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盛世宠妻在线阅读 - 第128节

第128节

    可是他的朝阳竟然不认识他了,赵邕原本就粗糙可怖的一张脸立即垮了下来,然后可怜兮兮地望向妻子。

    林琬笑着瞪了他一眼,将朝阳抱到他跟前,轻声哄着道:“朝阳,这真的是爹爹呀。”

    赵邕腰杆挺得更直了,搓着一双粗糙的手,满脸堆笑道:“朝阳,我是爹爹,让爹爹抱一抱你好不好?爹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还有骄阳跟慎行。”随即,目光落在两个小木瓜身上,但见自己望过去后,两个小木瓜立即扭过脑袋不再看他,赵邕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

    好疼好疼!三个孩子,似乎都有些嫌弃他。

    “我记得你的声音,你是我爹爹。”朝阳尖叫一声,乌溜溜的眼睛立即瞪得圆圆的,极为认真地道,“因为我爹爹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可是……可是我爹爹不是长这个样子的。我小的时候见过爹爹,我现在还能记得他,他……他不是你这个样子的。”

    朝阳小大人似的,倒是话也说得齐全,至少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大姑娘没有旁的意思,这就是在嫌弃王爷丑呢。都想笑,却都不敢,就只有林琬乐得开怀。在长女脸上轻轻吻了一下,又看向丈夫道:“一应都替你准备好了,你也赶紧先拾掇拾掇吧,别装可怜了,你闺女可一直念叨着你呢。”

    赵邕摸了摸下巴处的大胡子,那双深邃漆黑的眼眸里,渐渐雾霾消散,装满笑意。

    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又一番修理后,再走出来,朝阳一呆,就立即欢呼着喊他“爹爹”了。赵邕恢复了往日英俊的面容,此刻穿着一身湖蓝色的便服,再加上刚刚回家来,那颗心早不似在战场上打仗时候的那般坚硬了,此刻温柔至极,但见宝贝闺女要他了,他大步过去,长臂一伸,就将个香软团子抱进怀里。

    “朝阳,这回可认得爹爹了?”赵邕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喑哑,好像还有些沙沙的,富有磁性,他用自己额头抵着朝阳小脑袋,扯着薄唇笑,“爹爹只是丑了点,就不认识了?那以后爹爹老了,病了,朝阳是不是也会不认爹爹?”

    林琬听他声音不对,问道:“你嗓子怎么了?”

    赵邕咳了一声:“战场上喊打喊杀的,喊哑了,没事,休整几天就好。”又说,“今天父皇主动提出,要册封朝阳为郡主,怕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林琬将一对龙凤胎抱进怀里来,闻言倒是没有觉得惊讶,只是道:“这件事情,我之前听皇祖母提到过,倒是也不意外。你此番打了胜仗,算是举国欢庆,父皇恩赐,也是应该的。再说,就算此刻不行册封,待得十多年后朝阳出嫁的时候,还是会册封的。不过,你功高劳苦,兴奋之余,也得提防着些。”

    “你说的这些,我明白。”赵邕黑眸闪了闪,见一年不见,妻子越发珠圆玉润起来,他心里痒痒的,就本能朝着妻子挨近一些,故意凑到她跟前去,“这两个家伙,白白胖胖的,养得真好,也有四五个月了吧?”

    “到今天整整四个月了,这是哥哥,这是meimei。”林琬轻轻抓住两人的小手,晃了晃道,“哥哥懂事一些,meimei调皮得很,还霸道。”

    骄阳rou乎乎的小脸皱成麻团,哼了两声,扭了下脑袋,就继续睡。

    赵邕抬手在骄阳嫩嫩的小脸上蹭了蹭,感受着手上的丝滑,开心道:“又是一个娇滴滴的大闺女,跟咱们朝阳小时候一眼可爱。”又转头对长女道,“朝阳,你母亲给父亲的信中说,你都开始念书了?”

    “念什么书,她话都说得不周全。”林琬笑望着长女,见骄阳睡觉了,就将她放在榻上让她睡,腾出一只手来替朝阳理了理衣裳,又说,“所谓‘近朱者赤’,常常跟宗顺还有平安他们一起玩,自然就爱读书一些。现在每天晚上都会读《三字经》给她听,一句句化成故事说,她倒是也喜欢听。”

    “她才两岁,人家孩子两岁的时候,哪里有咱们朝阳聪明。”赵邕就是觉得自己闺女最好最聪明最懂事,“要是两三岁能背下《三字经》,待到四五岁的时候,可就得学《论语》了。到时候,人人羡慕你我。”

    “瞧你臭美的。”林琬伸手掐了丈夫一把,顺势将脑袋搭在他肩膀上,“子都,你说,这回天下真的太平了吗?三王及家眷既然都押回了上京来,想必是不会再闹腾了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替皇室保住了威信,为天下真正太平献了一份力,是你们父子江山坐得更为稳固,可是,便是太子明白你的辛苦,可在亲眼见识到百姓对你的称赞的时候,也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就算太子仁德,他东宫的人,想来也不会不管。”

    这些赵邕心中都明白,笑着道:“怎生说起这些来?”

