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在线阅读 - 第64节

第64节

    陶睿翻了个白眼,找个凳子坐下,“我天天上山还能空手啊?要是弄不到东西,我上山受那个罪呢?不小心能摔出个好歹来。”

    “那你弄着啥了?”陶南冷着脸质问。

    陶睿随口胡诌,“野鸡、鱼、野兔、狍子啥的。”

    几人当然不信,他们怀疑是二老偏心偷偷给的,还是陶贵冷了脸,他们才勉强相信。再想到下午陶贵和宋灵芝魂不守舍的样,倒是有点像担心老五被抓似的。

    可,老五真有能耐抓到东西卖到?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

    第82章 痴恋玛丽苏的恶毒男配10不满加剧二合一

    陶西满眼怀疑地又问陶睿一遍,“你抓了东西去卖?在哪卖的?卖了多少钱?”

    陶睿白了他一眼,“你管我呢,哪个干这个的会跟别人说啊?爹娘可是早就说过,我自己弄来的东西都是我结婚用的,要不是为了结婚,我才不去呢。”

    陶东冷声道:“爹娘是提过,但我们没同意!老二老三,你们说说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我不同意老五干这个。”

    陶南皱着眉,平时斯文的样子都没了,隐隐带着怒气,“爹,娘,老五不懂事,你们也不懂吗?那些牛棚里改造的人啥样,你们没看见?那老彭的儿子孙子都登报和他断绝关系了,你们这是叫老五害死全家啊!”

    投机倒把捅了马蜂窝了,他们可没一个嫉妒陶睿弄到钱的,只有满心的愤怒慌张,那些批斗游街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陶睿怎么敢?这个搞资本主义啊!是要被所有人唾弃戳脊梁骨的!

    被人知道了,他们全家都抬不起头。

    堂屋里一下子安静了,陶贵抬眼看看几个儿子儿媳愤怒的样子,叹口气,沉声说:“老五打听了,现在不抓人了,被逮住顶多没收东西,不像从前了,镇上不就有偷摸卖东西的吗?”

    “别人是别人,万一出事呢?谁知道哪天就严起来了?当初不也是说抓人就抓人?”陶东身为老大,态度很坚决。

    他身旁的薛金花连忙附和,“就是,不抓人又咋样?被人知道了,咱陶家就是资本主义,孩子上学都要受鄙视,凭啥老五弄东西结婚用,让我们跟着担风险?”

    陶贵和宋灵芝最开始同意,是觉得陶睿折腾不出啥,后来是觉得那人参卖掉够花十几年了,这么大的利益自然值得冒险。但这话他们不能说,宋灵芝想了想说:“行了行了,今后不叫他去了,让他老实上工,我看着他。”

    陶西嗤笑一声,“他这么大个人,谁能看住他啊?”

    陶睿笑眯眯地说:“三哥这是经验之谈啊,三哥动不动跑去耍钱,家里也看不住啊。诶你万一被抓了,也是连累家里啊,大哥二哥,你们也训他啊。”

    陶东陶南自然是训过陶西的,但没用啊,说了几次之后就习惯了,反正陶西机灵,耍钱这么多次也没被抓赌的抓住过。现在被陶睿这么一说,好像他们就单欺负陶睿似的。

    陶南冷着脸道:“耍钱不会让全家抬不起头,但你投机倒把会害了我们害了孩子。爹娘,你们别怪我们,我们得为陶家的子孙后代考虑。今天大伙儿都在,咱就定个规矩,要是老五再干投机倒把的事,必须分家,像老彭家一样断绝关系!”

    老两口的脸色顿时变了,陶贵拍桌子怒道:“反了你们了,老彭那儿子孙子就是不孝,白眼狼,你们要跟他学?”

    陶西不怕死地质问:“要是大伯被打进牛棚改造,拉出去游街,爹你能跟他一起担?你能为了他连累咱全家?”

    这话可问住陶贵了,那必然不能啊!要是只有兄弟俩可能会担,但拖家带口的,不为自己也得为儿子啊。陶贵一个当爹的,被儿子质问得哑口无言,恼怒地把他们全赶回屋。

    王雪梅还不甘心地问陶睿:“你买四个盆干啥?你们小两口买一个还不行?你拿出来三个给我们分了,凭啥让我们为你担风险?”

