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在线阅读 - 第150节

第150节

    “都说皇上是天子!何谓天子,天子乃天道之子,当奉行天意。天意不在高处,而在低处,天意就藏在民心之中。”

    “传国玉玺,与您而言,或许是手中重要的筹码。而在我的眼中,它就是一块刻着字的石头!让我为了它,抛弃嗷嗷待哺的子民,简直就是笑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民心在,这天下就固若金汤!”

    “会有数不尽的忠臣良将,为我所用。为这个天下抛头颅洒热血,出谋划策,富国强民!”

    “我要那块死物何用!”

    萧云峰缓了口气,道,“既然坐上了那个位子,这个天下就是我的责任!为了天下,别逼着我做不愿意做的事!您知道,我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或者不敢做!我不怕天下悠悠众口!我相信天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别成为挡住我脚步的石头,您是了解我的,这石头若是碍事,以我的脾气,要么一脚踢开,要么就狠狠的踩下去,永世不得翻身!”

    泰安帝被萧云峰的一番话,说的有些愣住了!他从来不知道,萧云峰还有这样的一面!

    他不得不承认!萧云峰已经有了为君的气度和立场。

    天下为重!

    泰安帝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先皇临终前对他说的这四个字!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以天下为重的!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他似乎是错了!他所认识的‘天下’,太过狭隘!这‘天下’,不是指的自家的江山社稷,而是指‘黎民百姓’!

    民贵君轻!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做到,却何其艰难。

    在权力膨胀的时候,谁还能记得自己的初衷呢!他初封太子时,也曾经这样的意气风发过,他也有这许多的抱负!

    “天下为重!”门外有人应了一声,让泰安帝和萧云峰都大吃一惊。

    就见长公主一身骑马装,手执马鞭走了进来。她满面风尘,双眼布满血丝,显得很疲累。

    “娘!”萧云峰扶了长公主,“您这是......”

    长公主拍了拍萧云峰的手臂,示意她没事。然后才扭头对泰安帝道,“哥哥可还记得父皇临终的交代!天下为重!你还要再错下去吗!”

    泰安帝闭上眼睛,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如今箭在弦上,可弓却并不在我手里。这箭射不射的出去,什么时候射出去,完全不由我做主。”他看向萧云峰,“根基不稳,贸然对勋贵下死手,你就早该想到会有今天!他们真正厉害不是军中的兵将,而是把控着粮草!将成批的粮草化整为零藏于民间,我和父皇用了三十年都没有肃清。即便知道他们的手段,但谁敢轻易动手。一个不好,百姓还以为咱们是放兵抢粮呢。这几十年,他们到底积蓄了多少,我都不敢想!你倒好,上来就是三板斧,砍得痛快了!如今这个恶果得你自己吞!”

    萧云峰心里一惊,这些情况倒是他从来就不知道的!

    泰安帝冷笑,“这世上聪明人多了!谁还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你太轻率了。”

    “千难万险,只要一往无前,我都闯得过去!”萧云峰沉声道。他的神色不见慌乱,语气铿锵有力,脸上透着一股子坚毅。

    长公主笑了起来,她本就生的极美,平时罕有表情,如今展颜一笑,瞬间让人觉得如同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在这之前,我对宋家都是愧疚的!自己的儿子抢了娘家的江山,心里不是滋味。可现在,我再没有愧疚!我儿会是个明君!这是天下的幸事!”

    “父皇对当年的篡位一直耿耿于怀,多少人因为宋家而死于非命。他总说,宋家欠天下人的!”

    “如今,我总算对得起父皇了!”

    “因为终于有了一个以天下为重的皇帝!”

    长公主拍拍萧云峰的肩膀,“去吧!这里交给娘!”

    萧云峰的眼窝有些热,他点点头,深深的看了一眼长公主,什么也没问,转身离开!

    泰安帝颓然向后一倒,“你早就察觉到了吧!”

