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炮灰司寝绊君前在线阅读 - 第65节

第65节

    鉴于在‘柳嫔之死’里的默契,冯家和柳家的关系还算不错,柳宁君也去过几次承恩公府,承恩公夫人还挺喜欢她,这也是她会跟明显智硬的冯玉儿交好的关键。

    柳宁君的身份,即低微又高贵,低微在她姓柳,皇商出身。高贵也在,她姓柳,是启元帝生母的侄女,想在皇宫混下去,对她还说并不难,但想要混的好,除了启元帝的喜爱之外,她也需要一些外力。

    比如说,冯太后的帮助。

    原本,冯家这辈根本没有适龄能进宫的女子。所以,跟柳家一样,冯家对柳宁君也很看好,并准备适时辅助她,可不知为什么,忽然冒出个冯玉儿来,有了能进宫的嫡系,冯家对她的态度一下就改变了。

    柳宁君之所以接近冯玉儿,有八成的原因想要借着她,搭上冯太后,她知道冯家近年不得启元帝的脸,也看出冯玉儿的智商似乎不太正常,冯家想靠冯玉儿翻身,难度太大,她相信,只要冯玉儿能把她带进慈心宫,面见冯太后,她就一定能让冯太后明白一个真理,那就是支持冯玉儿,还不如支持她!

    冯玉儿能做到的,她都能做到,冯玉儿不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

    当然,虽然冯家现在势微,冯太后也在宫里礼了好几年的佛,局势看起来偏向掌权的皇贵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柳宁君觉得,在自己初入宫,还未站稳脚根之前,得到冯太后的支持,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启元帝的立场嘛,那到不用太在意,反正她姓柳,天生就是启元帝一派的,哪怕跟冯太后走的近些,也可以用帮着表哥尽孝的理由,塘塞过去。

    相同的血脉,会让他们天生就亲近,柳宁君觉得,启元帝一定会相信她。

    撕了那几个说冯玉儿闲话的秀女,柳宁君的本意是想要向冯家,准确的说是冯太后表忠心,可谁知道,冯玉儿却那么不给力,都成这样儿了,慈心宫也没见有人来打听,连个最末等的宫女都没派过来,很明显的冯太后根本就不待见冯玉儿这个侄女。这也是柳宁君跟冯玉儿撕破脸的重要理由,因为,她做尽了一切,但人家冯太后根本就不在乎。

    这结果简直无法忍受。

    哦,人她得罪了,架她打了,忠心她表了,责罚她受了。甚至,她还会给皇贵妃和启元帝留下一个刺头的印象,她损失了那么多,但冯太后却根本无动于衷,她被关了这么常时间的禁闭,慈心宫都没有任何表示。

    简直是赔死了啊!

    说实话,她今天之所以哭的这么惨,其中大部分原因都在痛苦自己太冲动,急于讨好冯太后,想让其压皇贵妃一头,为自己在进宫前博个好份位,结果惨痛的失败,还落个关禁闭,脾气爆的坏名声上头了。

    虽然她闹这一出,也有想扮猪吃老虎,让皇贵妃以为她冲动无脑,从而小瞧她,让旁的宫妃认为她年纪小受不得气,脾气暴而不敢轻易惹她的原因,但对于不能一箭双雕的傍上冯太后,她依然感觉很遗憾。

    不过,看着眼前变装而来的冯太后,柳宁君不由的咧开嘴,露出个特别没有格调的灿烂笑容,心底却有些疑惑,堂堂太后,私下变装而来?

    是不想让皇帝表哥知道冯家和柳家的关系?还是出了什么事?

    ☆、123|33.21.20

    柳宁君确实有几分诚俯,但她吃亏在年纪太小,柳家人并未教过她太多厉害关系,她又自持皇帝表妹,身份与别个不同,因此,她虽然明白在宫中掐架会受罚,但她确实没想到,这个罚竟然会这么严重,会把她直接清出宫去。

    未等寒喧,冯太后便爆出她会落选的消息,让想装可爱抱大腿的柳宁君瞬间就收起天真的表情,深深皱起眉,眼中的狐疑之色几欲破表。

    “太后娘娘,您此话当真?”首先打破宁静的,不是柳宁君,而是卫嬷嬷,听见自家姑娘要被挤出宫,她根本顾不得对冯太后的惧怕,几乎瞬间就凑上前去,急巴巴的问道。

    “你当哀家有那闲功夫,特意来哄你不成?”冯太后扯着嘴角,嗤笑一声。

    这几年,冯太后的日子过的并不好,启元帝步步紧迫时,冯家不愿两败俱伤,便一退再退。后又有南蛮进攻,冯家嫡系被派上战场,属于冯太后的十万私军也战死的七七八八。如果说,在南蛮犯边之前,冯家还有和启元帝一战之力的话,那么,此时,他们就是想鱼死网破,也没那么容易了。

    跟启元帝你死我活,对于养尊处优,甚至还有个孩子在膝下的冯太后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理。说实话,南蛮犯边时,她还多少松了口气,毕竟有外敌来侵,冯家和宗室的矛盾就可以缓合些,先一致对外,谋求时间,在图后计。

    冯太后想的挺好,这几年间,启元帝也确实没怎么针对冯家,甚至,她大哥承恩公还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家人多得恩封。为此,冯太后还弃手宫权,避居慈心宫礼佛,以视诚意,但是……

    但是,几年过去了,仗打完了,战功立了,爵位领了……但是,兵没了!

    面对损失惨重的自家势力,打仗打嗨了的冯家人,包括冯太后在内,都傻眼了!

