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靠亲爸在虐文说相声[穿书]在线阅读 - 第95页

第95页

    因为别家的粉丝开骂,是三国混战,陆老师的粉丝团下场,是开了挂直接碾压到脸上。而且自家爹妈也很大概率上是陆老师的粉丝。这就涉及到家庭内部和谐问题……

    话说,这场骂战的中心人物:林桥在干什么呢?

    答:她正在全力以赴准备招聘事宜。网上的那些水军幺蛾子多方混战,她根本不在乎。相声演员还能没这点心理素质吗?

    她目前只在乎天艺剧场的经营状况。现在两个剧场需要填补的空缺人员太多。沈瑛瑛和胡宇航都忙的喘不过气。如果她再分心去跟水军理论什么,那纯粹是不负责任。

    因此,她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拟定出了一个天艺剧场的战略性人才扩张计划。

    这个计划的初稿是招聘30余名相声演员、20余名曲艺演员,和10多名场务负责人。从而弥补一线和二线岗位的人手不足。

    很快,这份扩张计划书的初稿得到了陆熙年的许可。在老板的授意下,“天艺剧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正式启动。

    当日,她在网上公布了天艺剧场的招聘计划书,立即收到了不少踊跃报名的邮件。

    因为今年的就业形势很糟糕,而天艺剧场许诺的“包吃包住五险一金”、“一场演出200元”的保底工资,对于那些艺校大学生而言,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待遇条件。

    三天之内,光是上戏北影两家高校的毕业生,就投来了三百多份简历。还有天津北京各大相声剧场和剧团的专职演员想跳槽过来,也都向天艺剧场抛出了橄榄枝。

    只不过,网络上的那些简历都太浮夸。还有人把七八岁时舞台表演的经历都拿出来说事——那种年代久远的故事,就不要觉得是啥精彩的人生履历了。她要招募的是长年累月有表演经验的人才。

    因此,她的招聘要求是:现场来天艺剧场面试,她要亲自把关遴选人才。

    当然,招聘的面试官不光是她一个人。实际上她买了个无线耳机,让舞台后的爸爸当做自己的招聘指导。

    ***

    到了招聘会当天,天艺剧场内部座无虚席,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求职者。

    由于北京这几天下大雪,林桥担心让求职者们站在外面会挨冻生病,于是跟胡宇航商量了一下,把招聘现场由室外改为室内,把最大的1号演出厅改为了招聘厅。并且全程提供给求职者免费的红糖姜茶驱寒。

    别看这个小改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从这样的细微之处下功夫,林桥便能传达给所有应聘者一个意思:我们天艺剧场,是一个把演员当人看待的地方。

    而不是像某些娱乐圈公司那样,专门压榨欺骗训练生的青春和解约费。

    其实在这样广撒网的招聘会上,来的最多的求职者还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虽然林桥设置了“艺校”这个门槛,但来者中也不缺乏浑水摸鱼的人。还有的学生根本不喜欢相声和曲艺,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就以为自己够格来当曲艺演员了。

    林桥一眼能判别出这样的东郭先生,别拿唱歌的本事来唱戏,那样根本糊弄不了她。

    比方说:许多来报考京剧社的选手,面试的时候都喜欢唱《四郎探母》中“叫小番”一段。这是个非常有名的嘎调。(指用特别拔高的音唱某个字,这句中番字的调门甚至超过了HighC高度。)

    而许多唱歌的选手觉得:只要把唱歌的嗓音拔高,达到高八度能把“番”字唱上去,自己就属于京剧专业选手了。

    林桥听着就不对味儿,都是流行歌曲的唱法,把海豚音都吼出来了,那也不是唱戏。

    京剧的戏腔是需要真假音混合起来唱。还有一些唱段需要脑后音共鸣、真宫音背宫音(真声假声)切换,那才是真正的唱戏。而不是用流行的唱法,捏着小嗓子勉强弄出个假音来,那就算唱戏了。

    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学了好几年京剧,结果连古曲中的宫商角徵羽五音都分不清楚……哎!

    这还只是京剧社遇到的问题,相声社那边面试的情况更加糟糕。

    许多来面试的大学生还带着一口家乡口音。有的是前后鼻音不分、有的是“N”和“L”不分。(南方方言区居多)还有吴语区、粤语区、胶东方言区的娃儿们,他们都觉得自己说的是普通话……

    林桥听着听着头都大了,还有兄die们,东北话那真的不是普通话啊!

    于是乎,遴选甄别了一个早上,她只留下了四个勉强算会唱戏的学生,和几个来自天津茶馆说相声的演员。

    根据她的眼光来看:这些人也只是一般的水平,到达不了上台表演的水准。毕竟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上要表演的东西,差距是很大的。没有师父教都很难进艺术的大门。

    于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桥再把沈瑛瑛和胡宇航叫了过来,商量改变招聘的方法:

    “要尽快组建相声队和曲艺队的话,还是在从业者中选择比较好,至少也得是喜欢曲艺相声的票友。不能让外行人滥竽充数。”

    “我们不要吝啬给新人出路,只要待遇和上升渠道给的足,人才自然会留下来。”

    “下午招聘的时候,把这些应聘者分为三个大类:学生类、有相关经验的从艺者类、还有曲艺相声票友类。咱们重点选拔后两者,他们至少是真心喜欢曲艺文化的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其余的都能慢慢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