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在线阅读 - 第136节

第136节

    ☆、第193章 和离

    女儿的懂事让莫吴氏落下泪来,看到女儿不赞同的眼神,她连忙用袖子胡乱的擦了擦,哽咽道:“不难受,娘不难受!只要你快些好起来,娘就安心了。”

    听了娘亲的话,莫大妮儿整个身子开始颤抖起来,她连忙把脸扭到一边,生怕被莫吴氏看到她的眼泪,又难过自责。

    莫大妮儿虽然知道自己的骨头接好了,但是杜老大夫说在堂屋里说的那番话她也听见了,只以为真如杜老大夫说的,就算好了也不能干活,只能躺在床上当个废人。

    花儿一样的年纪,哪个姑娘家愿意躺在床上一辈子?如果好不了,就算长命百岁,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莫吴氏见状,哪里看不出女儿的心思,心里又酸又疼,又有些庆幸,庆幸女儿的伤不是真的那么严重,不至于因为一时大意,毁了女儿的下半辈子。

    不顾三妮儿和铁头的劝说,她执意下床走到莫大妮儿的床边,摸着女儿被泪水沾湿的脸,极为肯定的说道:“大妮儿,你相信娘,你的伤不会有事!娘还等着你早日好起来,还一起出摊做生意呢!”

    被莫洪氏等人搜去三两银子也好,被踹的小产也罢,都是为了让莫吴氏顺利和离,让铁头兄妹四个离开老莫家,莫颜替莫吴氏想出来的苦rou计罢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住莫吴氏的名誉,让她全身而退,还能再给老莫家抹黑一把。

    只是两人谁也没有聊到会出现莫大妮儿这个变数,否则,就算暂时想不到其他好的办法和离,她们也不想让莫大妮儿出事!

    莫大妮儿慌乱的擦擦泪,劝莫吴氏回床上去:“娘,您现在不能下床,您快回到床上去,女儿没事,真的没事!”

    莫吴氏笑着摇摇头,留意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听到堂屋里那些人隐约商量着怎么摆脱她们母女的事,脸上浮现起一抹冷笑。

    回头对上女儿担忧的目光,冷笑又变成了慈母的温柔,她凑到莫大妮儿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莫大妮儿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如果不是看到娘亲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她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她温柔顺从、连在家说话,声音都不敢放大的娘亲,现在却想尽办法要跟父亲和离,带着他们兄妹离开这个冰冷的家,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娘是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罪,才会如此决绝的要离开啊!

    想到这些年,她们一家干的活儿最多,爷奶也从来没有给过她们一个好脸色,家里有了好东西,更是没有她们一家的份儿,哪怕是父亲打短工挣了银钱,买回来的吃食、布料,也全部孝敬给了爷奶、小姑,根本没去想妻子儿女吃的更差,穿的更破。

    联想到前些天父亲为了逼娘亲拿出银子,连休妻的话都说出来了,再一想今日发生了这么多事,父亲别说阻拦,甚至到了现在,连半句安慰的话也没有,莫大妮儿的心,突然就冷了下来。

    看着神色不定的莫大妮儿,莫吴氏的心高高的提了起来。

    和离也好,带着孩子离开老莫家也好,她从未对兄妹四个提过半句,一是担心孩子们不懂得掩饰,教老莫家的人看出来,二是担心计划失败,无法和离也带不走他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兄妹四个不理解,也不愿意跟她走,甚至会觉得她不要他们,从而恨她。

    莫大妮儿回过神来,看着忐忑不安的娘亲,突然笑了。她轻轻地握住莫吴氏有些颤抖的手,认真的说道:“娘,不管您做什么,女儿都支持您,您去哪里,女儿就跟去哪里,您永远是女儿的好娘亲!”

    莫吴氏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她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那一滴滴眼泪,不是难过,而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见娘亲又哭了,三妮儿和石头一左一右的站在莫吴氏的身边,已经十岁的大妮儿像是明白到了什么,绷紧了小脸对娘亲道:“娘,三妮儿也跟着您,我们兄妹都要跟着您,您不能撇下我们不管,三妮儿不要……不要做没娘的孩子……”

    说到最后,她眼眶一红,声音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最小的石头才四岁,还不太明白娘亲jiejie们在说什么,却不妨碍他对“跟着”两个字的理解,只以为娘亲要去哪里,jiejie们要跟着,便急急地喊道:“跟着,跟着,石头要跟着!”