    陶睿呵呵一笑,“先前你们不知道我干啥去了,这会儿我好好回来已经没事了,你们担啥风险了?我和我对象都爱干净,一人一个洗脸盆,一人一个洗脚盆,正好四个盆。二嫂,别惦记别人的东西,要不你把你从娘家拿回来的饼干给我吃?”

    王雪梅脸色一变,她偷着拿回来的,老五咋知道的?她忙说:“那是孩子姥姥给俩孩子吃的,你可真能耐,瞅你这斤斤计较的小气劲儿,娘们兮兮的。”

    陶睿睁大了眼,惊讶道:“呦,二嫂你这么看我?那二哥连我都打不过,他在你眼里是啥?窝囊废?”

    陶南脸一黑,“陶老五!”

    陶贵用力拍了拍桌子,“都滚回屋去,谁再吵吵我抽死他!”

    陶睿也回屋了,不过他很快又拿了东西进了二老的屋,一点不怕两人的黑脸,笑嘻嘻地说:“爹,娘,看我多孝敬你们,上哪儿都忘不了你们。这个盆给你俩用,还有这两条新毛巾。娘,我给你买了条手帕,一盒蛤蜊油,爹,我给你买了一袋子旱烟。对了,还有饼干,二嫂不舍得给你俩吃,我给,你俩可是我最亲的人呢。”

    一大堆东西装在崭新的搪瓷脸盆里,都快装不下了。二老立即就露出惊讶的神情,积聚的怒气烟消云散。

    宋灵芝忍不住拿起手帕和蛤蜊油,“这、你这些是给我们买的?”

    “当然了。”陶睿直接把东西放他们炕上,坐到了旁边的凳子上。

    两人有点激动,他们都多少年没用过这些新东西了?怎么也没想到小儿子会特意给他们买新的,刚被几个儿子气着,这小儿子一孝敬,能不激动吗?

    陶睿还在旁边笑,“你们别太感动啊,这才哪到哪?你们知道我卖了啥,往后我肯定加倍孝敬你们,给你们买更多好东西。”

    陶贵和宋灵芝闻言就露出笑来,宋灵芝还不忘叮嘱他,“你可别再大手大脚的了,把钱留着过日子。对了,你把钱放我这吧,娘给你保管。”

    “不,放你那和分给他们有啥区别?他们都要跟我断绝关系了,我一分也不给他们用。爹,娘,我累坏了,我睡觉去了啊,你俩也别多想,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都这么大了,你俩cao心啥呢?以后你们就跟着我享福就得了。”陶睿打了个呵欠,冲他们摆摆手就烧水去了。

    宋灵芝笑了一声,“真是爱干净,穷讲究。”

    陶贵摸摸儿子给买的旱烟,眉目舒展,“老五真是个有出息的。”

    宋灵芝闻言担忧起来,“这要是叫老大他们知道,不会……偷摸举报老五吧?”

    “谁敢举报,我打断他的腿!亲兄弟不帮忙就算了,真这么冷血,咱就不认这个儿子。”陶贵气得很,也没心情看东西了,叫宋灵芝把东西收好,躺炕上开始想怎么让他们几兄弟和好。这天天吵吵着像什么样?

    陶睿屋里又添了好几样东西,上工的时候就有人拉着薛金花她们说话了,带着点看笑话的意思,问陶睿花的是不是比几兄弟都多了。这回薛金花她们可没漏话,她们心里是深深鄙夷投机倒把的,当然不可能让自己沾上这种污点。

    只不过这更加强了他们对分家的渴望,连陶西都动摇了,他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啊,投机倒把是可耻的。

    大家对陶家这门亲事的热情还没降,陈会计和二丫结婚的日子先到了,是8月28日,二丫穿着镇上最好的料子做的衣裳,满脸笑容地出嫁了。

    陈会计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车头还系了大红花,特意载二丫在村里绕了一圈,果然席间好多人都在夸陈家喜宴办得好,羡慕二丫掉进了福窝。

    陈家人对二丫很有意见,但这一日也还是高兴的,感觉倍儿有面子,很是风光。

    还有人坏心眼地问梁玉馨,“大丫你嫉不嫉妒啊?肯定心里难受吧?二丫真是嫁得太好了。按理说你是大姐应该你先嫁才对。”

