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在线阅读 - 第298节

第298节

    看着浅笑晏晏,周身洋溢着幸福的气息的崔晴柔,莫颜仿佛被感染了,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就是自家产的,外祖母和表嫂若是喜欢,以后娘尽可多送些去。”

    “嗯!”崔晴柔含笑应承下来。

    翌日,莫清泽携着崔晴柔,带着满满一车回门礼来到了崔家,被崔大老爷的嫡长子热切的迎了进去。

    崔大老爷和庶出崔二老爷上朝去了,崔三老爷又不理事,便有崔大老爷的嫡长子带着年长的亲弟弟和堂弟招待莫清泽这位新出炉的姑父了。

    崔晴柔亲自拿着两坛蜂蜜,同莫清泽在一众侄儿的簇拥下来到了崔老夫人的院子,得到消息的崔老夫人和府中的女眷已经在屋子里等着了。

    夫妻俩给崔老夫人行完跪礼,又同其他人相互问安后,莫清泽就被一群侄儿请到了外院,崔晴柔则被崔老夫人拉到了跟前。

    崔老夫人细细的打量着女儿,见她面色红润,眉宇间疏阔了不少,就知道这两日她在莫家过的很舒心,欣慰的拍着她的手背说道:“这桩亲事没有错结。”

    崔晴柔闻言,唇角不自觉的露出的几丝笑意:“夫君待女儿很好,几个孩子也很好,对女儿很亲近!昨日若非你大外孙女提醒,女儿险些把回门一事给忘了。”

    听出女儿替“大外孙女”向自己示好,崔老夫人但笑不语,目光却隐晦的落在了女儿身后的绿枝和绿梅两个丫头身上。

    今日回门,崔晴柔陪嫁的四个大丫头就只带了绿枝和绿梅两个,另外两个红缨和红袖则被留在家里料理家务。

    绿枝和绿梅皆是有眼色的,瞬间就明白了崔夫人那个眼神的含义。二人对视一眼,绿枝连忙站出来说道:“老夫人,姑爷待姑娘好着呢,这两日亲自带着姑娘四处耍完,不然姑娘也不会差点忘了回门的事,几位姑娘和哥儿都改口叫姑娘‘娘’呢,这些回门礼,全是大姑娘准备的,还特意准备了好物送给您呢!”

    说着,她指了指放在茶桌上的两坛蜂蜜:“这是大姑娘特意为老夫人和七奶奶准备的蜂蜜,让您和七奶奶早晚喝一勺,能益脾胃,还能安神,大姑娘可是把老夫人放在心里了。”

    崔老夫人闻言,目光落在了两个白瓷坛上。崔晴柔进门时,她就看到了这两个白瓷坛,以为是这个女儿在街头为她买的吃食,没想到竟然是大外孙女特意准备的。

    两坛蜂蜜不算什么,难得的是这份用心。七孙媳妇儿怀胎后,胃口一直不大好,身子比怀孕前还要消瘦;她年纪大了,夜里少觉,胃口也越来越差,没想到这个大外孙女会记在心里,特意准备了这两坛蜂蜜。

    看着女儿脸上淡淡的骄傲,崔老夫人缓缓的笑了,终于相信女儿找到了属于一个女子的幸福,“都是心底纯良的好孩子,日后,他们就是你的依靠,你好好待他们,他们会记在心里。”

    崔晴柔收敛起笑容,轻轻的点头:“他们是女儿的孩子。”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又岂有不爱之理?

    莫清泽和崔晴柔前脚离开,莫颜后脚就坐着另一辆马车来到了城里,一路直奔东市一处鼎鼎有名的牙行。

    这间牙行专门从事人口买卖,之所以有名,是牙行老板特别会调教买来的新人,很多大户人家急需用人时,会直接从这里买。当然,价格也比其他牙行高出不少。

    莫颜之所以知道这间牙行,还是从韩夫人那里打听到的。

    见有客人上门,牙行的掌柜热情的把莫颜引了进去,好茶好水的招待着。

    得知莫颜一口气要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并几个粗使的婆子,掌柜的的顿时笑眯了眼,乐颠颠的奉承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日刚有一批调教好的,还没有被其他客人挑选过,姑娘的运气可真好。”

    莫颜哪里不知道这是做生意的套路,点点头起身说道:“那这就去挑吧,挑不到合适的也没什么,家里不急着用。”

    掌柜闻言,笑的越发开怀。不急着用却愿意花高价到这里买,不是银子多的咬手,就是信任他们这家牙行,不管是哪种都是好事。

    “姑娘,这边请,您小心门槛!”

