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商户娇女不当妾在线阅读 - 第6节

第6节

    话音未落,便传来一阵娇呼:“jiejie,你受惊病着呢,别起床!”

    帘子被掀开,宁卿只见一群锦衣华服的人走进来,冷清的屋子,一下子被映得霞彩生辉。

    走在最前面的少妇珠翠环绕,衣饰华贵,容貌极美,难得的是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配着明媚的笑容,给人一种爽利明快之感。这就是掌管王府后院的孙侧妃!

    而孙侧妃之后是一名长相柔媚,神色高傲的美丽少妇,这是赵庶妃。

    孙侧妃正要行礼,宸王妃连忙上前阻止她:“meimei有心,不必多礼。不过是小病,何必劳师动众。”

    孙侧妃顺势而起,哪里还有再拜的意思,只笑着:“jiejie疼我。姑娘们,还不快给你们母妃见礼。”

    宸王府的四名姑娘风采各异,一字排开,动作划一地给宸王妃行了个福礼。

    “快起来,快起来。”宸王妃受宠若惊的亲自上前挽扶。

    “见过孙侧妃、赵庶妃和各位表姐妹。”宁卿走上前,乖巧地见礼。

    “哎呀,这就是侄女,长得真是天仙般的人儿。”孙侧妃惊叹一声,笑道:“姑娘们,快来见过你们的表姐妹。”

    打扮最华贵的那名桃花眼少女道:“我是悦和郡主,排行第三。”

    宁卿立刻上前屈膝行礼:“见过郡主。”

    悦和郡主嗯了一声:“起吧。”

    傍边一名红衣少女神色高傲:“我是端凌县主,排行第四。”

    宁卿还没来得及起身,又得转过身去行礼:“见过端凌县主。”

    端凌县主轻飘飘地暼了宁卿一眼:“起吧。”

    站在后面,面容温婉,年龄俏大的少女含笑上前:“表妹,我叫宋绮卉,排行第二。”

    宁卿松了口气,总算不是郡主县主了,“见过表姐。”

    年龄最小,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绷着漂亮的小脸蛋,不情不愿地开口:“我叫宋绮玫,排行第七。”

    姐妹自我介绍完,俱没有再交流的意思,宁卿只得默默地退回宸王妃身边,垂首而立。

    “八丫头还没回来?”宸王妃道。

    八姑娘与七姑娘宋绮玫是双生姐妹,都是莺姨娘出的,宸王妃很喜欢八姑娘。但许是今年天气太热,才入夏就中了两次暑,出京到庄子上避暑去了。

    “现在越来越热,等入秋再接回来吧。”孙侧妃道。

    孙侧妃又象征性的寒宣一下,让方嬷嬷放下补品,众人便像潮退一般散去。

    宸王府几名姑娘凑在一堆走在孙侧妃和赵庶妃后面。

    “还不是一双眼一个鼻子,我还以为三头六臂呢。”宋绮玫道。

    悦和郡主道:“长得有几分姿色,怪不得那商户敢把她塞进来。”

    “什么姿色,我瞧着也不过如此,马马虎虎。”端凌县主语气轻飘飘的。

    “要不是白天世子哥哥刚好碰上,顺手出面解决了事情,咱们才不去这倒霉地方。”宋绮玫道。

    连宋濯都出面了,要是她们不来探望就好像瞧不起宋濯的行径一样。

    “你姨娘不就是最爱来这倒霉地方的么?”端凌县主嗤笑,“还都不是出自你们宁家的。”一甩帕子,笑着快步而去。

    悦和郡主和宋绮卉含笑不语,宋绮玫面带屈辱,她平生最忌讳别人说她是丫鬟养的,她姨娘是小商户宁家出来的奴婢。

    ……

    晚上,宁卿在床上辗转反则,久久不能入眠。

    “姑娘。”慧苹托着灯盏而来,“今天是不是吓着,睡不着?”