    怎么会说起这些?因为林琬心中清楚得很,就算太子再仁德,可是他作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仁德也是有极限的。若是子都只是个普通的王爷,没有功高到似乎要震了他的地位,林琬相信,依着太子的品性,定然会好生待子都。

    可是不是那样,因为战争远远不止于此,一个盛世的开创,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

    虽则三王已伏,四周蛮夷仍旧虎视眈眈,还有天下那么多大小民间起义并未剿灭。三王是抓获了,可是他们还有手下,守在边疆多年,定然会有拼死效忠的军队、将士。这或许不是结束,而只是另外一场更残酷战争的开始。

    林琬担心,可是这样的事情,该来的总归会来,不是她能够左右得了的。

    只不过,若是晋王府真的就被逼迫到绝路上的话,也绝不会做等死的羊羔子。

    有些时候,她都怀疑,前世子交了兵权回到仪州后,没过多久还是死了。她隐约觉得,事情或许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或许当时子都已经发觉今上跟太子依旧不肯放过他,便是他只愿意做个闲王,也不愿意放过。更甚至,是以慎行的生命相威胁,子都为着儿子,这才服了毒。

    往昔的一幕幕,渐渐在脑海中呈现,林琬只觉得害怕。

    “怎么了?”赵邕见妻子神色异常,抬手揽过她道,“没事的,有我在,不会叫你跟孩子们吃一点苦头。”

    林琬点头道:“我相信你。”她伸出手去,一双柔胰轻轻攥住男人粗糙的大手。

    *

    而此刻,东宫内,太子太师等一众东宫庶臣正聚集在东宫。

    所议之事,自然是关于晋王打了胜仗这件事情,晋王一战成名,家喻户晓,此刻已然是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晋王得了好名声,自当是衬得太子身上无光起来。太子并非没有军事才能,不过碍于身份不便亲自领兵出征罢了。

    陛下已经成年的子嗣中,只太子跟晋王两人,若是叫晋王夺了陛下信任,而太子却一直碌碌无为的话,怕是往后,这东宫地位难保啊。这些所谓的东宫庶臣,身家性命跟未来前景都是绑在太子爷身上的,若是太子失势,可想而知,这些东宫庶臣的下场必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故而,晋王一回来,一众臣子便进了东宫来,共商大事。

    一步步分析下来,众人一致觉得,此刻当务之急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择一位家世高贵且能够代表着一方权势的世家女。晋王妃出身将门,娘家权势不容小觑,那么太子殿下所择的这位太子妃,家世必然不能够输与晋王妃。

    与往日不同,此番众臣一番商议,觉得倒是可在江南世家中择一位。

    江南之地豪华富庶,尤其是金陵之地,人杰地灵。金陵柳家,杭州陈家,苏州许家,都是在江南极具威望的百年世家。若是在这三家中择一位为太子妃,可助太子殿下得江南一方势力,这样算来,太子妃的助益倒是不输于晋王妃。

    赵庭不得不开始筹谋,只是,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办起来又谈何容易。

    若是直截了当与父皇说了自己想要选一位出身江南世家的女子为太子妃的话,父皇自然会多想,而那种多想,显然是不利于他的。不过,这件事情若是要皇后来说的话,情况明显就不一样了。

    此番三王降服,而太后寿诞又将至,实乃双喜临门。

    今上素来孝敬太后,以往太后娘娘的寿辰都有大办,今天肯定也不例外。虽则不是整寿,可太后老人家过了耳顺之年,大办也不为过。当天晚上,赵庭跟庶臣们商议完之后,一番思忖,便折身去了王良娣那里。

    宣良娣与晋王妃乃是手帕交,有些事情,他大多还是不放心她的。

    可王良娣不同,曾是发妻,携手同甘共苦那么些年了,算是老夫老妻了。如今这些掏心窝子的话,也只能对王良娣说,只是……赵庭犹豫,他明白王良娣对自己的感情,跟她商议太子妃的事情,怕是会伤了她的心。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王良娣的寝宫门口,赵庭驻足,正欲离去,王良娣寝宫的宫娥瞧见了,连忙给赵庭请安。宫女的声音大,室内的王良娣也听到了,闻声立即牵着儿子宗顺的手出来,向太子赵庭请安。