    莫吴氏再也忍不住,呜咽着将一儿一女揽在了怀里:“都跟着,都跟着,娘谁也不撇下。”

    母子三个抱头痛哭,躺在床上暂时不能动弹的莫大妮儿也是泪流满面。

    破烂的门板挡不住母子四人的哭声,传到了堂屋里,莫洪氏猛一拍桌子,冲着房门口大声骂道:“晦气的贱蹄子,老娘还没死,你们在给谁嚎丧呐?再嚎就给老娘滚出去!”

    一旁的老莫头一想到跟小产的儿媳妇同住一个屋檐,顿时皱起了眉头,也觉得晦气的慌。看着越骂越大声的莫洪氏,一句话也没说。

    造孽的事,他一点也不想沾手!

    其他三人,除了莫永喜时不时的插嘴骂一句,莫牛氏和莫永福皆低头看着脚尖的灰尘,像是没有听见。一个,事不关己,一个,已经放弃。

    ……

    一晃就过去了三天,老莫家风平浪静,看起来一切正常。

    就在村民们觉得老莫家的人良心发现,会好好对待莫吴氏母女的时候,母女俩却在第四天,最炙热的正午,被莫洪氏等人扫地出门。

    “吴氏,你没保住老莫家的血脉,是老莫家的罪人!既然有罪,这个家就不能容你,不然祖宗怪罪,谁担的起?还有吴大妮儿,你的命太硬,你娘肚子里的孩子,就是让你给克死的!你也别怪我这个做奶的心狠,让你留在家里,只会祸害其他人,从今以后,你就随你娘姓,再也不是老莫家的人,以后是好是歹,全是你的命,老莫家也不会再管你!”

    莫洪氏叉着腰站在大门口,对莫吴氏母女,也是对跑过来看热闹的村民,吐出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装成那副不得已的嘴脸,好像就真有人会相信她一般。

    也不知是心虚,还是别的,老莫家其他的人一个也不在,对着大门的堂屋里,只有三妮儿牵着弟弟的手站在那里,稚嫩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不是人,不是人呐!咋能这么对待小产的媳妇和亲孙女?人在做,天在看,老莫家会遭报应的,一定会遭报应的!”

    “哼,老莫家早就遭报应了,你看他们家那个莫永寿不就是被流放了,说不定早就死在流放的路上了;这老闺女也是,要是别家的姑娘,媒婆早就把门槛踩烂了,可她愣是没人要,这不是报应是啥?”

    “没错,亏心事还是少干的好,免得这报应落到子孙身上!只可怜了吴氏母女,这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啊!”

    “唉……”

    ……

    村民们一边唾骂老莫家的人,一边同情的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莫吴氏母女,叹息着摇了摇头。

    “哼,再咋样,这也是我们老莫家的事,你们谁也管不着!真有这个好心,就把这母女俩带回去,伺候她们吃喝拉撒啊!没这个本事,就给老娘闭嘴!”

    莫洪氏听了村民们的议论,气的鼻子都歪了。

    那两个贱人都废了,一点用也没有,还想赖在他们家不成?现在好不容易丢开了这两个包袱,就算被骂又咋了?难道真要把她们当祖宗供起来?再说了,名声值几个钱?这两个贱人不听话才落得这个下场,都是她们自找的,关自己啥事儿?

    莫洪氏的话够不要脸,却也让那些村民住了嘴。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接济母女俩两顿饭还行,再多的,他们真的有心无力。

    看起来依然虚弱的莫吴氏却对这个结果满意极了,她和女儿终于脱离了老莫家,名声没有坏掉,还得了整个村子的同情,先前受的那些罪,算是值了!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她真想放声大笑一场。

    袖间的手,攥紧了那份和离书。就为了这一张纸,她费尽了心思,这一次,如果不是她“伤了”身子“元气大伤”,大妮儿落了“残疾”,那些人为了能够早日摆脱她们两个“累赘”,怎会如此轻易的给她一纸和离书?