    梁玉馨弯唇一笑,“我现在日子过得可好了,睿哥带我置办那么多东西,我想想都舒心,一辈子都没用过那么多好东西呢。”

    挑事儿的人脸一僵,说不下去了。

    谁不知道新房里几乎一切都是新的?单暖壶就6块钱,那脸盆毛巾茶缸啥的加起来真是没法算了,冲陶睿这份心,她们就没有不羡慕梁玉馨的。她们不管嫁没嫁,也没用过那么多新东西啊。

    现在陶睿那个特别小的小屋已然成了百宝屋,是姑娘们好奇又向往的存在了。

    陈家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喜事,宴席结束的时候,赵翠莲竟然叫三丫到陈家拿剩菜。

    虽说宴席后主家是会吧菜分给亲近的人带走,但今天梁家是新娘子的娘家啊,哪有娘家跑婆家要剩菜的?三丫也觉得很羞耻,但还是要了rou菜,还不忘透漏是她娘逼她来的。

    赵翠莲最近成了村里最奇葩的娘了,人们提起她都是摇头嗤笑,连带对梁家都印象不好。

    三丫察觉到,心中暗恨。她怎么都没想到折腾一圈,她什么都没捞到,还被梁家的坏名声连累了。她以后怎么找好婆家?有陈会计和陶睿比着,让她找个差的她也不愿意啊。

    赵翠莲一点没想过这些事,她捏着陈家给的六十六块钱,心里舒坦着呢。等三丫拿回点rou菜就把rou都挑到梁宝根碗里,剩最后两块才不情不愿地分给梁玉馨。

    赵翠莲瞄了梁玉馨一眼又一眼,梁玉馨不搭理她,力求吃饱,早日长胖点。

    最后还是赵翠莲忍不住了,开口试探,“哪家也没有给九块九彩礼的,你这说到外头都叫人笑话啊。要不这样,我去要五十,你出嫁我给你带二十五。”

    在赵翠莲看来,哪有人不爱钱呢?女人能得二十五的私房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梁玉馨不可能不动心。

    但梁玉馨就是一点不犹豫,头也没抬地说:“不行,说定了九块九,就是九块九。这钱给你,以后就当没我这闺女吧。”

    赵翠莲心里一堵,“亲母女哪能这样说?你傻不傻啊?你被那陶老五忽悠啦!给我九块九,你啥也捞不着,你让我去要,要到多少都给你一半,你还嫌自己钱多啊?

    我告诉你,女人嫁了人那就没自由了,是别人家的人了,要听人管着的,到时候你手里没钱可是苦死了,干啥都得向婆婆伸手,不如你自己拿着钱实惠。

    女人要东西只有嫁人这一遭,你不要,往后一辈子都要不到了。人家还以为你好欺负呢,几个婆婆妯娌不得往死里欺负你?”

    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可真是“真心实意”,但其实还是赵翠莲想捞好处,硬的不行来软的,打感情牌呢。

    梁玉馨不为所动,吃饱了放下碗筷看向赵翠莲,也不说话,就看着她。

    赵翠莲没两秒钟就撑不住了,心虚地说:“干、干啥?”

    梁玉馨没什么表情,声音冷冷的,“我说过的话啥时候都算数,你们让我不痛快,我绝对会报复回来。我的日子过不好,我就拉你们下地狱。你不怕死也问问你儿子怕不怕死。”

    她说着看向梁宝根,梁宝根打了个哆嗦,着急道:“娘你闭嘴吧!别管大姐的事!”

    儿子生气了,赵翠莲自然不敢再说了。旁边的三丫忍不住说了一句,“大姐你难道真敢对娘和宝根动手?”

    梁玉馨转而看着她,“你想试试?不止娘和宝根,还有你和二丫。被我知道你们挑事儿,就算你们嫁去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你们弄死。之前你撺掇娘把我留在家里,把你定给睿哥的事,我还没跟你算账。”

    这话一出,三丫和赵翠莲都是一惊,脸色都变了,身上更是紧绷得亲不奇怪,她们是怎么都没想到梁玉馨竟知道这事儿是三丫撺掇的,还知道她们想把她留在家里。

    梁玉馨站了起来,“看在我最近高兴的份上,这次不跟你们计较,记得,收好彩礼,以后桥归桥,路归路。”

