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桃林深处有人家在线阅读 - 第16节

第16节

    香梅走了许久,唐敬义才失魂落魄的走出来。

    香梅回到家,也不说话,把香草赶出去,闷在被子里就哭了一场。

    香梅跟唐敬义自小认识,唐敬义最近那些怪异的举动,香梅隐隐约约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有香秀的事情在前,香梅不想给家里惹祸,所以一直对唐敬义爱搭不理的。要是唐敬义有心,一定会跟家里提亲的。

    后来,唐方带着唐家兄弟来给何家收麦子,香梅心里也是有些高兴的,估计唐敬义已经跟家里说好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唐家就要找媒人来说亲了。只是,收完麦子,唐敬义就出去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唐方也没有像香梅想的那样来家里提亲。

    香梅的心渐渐沉下去,要是自己误会了,那就这么算了吧。

    叶家的提亲来的突然,叶家的条件也确实不错,更有外婆的支持,香梅跟叶多福的亲事定的很快。香梅觉得叶多福长得忠厚老实,叶家家境富裕,觉得日子也不难过,心里也是有些期待的。

    女人嫁人就像是二次投胎。比如,叶氏嫁给了何老三,好好的嫁妆都被赔掉了,何老三还没什么好脸色,何老三说不上多坏的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人,叶氏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比如香秀嫁给了贾志春,虽然贾志春穷了些,男人知道争气,香秀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是好歹两人是好好过的,撑一撑也就过去了。再像是叶家这样的人家,男人忠厚老实,家里的底子也不错,只要香梅不是个败家娘们儿,又泼辣无礼,日子不会难过。

    香梅已经认清了待嫁的现实,认认真真在家绣嫁妆,学习着做一个合格的叶家媳妇。这个时候唐敬义回来了,还找了小中带话,要跟香梅谈谈。

    香梅心里有些恨,要是唐敬义在叶家前面提亲,两人的亲事就定下了。唐敬义就像他哥哥唐敬仁似的,大好的机会不会好好把握,现在明明已经无可挽回,还非要把想法说出来,这样谁都尴尬。

    天黑下来的时候,香梅擦了擦泪水,揉了揉红红的眼睛。不用跟王小草做妯娌了,也说得上是一件好事儿,跟唐敬义说清楚了,就算曾经心里有那么一丝情愫,如今也要全部丢掉了。

    唐敬义的事情,唐敬义只跟爹娘说过,香梅说了亲事,唐方两口子自然叹息。原本家里的大媳妇陈氏是个贤惠的,就是儿媳妇王小草实在是不省心,要是能娶到泼辣的香梅,两个人对上了,王小草说不得还能收敛些。这样,家宅也安生些。

    现在媳妇儿没娶到,儿子的魂儿都丢了。

    “儿啊,别担心。天涯何处无芳草,娘明日就给你找媒人说亲去。”唐大娘心疼儿子,一个两个的亲事都不顺心,老二爱慕香秀,但是却被爹娘主张他娶了王小草这么个搅家精;老三喜欢香梅,香梅却已经说好了亲事。

    只能说,唐家的儿子跟何家的女儿有缘无分。

    唐方什么都没说,只叹息,若是敬义当初没出去,事情可能都不一样了。

    香梅依旧守在家里绣嫁妆,唐敬义隔天又出去了。

    香梅听小中说起的时候愣了愣,随即就丢到脑后去了——以后不会再有干系的人,关心了又有什么用?

    ☆、第33章

    香秀吃过饭就背着狗蛋去娘家,小中上学前去家里让香秀回娘家帮忙做午饭。叶大舅带着几个儿子来帮家里收水稻,舅妈跟外婆也来了。

    香秀提了一篮子新鲜的韭菜进门,舅妈大田氏正在帮忙筛黄豆。

    “香秀来啦?哎呦,狗蛋都这么大啦?”耿氏忙抱了狗蛋,轻轻抱着后背拍着,狗蛋睁开眼瞥了一眼,又闭上了。耿氏扬着眉毛笑道,“呀,这孩子鬼机灵,还睁开眼看我呢,认识我老太太么?”