    虽然莫吴氏心疼损失的三两银子,可是一想到以后能跟孩子们一起过自由自在的好日子,那点心疼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从今以后,她跟这个感受不到一丝温情的家,彻底没有关系了!

    只是想到暂时不能带走的三个孩子,莫吴氏又开始担心起来,暗暗祈祷着接下来的计划能够成功。

    见那些村民被堵的说不出话来,莫洪氏像是一只打了胜仗的公鸡,她得意洋洋的冲着莫吴氏母女吐了口唾沫,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转身回了屋子,嘭的一声甩上门,将那些多管闲事的村民和鄙夷的目光,全部关在了外面。

    “莫……大妹子,你也别伤心,这种无情无义的人家,离了更好!你们母女俩要是没地方去,就先来我家住着,别的没有,空屋子还有一间,你们不嫌弃,就去住吧!”

    一个妇人站了出来,安慰了莫吴氏几句后,就主动请母女俩去家里住。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莫吴氏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只跟她打过几次照面的妇人如此好心,对妇人感激的说道:“连大嫂,多谢你的好意,我跟大妮儿有地方去,就不去你家打扰了!”

    妇人一听,有些不信:“妹子,你可别诓嫂子,你无亲无故的,能去哪里呀?”

    一旁有人跟着劝:“是啊妹子,你们母女就去连嫂子家吧,等你们的身子好一些,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再走也不迟。”

    莫吴氏谢过她们的好意,正要说什么,就看到莫颜李秀等人抬着一张门板过来了,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众人一看她们抬了门板,就知道莫颜这是特意过来接人的。想到她们平时的来往就很密切,顿时恍然,纷纷替莫吴氏母女高兴起来。

    莫颜等人的确是为莫吴氏母女而来,跟前来打招呼的村民们说了几句话,就和李秀一道,将靠在莫吴氏身上一动不敢动的莫大妮儿小心翼翼的扶到门板上躺好。

    谢过了想上前帮忙的村民们的好意,莫颜和李秀抬着莫大妮儿往家里走去,馨儿和唐心一左一右的扶着莫吴氏跟在后面。

    既然做了这场戏,自然要做足的好,莫吴氏可是刚刚小产了呢!

    ------题外话------

    断更的时候,亲们经常冒泡,为毛更新了,亲们又不粗来呢?

    ☆、第194章 算无遗策

    得知莫吴氏母女被莫颜接走了,莫洪氏气得敲盆摔碗、坐在大门口指桑骂槐骂了整个晌午。

    莫永喜更是满脸不忿,不停地咒骂莫吴氏母女,说不清这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嫉妒,或是二者皆有。老莫家的其他人各怀心思,沉默着没有言语。

    只有今日没有进城上工的莫永禄听不下去了,不顾正午正热,扛起一把锄头就去了地里,临走前,他对杵在屋檐下闷闷不语的莫永福,满脸的失望:“以前,我一直以为大哥只是性子木讷了些,不会来事,对婆娘孩子还是好的,现在才知道,你岂止是木讷,简直就是没长心!你会后悔的,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今天把大嫂和大妮儿逼出家门!”

    说完,他怜悯的看了脸色发白的大哥一眼,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个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家了,或许它一直都是,是他自己啥,一直没看透彻罢了。这个家的已经烂到底了,看不到任何希望,也许哪一天,这个家连他也容不下,亦或者,他自己离开……

    莫永福整个人像是虚脱一般靠在墙上,又一点一点的滑落在了地上,两眼没有焦距的看着不知名的虚空。恍然间,眼前出现了一道柔弱的身影,正背对着他渐行渐远,他急急地伸手,想要把人拉住,人影却骤然消失,指尖只有微风轻轻地穿过,不留一丝痕迹。

    莫永福怔怔的看着自己的手,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上闪过极为痛楚的神色。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膝盖里,两手紧紧地抱着膝盖,整个肩膀剧烈的颤抖着,一阵极度压抑的呜咽声,透过膝盖一丝丝传了出来,可是,那个曾视他为天的女人,那个被他舍弃的女人,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温声软语言的安慰他了。

    ……

    “颜丫头,你随便给间屋子让我们母女俩落脚就好了,哪用置办这么多的东西?”吴氏看着桌椅床柜俱全,布置素雅漂亮的房间,心里又是无奈又是感激。

    莫颜给母女俩倒了水,嗔怪的说道:“搬家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已经置下了,现在吴姨跟大妮儿姐住进来,侄女还得搬出去不成?”