    梁玉馨回屋做衣裳去了,桌前的三人谁也没敢说话,半天才动。有些惊惧真的能深入到心底里,每次翻出来都是恐惧。他们又想起梁玉馨那晚挥着菜刀的样子了,谁也不敢再提彩礼的事,更不敢再掺和这婚事。

    这天晚上谈论婚事的人还是挺多的,都在说陈家这场婚事办得漂亮。好些还没长大的或者待嫁的姑娘都没睡好,在想她们将来能嫁个什么样的人,有个什么样的婚礼。虽然二丫之前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但在这一天,她还是成了好些人羡慕的对象。

    但第二天大家就不这么想了。

    一上工,陈会计的邻居家就和大伙儿说起悄悄话了,“那陈家,新婚夜闹腾了一晚上啊!”

    “听说陈家大闺女在供销社的工作没了,就是因为二丫非要最好的料子做衣裳。陈家大闺女在婚宴上忍了,等客人一走就闯进新房指着二丫的鼻子骂。

    二丫一直哭,后来陈会计说了几句,陈家大闺女也哭上了,然后陈会计的娘也开始骂二丫了。诶呦,这洞房都没洞呢,陈家大闺女走的时候拿了好些东西走。”

    这可是大八卦。

    在供销社当销售员是吃公家饭,那是求也求不来的好工作啊,这因为二丫给弄丢了,那二丫可是成罪人了啊。

    这消息直接在大队里炸开了锅。所有羡慕二丫的人都不羡慕了,反而对二丫和陈家打肿脸充胖子。

    谁不知道二丫结婚前为啥多了套好衣裳?不就是因为陶睿给梁玉馨买了好几套吗?

    这人就该端多大碗吃多少饭,为了布料把工作丢了何必呢?干啥要充这个脸面?就连那六十六的彩礼也成了陈家好面子的证明,否则娶继妻还是梁家那样的家境,二十都能娶,三十就算厚道了,干啥要给六十六?

    还有人为二丫给四个孩子当后妈幸灾乐祸。

    这当着后妈,还得罪了婆婆和大姑姐,哪是掉进福窝啊,这是比吃了黄连还苦呢。

    村里人的关注焦点成功转移到陈家,陶睿和梁玉馨乐得轻松,趁午休的时候跑去后山烤鱼吃。

    家里人多不方便改善伙食,他俩就在后山打打牙祭。陶睿卷起裤腿下河,弯着腰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里,等鱼游过来立马抓住,大的就留下,小的再放回去让它继续长,不一会儿就抓住三条。

    两人一起把鱼收拾了,梁玉馨生火,陶睿把鱼插在树枝上开始烤。

    “咱俩一人一条,再带一条回去给我爹娘。”

    “要不要多抓一条?”梁玉馨看看鱼问了一句,

    陶睿摇摇头,“一条看着他俩吃了也就吃了,但凡有多的,他俩肯定要分给别人,习惯了。”

    他给梁玉馨讲,“这个年代缺衣少食,为一口吃的大打出手真不稀奇。为了一块钱两块钱闹矛盾记仇十年也不是啥新鲜事。我家那些人吧,养不熟,今天给了,他还要怪你明天不给。倒是我爹娘还好一点,毕竟他们没见过我这么孝顺的人呢。”

    这带点小得意的样儿把梁玉馨逗笑了,推了他一把,打趣道:“大孝子,那你想啥时候分家?咱们带着爹娘一块儿过?”

    陶睿笑起来,“这事儿快了,你等着看吧,要不是因为我还没结婚,他们早就吵吵分家了。爹娘也不会跟咱俩,大哥大嫂都不能同意,他俩可是还能挣工分帮着看孩子干活呢,是劳力。咱俩无事一身轻,你想住村里还是住镇上?或者去京市?”

    梁玉馨托腮看着火堆想了想,“就住村里吧,才刚认识这些人呢。现在去镇上也是住小屋子,还要认识新邻居,连块地也没有,没啥意思。我还想多见识见识家长里短呢。

    我跟你说,那个林寡妇的小闺女,一直是林寡妇最疼的闺女,前几天林寡妇中风了,几个孩子商量怎么照顾,那小闺女竟然不想管。平时真看不出来,那么乐呵呵地和家人常来常往的,一遇事儿就显出不孝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陶睿纳闷,这事儿他一点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