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桃林深处有人家在线阅读 - 第34节

第34节

    哪里还有什么成不成啊,必须得成啊!香秀跟家指出卖桃子,不过是一个大钱一斤,连一个馒头都买不起。三个大钱已经是多了。

    其实,汪掌柜的也不是善心大发。主要是汪掌柜的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在铺子里虽然能挣些工钱,年底还有点分红,那也就够家里能够开支。汪掌柜的为了贴补家用,有时候也自己搭点货,放在铺子里卖,那赚的就是自己的。店铺里的事儿,上面的管事只要账目对就成,所以,汪掌柜的也不是很上心。

    所以,这五个大钱一斤的桃子,汪掌柜的打算自己能有个两个大钱的提成,这样,要是桃子好卖,汪掌柜的也能好好赚上一笔。

    这个买卖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双方痛快的达成了协议。贾志春第一回也不敢给汪掌柜留多少,参照茶寮里老冯的标准,直接给了汪掌柜的一筐子桃子。

    作者有话要说:乃家作者猥琐爆表了。。。。。

    俺家的网断了,怎么都连不上,我就,我就默默的让伙夫破解了一下不知道是谁家的密码。。。。。

    ☆、第69章

    汪掌柜的第二日就把那一筐桃子摆出来了,而且就直接摆在门口。

    店铺跟集市的区别在于,逛集市的大多是买菜的主妇或者管事,但是逛铺子的可能就是某家少爷或者某家老爷等等,汪掌柜的敢卖五个大钱一斤桃子,就是打的他们的主意。

    而且汪掌柜的是个“能人”,吹说这是从省城运过来的桃子,没看比别人家卖的桃子都大个?而且,人家还敢先给人试吃,不好吃不要钱。

    香秀跟贾志春今年可是下了大本钱了,家里的猪大粪大半都便宜了那两亩地的桃树,时不时还倒点烂豆子,修枝剪叶那叫一个勤快,长出来的桃子能不齐整么!能不好吃么!尝了之后,肯定是买啊!底气足的直接让人来抬筐子了,底气弱一些的,也会称个几斤回去。

    有几个觉得一般的(主要是家里的管事已经在集市上买过了),冲着这是省城运来的桃子,那也得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的老子娘或者孩子尝尝。

    再说了,这些都是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谁会好意思白吃你的桃子?

    这边香秀还没来得及到镇上,后院的桃子已经被卖完了。

    汪掌柜数大钱数的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赶紧的让大中去迎一迎香秀,没看还有人在这等着桃子呢?

    大中出了门,又被掌柜的拽回来,小声在耳边道,“绕到后面的巷子,从库房的那个小门进来!”刚刚才吹嘘过是省城来的桃子,可不能露馅儿了。

    香秀哼哧哼哧担了两筐桃子进城,立马就被何大中给截住了。

    大中扛起香秀肩上的担子,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姐,你今儿可不用去集市了。咱家的桃子好卖着呢!后院的都已经卖出去了,咱们家的桃子都是五个大钱一斤卖出去的!”

    大中恨不得要跪舔汪掌柜的脚趾了,真乃神人也。明明是乡下的桃子,非吹嘘说是省城来的。汪掌柜的平常可是正经人,做生意老老实实的,大家都不会思量到,这么一个老实人居然是个大忽悠,是个大大大大大忽悠。

    大中以前觉得自己挺得劲儿的,还喜欢抖机灵,抖完机灵还觉得挺能耐的,现在一对比汪掌柜的,根本就不够看的好嘛!那些小机灵有什么用,没看人家汪掌柜闷声发大财。就这会儿,几百斤桃子出去了,那都是钱啊!呼啦啦的大钱啊!

    “这么快啊!”香秀咋舌,昨天贾志春还打算就给汪掌柜的留一筐桃子呢,没成想,汪掌柜能人啊。

    再回神想想,人家汪掌柜的肯定能有本事卖东西挣钱啊,不然人家黄老爷能让他守着这么大一铺子?

    香秀跟何大中两人绕到后院,从后门鬼鬼祟祟进了库房,然后,大中把桃子搬出去,汪掌柜称好卖掉,挂了售罄的牌子出去。

    汪掌柜恨不得立马关了铺子的门,直接到后面数大钱去。想想啊,这么多的桃子(汪掌柜也没有具体算有多少斤,估摸也有个七八百斤吧),一斤两个大钱,那至少就得有一千五六个大钱了。一千五六个大钱能抵上汪掌柜好几个月的月钱了。关键是,这个桃子不是卖完就没的,树上还有哪!

