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在线阅读 - 第133节

第133节

    “那就把人往回调吧。”萧云峰笑道,“童子军这些崽子,是不是要放回去一批。”

    “再等等!等稳定下来后,就先放一半到营队里去吧。再从边城挑些小的来,带回来训练就是。”郑青鸾笑笑,“反正不会出现断层。这事你别cao心。”

    两人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晚上的话,直到过了子时,萧云峰才回宫去了。第二天有大朝会,得早起。可见,皇帝其实也是一个苦逼的职业。

    往后的几天,郑青鸾没有进宫,但不代表着无所事事。调配人手,调动资源,搜集信息。忙的人晕头转向。郑宅的湖心岛,成了郑青鸾处理事务的大本营。这里最清静,也最安全。

    湖心岛的木屋不大,地上铺着厚毯子,火盆里的火将屋子熏的火热。郑青鸾窝在榻上,抱着迎枕,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直觉的眼晕。

    百一上来,小声道,“主子,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二老爷全家也到了。”

    郑青鸾一愣,三郎五郎回来了!这可太好了。她笑道,“二伯一家倒来的最快!”

    百一把披风给郑青鸾系上,笑道,“从南边过来,走的是水路。一路畅通就到了通州。自然是快的。”

    “那就赶紧走吧!”郑青鸾出木屋,从梯子上攀下去,早有小船等在湖边。

    郑青鸾不敢耽搁,一路往正房的花厅去。厅堂里笑声不断,让人的心情跟着明媚了起来。她扬声道,“这大冷天的赶路,怕是没少受罪吧。”说着,就掀帘子进屋。

    忙向郑老二和梅氏见礼。梅氏连忙制住了,“可别多礼!”又打量了郑青鸾,毕竟有两年没见了,成了大姑娘了。“真是长得好!难怪有这般福气!”

    郑青鸾一笑,扶了梅氏坐回去,“路上可还好走!这两年在南边可还习惯”又对郑老二道,“瞧着二伯倒是比以前清减了些。”

    郑老二苦笑道,“遇到这般喜事,我倒是夜夜不能安枕。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二郎接话道,“您就是爱瞎cao心!”

    郑青鸾抿嘴笑,“不是至亲,谁能为我cao这心呢。”

    这话让郑老二两口子听的分外舒心。就听郑青鸾道,“二伯不妨就留京里,以前是不得已,如今不妨事。我们正缺人呢。二郎哥回来的正好。”

    二郎肃容道,“有事就说话,哥哥给你办。”

    ☆、第228章 也跟着来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跟着来了!

    寒暄完,直到家里的大小男人都聚在内院书房,郑青鸾才说了自己对二郎的安排:“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急需稳定人心。现在的皇宫内院都是萧家的家将,之前的御前侍卫,可都回家待业了。二郎哥也是在侍卫营呆过的人,自然知道这一拨人的特殊之处。都是出自世家大族,没点家底的,根本就轮不上他们。也都是原本想要混个出身,谁知道中途出了这档子事,心里不定怎么恼怒呢。可萧家最不缺的就是兵将,这一伙子该怎么安排,就成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后患无穷。这些人连起来,可就是一张巨大的网,一点都不敢轻视。所以,我想让二郎哥你跟曹家的那个曹锟出面,将人重新整编,组建一支皇家卫队。你看有没有困难。”

    二郎沉吟了片刻,点点头,“放心!一定不给小妹丢脸。”

    郑青鸾道,“不过还是要委屈哥哥给曹锟做个副手。”她看着二郎,解释道,“屋里的都不是外人,我干脆就把话说明白。之所以把曹锟放在你前面,一是因为曹锟比你更熟悉情况。曹家是老牌世家,不说姻亲故旧交情甚多,就是他自己,也是在京城这个圈子中长大,他挑头,面子上说的过去。二是因为曹锟是曹太后的侄子,出自承恩公府。而曹太后对言之帮助良多,言之要施恩给曹家,曹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三是因为曹家是咱家的姻亲,比别人可信。而二郎哥你跟曹锟的私交甚好,不会相互发生掣肘。最后一点就是品级,你的资历尚浅,如今不过是五品,而副统领是正四品,这已经算是破格提拔了。让你直接成为从三品的统领,就有些任人唯亲的嫌疑。”

    “你需要跟在曹锟后面,多熟悉京城错经复杂的关系网。同时,就是要给曹锟撑场子。毕竟‘人走茶凉’,曹皇后变成曹太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不一定有人卖曹锟的面子,而你则是新贵!曹锟压不住的时候,你只管拿身份去压人!出了事,我给你兜着。这京城,牛鬼蛇神多了。”郑青鸾说完,灌了两口茶,等着二郎表态。