    长公主没有说话,心里有些苦涩。是的!她早就察觉到了!去五台山也不过是将计就计而已。

    那个人,太令人失望了!

    皇宫,勤政殿。

    天已经蒙蒙亮了,等待上朝的大人随着一声鞭响,依次进入大殿。

    三三两两,议论纷纷。蝗灾的事,已经被有心人散布了出去,如今大殿上的官员,鲜有不知道的。户部尚书的眉头紧皱,满脸的愁苦之色。一会皇后问起来,他可怎么交代。穷家难当啊!

    随着一声‘皇后驾到’,郑青鸾一声明黄的凤袍出现在大殿上。

    她神色平静,步态从容,款款落座。

    众人不由的俯身行礼。

    “平身吧!”郑青鸾的声音清朗,听不出不妥来。这让下面的人更没底了。

    “还是老规矩,有事就说,没事就退朝,各自忙吧。”郑青鸾云淡风轻的道。好似根本没有蝗灾的事。

    这就让下面的人心里更没底了!难道是消息有误。一时间众人心里踹踹不安。

    瑞亲王半合着眼睛,撩开眼皮看了看郑青鸾,一时也有些拿不准对方的意思!别人的消息可能不怎么灵通,但他是知道的。昨儿半夜八百里加急的折子进了宫,说的肯定是蝗灾的事。再加上最近京城里有些暗潮涌动,他如今也不好表态了。

    随后就是几件不大不小的琐事,郑青鸾就宣布退朝。

    她站起身,临走的时候,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宣布道,“蝗灾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本宫今儿就出发,去实地查看灾情,指挥救灾赈灾事务!随行的官员名单就张贴在外面,请各位积极准备。”

    众人一愣:“......”

    ☆、第255章 那就去抢啊

    二百五十四章那就去抢啊!

    郑青鸾不管作何感想的朝臣,出了大殿,正碰上回宫的萧云峰。

    “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萧云峰见退了朝,也就不往前面去,牵了郑青鸾的手道,“赈灾的事,还是我去吧!你这身子,怎么能长途跋涉!”

    “不行!京里离了你肯定不行。”郑青鸾皱眉道,“而且,如今调不出一颗粮食来,到时候,难免要用一些非常手段。这些手段,我用可以,但你用就就不恰当了。”

    “有什么恰当不恰当的!谁在乎那点名声作甚。什么也没有你和孩子重要。”萧云峰见不过几天时间,郑青鸾就瘦了一圈。攥着对方的手就不由的紧了紧。

    “不光是名声的事!只有你坐镇京城,才名正言顺。那些人也才能多点顾忌。”郑青鸾笑道,“只要你在京城安稳,我再外面才安稳。其实,外面比起宫里,更安稳一些。暗处的人能藏到如今都没露出马脚,可见藏得有多深。谁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鬼。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了。我是不怕真刀真枪,但真的害怕后宅的阴私。那才是防不胜防。我一走,你正好可以放开手脚。”

    萧云峰看着郑青鸾的肚子,有些沉吟,“你这个样子,根本就经不起颠簸。要不换了人去赈灾,你去西山养胎。”

    “换谁!手里没有粮食,换谁也是白搭。还是我便宜行事的好!”郑青鸾嗔了萧云峰一眼,“别婆婆mama了!我心里有数。不会拿孩子开玩笑的。”

    两人回到大殿里,绣裳和巧算已经将行礼收拾的差不多了。因为要赶路,都是轻装简行。

    “我想带着宋承安去!”郑青鸾拉着萧云峰吃早饭,轻声征求萧云峰的意见。

    “你想把宋承安拘在身边,牵制瑞亲王。”萧云峰马上猜到了郑青鸾的意图,沉吟半晌才道,“不用!瑞亲王是聪明人。”

    等到出发的时候,郑青鸾才明白萧云峰说的聪明人是什么意思。

    宋承安竟然主动跟来了。

    “下面的人也不是好打交道的!我跟着跑跑腿也好啊!”宋承安是这么解释的。

    郑青鸾了然一笑,“那就有劳世子了!”