    当然啦,汪掌柜也没有被冲昏了头脑,知道借了黄家的铺子卖东西,等到贾志春又送了一车过来,汪掌柜的就商议着,是不是给黄家送去一筐。

    贾志春跟香秀当然同意啊,这放在铺子里卖,比放在外面卖省力多了,最主要是这个价钱相当的好啊。三个大钱一斤,大钱一分,简直要乐死了。半天下来,卖掉了七百多斤的大钱,汪掌柜给自己数了一千四百个大钱,给贾志春数了两千一百个大钱。剩下的大钱,四个人中午买了烧鸡、打了点酒,好好的吃了一顿。

    汪掌柜多会来事儿啊,三五天就一筐桃子往黄家送,黄家自然睁着眼闭着眼了。不说有汪管家在黄举人面前美言几句,就是黄举人虽然看不上这些东西,但是总归也是下面人的一片心嘛。啥?要在咱家的铺子里卖桃子?咱家卖桃子不?咱家又不卖桃子,那就给卖呗!

    香秀第一回知道原来生意还可以这么做的,思量着,是不是咱家的鸡蛋、咸鸭蛋也借借黄记杂货铺的东风?

    刚有点苗头就被贾志春掐灭了,人家也就是卖个稀罕,桃子常有,这么大的桃子不常有,要不是因为自家的桃子确实出挑,能让汪掌柜编出省城来的桃子这样的瞎话来,怎么也不能卖的这么好啊!

    鸡蛋、咸鸭蛋?

    别开玩笑了,市场上有多少人卖鸡蛋鸭蛋的?再说了,就算鸡蛋鸭蛋特别好,这在人大户人家是厨房管事或者采买的活儿,人家少爷老爷的谁会没事儿买蛋玩儿啊!

    得,香秀明白过来了,还是赶紧把家里的桃子摘了卖掉吧!香秀带着香草跟叶氏摘桃子,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下了露水还在摘,家里的桃子堆了半拉子院子。贾志春这回也不用平板车了,拎了一篮子桃子、两斤精米,找汪管事借牛车去了。

    牛车省力,跑起来也快,估计,来回县城,一天至少能跑个两个来回吧!贾志春不贪心,每天拉一车送过去,香秀在家带孩子摘桃子,也不用去城里了。

    卖桃子有何大中跟汪掌柜,算账的有汪掌柜。

    啥?不放心?

    有啥不放心的,大中不是在么。算账肯定不会算错。再说了,贾志春跟香秀想着,就算是错了点也没什么,这个价钱,还是托了汪掌柜的福呢!

    直到十来天下来,桃树上的桃子都卖完了,香秀跟贾志春长长的出了口气。可以回家数大钱了!

    每天香秀摘桃子摘得手都疼了,贾志春直接把大钱往家里一丢,全都放在房梁上的竹筐里了(为什么不是瓦罐了?钱太多了好嘛,瓦罐里塞不下了!)。

    两口子找了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了油灯,把大钱哗啦啦都倒床上。两口子坐在床上,一人坐一边,开始数大钱。这么多不好数啊,幸亏准备了不少绳子,一个一个串起来,一百个一串太少了,一贯一串。

    “这么多啊!”香秀傻眼了,钱太多了。

    贾志春偷偷在被子底下掐了自己一把,确定不是做梦,才晃出一嘴的白牙,“咱家桃子今年长得比去年好啊!今年价钱还卖得好呢!”有付出就有收获啊,没娶媳妇儿那些年,怎么就没想起来去卖桃子呢?以前也没想起来给这些桃树施施肥啊,根本就是天生天养了。

    果然,咱现在是有担当的好男人了,就是不一样啊!

    贾志春掐指一算,估计离盖瓦房也不远了,买地的日子也不远了。要是能买头牛,那就更好了,贾志春脑补了一堆,最后还是要考虑一下,这些钱放到哪里好。

    “咱接着埋地下吧?”香秀觉得刨个坑儿,塞地下最保险。

    贾志春却是想着,今年的年底,这个草房子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要是能盖上瓦房最好,要是盖不少,好歹先把砖墙砌起来,屋顶可以先铺上草,等有钱了掀掉重来,换上小瓦。

    竹筐里的钱估计盖房子还差远了,但是先可以把砖瓦买上。二奶奶那两间小瓦房拆掉的时候,还剩下不少的砖瓦,这些都是能用上的。等到年底杀了猪,也能得些钱,再卖些粮,就能考虑盖房子的事情了。

    至于买地的事儿,还是一桩一桩来吧。盖房子的事儿已经迫在眉睫了,已经快塌了好嘛!