    二郎有些懵,原来事情还有这么多道道。他点点头,表示明白。

    三郎笑道,“我与曹锟打过两次交道,这人处事活泛,品性也不错。应该不难打交道。”

    五郎打趣道,“哥你也真是的,算起来,曹锟是你的大舅子吧。是嫂子的堂哥,又不是外人,不用这么含蓄。”

    郑老二见儿子转身就成四品官职了,不由心里高兴。这四品可是个坎,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都迈不过这个坎去。只有到了四品,才能真正的封妻荫子。他有些喜悦,又有些忐忑担心的道,“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呢。”

    “怎么不能!”郑青鸾吹吹茶沫子,对二郎道,“别瞧着他们都是出身显贵,如今你也不差。那些在大家族长大的,哪个不是人jingzi。即使不能交好,也绝对不会得罪咱家,没人使绊子,前面又有曹锟这个地头蛇撑着,出不了大事。”

    她放下茶盏,埋头写了个条陈,“百一,叫萧二进来。”

    萧二进来客气的给众人行了礼,才接过郑青鸾手里的折子,问道,“主子还有什么吩咐。”

    “把这个呈上去后,再问问你们主子爷,他那几个至交好友,是不是也得拉出来用用啊。”郑青鸾道。

    萧二又重复了一遍,见无误,才转身出去,策马往宫里去。

    这时候,屋里众人才知道,这事萧云峰压根就不知道,如今都决定好了,才去宫里通知一声。

    郑老三出声道,“丫头,你这行为可不妥当。”

    女子不得干政!

    “无碍!”郑青鸾笑着安抚道。她顺手解下悬挂在手腕上的一枚印章,递给郑老三,“您瞧,这是言之的私印。盖上它,跟圣旨的作用是一样的。”

    郑老三的手有些抖,瞧了一眼,又赶紧还回去。“孩子!这东西千万收好!”

    熊孩子!拿着这东西,不是要吓死人吗。

    五郎皱眉道,“鸾儿,你自己心里要有数。凡事都有个度!你自己得把握住才成。”

    郑青鸾笑道,“也就是这一阵忙,我才搭把手。过了这一阵,我就放手。除非必要,不会掺合政事。我也想歇歇!这劳心劳力的,你当我乐意啊!这不是没办法嘛!”

    三郎道,“那就好!咱们如今算是外戚!自古外戚不好当。心里都要有谱才成。”

    郑青鸾就笑,“哥哥们头脑都清醒,我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郑老三对郑老二苦笑道,“谁料到会有今天呐!”

    正说着话,百二进来,说老福头有事禀报。

    老福头如今也是春风得意。几年前被文远侯府发卖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谁成想风水轮流转,再度卖进了庄户人家,主家会崛起的这般快。一眨眼功夫,就出了个皇后!还是那种又绝对实力的皇后!再往后呢,主家会是皇子外家,皇上外家。那真是荣宠无限啊!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走路都带着风。

    这不,以前的主家文远侯府的主子,也前来巴结了。

    郑青鸾听了老福头的禀报,问道,“这么说,是几房为了争爵位闹了起来。文远侯的伤我知道,当时我就在场,绝对要不了人命。怎么这才几天,好医好药的养着,反倒是不行了呢。只怕又是后宅阴私吧。”文远侯在宫变的那晚被太子所伤,伤的是大腿而已,只是皮外伤,也没有伤到大动脉,所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如今为了爵位,走后门走到了她这里,还真是不嫌事大。

    “主子英明!”老福头点头,“这里面的事,乱着呢。”

    郑青鸾一琢磨,这些勋贵,正愁没借口压一压,甚至清理一部分呢,文远侯府偏偏就送上了门,可不是个好机会。她深知老福头的本事,又是文远侯府旧人,想必办起事来事半功倍。就吩咐道,“你悄悄的把这事的前因后果,给我打探清楚。这事,事关重大,别传出风声。”

    老福头心里一喜,应道,“主子放心,一准办好了。”

    百一见老福头出去,才嘟囔道,“老滑头!‘主子’也是他能叫的。”

    ‘主子’,‘主子爷’,如今成了萧家旧人的专利。能这么称呼郑青鸾和萧云峰的,无一不是亲信。他算哪根葱啊!