    赵庭负手而立,见如此,也就先唤起,而后大步朝殿内走了进去。

    ☆、183|183

    第224章

    赵庭径自进了王良娣寝宫后,便在红漆长条书案后坐下来,目光随意落在案上,看了眼搁置在案上的书,他白皙如玉的面容上泛起笑意。继而抬眸望向王良娣跟宗顺,但见两人都颇为拘谨地站在跟前,赵庭笑着将两人拉到身边去。

    王良娣跪在在一边,笑着问道:“殿下,宣meimei怀了身子,今儿晚上怎生没有去宣meimei那里,倒是来了妾身这里。”面上笑着,心里却是挺酸的,自打宣良娣入了东宫之后,太子便往宣良娣那里去的多些,以至于宣良娣很快便怀了身子。

    宣良娣怀了身子,太子极为重视,每每往宣良娣那里去的日子就更多了。

    她心中明白,宣良娣娘家有权有势,太子对她的宠爱,多少是冲着她娘家权势去的。可毕竟是自己的夫,自己唯一的依靠,曾经八抬大轿将自己娶回家来的男人,原以为可以与他携手老去,却没有想到,还没老,他的手就已经松开了。

    在这里,她还不能委屈,因为她的夫,跟旁人不一样。

    如今有宣良娣,往后自当还会有旁人,她必须要从现在就学会跟众多女人分享一个男人。不能委屈,不能哭,不能向别人诉苦。便是为着儿子,也得笑着一步步走下去。她只希望,将来的太子妃,能够是个好相处的。

    赵庭道:“孤今天就想来你这里坐坐,自然,也是有一件事情想与你商量。”他抿唇,但见王良娣悄悄抬眸望过来,他收回注视着她的目光,望向长子宗顺道,“宗顺,父亲有话与你娘说,你先跟着嬷嬷去睡觉。”

    宗顺已经六岁了,较之两年前,清瘦了些,个人也高了不少。

    穿着一身雪青色的锦袍,衬得原就秀美的面庞越发姿色卓绝,他眼睫微颤,继而小手抱拳,弯着腰恭敬道:“那儿子先退下。”

    待得宗顺走后,赵庭牵过王良娣的手来,让她挨着自己坐得更近一些。

    王良娣虽则笑着,却依旧十分拘谨,只恭顺道:“太子爷,您有什么吩咐,妾身听着。”

    见他这样温婉柔顺,赵庭的话,一时间倒是有些说不出口来。到底还是顾念着以往的情分的,怎么说,眼前的女子,都是跟随自己有十年的女人。便是她做错了什么,那也是为着自己,可如今……赵庭薄唇紧抿,清润的眸子微微闪烁着光芒。

    见他不说话,王良娣又轻声问了一句,赵庭这才道:“不久就是皇祖母的寿诞,以往虽则也有大办,可毕竟也只拘在上京城内。”他浓眉微挑,俊秀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无奈,容颜更冷清了几分,望着王良娣道,“晋王才刚降服三王,的确是值得举国同庆的好日子,孤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在皇祖母的寿诞上,倒是可以邀请一些江南世族之人。这样的话,孤不合适提出,便想劳烦良娣明儿进宫与母后提一提,你只肖与母后这么说,她会知道是什么意思。”

    此举是何用意,其实王良娣也猜得出来了,她隐在袖子中的双手渐渐攥紧。

    面上倒是没有怔愣,听完后只略微低头应声道:“是,妾身记住了。明儿一早,妾身便带着宗顺去母后那里请安,顺便将此事说与母后知晓。”又道,“只是……去正阳宫给母后请安,要跟宣meimei说一声,一道过去吗?”

    赵庭一愣,继而道:“不必了,宣良娣怀了身子,你跟母后说一声。”

    王良娣低着头称是,但见太子起身,她则也赶紧站起身子来。

    赵庭还有许多庶务需要处理,既然说完了正事,便也没有在此多留片刻,直接对王良娣说了几句话,就大步离去了。太子走后,王良娣在床边静静坐了好一会儿,直到有伺候的宫娥轻步走进来说该歇着了,王良娣这才回了神来。

    “小公子呢?”王良娣不知不觉已然泪流满面,那泪珠顺着她脸庞滚落,滴在嘴角,她是尝到了咸味,这才发现自己哭了的,连忙抬手抹泪。

    伺候的宫娥乃是墨玉,她见王良娣哭了,俯身劝道:“娘娘,太子殿下没有往宣良娣那里去,而是往书房的方向去了。”又抽出帕子来递给王良娣,也心疼道,“娘娘您别哭,好在您还有小公子可以依靠的。”