    贾志春是个行动派,盖房子的念头一起,现在出门卖豆腐都是在打听哪里的窑厂砖瓦好又便宜。别说,还真让他给找到了,那地方已经离叶家屯不远了,但是砖瓦确实便宜质量又好。

    只是有一点,人家便宜也是有条件的,不送货上门,你自己找人拉吧!

    眼看着就要种水稻玉米了,贾志春匆匆交了一些定钱,约好了忙完了就来拉砖瓦。今年家里不打算种黄豆了,荒地又不能种水稻,那就只能种玉米了。

    原则上来说,种玉米跟种黄豆差不多,就是黄豆的行子密一点,玉米的行子可以松一点。这样,玉米种起来那就比黄豆方便多了。

    但是也有不方便的,先前收完麦子,地里的麦茬不少,那都要翻到底下去,还要松一松土,那要做的事儿就多了。而且,丈母娘那里也麻烦。

    老丈人没回家呢!叶氏跟香草算的上是老弱病残,是不能下地干活儿的。

    顶事儿的香秀跟贾志春,带上半顶事儿的何大中,三个人开始翻地。贾志春跟香秀已经做惯了农活,但是大中才十三岁,虽然能顶个大人用了,那毕竟也还是个孩子,第一天翻地回家,手上就起了血泡。

    第二天再下地的时候,手连锄头都抓不住了,更不用说翻地了。

    最后,香秀跟贾志春两人翻地拉行子,大中带着老娘跟幺姐下种子盖土,至少把地里的活儿干完了。

    ☆、第70章

    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了,过了两天,何老三才回来。

    回到家,何老三已经累得脱了形,也没说话,直接就睡过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喝了两碗米汤,算是缓过来了。

    “当时进屋就倒床上了,咱娘都吓坏啦!”香草拍了拍胸口,当时也被吓得不轻。

    何老三一句话不说,直接往床上一倒,母女俩当时就被吓的没了魂儿。好在何老三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也不像是有事儿的样子。

    香秀知道何老三没事儿,便放心了。心下有些埋怨,自家的活计都没做完,就忙着人家的活儿。若是别人还好,大姑那样的人,香秀实在是不想搭理。

    虽然当初何如琴家的麦子发了芽,香秀也帮着着急上火过,只是,这麦子都收完了,种玉米水稻的时候就不能紧着自家先来么?

    “你回去的时候拎一篮子鸡蛋回去给咱爹补补,我不得闲,就不去了!”香秀把针头在头上擦了擦道,如今还不怎么忙,先要把下半年的鞋底做出来。

    贾志春现在一门心思要挣钱盖房子(被胡来善的大瓦房刺激的),每天拿两板豆腐,走的是越来越远了。一开始贾志春偷偷穿草鞋,免得磨坏了鞋底,但是脚经常被磨破,香秀便舍不得他这样了,多纳些鞋底留着,等到鞋底破了的时候,直接用鞋帮子上去就成。

    香草知道jiejie家忙,答应了一声,自己去杂物间挑了小半篮子鸡蛋。从屋里抱了狗蛋出来,香草现在能逗着狗蛋叫“姨姨”了,顺便还没带着他走走路。

    将将一岁的孩子能学着走路了,而且狗蛋继承了爹娘的大骨架,家里的鸡蛋多,每天都炖了鸡蛋羹喂,已经长得十分壮实了。天气渐热,狗蛋只穿着开裆裤,上半身就光溜溜的。

    狗蛋已经习惯了娘不睬自己,就知道忙着手上的活儿,欢快的跟小姨玩开了。狗蛋平常在家的时候就扶着凳子站一站,偶尔能挪一小步。但是香草在就不一样了,能放心大胆的走了,用两只胖乎乎的手抓住了香草的衣角,一小步一小步挪,走的那叫一个颤颤巍巍。要是摔倒了也没事,当初为了能方便狗蛋爬来爬去,贾志春编了竹席子,打磨的一点儿刺都没有,摔上去,身上衣服也不会脏。

    香草想要牵着狗蛋走,但是狗蛋并不喜欢小姨的纤纤玉指,直接拍开了,还是抓着香草的衣角走。香草觉得有主意的小外甥真是惹人爱,顺便想起来香梅,“二姐嫁过去也有几个月了,还没听到消息呢!”

    香草是为香梅担心盨,香草虽然没见过当初何奶奶因为叶氏生不出来儿子作的那些事儿,但是两位jiejie,尤其是香梅,言传身教,绝对让香草深有体会。

    香秀却不担心,香梅跟叶多福都是全须全尾的,两个人只要那个啥。。。。。。正常,还愁啥生不出来娃的事情呢?咱娘就算是生了三姑娘,不是最后还生了两个儿子么!

