么知道?” “你肯定识字。”段岭哭笑不得道。 郑彦笑了起来,说:“点中了状元,我也拜你当师父。” 段岭沉吟片刻,不知李衍秋出这考题为何意,是真的想到外头洪灾呢,还是有别的意思在里头?他不敢贸然揣测李衍秋出题之心,写下了“堵不如疏”四字,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开始破题。 这次自己毫无阻碍,信笔写就,洋洋洒洒,写了近千言时,婢女进来点灯,郑彦则始终一动不动,像尊雕塑一般坐着。 段岭内心澄明,从治水之道讲到治国之道,民意就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既可载舟而行,亦会洪水滔天,善加引导,方能治邦定国。 段岭写完以后,一颗心落地,想到武独不知去了何处,会不会是他让郑彦来陪着自己的? “武独呢?”段岭问。 “在这儿等着。”郑彦答道,见段岭写完了,便过来收了试卷,封在一个纸筒中,转身走了。 郑彦一走,段岭又紧张起来,生怕有什么杀手过来取自己的小命,幸而不到片刻,武独便进来了,两人如同换班一般。 “怎么回事?”段岭问。 武独心中忐忑,修长食指竖在唇前,“嘘”了一声,与段岭坐到一起,说:“还不能回去,待会儿陛下要看你卷子。” 武独压低声音,很小声地把经过说了,段岭眉头深锁,说:“我已经答应了牧相,实在没法再推了,怎么办?” “我去想办法。”武独答道。 “要么……就今天吧。”段岭受这事儿折磨太久了,长痛不如短痛,索性在李衍秋面前全捅开算了,但接下来的事态,实在难以控制。意料之中的,就是与蔡闫、郎俊侠对质,但他什么倚仗也没有,只有两份从元人处偷来的卷子。 “卷子在你身上吗?”段岭问。 武独把剑给段岭看,拆开剑鞘后的系带,系带里头露出黄纸的边缘,段岭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把系带原样封上。 “怎么说?”武独说。 段岭的心脏狂跳,侧身抱着武独,埋在他的胸膛前。武独搂着段岭,说:“别担心,没人能动你,情况若不对,我就带着你,咱们跑就是了。” 段岭深吸一口气,摇摇头,镇定下来。 “看情况吧。”段岭说。 这是他此生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我不进宫,牧相能奈我何?”武独说,“逼急了,大家都别想好过。” 段岭沉默片刻,心中忐忑至极。 “除非陛下和他打消这个念头。”段岭答道,“否则牧相一定还会逼咱们。” 他渐渐地有了主意,今天不知是否是最好的时候,但至少他们还有另一条路走。 “家里被人翻过。”段岭说,“乌洛侯穆知道卷子,他们一定想好了应对的方法,绝对不会有这么轻松,今天不可捅破,否则很可能会落到他们的圈套里。” 武独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郑彦朝你说什么了没有?”武独问。 段岭摇摇头,武独说:“今天我突然想起,那天回来后,收拾东西时,郑彦也看见了的,你注意到了不曾?” 段岭回想那夜,缓缓摇头,那夜郑彦确实在场,可他知道武独收进匣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吗?他应该没那么细心吧?蓦然间段岭出了一背冷汗——郑彦看见郎俊侠打开刀鞘的暗格,那里头——也许装有什么东西,不,暗格分明就是藏东西的。 他当时还说了一句话:“你们这是在玩什么玄虚?” 结合那夜在家时,郑彦如果注意到武独,也许就会看见他朝匣中放了什么东西,若郑彦足够聪明,结合郎俊侠之前的表情、武独当时的反应,就能大致猜到,武独从刀鞘中取走了什么,再把它收了起来! “郑彦究竟是跟哪一边的?”段岭问。 “他很少管事。”武独说,“昔年也只是因为与姚复有交情,才替姚侯办些事,据说先帝有一年往淮阴时,与他一见如故,后来郑彦才进宫来的,怎么?” 武独盯着段岭看,段岭在想郑彦的立场,如果父亲还在世,郑彦兴许是这世上少有的与他相投的人吧。武独却似乎有点吃醋,说:“他没对你动手动脚的吧?” “当然没有。”段岭哭笑不得,先前凝重的气氛一下就变得奇怪起来。 “我检查下。”武独伸手去摸段岭,段岭低声道:“这儿是皇宫!” 武独又揉又摸的,段岭一下就不自在起来,武独却低头来亲吻他,在他唇上亲了几下,段岭的气息便急促起来。 “我想回家。”段岭说。 “要么这就走吧。”武独说。 去一个没有人,也没有这么多烦恼的地方……段岭的心突然变得温柔起来,无论如何,他还有退路,而这退路,就是身边的人。不管他段岭是谁,有什么身份,是段岭还是王山还是李若……这个人都不会离开自己。 他抬眼看着武独,凑上前去,主动在武独唇上亲了亲。 武独登时满脸通红,一手捂着鼻子,侧过头,竟是不好意思看段岭。段岭只觉好笑,说:“你在脸红个什么?” 武独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连忙摆手,这时候,脚步声响起,郑彦来了。 “哟。”郑彦说,“带上我一块儿玩成不?正好教教你俩。” “滚!”武独怒道。 段岭却笑道:“来说说话吧。” 段岭表面上笑着,心里却准备试探一下郑彦,郑彦眼里带着笑意,打量段岭,说:“陛下召你。” 段岭心里猛地一提,武独看看段岭,段岭点头,武独便道:“我送你去。” 郑彦与武独将段岭送到御书房外,郑彦躬身道:“陛下,王山来了。” “进来吧。”李衍秋的声音道。 段岭曾经在脑海中无数次地做了准备,然而直到他迈入书房的那一刻,脑海中倏然便空空如也。 那天在长廊中骤见李衍秋,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及至今日,他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李衍秋坐在案几后,御案上摊着段岭的卷子,他从卷子里抬头,打量段岭。这一次,段岭得以仔仔细细,看清了李衍秋的长相。 他和父亲长得很像,眉毛眼睛鼻子,分明就是无数个梦里头见到的那个人。他失去了他太久,当他看到李衍秋的时候,一瞬间就仿佛回到了梦中。 他曾经恐惧过,只怕天长地久,岁月悠绵,不知哪一年,会忘却父亲的长相,失去他生命中的那一盏灯,那是无可替代的光明。然而当他再与李衍秋相见之时,心中便生出一股依恋感——仿佛只要他在面前,就能透过他,感觉到父亲的存在。 这种联系就在彼此的血脉里,始终不曾消失。 “王山?”李衍秋道。 段岭回过神来,躬身跪伏在地。 “草民王山,拜见陛下。” “今天过后,你就不是草民了。”李衍秋说,“他们的卷子还未判完,朕倒没想到,最先拿到的,竟是你的卷子。坐吧,有几句话,想问你。” 段岭忙又行礼,退到一旁,坐在案几后,抬头看李衍秋时,李衍秋恰好也朝他投来一瞥。 第118章 水患 这一天过得十分漫长,清早回城,傍晚入宫,入夜答卷,不知不觉,已是四更。 李衍秋更是疲惫,早朝时与群臣斗智斗勇,退朝后又足足折腾了一天,他疲惫地靠着,彼此便安静地对视,谁也没有开口。 外头仍下着雨,这雨铺天盖地,伴着风声敲打在窗上。 “什么声音?”李衍秋被岔开了心神,缓缓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段岭答道。 李衍秋忍不住笑了起来,悠然叹了口气。 段岭知道李衍秋兴许已朝武独问清了自己的来历,身世、年纪、婚否……倒是一时再生不出别的问题了。 “卷子是你写的?”李衍秋问。 “是,陛下。”段岭答道,心想当然是自己写的,还有谁会帮我考试不成。 “你的文章,令我想起一个人。”李衍秋说。 “是陛下的朋友么?”段岭问。 李衍秋答道:“他惜字如金,从来不写文章,不过有些话,他也说过,譬如说‘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段岭知道眼下虽迁都江州,仍暗流汹涌,稍有不慎,大陈经营多年的基业就将倾塌,李衍秋是以压力甚大,一国重任,都压在了他的身上。据此看来,牧旷达的存在,确实是李家的一枚定心丸。 内有良相,而外无悍将,眼前这江山,最大的忧患,仍是在对外上。段岭相信牧旷达有能力稳定局势,只要给他至多三年时间,江州便会被牢牢集权,抓在中央的手中。至于最后掌握权力的是牧家,还是李家,就不一定了。 “当今天下盛世升平。”段岭答道,“陛下轻徭薄赋,百姓期待安居乐业,纵一时有水患,定不久长,陛下大可不必担忧。” “不错。”李衍秋答道,“最大的忧患,还是在于北方。” 李衍秋将段岭的卷子放到一旁,又道:“明珠之光,终不蒙尘。你的卷子,朕已阅过,为公平起见,仍交予阅卷官先评,方可服天下。朕问完了,你退下吧,顺便传武独进来。” 段岭便推门出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对话,不知为什么,心里却异常平静,这次正式的见面,仿佛让他安定下来。叔父与父亲,这两兄弟仿佛都有着奇异的本事,无论天翻地覆,都能淡然视之,跟在他们的身边,哪怕天塌下来,也丝毫不惧。 武独与段岭对视,便推门进去。段岭在外头等着,看了郑彦一眼,郑彦却若有所思,抬头看着廊下滴落的水滴。段岭一颗心都在御书房中的武独身上,听见李衍秋的声音不大,仿佛在交代什么,武独只偶尔低声答“是”。这次的谈话未持续多久,李衍秋便道:“你退下吧。” 武独这才出来,朝郑彦略一点头,带着段岭离开。 “他问了你什么?”段岭问。 武独站在廊下,抖开蓑衣,给段岭穿上,答道:“他问我,是否找到了镇山河的线索……” 突然间武独止住了话头,刹那转头,发现了什么。 “走。”武独说。 武独牵起段岭的手,与他一步跨出御花园后,几步转入皇宫,进入两座建筑中的狭缝里,时而让段岭走在他身侧,时而让段岭走到他身后,又不时回头看两侧墙壁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