    墨玉和绿翡是自己陪嫁丫头,伺候自己这么些年了,在她们两个跟前,王良娣倒是什么话都愿意说。

    “我娘家没人,如今有着小公子,殿下看着小公子的份上,倒是偶尔还会来我这里一两回。可是这东宫不可能永远只有宗顺一个小主子,往后东宫的女人多了,孩子自然也会多。到时候,别说殿下眼里再有我了,能够再多看宗顺一眼,也是福气了。”王良娣垂泪。

    墨玉道:“娘娘怎生这般想,宗顺小爷可是殿下的长子,地位自然不一般。”

    “是长却非嫡。”王良娣倒是也不忌讳,只冷淡道,“你知道殿下今儿来寻我是为着何事吗?”见墨玉秀眉蹙起,她直言道,“太子想娶太子妃了,如今倒是也不再在上京城内选,目标放到了江南去。今儿来这里,就是让我明儿进宫与母后商议此事的。”

    墨玉交握着的手攥紧了些,也替自己主子不平道:“殿下这……真就再不顾念与娘娘的情分了吗?”

    “淡了……”王良娣轻叹,“等宣良娣生了孩子,到时候,这偌大的东宫,怕是就没有我们母子的栖身之处了。”她心冷至极,却是轻笑出声音来,“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她口中默默念着这两句诗,也没再与墨玉说话,只径自起身,默默往内室去。

    墨玉静静立在原处,只望着渐渐远去的那抹绯色身影,她仿佛想起了十年前。

    曾经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其实想想,也不过如此。

    自己的主子没有错,便是做错了些什么,那也是为着太子考虑。如今倒是好,太子殿下有了新欢,却忘了旧爱,等宣良娣生了孩子后,怕是连宗顺小爷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她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允许!

    *

    天气日渐转凉,到了十月底,便是崔灵出嫁的日子。

    自从进了京城以后,崔灵与林琬的关系,便有些微妙。平素鲜少走动,就是偶尔两府办个什么事情,才会串个门子。林琬心里深知,崔灵打小无父母宠爱,也惯来为同辈兄弟姐妹欺负,性格自然颇为自卑懦弱。

    林玥又是心计深沉之人,有她在身边精心筹谋又掐准要害挑拨,想来的确是能够将崔灵拿下的。林玥想靠着崔灵来击垮晋王府跟陆国公府的关系,却没有想到,她早已将她的身份识破,并且林玥如今所走的每一步路,也是她事先都知晓的。

    既然陆渊肯娶崔灵为妻,而崔灵又愿意嫁,两人身份登对,也不失为一段好姻缘。

    在林琬心中,虽则对崔灵有些失望,可到底还是顾念着这段情分的。说到底,不怪崔灵,她如今变得与自己有敌意,不过是因为林玥的关系。她想着,待得将林玥兄妹彻底铲除了,到时候再与她说和,想必还是可以和睦相处的。

    林琬生了三个孩子之后,便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生孩子了。

    朝阳渐渐长大,越发懂事起来,两个小的虽然不懂事,可也不怎么黏糊着自己,倒是更喜欢黏着他们的长姐。而朝阳,也十分疼爱弟弟meimei,每天早早醒来,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弟弟meimei,陪着他们玩儿。

    林琬乐得清闲,没有孩子缠着,倒是腾出更多时间来继续看医书。

    还有仁心堂里面的事情,她也得着手管起来了,毕竟是自己喜爱做的事情,不能荒废。

    寻了画堂来问了些仁心堂内的情况后,林琬便坐在窗边静静看了会儿书,直到过了晌午丈夫回来了,林琬才将准备起来。今儿是英武将军府嫁女,陆国公府娶妇,又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该是整个上京城都是一片喜气。

    亲手替丈夫解了朝服,换了便装,林琬看了看两个小的,蹙眉道:“三个孩子太闹腾,两个小的就不带着了,只带着朝阳去。”又吩咐韶光和杏儿道,“你们两个留在家里照顾着,只画堂跟着去就是。”

    ☆、184|184

    第225章

    韶光跟杏儿都应着声音称是,而后一人一个,从奶娘手里将龙凤胎兄妹抱起来。林琬见朝阳一直仰着脑袋盯着一双弟妹瞧,则拉了她到跟前来,弯腰亲自替她理了理衣裳,柔声道:“弟弟跟meimei太小了,今儿爹爹跟娘亲就只带着你去,到时候咱们早些回家来。”

    朝阳懂事地点头,然后抬手抓了抓脑袋道:“真希望弟弟meimei快些长大,长成我这么大就好了,就不用爹爹娘亲cao心了。长成我这么大,还可以跟我一起玩。娘,等弟弟meimei有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念书给他们听。”

    女儿懂事得叫人心疼,林琬疼爱地将闺女抱起来,走到韶光跟杏儿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