    随后的几天,二郎就忙开了。郑家的内宅交给梅氏打理,钱氏专门接待来拜访的女眷。

    这天,三郎五郎秋闱得中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五郎中了第一名,解元。三郎堪堪得过,吊了个车尾。尽管是大喜事,可也顾不上专门庆贺。郑青鸾也中了第一名,不过,跟皇后之位比起来,自然也没什么人关注了。

    这次秋闱时间比较寸,刚好赶在皇位的新旧交替当口上。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皇权更迭上呢,谁还在乎一次小小的秋闱。再说了,但凡新帝登基,都要开恩科的。明年紧接着还有一批,中不中的,争取下次就是了。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郑家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族人。

    这天,郑青鸾难得休息,坐在暖炕上跟郑青桔郑青蔓喝茶吃点心。

    郑青桔如今显怀了,靠在迎枕上,腿上搭着羊皮褥子,手里拿着针线,给没出世的孩子做肚兜。郑青蔓女红不好,但给孩子的尿布收边,还是能的,也在一边手没闲着。只有郑青鸾,实在是拿不了针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如今家里的条件好了,也养得起绣娘了,不用你们动手也行。多伤眼睛啊!”

    郑青桔白了meimei一眼,“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啊!蔓儿的婆家也是讲究的人家,即便有你撑腰,但好歹要过得去才成啊。省的婆婆嫌弃。”

    郑青蔓两年前在南边说亲了,也算得上是南边的世家大族。男方还在孝期,所以至亲事延后。说实话,对这门亲事,郑青鸾是不怎么看好的。郑青蔓性情直爽,小户人家长大,规矩礼仪跟世家那是格格不入。真嫁过去难免会辛苦。

    所以,这会子说到这个,她冷哼一声,“要敢嫌弃咱家,那就趁早滚蛋!咱可不受那份闲气!”

    郑青蔓笑道,“知道了!有个皇后的妹子撑腰,谁敢呲牙!”

    姐妹三个正说话,就见百一进来,“主子,老家的族人来了!”

    不说这厢姐妹三人赶紧起身,收拾妆容准备前去迎接见礼。单说郑老二郑老三领着在家的三郎五郎小八,迎到大门口,就见十几辆马车依次停在门前。

    “族长叔!各位老叔!大冷天的,路上受罪了。快家里去。早就盼着了。屋子都收拾妥当了,炕上暖和去!”郑老三招呼族长族老,郑老二忙着跟同辈族兄弟寒暄。三郎招呼族里的晚辈。五郎去招呼自家的外家。小八拉了郑老四和宋氏,往家里去。四郎六郎不用人招呼。就往里窜。他们跟三房自来就亲,从来就没生分过。最是自在。

    气氛正好,就见族长指着最后的两辆马车,“你们老宅的人,都跟着来了!拦也拦不住!”

    ☆、第229章 亲疏远近

    第二百二十八章亲疏远近

    郑根看见郑老三眉头皱了皱,就上前小声解释,“族里只打算让老大跟来,谁知道老爷子坚持要来。哪怕不跟族里走,自己单独上路,也要跟来。这要路上出点啥事,名声上也过不去。干脆就让跟来了。找个偏僻的院子,把人放进去,打发人看住,别乱走就成。总比闹出什么闲话来强。”

    郑老三了然的点点头,理解的道,“你们也不容易。我知道了。没事!”毕竟族里如今对老宅也是轻不得重不得。说到底,那都是郑老三的亲爹妈。谁知道人家会不会维护啊。若是因此得罪了人,不划算。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其实他心里早就有数,估计这些人不会安分守己,如今只不过是验证了而已。

    族长等人见郑老三没有责怪的意思,都松了一口气。

    郑家在京城的宅子,占地极大,但都是园林多。房舍算不上宽敞。园中的精舍,不是亲近的人,是不会安排到那样的地方住的。郑家一边是萧家的侯府,如今算是皇上的潜邸,已经被内务府接管,是不能动的。但另一边隔着巷子还有一座宅院,五进大小,前一阵子被郑家买了下来,把中间的巷子从两端一堵,就是个走廊,在两座府邸的围墙上开了个门,连通了起来。郑家这边是从外院进去,穿过一条回廊,就是隔壁宽大的府邸了,如今算是郑家的大西院。大西院建的虽不精巧,却胜在舒朗开阔。火龙地炕这些设备也都完善。毕竟京城冬日寒冷,暖和是第一要紧的事。老福头是个精明人,又在文远侯府那样的地方混成二管家,就知道他的能耐,对处理这些杂事精通的很。如今族人来了,一人一间房都绰绰有余。里面被褥陈设都是干净的。每个院子都有小厮婆子伺候。长辈安排在正房,小辈在厢房或偏院。给老宅那些人单独划了一个大院子,自带厢房和小跨院。足够居住。这宅子的正门也一直没封,族人进出也可从这宅子的正门走,不必非得从郑宅过,相对独立。省的族里的小青年觉得约束太多,住的不自在。