    “哪能不认识啊,自家人能不认识了?刚生下来就认识,您看您抱着他都没哭。”大田氏呵呵笑道,又对香秀道,“别站着了,给舅妈搭把手,这筛子真够沉的,我使两下就觉得压手。”

    何家的竹筛子很大,平常除了筛黄豆等物,还要用来晒晒粮食。“家里还有小筛子,怎么拿了这个大筛子。”香秀赶紧伸手去帮忙。

    “我没找着啊,你赶紧去找个。你娘忙着去买菜了,要我说啥都不用买,咱们自家人,随便吃点就好了。带来的鸡杀好了,中午炖鸡吃。家里有土豆不,要是有土豆,就炖土豆吃,鸡炖烂了好吃,土豆也有味儿了。”

    叶氏看娘家人来了,赶紧就去镇上买菜了。娘家人难得来一次,怎么能怠慢了。

    香秀在杂物间找到了小筛子,拿出来给大田氏,“香梅?香草?” 没道理外婆跟舅妈都来了,香梅香草两人还窝在屋里不出来。

    “让她们俩先去洗衣服了,咱也不是外人,不用她们招呼。”耿氏杀了鸡,把鸡毛捞出来,血水倒进泔水桶里。鸡用粗盐稍微抹了抹,扔在厨房的盆里。狗蛋还不会说话,也不会吵闹,直接搁在屋里的床上,铺上小褥子,让他自己睡觉。

    “你娘是个没出息的,男人说啥是啥,都是被你外祖教歪道了。你可不能这样,在家该说就要说,该做主就要做主。别瞎听男人的话,你看看你娘,过的什么日子。”耿氏看着何家的院子就来气,这些年何家没添地没盖房。三间正屋瓦房青瓦,西边两间小瓦房,盖的草屋顶,东边的厨房跟杂物间是两间土坯的草房,还是何老三刚成亲那会儿的家当,就是更破败了些。

    照理说,叶氏是个勤快的,何老三也不是多不争气的人。两个人齐心协力,肯定能把日子过好。但是,顶不住何老三是个“孝顺”的,他娘的话是圣旨,欺负自家媳妇,贴补两个meimei。

    “要我说,当初和离了,日子也比现在好过!”

    “娘——你少说点吧!”大田氏赶紧给耿氏使眼色,何老三再不好,那也是香秀的亲爹。“香秀,你外婆就是心疼你娘,别忘心里去啊!”

    香秀笑笑,面上有些尴尬,但是内心却十分认同。自家娘就是太听话了,要不是自己最后给争了一回,说不得现在坟头的草都长多高了——陈二狗去年娶的媳妇年初已经去了。

    “唉——你娘当初就是没能先生个儿子”大田氏叹气,小姑的性子柔顺本不是什么毛病,但是这个家太不让人省心了。何老三的娘是个主意大的妇人,儿媳妇生不出来孙子,肯定是不待见的。后来大中出世的时候,老太太也差不多了,而且伤害已经造成。

    “跟生儿子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生,有女儿肯定也会有儿子。你头一个不是也生的姑娘,我照样疼!”

    “那是娘想得通啊,何家的老太太当初就是想不通!”大田氏抿嘴笑,这倒是,自家婆婆是个疼媳妇儿的,别看她性格泼辣要强,对家人那是好的没话说。

    “去去去,别逗我老婆子了。”耿氏嘴上这么说,唇边已经挂了笑。

    等到叶氏回来,香梅香草也回来了。大田氏拉了香秀进屋,掏出来一个小布兜儿,“你成亲的时候,咱们也没来。这是我跟你舅跟你的添妆,好好收着。”说着大田氏就把小布兜儿塞给了香秀,香秀一惊,赶紧推回去。

    “舅妈——”

    “别说不要,这是应当的。就你嫁人没来,你舅跟你外婆后悔的,那就别提啦!要是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好好孝顺咱,以后等我们年纪大了,经常来看看我们!”大田氏拍了拍香秀的手,坚持道。

    对于香秀来说,外婆耿氏、大舅母大田氏都是陌生人,因为在香秀从出生到生娃,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对外家的印象,只在于少时叶氏的描述,那是一个条件不错的外祖家。在最艰苦难熬的时候,香秀都忍不住想,为什么娘所说的这么好的外祖家,从来没有出现过。

    “舅妈——”香秀一时百感交集。

    大田氏拍了拍香秀的后背,“哪有娘不惦记女儿的,出嫁那么远,你外婆心里早就惦记死了。”那一兜大钱不只是对香秀的添妆,还有舅家人的愧疚。

    “我们只是能暂时帮一把,日子还是要你们自己过。你外婆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跟男人过日子,除了要顺着,还要心里有主意,当好家才能过好日子。”

    “娘——你快出来,爹要打我姑爷了!”