    宁卿摇摇头:“慧苹jiejie,你躺下陪我说说话呗。”

    “姑娘,也叫人家说说话!”初蕊从外间的矮榻上跳了进来,抱着宁卿的手臂,一下子就滚上了床。

    宁卿咯咯笑着捏她的脸颊,慧苹唇角含笑,放下灯台,也不躺下,只坐在床边的绣墩上。

    “慧苹jiejie,府里怎么只有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七姑娘和八姑娘。”初蕊道,“是不是一五六都是公子?”

    宁卿也是好奇地看着慧苹。她进府已经有好些天了,一直没人给她详细说过府里的主子们。

    宸王府的丫鬟不会妄议主子,慧苹原本想等过一阵熟悉些后再说,现在人都见了,干脆详细说一下。

    “并不是这样的。”慧苹道:“王府里的公子和姑娘都分开排行。除去府上几位,都在北边。”

    “北边?”初蕊和宁卿面面相覤。

    “北边祈州,是王爷的封地。”慧苹笑道:“王爷平时都呆在封地,每年只在上京呆一个多月,祈州才是王爷真正的地盘,那里也有一个宸王府,自然有王爷的家人。”

    宁卿想起一直素未谋面的宸王,原以为他是出门办差了。“姑父他现在是在祈州吗?”

    “对。王爷要过年才回来。”慧苹道。“两边宸王府一共有七位公子,九位小姐。世子、五公子、六公子呆在上京,大公子、二公子、四公子、七公子呆在北边。”

    “等等,大公子在北边?世子不是嫡长子么?”初蕊道。

    慧苹脸色一变:“嫡就是嫡,是不是长有什么关系?世子殿下行三。”

    “再说一下咱们上京几位公子和姑娘的情况吧。”慧苹道:“世子是前王妃所出的,自不必提。孙侧妃只有悦和郡主一个女儿。赵庶妃生养了端凌县主和五公子,周姨娘生养了二姑娘,陈姨娘生养了六公子。至于七姑娘和八姑娘的生母不必多介绍,你们也知道是莺姨娘。对了,二姑娘已经订亲,对象是兵部尚书的嫡长孙。”

    初蕊想起宁家庶出的二姑娘嫁的是一个小米铺之子,再对比一下宋绮卉,同是庶女,嫁的居然是正二品大官的嫡长孙,不由暗暗惊叹,这就是宗室之女与平民的区别啊!

    但初蕊明显是误会了,并不是所有宗室之女都能有如此待遇,而是因为宸王府的公子和姑娘都比别人家都来得着尊贵。

    “咱们府上一共有一名侧妃,一名庶妃,其中周姨娘陈姨娘有所出,俱有五品诰名夫人的封号,但为了给前王妃尊重,一般不喊夫人,而喊姨娘。”

    “那莺姨娘呢?她可是生了七姑娘和八姑娘啊!”初蕊问。

    “莺姨娘出身太低,就算生了两位姑娘,也只提了姨娘,是贱妾,不可能有封号。有夫人封号的周姨娘和陈姨娘,一个是工部尚书的嫡妹,一个是文昌侯的嫡次女。除此之外,府里还另有姨娘两人,通房两人。这还不算北边的。”

    “还不算北边的?”宁卿和初蕊俱听得目瞪口呆。连着宸王妃,府里已经有有十位妻妾了。

    “自然不算。王爷长久呆在北边,你们以为北边的姬妾会比上京少么?”慧苹笑道:“北边有多少姬妾,奴婢也不知道。奴婢只知道两边王府加起来,有一正、两侧、四庶!七位份位高的妻妾,下面的姨娘和通房加起来,应该不下三十人吧。”

    宁卿原本以为王爷的妻妾是一个一个计算的,现在才发现错了,那是一波一波计算的!

    “那世子呢?”初蕊急问,“世子能有多少妻妾?”

    “按天盛的例规,亲王世子是一正一侧一庶,妾室并没有明确规定。当然了,将来世子继成王位后也是会有一正两侧四庶的。”

    “对了,世子……世子订亲了没有?订的是哪家?什么性子的?”初蕊紧张地问。

    “你!”慧苹惊怒,“有你这样打探主子的吗?”

