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在线阅读 - 第57节

第57节

    谢瑁引狼入室又欺上瞒下,险些将他也算计进去,实在令人怒极。裴缇冷冷扫了一眼,拱手道:“殿下安然无恙,凶手也已查明,末将自无异议。此等恶行,务必严惩。”

    “二叔呢?”

    “按律,行刺的罪行当诛。不过瑁儿的身份毕竟不同,论断之前还是该三思。”谢砺到还是惯常的理中客模样,只是语气遗憾而痛心。

    谢珽颔首,“那就请诸位先回。”

    几位武将闻言,纷纷拱手告辞。

    脚步声陆续走远,谢瑁能觉出他们含怒盯来的目光,却未回视。

    费心递出消息,诱了平素与谢珽稍有罅隙的武将们过来,他原本是想借这些人各自藏着的心思,敲定武氏和阿嫣的罪名。

    却未料峰回路转,半条腿都跨进棺材的谢珽竟会安然无恙,还这么快就查明了一切。

    到头来只剩他作茧自缚,搬石砸脚。

    巨浪退去后,留给他的只有狼藉。

    谢瑁知道他这辈子完了。

    他闭上眼,一颗心沉入渊底。

    旁边武氏则看向了谢砺,“瑁儿终归是府中嫡长孙,依律处置前,不如去趟祠堂吧。”她的目光落向长子,掺了暗恨与不解,“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在他父亲跟前,将事情都说明白。”

    “看是何怨何愁,竟要将珽儿置于死地!”

    谢砺并无异议,动身往祠堂走。

    武氏又命人去请老太妃,将长房的谢瑾也叫来。谢琤还在书院,去请也来不及,谢奕年纪又小,便只请了越氏过来。

    ……

    祠堂里灯烛长明。

    老太妃原本还在小佛堂里念经,祈求神佛保佑谢珽安然无恙,听嬷嬷报说谢珽有事请她过去,还大喜过望。

    待被肩舆抬往祠堂时,不免诧异,因嬷嬷只是奉命来请,并不知侧厅里的事,一时间问不出缘故,不免着急。

    进了祠堂,忙道:“这是怎么……珽儿,你好了?”满脸焦急在这一瞬转为大喜过望,她拽着谢珽上下打量,片刻后才觉出氛围不太对劲。

    恰在此时,越氏也赶到了。

    原就昏暗的祠堂里气氛阴沉,她进去后就朝着谢瑁走,见他猛地盯了她一眼,尽是告诫之意,不由顿住脚步。

    “都来齐了。”

    原本站在牌位前的武氏回过头,先朝老太妃见了礼,又瞥过谢瑾和越氏,而后道:“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有件要紧事,须让众人知晓。元夕夜珽儿遇刺,背后主使已然查明,是瑁儿。”

    不轻不重的两个字,令越氏赫然色变。

    老太妃皱眉,“怎么回事?”

    武氏将前因后果尽数禀明,道:“珽儿确实负伤中毒,好在医治及时,并未伤及性命。昨日前晌瞒着众人,也是为引蛇出洞。如今,真相已经分明。瑁儿——”

    她看向谢瑁,眼底不无痛惜,“我只问你,为何如此?”

    祠堂里陷入死一般都寂静。

    老太妃不敢置信,但看儿孙们的神情,分明此事不假。一时间哑然站在那里,似还没回过味来,旁边越氏亦然。

    倒是谢瑁已经缓了过来。

    真相已明,罪名必死,最初种种情绪过去,他此时反而只剩冷静与漠然,森冷目光亦投向了武氏。

    “太妃不知道我为何如此?”

    “我怎知道!”武氏死死盯着他,“你自幼丧母,双腿不便,我向来精心照顾。你不领情,我也不强求,想着你被疾病拖累没能袭爵,便让珽儿托付了州府的事。结果你却用职务之便,使出这种阴毒的杀招?”

    “照顾?”谢瑁冷笑起来,“你心肠歹毒,残害我生母,本就该赎罪。还想让我领情?”

    武氏一怔,“残害你母亲?”

    “我母亲素来康健,怎会忽然难产而死?太妃,父亲和列祖列宗的牌位都在这里,你敢说当初我母亲不是你害死的?”谢瑁眼底阴郁骤浓,“你敢对着牌位发誓吗!”

    “我为何不敢!”

    武氏打死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皱眉道:“你到底从哪里听的这种胡话!”

    “钟嬷嬷说的!”

    话音落处,众皆诧然。

    那是谢衮元配发妻的陪嫁之人,虽成了家,却仍在旧主过世后守了谢瑁十来年,待武氏也颇客气恭敬。直到谢瑁十岁那年,忽然急病死了,还得武氏赏了许多银两厚葬。

    她怎会说这种话?

    武氏不由得看向老太妃。

    老太妃亦诧然道:“这都没有的事,你不是听错了吧?”

    听错吗?怎么可能!

    谢瑁自幼丧母,谢衮又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是钟嬷嬷拉扯大的。他能相信旁人骗他,但钟嬷嬷怎么会?

    他阴沉沉盯向武氏,理直气壮地摆出原委。

    ……

    谢瑁幼时双腿孱弱,连爬行都难,哪怕武氏请遍名医也束手无策。

    后来懂事些了,他时常为此委屈难过,钟嬷嬷就会背着人小声念叨,说武氏请那些郎中来,不过是做给人看的,假贤惠。若果真用心照顾,哪至于喝尽汤药也不见起色?

