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豪门真少爷只想走事业线[穿书]在线阅读 - 第158页

第158页

    靳硕见状,忍不住酝酿了一篇影评发了上去。

    没过一会儿,他的影评被天寰的官V转载。

    靳硕心头一跳:难道说影视方看上他了?在关注他的下一部电影?

    靳导还没来得及喜上眉梢,就见戚氏的官V也冒了出来给电影打call。

    “大家真的不去看看吗?”

    靳硕面无表情:好了,没我事了。

    正要关闭网页,他发现有人在官V底下询问:“为什么要发这部电影的东西啊?”

    没过多久,戚氏的官V回复道:“是我们董事长的指示哦。”

    第80章

    按常理论,  电影节所产生的影响力有限。

    像是B市电影节和S市电影节这样连续举办了好几届的都还只是小圈子中的狂欢,更何况是A城电影节这个第一次举行的新贵。

    可谁知道,A城这个电影节,  自从开幕之后,  就和在微博热搜上买了房一样。

    前不久是有关周木与靳硕对谈,然后是导演介绍,近期就变成了一部电影宣传。

    “《乡愁》?这电影是什么片子,  新上映的吗,为什么购票软件上没有?”

    对此不熟悉的观众刷到了一个又一个推介,忍不住问道。

    在得知《乡愁》是A城电影节的一个参赛作品,  如今只能在A城影展和A城的指定电影院观看时,许多人忍不住打出一个问号。

    这样小范围播出的作品,还能上热搜?

    点进话题查看,  发现除了一些真实观众之外,很多都是凑数的工具人水军。

    “……买的热搜吧?这是在干什么?”

    面对一些外行人士的好奇,知情人在问答网站上科普:“最近是影片的评审关键期,  制作方在冲热度吧。”

    众所周知,  电影节上的影片大多都走写实挂,  片名和简介都不甚友好,许多人看着文绉绉的海报望而却步。

    在这个时候,好的宣传分外重要。

    如果参加电影节的观众之前从某个渠道中听说了某部电影,对该影片有“熟悉感”,那他们愿意购票的意愿直线上升。

    人气旺的影片,  在评委评选时也会产生助益。

    《乡愁》的制作方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因此,  在首映之后,黎源和岑林染先不管观众们的反馈到底如何,先是抓住先机,  铺天盖地将营销做足。

    事实上,黎源与岑林染在其他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但抓住了这一波先机,先让自己影片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的确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在影片播放第二天,《乡愁》的购票数和上座率就超过了《莫离》。

    放映厅门口,也是《乡愁》比《莫离》的人更多。

    这些有悖于认知的现象让人诧异。

    距离《乡愁》与《莫离》两部电影首映结束已经有两天,大多数看完一部戏的观众,也看完了另一部戏。

    对于两部剧的水平高低,他们心中都有了称量,故而看到满屏对《乡愁》的吹捧,不由得心生愕然。

    “怎么社交媒体上都在说《乡愁》?”

    “《乡愁》门口排队的人也这么多。”

    “为什么啊?”

    在这些观众们看来,虽然《乡愁》的确不错,但比起《莫离》来说仍然略逊一筹。

    看完两部电影之后,他与朋友们讨论,都觉得这次如果有一部剧获奖,他们都猜测是《莫离》。

    可谁知道,论宣传,竟然是《乡愁》博得先机。

    对于心中对两部电影自有评判的观众来说,现在的现象有悖于他们的固有认知。

    “现在评判一部影片好坏,都不看影片本身质量了吗?”

    为了支持自己心中更好的那一个影片,不少观众在电影相关的网站、论坛上主动安利《莫离》,没想到却猝不及防地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其实我们早听说过这部电影了,就是没敢看。”

    “听说讲校园霸凌,而且主角最后惨惨的。”

    “我朋友说,这部电影让他有种无力感……”

    主动安利的观众们懂了。

    原来,他们与论坛上的其他观众竟是境遇不同。

    在《莫离》的剧情还没有像这样广泛在网络上剧透时,他们就进电影院看了电影,算是吃到了第一波螃蟹。

    这个时候,他们心中毫无预期。

    心中没有预设,因此,在观影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冲击,他们的心神与电影融为一体,颇受震撼。

    出门之后,自发地变成了电影的自来水。

    可网上这群非电影发烧友的受众们,他们在看《莫离》之前,意识中就被迫印上了“惨”、“悲伤”的固有印象。

    基于人类趋利避害,喜乐惧忧的本性,下意识对“深刻”、“灰暗”基调的电影产生抗拒。

    “听说《乡愁》基调很温馨,所以就先看了。”

    “《莫离》嘛,我们再等等,再观望观望。”

    得知这些观众们的心思,其他人总算知道了形成人气与影片质量倒挂的原因。

    “……原来不是因为《莫离》不好,而是因为它拍得太真实。”

    事实上,不光是电影节的两部影片产生这样的现象,在院线电影中,也有着同样的逻辑。

    合家欢电影、超人电影、喜剧,都是长期霸占票房高位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