    “对不起……”初蕊瑟缩一下。

    “好了,下不为例。也不是什么秘密,告诉你也无妨,还没正式订亲,不过太后娘娘已经物色好人选了。听说连妾室也选了好几个,俱是名门千金啊!很晚了,姑娘快睡吧,奴婢先退下。”

    “好,我也困了。”宁卿笑着。

    ☆、第十章 有钱不赚不是人

    慧苹走后,初蕊便脸色难看的埋在枕头里,不哼声。

    原本她觉得自家姑娘漂亮又聪明,将来当姨娘是妥妥的,但现在一听慧苹的话,她虽然不敏锐,但也隐隐感觉到,要在一波又一波名门千金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宁卿瞅着她笑:“上京最不缺的就是名门千金,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压死人。这些名门千金都赶着去给世子当妾啊!”

    初蕊忧虑:“为什么会这样的?不过姑娘你放心,无论怎么说,始终有王妃在,不论怎么说也是嫡母,世子一定会收姑娘当姨娘的。”

    “懒得应付而随便收下的吧。初蕊,你可还记花姨娘?”

    “当然记得,是二老爷的姨娘啊,去年才被二太太逼得吊死了。”

    “你瞧,这就是姨娘的下场。”

    “那怎么同,花姨娘不过是丫鬟爬上来的,是奴籍!另一个良家出身的钱姨娘,二太太就不敢这样了。”

    “在贵族眼里,咱们连丫鬟贱婢都不如。”

    “可是,咱们有王妃在……”说这话的时候,初蕊自己都底气不足。

    想起今天的事情,王妃比想象中更加软弱可欺,更加没地位!连一个小掌柜也能把她逼成那样,别说护着姑娘,她不拖累姑娘已经算万幸了!

    “好了,睡吧。”宁卿打个哈欠,洗脑是一件漫长的工作!

    “嗯,”初蕊把手缩回被子,眼珠骨碌碌的转,“不过,姑娘,慧苹jiejie说的公子姑娘好多好混乱,我都快记不住了。”

    “这有何难。”宁卿闭上眼,“北边的你记他作什么。你只记住上京的三位公子,五位姑娘,这不就结了?”

    “对啊,我只记上京的。”初蕊点点头,也闭上了眼。

    ……

    碧云轩——

    丫鬟把一盅参汤和、一碟翡翠芹香虾饺和一碗糯米粥摆在小圆桌上。

    宋濯坐在对面的书案前,放下笔,瞥了一眼圆桌上的夜宵:“这几天怎么不做莲子羹了?”

    上一次他吃完莲子羹后夸过好,但厨娘却没有再做了,现在他突然又想吃。

    “奴才这就去让她做!”清河跑了出去。

    不到两刻钟,清河跑了回来,脸色古怪的把一碗莲子羹放在小圆桌上。

    宋濯吃了一口,眉头皱了皱,“挺不错的,就是没上次好吃。味道相差很大。”

    不同人做的,能相差不大吗?清河无语望天。

    “不对。”宋濯放下汤匙,“厨娘做的莲子羹就是这个味道,以前一直是这个味道。”

    “奴才就知道,以殿下的聪明才智一定会猜到的。”清河嘻笑着。

    “滑头,还不快从实招来。”清风踢了他一脚。

    刘厨娘是爽快之人,见时隔不远不可能隐瞒,便把事情向清河全盘托出,本就情有可原,也没有什么说不得的,顶多也就罚半个月月钱。

    “殿下您也知道,那晚下暴雨,您要吃莲子羹,还得是新鲜的,可巧厨房和大厨房只有干莲子,刘厨娘不想扫您的兴,听说静心苑那天采了莲,就去要些新鲜莲子,可巧都用完了,莲子羹倒有一盅,味道比她做得好,刘厨娘便自作主张要了来。”

    宋濯想起那天鹊桥上抱着荷花和莲蓬的少女,原来是为了做莲子羹啊!

    不过,要不是为了做莲子羹,采莲又干什么呢?

    “听莺姨娘那碎嘴说,宁表姑娘第一天进府,特地为王妃做莲子羹!那上次该是出自她的手。”清河奇道:“虽然是商户出身,但好歹是个小姐,有丫鬟侍候的,居然会下厨,真是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