    叶多福奔进门,咋咋呼呼的叫嚷起来。

    香秀一时也顾不上手上的大钱了,赶紧塞到被子底下藏起来,跟大田氏出去。

    “乍回事儿?”大田氏出去一看,叶多福的脸上红红的,可不是清晰的五个指印儿。

    “哎呦,我的脸没大事儿。赶紧去地里看看我爹跟我姑爷吧,出事儿了!”

    一家子呼啦啦的往地里赶。

    香梅一把当先,已经冲进了人群,“大家让一让,让一让!”

    “呀,老三媳妇儿来了,快让让!”涉及何老三家的纠纷,自然要何家的人来解决。看热闹的人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叶家的两个儿子拉着叶志荣,何老三只坐在地头上抽闷烟。

    “姓何的,你有没有种?你拿了我meimei嫁妆贴补那两个败家玩意儿就算了,还让那x货打我儿子,我跟你没完!”叶志荣气急嚷嚷着。

    香秀顺着叶志荣的手看过去,居然是大姑何如琴跟大姑父陈三柱。

    “你吼我哥有啥用,你有种吼你家那败家妹子去啊。你看看我哥过的什么日子,衣裳上补丁打补丁,幸亏那点嫁妆我带走了,不然也都被败光了!还怪我打你儿子?我呸,你没看看你儿子什么德行,莫名其妙到我娘家地里割水稻,我可不当是偷粮食的贼么!打了还是轻的,送官去!”

    何如琴翻着白眼道。何如琴原本是打算来叫何老三去家帮着收水稻的,没成想,居然遇上了叶家人。叶多福直接拒绝,嚷嚷着何老三要去叶家收水稻。何如琴不喜欢嫂子叶氏,连带着叶家也不喜欢,所以叶多福多嘴多舌,何如琴一个巴掌呼上去,道理也是现成的——长辈说话,有小辈什么事儿。

    叶多福挨了打,叶志荣自然不干了。何老三护着自家妹子,叶志荣新仇旧恨一下子都被勾起来了,直接要招呼何老三了。

    何如琴尤不解恨,趁着叶志荣被两儿子拉着,伸手挠了叶志荣两把。大田氏三两步冲上去,把何如琴扒下来,直接往地上摔,狠狠踹了一脚。“打我儿子,挠我男人,你试试,我踹死你!”

    大田氏攥着拳头对着何如琴门面虚晃两下,何如琴的脸色都白了,尖叫,“啊——哥啊——你媳妇娘家嫂子要杀人啦!杀人啦!休妻,休了那败家娘们儿!”

    “休!有种就休!”叶氏眼睛红红的,大声道。

    “你嚷啥!你个”何如琴还没说出口,叶氏直接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闭上你娘的臭嘴!”

    叶氏一直是温柔的,说话都是轻轻柔柔的。一时间化身泼妇的叶氏,直接把何如琴唬住了。叶氏只要何如琴闭嘴,便不再管她了,只问何老三,“要不要休妻,要是休就马上休。我跟你过了这么多年,什么事儿都听你的,任劳任怨,给出嫁的妹子添妆,给你娘养老送终。没什么对不起你何家的吧?既然说是我败了你何家,我也无话可说,要休妻,不如现在就去找里正写文书,咱们一了百了。我娘家人也在,我想哥哥嫂子也不会短我一口饭吃。”

    何老三红着眼,不做声,只吧嗒吧嗒抽水烟。

    “老三——”人群外一声苍老的声音。

    何木生扶着何老二过来,何老二年少丧妻,只何木生一个儿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自己也耗得老了。

    “你可别糊涂。你媳妇儿多好的人啊,你听你那妹子的话,日子就不用过了。”

    “就是,何老三,你媳妇儿多好啊!”

