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六零之不艰苦在线阅读 - 第34节

第34节

    蔡姑父允许各家抱窝孵鸡苗了。

    自然不会每家都孵蛋的,毕竟只允许多养五只鸡。

    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蔡姑父两次在队里收鸡,有些人家的鸡已经少了,这次自然要补上。

    蔡丹家现在只有九只鸡了,公鸡只剩一只了。

    好在受精蛋已经挑好了。

    所以蔡姑父一允许,她家立马就让老母鸡抱窝了。

    仍然是她们自己和蔡爷奶、蔡姑父三家的。

    一共孵了二十四个蛋。

    蔡母现在对孵蛋很有经验了,再加上不用天天下地,喂猪空暇可以回家照看,最后只坏了一个蛋。

    孵出来二十三只小鸡。

    蔡奶和蔡姑姑一人拿了七只小鸡,给她家剩了九只。

    蔡丹很是高兴的接手了这些毛茸茸。

    她现在也是个经验丰富的鸡官呢。

    该喂多少,爱吃什么,多长时间加回水,她都心里门清。

    这些小鸡仍然被养在了屋里。

    虽然外面已经春暖花开,但是仍然怕老鼠、黄鼠狼或者蛇。

    每只小鸡都很珍贵,可不能让嚯嚯了。

    蔡丹现在可忙了,要挖野菜,还要挖蚯蚓。

    野菜不但人吃,小鸡也要吃的。

    吃了一冬天的酸菜、土豆、萝卜,就是白菜后来也都蔫吧了,所以这鲜嫩水灵的野菜就十分的有吸引力了。

    她家自留地大,她都不用去远处挖,就在家附近搞定。

    ————

    这天晚饭,蔡五哥一边喝着粥一边问道,“小妹,几个母鸡啊?”

    蔡丹心情也不错,“运气不坏,六个母鸡。”

    这样一算,就有十四只母鸡了。

    蔡五哥高兴的拍手,“太好了!”

    蔡母、蔡四哥也都心情不错。

    “等年前队里收鸡,把四只公鸡,再加一只老母鸡给了。”蔡母已经在想,到时候家里剩的都是母鸡,一天下十几个鸡蛋,多美!

    越想越美!

    蔡丹点头,“好的。”

    她发现母鸡年头大了下蛋就没那么勤了。

    看来鸡也是有年龄限制的。

    对于蔡母提议将一只老母鸡上交,她是完全赞同的。

    “哎呀,不敢想,咋就有这么多鸡了呢。”蔡五哥浮夸的不得了。

    “嘿嘿…都是姑父厉害!”蔡丹不是拍马屁,是真心称赞。

    蔡四哥很是赞同,“是厉害!”

    “娘,那些猪肚子大没大?”蔡五哥又是好奇了。

    “有两头大了,不知道能生多少个呢。”蔡母期盼多生几个崽,可别不够分。

    蔡丹好奇的问道,“猪一回生多少个啊?”

    她就知道一排,很多,具体就不知道了。

    “那谁知道了,七八个,十来个,十几个都有可能。”蔡母也不敢打包票。

    “能生那么多!”蔡五哥张着大嘴。

    “那咱家也可以养么,然后一头猪生十个,两头猪生…”蔡五哥掰着手指算不明白了。

    蔡丹却仿佛打开了新大门,对啊!完全可以养母猪。

    然后买猪崽,这个绝对比卖猪rou挣钱。

    别问她咋知道,同样是稻谷,种子就比普通稻谷要贵得多,这是普遍规律。

    蔡五哥立一功!

    蚯蚓换工分

    第三十三章

    蔡丹最近不在自家自留地挖蚯蚓了,怕挖多了影响她家地。

    还要靠自留地填饱肚子呢。

    可是蚯蚓还不能不挖,因为真管用啊。

    她家母鸡自从吃了蚯蚓,除了数九寒冬,其他时候几乎天天下蛋,有时候还下两个蛋。

    就是小鸡也蹭蹭长。

    这还不算,大队也收蚯蚓,用来喂猪。

    那种剖开的葫芦瓢,一瓢两个工分。

    正经不少呢。

    现在春耕过去了,地上活儿轻省了,大队长——蔡姑父就抠搜了。

    给的工分都是往下压的。

    像蔡四哥干一天有时候就三个工分。

    蔡五哥更少,能得俩工分就不错了。

    老百姓别看很多不识字,但是心里都有一杆秤的。

    他们可明白咋做合适了。

    所以现在很多半大孩子都不下地了,都去挖蚯蚓了。

    蔡姑父也不管,反正母猪需要营养,另外也是地里活儿不多,大人们足够。

    “四哥,五哥,我们今个去哪啊?”蔡丹背上自己的小背篓,拿着尖木铲,整装待发。

    “去小西山,那边人少。”蔡四哥直接拍板。

    蔡五哥、蔡丹都没意见,那就走着。

    临走前,将门关好,别让小鸡跑出来,那些大鸡就无所谓了,这矮墙可拦不住它们。

    但是它们已经懂得找家了,不怕丢。

    而且下蛋肯定回家的。

    蔡丹觉得这是她的功劳,因为她把鸡窝收拾的干干净净,就是鸡也喜欢在好的环境下生育下一代吧。

    三人一路小跑着到了西山脚下。

    她们来的早,野草上还有露水呢。

    “现在别上山,省得弄裤腿子湿。”蔡四哥选了一块肥沃得黑土就停下了,将背篓里的罐子抱了出来,“小妹、五弟,我撅土,你们捡就行了。”

    蔡丹看了看手里的铲子,那也行叭。

    人真的是缺炼,以前谁要和她讲,你能手抓虫子不带怕的,她是一点不信的,还觉得他有病。

    现在她真的可以。

    甚至觉得扭来扭去软乎乎虫虫还挺可爱。

    三兄妹一起合作,工作效率很高。

    “得有两工分了吧?”蔡五哥往罐子里看了看。

    “差不多,四哥,咱们换个地儿吧。”蔡丹建议道。

    “行,太阳出来了,没露水了,咱们往上走走。”蔡四哥让蔡五哥抱着罐子。

    他要拿棍子在前头探路。

    “现在蚯蚓可值工分了,我那天听二栓子讲,他爹娘晚上吃了饭就在自留地里挖蚯蚓,一晚上就能再得十工分。”蔡五哥八卦的说道,“五妹,要不咱别喂鸡了,先换工分吧,等蚯蚓多了兴许就不值钱了。”

    蔡丹不能说蔡五哥的说法是错误的,毕竟现在真的是家家使劲儿弄蚯蚓,蔡母也说了,现在一天能收不少蚯蚓,差不多一天煮两大锅,然后晒干存起来。

    给猪熬主食的时候放上几把,猪可爱吃了。

    几只母猪因为吃的好,肚子越发的大了。

    但也因为收的蚯蚓太多了,说不定哪天蔡姑父就不收了呢,所以趁着这段时间多用蚯蚓换些工分不算错。

    其他人家估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大人小孩齐上阵。

    但是蔡丹却不能同意,因为家里鸡也需要啊,它们勤勤恳恳下蛋,咋就不能吃点好的。

    而且鸡蛋也能卖钱的啊。

    蔡丹发现一件事,今年四大队的工分有点…水。

    今年大队没有钱,咳咳…这话说错了,是往年也没钱。

    但是往年没像今年搞这么大。

    很多东西蔡姑父都是用工分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