    贾志春后半晌回家知道自家老丈人在陈家村做牛做马,累得半死的事儿,心下无语——上赶着送给人家使唤呢!香秀推脱家里忙,没有去看一眼,贾志春一个女婿不好不去看看,便到村口跟林氏打了两斤酒送过去。

    二奶奶眯着眼睛,擦了擦迎风泪,“你爹就是个实心人!”

    香秀也只能呵呵了,这也太实心了吧。

    何老三可能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了,自家六亩地的玉米水稻还是女儿女婿帮忙的呢,于是,主动来帮着施肥了。地里的玉米发了芽,冒了绿,就要开始施肥了。早期施肥还要有技巧,不能一个劲儿的浇粪水,得缓着浇,至少不能把小苗儿给烧掉了。

    粪水忒脏,香秀还要在家做饭干家务,何老三有了这个“将功赎罪”的小心思之后,香秀基本上是“半推半就”愉快的默认了。香秀从此不管地里施肥的事情,何老三觉得这样也很好,于是大家都愉快了!

    贾志春因为盖房子的事情陷入了魔怔,一有就空去山上打石头,准备打地基用。香秀觉得这是件好事,只是,贾志春这么累,香秀还是很心疼的。渐渐的,也增多了竹林养鸡的数量——鸡蛋一个大钱一个,鸡越多,卖的鸡蛋越多。

    贾志春现在除了早上的时候要去卖豆腐,偶尔还要去城里卖鸡蛋跟咸鸭蛋。主要是狗蛋现在能“跑”了,二奶奶已经看不住他。至于叶氏,何如琴那边已经生产了,陈三柱这回求爷爷告奶奶把大舅子老婆请回去供着了——叶氏生产过五个儿女,经验丰富啊!

    陈三柱的妹子远嫁,轻易回不来,死活拜托叶氏要去给照顾月子,顺便带小孩。何如书也去了半个月,跟叶氏两人换换手,但是黄家豆腐坊离不开人,黄家又有长辈在,何如书没有这么方便。

    陈三柱这回的态度非常诚恳——不诚恳也没办法了,叶氏如今不是“软柿子”了。

    而且今年破天荒,居然给送了一百斤小麦!

    何家的人全部惊呆了!

    其实,陈三柱是这回被吓着了。陈三柱再精细,也是庄户人家,最重粮食收成。今年五十亩地的小麦,差点就全部交代了。短工们都怕担责任,直接不肯干了。只有大舅哥何老三累死累活,起早贪黑,跟陈三柱两人抢收粮食。

    看在陈三柱跟何如琴这回算是态度良好的份儿上,叶氏原谅他们了。

    香秀么,姑且也原谅这个大姑了,若是大姑的态度也能这么诚恳就好了。

    香秀忙着竹林的鸡,猪圈的猪,屋里的娃,还有门前的两亩桃树。

    竹林的鸡有几只领头的公鸡,基本没什么问题,早上往竹林里后山里蹦跶,到晚上的时候就回窝了。猪圈里的猪一天两顿,早一顿晚一顿,偶尔中午还给加餐,剁点猪草。

    这些都不是麻烦事儿,最麻烦的是家里的娃。

    狗蛋会说话了,而且会走路了,每天招鸡撵狗,路还没走稳,就敢往菜地里划拉,直接把青菜白菜踩得稀巴烂。追着家里的鸡要拔毛,撵着看门盨小土狗就要“骑马”。香秀抓过来,屁股蛋上狠抽两巴掌,第三巴掌还没下去,二奶奶已经呼天抢地上来拦住了。

    再讲理的老太太,遇到隔代的孙子,还是曾孙子,根本就不讲理了。要抽狗蛋?可以,你先来抽我吧。

    香秀看着二奶奶的白发,心里无数只草泥马踏过。

    香秀被弄了几回,已经不敢直接上手抽了。只有晚上二奶奶睡着了,回了自己屋,好好教训一回。

    未到周岁的熊孩子根本不记得打,第二天照旧。

    胡来善是扎在山里了,每天不到天擦黑都不回来,当然啦,收获颇丰。香秀从来不知道后山除了野兔这种傻乎乎的动物,居然还有很多的狍子、野鸡等物。

    当然,这些东西最后大多都要拿出去卖掉的,吃掉了不过是一顿rou,但是卖掉换钱,就能换很多米面,买很多东西了。近期之内,胡来善就算是靠着打猎都能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