    莫颜被掌柜殷勤的带到了后院,就看到宽敞的院子里,已经一排排沾满了等候挑选的人。

    这些人不下百个,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孩童;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也有二三十岁的妇人。总体看来,女子居多。

    看着站在最前面,已经白发苍苍的几位老人,莫颜的心里颇不是滋味。原本是颐养天年,子孙承欢膝下的年纪,却因为各种不幸的原因,沦落到如今这种凄惨的地步。

    见莫颜的目光在几个卖不出的老人身上,掌柜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指着其中一位老人极力的推荐道:“他原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对管家很有一手,姑娘家里若是缺了,买他正合适。”

    那位老人已经有六十好几了,身子骨瞧着还算不错,就是太老了,随时有可能倒下去,不然不至于在牙行待了一年多也无人问津。

    当初买下来也是图便宜,三百文钱就买下来了,要是遇到愿意买的客人,翻个一百倍不成问题。要是最终没有人买,也只能认倒霉,把人赶出去,让他们乞讨去。毕竟牙行是做生意的,不可能给这些老人养老送终。

    被掌柜极力推荐的老人,昏花的眼里迸发出微弱的光亮,他微微抬起头看着莫颜,脸上带着nongnong的卑微之色,看的人心里酸涩起来

    莫颜的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目光又落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身上,果然又听见掌柜卖力的猛夸:“姑娘别看他年纪大,力气可是大的很,扛一百斤东西不成问题,年轻那会儿可是能扛两百斤呢,原来是码头上干活儿!”

    要不是家里出了变故,老妻儿子孙子都死了,只剩下一个患了重病重孙,不然也不会一把年纪卖身换银子给重孙看病。虽然重孙子被一两卖身的银子救回来了,但是几岁的小娃子哪里能照顾自己,这不,重孙也只得卖身了,爷孙俩在牙行里相依为命。

    莫颜的目光落在紧紧地挨着老人的小孩儿身上,才四五岁的模样,眼里却已经有了不属于孩子忧伤和无助。

    见莫颜依然不说话,掌柜的已经不抱希望了,却还是把剩下的几个老人推荐了一遍,说尽了他们各自的特长和优点,才把话头转到了附和莫颜要求的十四五岁的大丫鬟,*岁的小丫鬟,以及能吃苦耐劳的粗使婆子身上。

    莫颜打起精神,一边听掌柜絮絮的介绍,一边仔细的观察着这些符合条件的人。半个时辰后,她终于挑出了合适的人选,指着其中的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以及四个粗使婆子说道:“就她们了。”

    掌柜大喜,顺溜的拍着马屁:“姑娘的眼光真好,她们都是这一批中最好的,今儿全让你挑走了。”

    莫颜笑了笑,没有接话。

    掌柜讪讪的笑了笑,连忙让伙计去拿这些丫鬟婆子的卖身契。趁着这个空档,他给莫颜报了这十个人的身价:“姑娘想必知道我这牙行的价钱比别家高,看在姑娘第一次光顾,我做主给姑娘一个低价,大丫鬟四十两一个,小丫鬟三十五两一个,粗使婆子二十两一个,这十个人加起来正好三百两。”

    说完,掌柜仔细的观察着莫颜的脸色,见她眼皮动都没有动一下,不由得松了口气,知道这是一位不缺银子使的有钱人。

    莫颜的确不缺银子使,但是不代表她愿意被人当作冤大头,再好的东西价格超过价值太多,她也不会买。

    “掌柜这心不诚啊,我怎么听说你这里大丫鬟卖给老客是三十五两,小丫鬟三十两,粗使婆子十五两呢?”莫颜似笑非笑的看着掌柜,一语揭穿了他的谎言。既然能找到这里,她又岂会不打听好价格?

    掌柜没有料到莫颜连他们内部的价格也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显然是那些老客介绍来的,不禁连忙赔笑道:“姑娘也说了是卖给老客才有这价,以后姑娘再来我这儿买,我一定给你这个价。”

    莫颜沉吟了片刻,对一脸紧张的掌柜说道:“这样吧,我也不跟你讨价还价了,不过,你得把他们当添头送给我。”说着,她指了指最先被掌柜推荐的五位老人以及那个小孩儿。

    掌柜顺着莫颜的手指看过去,唇角抽搐了片刻,无奈的说道:“姑娘,他们再不值钱,一个至少得三十两银子,我把他们当添头送你,可要亏死了。”

    莫颜一听,转身就走:“掌柜不愿意就算了,你就等着别的客人给你三十两银子买他们吧!”

    掌柜没想到莫颜不按理出牌,竟然说走就走,下意识的冲上去拦住了:“姑娘,这价钱好商量,您去了别家,可挑不着这么好用的奴才啊!”