    至于郑老四一房和钱氏娘家,自然是住在正院的偏院。显得亲近。

    这会子四郎六郎都窜到园子里,给自己找住的地方去了。

    男人们去大西院安置族人。女人们则安排饭食,梅氏见钱氏娘家的人到了,自己揽过差事,让钱氏去招呼娘家人,又拉了郑青蔓让她去招待老宅的人。

    郑青鸾不管那么多,她见了宋氏格外高兴,也许是自幼受到宋氏照顾良多的关系,她也承袭了这份感情。一时间跑过去拉着宋氏,兴奋的不知如何是好。“四婶,可把你盼来了。”她拉了宋氏直往给他们准备好的院子去,“这院子是我让人收拾的,您瞧瞧还缺什么不缺。四郎哥和六郎哥不用你cao心,他们被小八拉着去园子里住了。”

    宋氏笑眯了眼,“我不cao心,又不是外人。咱家姑娘长大了,水灵灵的我都不敢认了。”

    郑青鸾嬉皮笑脸,“是吧我也觉着我水灵灵的好看。”

    宋氏一巴掌就拍在郑青鸾的胳膊上,嗔道,“多大了,还没脸没皮的!”说着自己也笑。

    钱氏看自家小闺女跟妯娌歪缠,就跟自家爹娘哥嫂解释,“这孩子小时候多亏了四弟妹照看,所以两人特别亲。”她领着娘家人去了准备好的院子。炕烧的暖暖的,钱氏扶了老爹老娘上炕,道,“路上受罪了吧。”

    钱氏的娘是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妇人,她笑道,“能受啥罪,安排的妥妥当当,一路上打尖住店,热汤热饭,没有一点不自在。”

    钱氏爹看着屋里的陈设,一辈子跟土疙瘩打交道的老汉坐立难安,“这屋里干净成这样,让我们住,糟蹋了。”

    钱氏鼻子一酸,“您说的是啥话,到了自家闺女家,有啥不自在的。如今也是日子好过了,前些年,要不是爹娘哥嫂帮衬,这几个孩子哪里养的活。您这是怨我不孝顺哩。”

    钱氏嫂子姓李,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她不安的道,“那点是糙米杂面,也值得你记着。不是应当应分吗。哪个闺女回娘家不是大包小包的往婆家顺。我也一样。这两年四时八节,你打发人来送的礼不少了,给你侄儿也置办了不小的家业,咱家可跟着姑奶奶沾了不少光,人得知足啊!我跟你哥心里都不安的厉害。”

    钱氏的哥哥名叫钱铁柱,不善言辞,只跟着点头称是。

    郑青鸾在外面一听,心里还是有几分触动的。跟郑家的老人比起来,钱家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真是极难得的本分人了!她笑着进屋,给长辈见礼,“刚把婶子安顿好,就忙着过来了。怕我娘要跟你们说悄悄话,就晚来一步。我娘没跟你们告我们和我爹的状吧。家里我娘当家,就这还整天嚷嚷我们姓郑的欺负她一个外姓人。如今可好了,撑腰的来了,更理直气壮了!往后我娘还不定怎么念叨我呢。”言语利索,透着娇俏与亲近。让屋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钱氏娘笑道,“外婆给你撑腰。再念叨你,只管跟外婆说。”

    郑青鸾就朝钱氏扮鬼脸。钱氏心里舒坦,只要闺女表现的跟娘家亲近,两个老人才能住的安心不是。

    见小闺女小声跟两个老人说话,问的也就是家里的收成,伺候的鸡鸭,养了几头猪的话。她也就放下心来。这些话题,两个老人天天说都不带重样的。她转头跟自个的哥嫂笑道,“咱家都是老实人,哥哥更是不善言辞。可我家这小闺女的嘴皮子,别提多利落了。也不知随了谁。他爹也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钱铁柱笑道,“有些人合该是这样的命数。”

    郑青桔挺着显怀的肚子,让丫头掺着进来。把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这冰天雪地,滑上一跤也不是闹着玩的。钱氏嫂子李氏埋怨道,“又不是外人,啥时候不能见啊!我们走几步看你不是一样嘛。”

    钱氏娘也埋怨钱氏,“咋不给孩子说明白呢。”

    郑青桔笑道,“哪里就那么娇气。我来跟外公外婆说说话。”她转头看向钱氏,“舅舅他们都是至亲,我招呼就成。娘跟鸾儿还是得去看看老爷子老太太,大面上总得过去。”

    钱氏爹抽了一口旱烟,点头道,“应该的!啥时候都别让人挑出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