    这次随行的人员组成比较庞杂,六部的人都有,多是中青年,身体康健者。

    轻车简行,日夜不歇,三天后,进入了灾区。

    赤地千里,见不到一点绿色,连树皮都啃得干干净净。路上已经出现流民,一家一户,扶老携幼,衣衫褴褛的全是逃难的人!

    孩子饿的哇哇的哭,大人连哄得力气都没有。

    这还是城镇呢!再往深了去,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再不想办法,这流民可就涌到京城了!”宋承安皱眉提醒道。

    一路的颠簸,让郑青鸾的面色有些苍白。整个城镇安静的吓人,没有鸡犬之声,偶尔传来几声小孩的哭闹之声,衬的真个镇子更加安静。

    郑青鸾下了马车,见路人都躲得远远的,心里就有些无奈。她带着百一百二往人群中去,“都别跟着,再吓到了人!”

    “大爷!都聚到这里干啥啊。”郑青鸾扶着腰,走了过去。见一老汉衣着还算干净,就上前问一声。

    那老汉一见郑青鸾的打扮,就知道这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瞧见还算和气,忙道,“贵人有所不知,这是都等着大户人家施粥呢。”

    郑青鸾点点头,这倒不稀奇,钱氏就常常给城里的乞丐施粥。

    “今年遭了灾,那之前就没有一点旧年的陈粮吗!”郑青鸾问道。确实有些人家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更多的多少应该有些家底,能撑些日子才对。

    “贵人哪里知道!”老汉苦笑道,“都当成军粮征集走了。能留下粮食的也不多,除了大户人家。本来全指望这一季的夏粮,谁能料到......唉!”

    一声叹息,直让郑青鸾的心又沉了几分。

    老汉身后跟着他们一家人,还有襁褓里的孩子饿的已经没有哭的力气!

    郑青鸾再看看人群,像这样的情况多不胜数。

    她的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对不住!对不住大伙!”郑青鸾喃喃的道。

    那老汉唬了一跳,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惹得贵人这个样子。“都怪老汉多嘴!”说着就跪了下来。

    郑青鸾拉起老汉,“不怪大爷!是我们对不住大家!”

    这样的一队人马本来就特别惹人注意,郑青鸾这个样子更让人心里没谱。

    宋承安带着人过来,示意百一扶了郑青鸾,朗声解释道,“这是咱们皇后娘娘!专为赈灾而来!”

    百姓人相互对视,都有些不敢相信,这皇上娘娘的,也就在戏文里见过。如今冒出来一个人,说是皇后娘娘,别逗了好吗!人家娘娘不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干什么。

    郑青鸾收敛情绪,她都不记得上次流泪是什么时候了。可能是怀孕的缘故,尤其见不得孩子受罪。泪腺也更发达了似的。

    她甩开百一的搀扶,笔直的站着,“我是郑青鸾!专为赈灾而来!对不起!我来晚了!”

    说完,她直接跪下,朝人群拜了三拜。

    她的这个动作,可吓坏跟着的官员了!以国母之身跪拜百姓,真是闻所未闻。可郑青鸾都跪了,他们难道还敢站着。

    宋承安吃惊的看着郑青鸾,她怎么就能这么没有心里障碍的跪下了呢!如今整个天下,有几个能受的住她这一跪!

    人们一见远处的官老爷的样子,就信了□□份!

    “可是打了胜仗的女案首!”老汉问道。

    “正是!”郑青鸾起身道。

    那老汉大惊,连忙下跪,“草民叩见皇后娘娘!”

    这一声,可真是石破天惊!还真是皇后。紧跟着人群依次拜倒,行礼问安之声此起彼伏。

    众人一阵惊喜,见到了皇后,就证明朝廷肯定要赈灾的!这就意味着大家有救了。

    “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在路上了,三天以内必到!”郑青鸾朗声道。

    这句话换来响彻天际的欢呼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