    莫颜止住了脚步,看着一脸紧张的掌柜说道:“加上这五位老人一个小孩儿,我只给三百两银子,掌柜能卖就卖,不能卖就算了,买卖也讲个你情我愿不是?”

    心知没有加价的可能,掌柜犹豫了片刻,最终咬牙拍板:“三百两就三百两,姑娘日后要是再买人,可一定要光顾我们牙行呀。”

    “好说好说,下回再来买,掌柜可得给我个实价。”莫颜也痛快,当即拿出了三百两银票递到掌柜面前。

    “一定一定!”掌柜接过银票,仔细的瞅了几眼,确定是真银票,眉开眼笑的揣进了怀里。

    虽然对没能从这几个人身上挣到银子有些不甘心,但是能一下子把这几个“老大难”送走也不错。这几个人再卖不出去,就要被赶走了,现在有人愿意要,就当是积德了,就是那个小娃子有些可惜,再养两年指定能卖个好价钱。

    从掌柜那里接过这十六个人的卖身契,又到衙门办理的相关文书,莫颜雇了三两马车回到牙行,将这些人一并带回了家中。

    先头被买下的丫鬟、婆子还好,她们肯定自己会被买走,是以很淡定的上了马车,只是看着马车走出了繁华的京城,一路上越来越荒凉,心里渐渐变得没有底。

    而被当作“添头”的五位老人和孩子经历过最初的激动和不可思议,看着沿途的风景的变化,心绪没有任何的起伏。

    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能有人买下、给口吃的就不错了,如果不是渴望活着,早在重重打几下,一根绳索了结了。眼下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他们很坦然的接受了未知的命运。

    当马车停下,他们怀着新的希望下了马车,看着眼前占地极广的大宅子时,心里狠狠地震颤了:他们的新主子,难道是个大乡绅、土财主?

    “随我进去吧。”莫颜付清了车夫银子,看了眼呆愣住的十六个人,上前推开了院门。

    那些人回过神来,相互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跟了上去。不管新主子是什么身份,能住的起这么气派的宅子,一口气买下他们这么多的下人,显然不缺银子使。

    只要他们好好干活,就不用担心再被卖掉了,要是新主子仁善,他们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了。

    ☆、第397章 不解风情的颜颜

    “这一排倒座就是你们住的地方,两个人一间,如何安排你们自己商量。”莫颜带着十六个人径直的来到院门南侧的倒座,指着那一排空置的屋子对那十个丫鬟、婆子说道。

    在决定买人前,住处就已经安排好了。只是她先前计划买两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并四个粗使婆子,眼下多出五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儿,就得另外再安排住处了。

    屋子里的门开着,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情形。这十人见屋子跟新的一样,里头相对着摆放了两张小木床,床头有桌椅和木柜,床上的被褥似乎还是新的,地面上也干干净净,比她们在牙行里的住处不知好了多少倍,心里渐渐安稳下来。

    莫颜这些人自己先收拾,收拾好了就到正厅里,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五个老人和小孩来到北侧处的倒座,指着其中的三间屋子说道:“以后这里就是你们住的地方,同样两个人一间。之前不知道你们会来,就没有打扫屋子添置东西,待会儿你们就自行收拾,我会让人送被褥、床桌过来。”

    北侧倒座跟南侧倒座的格局是一样的,就是一个迎着光照,一个背对着光照,有门有窗不影响光照,前几年雪灾,村民们就是借住了这两排屋子。之前李家三口包括李钰就住在靠近院门的倒座,后来打算买人了,就让他们提前搬到了跨院那边的几间屋子里了。

    “多谢小姐。”几个老人知道莫颜对他们心生同情,才意外买下他们的,无不感激涕零,躬身对莫颜行礼道谢。

    比起那些丫鬟婆子,这六个人要冷静的多。因同情买下他们,又能住上这样好的屋子,就证明主家的确是个仁善之人,那颗无着无落的心在这一刻,终于安定下来。

    莫颜微微颔首,摆摆手就让他们各自忙去了。在摸不清他们各自的性子前,对待这些人的态度就不能像对待李家三口那样亲近,总要让他们知道主仆有别,不然养大了他们的心,谁知道会不会造成未知的麻烦。

    回到正厅,莫颜坐在椅子上浑身放松,她喝着李秀端上来的蜂蜜水,蜂蜜独有的甜蜜香浓在唇舌间弥漫,有一种幸福的滋味渐渐涌上心头。

    “姐,那几个老人你打算如何安排?”馨儿知道买回来的六个丫鬟,大的两个是jiejie的,小的四个分别是她和笙儿的,剩下的四个婆子就负责院子的清洁打扫。

    莫颜放下茶杯,正要说什么,看到门外那些丫鬟婆子正往这里来,便说道:“待会儿我有安排,你听着就好。”