    “就是,你媳妇给你生娃,大闺女都嫁人了,二闺女说亲了,马上小闺女跟大中的亲事都要谈了。休啥妻,让你家大姑奶奶赶紧走,以后少回来才是正经。”

    何如琴自私自利,又是个好吃懒做的。以前当姑娘的时候,外村的人不了解,自家村里的人哪个不知道。

    ☆、第34章

    “二哥,你咋胳膊肘往外拐哪?”何如琴捂着脸道。

    何老二慢腾腾掀开眼皮子,瞥了一眼何如琴,“啥叫胳膊肘往外拐?你都嫁人了,自然不是我何家的人了,你是陈家的媳妇。但是香秀娘是我们何家的媳妇,以后死了要进我们何家的祖坟,那才是我们何家的人。再者说,咱们也要讲理啊,你一回两回往家闹腾,你还要不要脸面了?你还想不想让你哥好好过日子了?”

    “我哥帮我收水稻,有什么不对?”何如琴捂着脸,冷笑一声,“我爹走的早,我娘死的时候可是把我托付给我哥嫂了,他们帮着我是应当的,那是孝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这话是这个理儿吧?仗着娘家人多,居然打我。你们姓何的都死绝了,让叶家人这么欺负我?”

    “你哥你嫂亏待你了?自家的日子自己过,就是当爹娘的,儿女成了家,也没有事事给你擦屁股的!”何老二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但是何老三两口子对两个妹子真的算是尽心了。

    “如琴,你这话说的糟心不?你哥那年为了给你收麦子,天不亮就出门了,摸黑赶路还掉坑里了。你这张嘴厉害的很,但是咱们村里的人都看着呢,三哥一家可没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啊!你算什么,一个出嫁的姑奶奶回家要哥哥休妻,是陈家人教你的?我们何家人可没这样的规矩!”

    何老七拨开人群,看着一边闷头的陈三柱皱了皱眉,这俩口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是何如琴是个明着来横的,陈三柱却是暗处拱火的。

    “陈姑爷,你也说句话,你舅哥是不是待你挺好的?那年你舅哥掉坑里了,你跟你媳妇有没有来看看你舅哥啊?”

    陈三柱往何如琴身后躲了躲,讪笑道,“嗨,这不是家里忙么,收麦子耽误不得功夫,也没时间来。”

    人群里议论纷纷,“这两口子就是白眼狼!”

    “何老三对妹子尽心尽力,自家五个孩子,都快养不活了,也没见大妹子帮衬一把。”

    “不是我说,二妹子可好多了,每回来一车大包小包的。照理说,大妹子上面没公公婆婆,稍微贴补一下娘家也不是不可以啊?”

    “切,还贴补呢!我看她回回顺点回家倒是真的,山上的蘑菇野兔子,哪次来不往家顺啊。”

    “打的好,要是我小姑子敢这样蹬鼻子上脸,早被我打死了!”

    何家两个兄弟出面了,叶家的人也不再说话。耿氏仔细查看了孙子的脸,恨不得把何如琴的脸挠花了。叶志荣倒是想蹦跶,但是两个儿子身强力壮的,一时也挣不脱。

    何老七媳妇儿林氏跟木生媳妇儿田氏,拉了叶氏一边去。

    叶氏总算硬气了一回,呼巴掌的手都在抖,但是心里前所未有的畅快。

    “嫂子,您可别生气。三哥人不坏,就是疼两个妹子,咱三大爷走得早,两个妹子年纪小,三哥当闺女养两个妹子。”林氏安抚叶氏。

    “当闺女养?亲闺女呢?亲闺女当啥养了?”叶氏怒极失笑,都说以心换心,一颗红心交出去,这么多年,居然还要怂着兄长休嫂子。想起来三个亲闺女过的日子,叶氏也对何老三死了心了。叶氏的泪水扑簌簌往下掉,“我也不想过了!”

    “三嫂子——”林氏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的出来,只叹了口气。

    照理说,叶氏这些年真的是过得憋屈。一开始,林氏也觉得叶氏太懦弱了,后来想想,家和万事兴,三嫂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不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和平相处么。要是个性子烈的,估计何老三这一家天天都得闹腾,那样日子也不好过。

    但是,有些人并不是知道收敛的,就爱蹬鼻子上脸。叶氏这么多年的苦心,最后都是白搭。

    何老三还是坐在田埂上,吧嗒吧嗒抽着水烟,烟味儿把眼睛都熏红了。

    “哇——爹啊——”

    小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脸上身上全是汗,裤腿上全是泥巴。

    香秀连忙把小中拉到身边,“今天不上学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