    无非是怕人说道,才故作姿态罢了。

    每回念叨罢,又会叮嘱说府里中馈皆由武氏把持,谢瑁的外祖家原就不算高门,老王爷又极少留在府里,照顾不到他。谢瑁就算心中不满,也得装着乖巧,免得再遭戕害。

    彼时谢瑁年幼懵懂,自然听进去了。

    年深月长,难免根深蒂固。

    武氏对此浑然不知,瞧见孩子心里闷了事,对她和谢珽都不甚亲近,问钟嬷嬷时,那位也只以孩子思念亡母为由搪塞过去。

    如是数年,母子间日渐疏冷。

    到谢瑁九岁那年,钟嬷嬷又说了件事,令年幼的谢瑁震惊失色。据嬷嬷所言,当年是武家图谋王府的尊荣前程,暗算他的生母,才致难产而死。待元配过世后,武氏便鸠占鹊巢占了王妃之位。

    彼时的武氏,确实已地位稳固。

    钟嬷嬷一如既往不让谢瑁声张此事,只让他记着仇恨,往后绝不可与武氏同心。否则,一旦露出端倪让武氏察觉,凭着谢衮对武氏的信重,两人怕是会遭遇不测。

    谢瑁对此深信不疑。

    数年罅隙之后,母子间原就疏离,他既然先入为主的以为武氏是因心虚而对他关怀备至,见武氏遭了冷脸都不肯丢开他,愈发笃定。且长年缠绵病榻,心中原就攒了许多积怨,瞧着谢珽活蹦乱跳且被父亲精心教导,而他久病不愈前程无望,难免怨天尤人。

    这一切,都被他归咎于武氏。

    不久之后,钟嬷嬷忽然急病而死。

    谢瑁愈发认定是武氏的手笔。

    再后来,谢衮忽然战死,将爵位与军权尽数交到了谢珽的手上。

    而他这个嫡长子,一无所获。

    以果推因,心魔暗藏的谢瑁愈发认定,当年武氏就是为了今日的无双尊荣,才起歹心害死她生母,取而代之。

    种种怨恨累积,在钟嬷嬷急病离世后,无人知晓,亦无可挽回。先前谢珽手握兵权,武氏在军中亦颇有威信,谢瑁纵有怨恨也都极力掩藏。直到阿嫣奉旨嫁过来,因着秦念月那些小动作,在后宅和军中皆闹出动静,图谋多年的事,终被他寻着机会摆到了眼前。

    按谢瑁的打算,只要谢珽重伤而死,不论司裕居心如何,皆能凭着杀手的身份断定罪名。

    谢衮战死后,河东军中几位要紧的将领原就深憎朝廷的人,阿嫣被栽个里应外合的罪名,根本无从辩白,连答允婚事、照拂新妇的武氏都能被拖进泥潭。

    届时,即便武怀贞有意扶持,谢琤也成不了第二个谢珽。

    毕竟河东麾下皆是身经百战的悍将。

    当初谢衮战死,谢珽是凭着斩尽敌军为老王爷报仇的战功才勉强收服了人心。即便后来铁腕纵横,至今仍有裴缇这样的老将不肯彻底归心,对资历稍逊的谢珽不够敬服。

    谢琤若想袭爵,拿什么坐稳位子?

    届时武氏丧夫丧子,又落得误信jian佞连累儿子丧命的罪名,就是多长几百张嘴,也难令萧迈、裴缇等老将信服。

    而二叔与三叔皆年富力强。

    哪怕爵位不可能落到他这残废之人身上,只要武氏将当年拿阴狠手段抢走的尽数吐出来,谢瑁便觉大仇得报。

    十拿九稳的局,在谢珽露面时坍塌粉碎。

    谢瑁似是沉在寒冬腊月的湖底,从头到脚寒冷彻骨,脸上血色尽失,这些话说出来时亦藏有刻骨怨恨。

    祠堂里烛火摇曳,静而清冷。

    在场众人愕然看着他,皆因这说辞而瞠目结舌。

    第47章 拥抱   阿嫣倾身过去,抱住了他。……

    初春的风拂过门口, 摇动松柏枝柯。

    祠堂里针落可闻。

    还是老太妃最先打破沉默。

    “你母亲的死,我都看在眼中,确实是胎位不正以致难产, 与旁人无尤。”她拄着拐杖, 徐徐走到谢瑁跟前,“当时后院是我做主, 你父亲也在场,伺候的人也都是亲信。”

    谢瑁不应, 只讽笑般扯了扯嘴角。

    这能证明什么呢?

    深宅后院里欺上瞒下的事情多了, 譬如秦念月瞒天过海、郑家私探消息, 老太妃和谢衮不知道, 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若当时能瞧出端倪,武氏哪还能嫁进王府?

    自是手段极为隐蔽, 难以察知。

    谢瑁心中冷嗤,只将目光投向武氏。

    武氏听了却只想笑。

    她确实很早就与谢衮相识,早在嫁进王府之前, 但也只是相识而已。武家以弓马骑射立身,她自幼与兄弟一道教养, 也曾去过校场军营, 出入之间碰到年纪相若的谢衮, 难免打个招呼。

    两人的交情也仅限于此。

    谢衮成亲的时候, 她也在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