    这十个人被牙行调教的确实不错,行走间小心翼翼丝毫不显毛躁,又没有过分的畏缩,让人看着不舒服。

    走到门口,她们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得到莫颜的允许后才跨过门槛走了进来,半低着头恭顺的分开两列站在莫颜面前。

    莫颜满意的点点头,一旁的馨儿早就看呆了。这些人看着,比那天那些夫人小姐带来的丫鬟婆子规矩还要好呢,这样规矩的人用着的确省心,难怪要那么多的银子。

    人还没有来齐,莫颜没有说事,就先问了她们的名字。得知她们在牙行时,是按照一、二、三、四这些号码来称呼,眼角不自觉的抽了抽,便问起了她们原本的名字。

    接着,莫颜就被一溜的“翠花”“小翠”“大丫”“五丫”淹没了,着实叫不出口,不得不给她们取了新名字。

    当然,她只给自己的两个大丫头和四个婆子取了名字,剩下的四个小丫头就让馨儿和笙儿自己折腾了。

    “你叫圆月。”莫颜指着两个丫头中,一个脸圆圆的说道,接着又定下了另一个眉毛似远山的丫头的名字:“你叫娥眉。”

    每逢月初月亮还有个别称叫峨眉月呢,嗯,她是挺喜欢月亮的。

    比起新出炉的名字圆月、娥眉,两个丫头顿觉得自己原来的,名字土掉渣,倒是喜欢的很,连忙屈膝道谢:“奴婢多谢姑娘赐名。”

    莫颜点点头,目光落在排成一排的四个婆子身上:“你们就沿用原来的姓氏,在姓氏后面加个‘嫂’字。”

    四个婆子脸上一喜,一下子接受了新称呼:“奴婢多谢姑娘赐名!”

    她们都一把年纪了,早就不在乎名字好不好听,真叫她们圆月娥眉的,她们反倒臊的很。能用回原来的姓氏已经很好了,缀个“嫂”字简单又顺耳,听着也不会让人不舒服。

    馨儿和笙儿见状,对自己的丫鬟取名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学过字,闲来无事也会看书,很快就从辞藻优美浪漫的诗经上找到了合心意的名字。

    于是,馨儿就将自己的两个丫鬟分别取名为蒹葭、菡萏。笙儿则按照节气,给两个丫鬟分别取名谷雨、白露。

    四个丫鬟分别谢恩,也知道自己今后要效力的主子是谁了。这四人,莫颜特意挑选年岁分别比臻儿和笙儿小两岁,只因馨儿和笙儿今后嫁人不大可能嫁到家境贫寒的人家去,那么这四人势必要作为陪嫁一道去夫家,成为她们的左膀右臂。

    等馨儿和笙儿在夫家站稳了脚跟,这四人年岁也大了,正好可以放出去嫁人,谁也不会耽搁了谁。

    这个想的有点远,莫颜却又不得不为两个meimei长远考虑。四人年岁皆不大,就算心思藏的深,几年下来也能看出一二如果靠谱不背主,自然就按照先前的设想来,给她们一个好的归宿;如果品行不端,对主子不忠,那就只能早早打发了,免得被祸害连累。

    莫颜的良苦用心,馨儿和笙儿自然不知道。她们对各自的丫鬟充满了新鲜感,取好了名字,就把她们带到一旁问这问那,不一会儿主仆之间就熟悉了,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

    两个大丫鬟则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莫颜没有发声,她们决计不会多说一句话,四个婆子亦是低眉顺目规矩的很。

    没过多久,已经收拾好屋子的五个老人和小孩儿也过来了。莫颜照例给他们定下了新的称呼,在姓氏的后面缀了个“伯”字,唯一的小孩儿叫“张生”,就继续叫张生了。

    “既然人都到齐了,接下来就安排你们每人具体要做的事情。”莫颜端出主子应有的气势,把所有人召集到面前来。她看着站在最前面一排最左侧的黄伯说道:“你曾经做过管家,想来管家有一套,以后你就继续做管家,一应事物你看着安排,每月就给你一两银子的月银。”

    一两银子不多,像韩家的管家,一个月的月银是二两。当然,韩家事务多,管家要做的事情也多,每月二两银子适中,不算多也不算少。

    莫家就这么几个人,事情不算多,不过必要的时候,肯定要辅助莫颜打理一下外面的事务,一两银子还算合适,以后表现好或是事务增加,她会酌情再加。

    黄伯一听,动作有些迟缓却坚定的跪下来,深深地给莫颜磕了一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起身的时候,手背拭了一下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