    从被赶出老莫家的那一刻起,莫吴氏就不再冠以莫姓,成了现在的吴氏。莫颜对她的称呼也从原来的堂伯母变成了吴姨,依然以侄女自称。

    听了莫颜的话,吴氏将信将疑,低头打量着面前的圆桌,见上面的油漆不像是新涂上的,就相信了,脸上的笑容变得自然许多:“我们母女还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好的屋子,这次真是托了颜丫头的福!过些时日盖房子,我也盖间宽敞的砖瓦房,弄个大院子,养养鸡,种种菜再好不过了。”

    莫颜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她话里隐含的意思,笑着说道:“自个儿住的自然要好好拾掇,这样住起来也舒服。”

    自家的房子大,房间多,占地又宽敞,就算住大几十上百人也住的下,吴姨母女就算一直住下去也没什么。现在吴姨打算起房子,不愿意在自家长住,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她要是勉强让她们住下去,反倒不美。

    而且,小吃摊从开张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四个月,因着几样吃食是街上的独一份儿,用料又足又美味,几个月来,生意一直不错,每个月的收益也很可观,即使后来有好几家跟风模仿,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挣的银钱,扣除成本后,两家五五分成,几个月下来,母女俩存放在她这里的银子也已经有了将近一百两。用好砖瓦盖个普通的三大间,花费不过一二十两,就算她们想多盖几间,也不会超过五十两,那些银子尽够了。

    见莫颜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莫吴氏脸上的笑容又浓了几分:“合该是这样,要不咋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一说?等我盖房子了,颜丫头可得帮我好好琢磨琢磨,看看怎样舒服!”

    莫颜痛快的应下,心里对即将要建的房子,格局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因肩胛骨受伤,只能趴着修养的大妮儿听着两人兴致勃勃的讨论盖房子的事,先前的忐忑和拘谨也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消失不见。

    想到很快就有一个没有打骂,没有冷漠,彻底属于她们一家人的新家,大妮儿也开始期待起来,幻想着未来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明艳。

    吴氏母女就在莫家住了下来,因着吴氏“小产”,要做“小月子”,大妮儿的伤势短时间内也好不了,两人便在莫颜极力的劝说下,暂时放下了小吃摊的生意,待在莫家养伤养身体。

    杜老大夫隔三差五的被莫颜接到家里,给大妮儿治伤。在他老人家高超的医术和吴氏精心的照料下,才过了大半个月,趴在床上已经快发霉的大妮儿就能下地走动了,虽然不能干活,但至少能坐在饭桌上跟大家一起吃饭。

    大妮儿的肩胛骨接的正,恢复的又不错,吴氏松了口气的同时,迫不及待的找到莫颜,打算实施先前定好的计划,让另外三个孩子尽快脱离老莫家,不然,她一天也不能安心。

    “吴姨,这事急不来,咱们就按照先前计划好的来,只要不被老莫家的人察觉,铁头哥他们一定能脱离老莫家,跟你们团聚。”

    莫颜安慰着焦躁不安的吴氏,眼里流露出来的自信,奇异的让人安定下来。

    吴氏紧紧地握住莫颜的手,红着眼睛道:“颜丫头,你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没有你,我们母子几个恐怕迟早会死在那个家里。”

    “吴姨,您别这么说,要不是您自己立起来,侄女帮就算帮再多也没有用,况且侄女也没帮什么忙,你不用觉得欠我什么,不然,就是拿侄女当外人看。”

    莫颜见不得吴氏把自己当作恩人来对待,她也真没觉得自己帮了多大的忙,就算有,功德珠上多出来的红纹就已经给抵消了。

    吴氏连忙摇头:“姨没把你当外人看,你对姨可比真正的侄女还要亲,有你这样的侄女,姨一定是积了八辈子的德。”

    这番话发自吴氏的内心,她是真觉得没有莫颜这个认来的侄女,就不会有现在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