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她是爱过他的,那年的草原,她见他果决英武,又以百姓为念,不由心向往之。 纵然如今同样的利刃刺向了她的父亲,她又有什么资格拒绝呢。 不是一个人的野心,不是一个人的忌惮,而是双方都已高举兵刃。 她能做的或许只是尊重和成全。 至少在她无力让父亲软化的时候,她也不能去奢求江承光。 她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可是倘若事情真的走到那个地步—— 这毕竟是她爱过的人。越荷的回握似乎使江承光感到激动。 他猛然抱起了她,牡丹花丛又摇晃起来,月色清澈而空濛。 前世今生,公理情意…… 正如那滚落在地上的牡丹,已经注定不可能回去了。 第179章 断肠人去 那碗落胎药便是前世最后一个…… 那日过后, 皇帝更加眷恋于理妃,常常留宿于九华殿中。 朝堂上的风暴更为猛烈,但他在越荷的身边, 却似能觅到一丝宁静。虽然这宁静下总是潜藏着不安——玉河如今几乎不愿意和皇帝说话了, 越荷素日又与玉河亲近。 但是每次越荷要张口,皇帝都能通过和喜鹊儿说话,及时含糊过去。 几番下来, 越荷亦明白对方的意思,心里只觉堵得慌张。 但是, 她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行事便不能只图意气。 朝堂之事越荷无力干涉,道理却是明白的。 无论争执的开端,谁的错更多一些。闹到如今的地步,为着大局,低头的那个人也绝不能是皇帝。 纵然也有痛苦挣扎, 但大义在前头, 越荷是难以发声了。 更何况, 她现在和江承光, 其实一天也说不上十句话。 皇帝虽然常常与她相处, 但两人多数时候是各做各的, 偶尔有句交谈,还是为了喜鹊儿。其实从前他们话也不算很多, 但是从未到过这个地步。 隐隐的, 似乎都在回避着什么。 纵然外界都说, 理妃盛宠更似从前。分明前陈那边不安分,皇帝还格外厚待理妃,可见这女子是真正走进了他心里。然而两人之间, 到底是生疏了。 如今宫中,理妃盛宠。随后便是畅贵嫔顾盼,近来也颇有风头。 宁妃宠爱平平,不过揽有宫权,皇帝待她素来不错。加之压在头上的李贵妃失了势,宁妃又笼络住了近来得宠的顾盼,故而宫中是她开始独大了。 若非理妃还撑着,李贵妃这边,可称落魄。 不止后宫中,李贵妃未能归宁,在朝堂上也是失势的明确信号。 大着胆子弹劾李家的御史越来越多,甚至深宫中的李玉河,都遭到了两封弹劾,说她苛待宫人、骄奢无度。玉河当时正在用膳,气得摔了筷子,骂:“都是些什么黑了心肠的东西!” 不知是谁卖了她,次日又有人弹劾贵妃“不惜物”。玉河又骂了一回,将宫里狠狠整了一番,这才勉强刹住那些朝臣拿她开刀的风气。 但是玉河骂得再凶,也阻止不了文臣一边倒的趋势。 江承光先前提西学之事时,文臣那边是有些不满的。 但后来被钟相给压了下来,钟相又拍着胸脯将事情全揽在自己身上,说定然办好这桩事,还拿出了看着极可靠的章程。 于是,文臣派才能同仇敌忾,又对付起成国公为首的勋贵派来。 朝堂上日日有攻讦诬陷之事,皇帝轻易不下场,却挑着李家人的错处狠狠罚了两回。其中被批得最凶的便是李不疑,他年轻没经验,办差多少有些欠缺。 更何况如今有的是同僚要踏着他晋身,李不疑在兵部,着实是艰难。 兵部的差事,这几个月最是紧要繁重—— 大夏建国后,虽在四方扬了威名,但西戎人素来记吃不记打。他们是游牧民族,一旦觉得缺金银了,便要在秋冬扣关掳掠一番。 前些年的李家军,后来的霍家,都是在与西戎的作战中磨练出来的。 现在每到秋冬季节,兵部都格外忙碌。安排兵员、换防布置、向户部支取所需的粮草、收集军情,事情千头万绪,而且又是军国重任。 一旦犯错,便不容轻饶。李不疑吃了几回苦头,倒是咬着牙没放弃。 这日,他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府中,却见门口停着眼熟的车马,不由怔住。 仆人道:“世子可回来了,苏相上门问候夫人。” 苏相已多年不登成国公府的门了。 李不疑听了,便知对方是借着看望母亲的名头,想来有事要与父亲商议。虽然不知朝堂局势如此诡谲,苏相甘冒成为众矢之的风险上门,究竟所为何事。 他仍然关照道:“千万不许怠慢了,我父亲在与苏相叙话么?” “是。国公让世子先不要过去。” “那我先去看母亲。”李不疑揉了揉脸,摆出笑容来,快步而行。 而此时此刻,正堂内,苏修古却发出一声长长叹息。 “伯欣兄!”他恳切道,“快回头罢,悔之未晚啊!” 李伯欣侧首望他一眼,却是神色睥睨,脸上俱是冷笑。 …… 苏修古与李伯欣结识,是在前朝末年。分明两人已至中年,却偏偏一见如故。 一个是久做官宦,却看不惯朝堂黑暗;另一个潜修多年,怀一腔济世安民之心。两人何其投机,说了三天三夜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