    冯家的势力缩水了大半,如果不想办法阻止的话,目测还会继续缩下去,启元帝年纪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狠,随追的人也越来越多,冯家如果还是,只能想出联姻这么温和的手段的话,恐怕也只会坐以待毙了。

    她还有儿子呢,坐以待毙什么的,必须不行啊!

    冯太后把心一横,下定决心想要崛起!可惜,当初南蛮来犯时,为了表示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打打杀杀的多不好’这类的想法,冯太后一头扎进了‘广阔无限’的佛教事业,立志‘普渡众生’,在慈心宫礼了四,五年的佛,忽然出来……就发现她能用的人基本都被苏诺清走了。

    连把侄女扫进宫这么点小事,都得托人帮忙办了,如此局面……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把娘家人招进宫,商量又商量,冯太后发觉,事情已经糟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家已经拿着刀逼到了家门口,在不出手,就真晚了!

    “卫嬷嬷,你也是宫里的老人儿了,自有消息来路,对这事儿,乾清宫那边儿并未有隐瞒的意思,哀家骗没骗你,你只需仔细去打听打听,自然就能知道。”对着阴晴变幻着脸色的卫嬷嬷和柳宁君,冯太后抿了抿唇:“这么容易被拆穿的事儿,哀家没有必要骗你。”

    冯太后话音还未落,卫嬷嬷就狠狠的抽了两口气,只觉得眼前一片金光,她扶住塌床,神色扭曲的闭上眼,身子禁不住打击似的晃了晃。

    因为惧怕和关注,她对冯太后这个人算是了解甚深,既然她肯深夜变装往储秀宫跑这一趟,就说明这件事应该是真的……是啊,就像冯太后说的,这种事,她打听打听就能知道了,又何相骗呢?根本没有意义啊!

    怪不得,怪不得啊,姑娘惹了这么大的事儿,她都急的不行,生怕皇贵妃觉得姑娘碍事,借此机会打压姑娘,可皇贵妃那边却只下了道禁闭的旨令就在不管了,她还庆幸着姑娘到底是皇帝表妹,皇贵妃不敢随意处置,宫规不外人情什么的……没想到,那边儿竟然这么狠,直接就要免去姑娘的秀女资格……

    什么不责罚,什么好说话?那贱人根本就是釜底抽薪,直接绝了柳家所有的念想……卫嬷嬷握紧拳头,将牙咬‘咔咔’作响,她现在简直恨死了皇贵妃,如果不是有她,万岁爷绝不会这般不念旧情!

    现在不下明旨,恐怕碍着皇帝外家的面子,想殿选时才把姑娘真正除下名去,可是……里子都没了,谁还在乎那点面子啊!

    早知道,早知道会如此,当初哪怕拼尽性命,也该将那贱人除去,卫嬷嬷眼角泛红,瞳孔中几乎冒出火来。

    ☆、124|55.20

    一时寂静,诺大一间屋子里,只有烛火爆芯的‘噼啪’声响。

    三个人‘高深莫测’着相视了一会儿,半晌后,还是年纪最小的柳宁君打破沉静。

    “事情已经如此,那么太后娘娘深夜前来,贵足踏贱地的见臣女,又是有何见教呢?”不同与卫嬷嬷只知惊慌和愤恨,将落选的消息,只让柳宁君慌乱了一刹,随后就迅速冷静了下来。在顾不得再伪装,她眯起眼睛,压下心底猛然浮现出的失措,态度沉稳的直视着冯太后问。

    不能被落选,不能被逐出宫去,柳宁君深深吸了出气,强行稳定高涨的情绪,她是柳家的嫡女,她长的跟姑姑一模一样,她存在的目地就是为了进宫,站在万人之上,为柳家争到无上荣耀。

    她的出生,就是为了启元帝,为了后宫,如果被落选了,被逐出宫去……

    柳宁君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存在的理由!

    “你现在这样,到是比刚才顺眼些。”冯太后上下打量了柳宁君两眼,才失笑的点了点头说道:“哀家此来,自然是想要助你一臂之力的。以你这个年纪,想必不知道,冯柳两家曾因一桩旧事,结成盟约,自此守望相助。年前袁皇后病逝,而皇帝如今在还未立继后,此次选秀,冯家有意于此,但哀家那侄女冯玉儿,你想必也知道,脑子是不大好的,让她周旋于后宫莺莺燕燕之中,她定是不成的。这些日子,哀家看柳大姑娘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跟玉儿又难得情投意合,姐妹情深,也不忍你就这么被赶出宫去,因此,便想把你留下,也算是帮玉儿一把。”

    “毕竟,玉儿那个模样,怕是得不了什么圣宠,冯家想的,也不过是让她占个位置,而你的出身,为后怕是难了些,现如今宫里有元皇贵妃……柳家想必也是仔细打听过她的,你应该知道,你若能进宫,元皇贵妃就是挡在你面前的一座高山,你势单力薄,怕是应对不了她,有哀家和玉儿在,也好周旋。”

    “当然,若事成了,自她之下,就是你。对此,哀家可以保证。”冯太后用手轻抚着琉璃烛台,抬眉望向柳宁君,“到时,你能留在宫中,做你的宠妃,帮扶玉儿。至于呢,玉儿呢,虽在位置你之上,但她对你言听计从,又能在名份上帮你压皇贵妃一头,这局面,对你和柳家来说,想必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虽然卫嬷嬷的年纪大些,但冯太后还是主要劝说目标转向柳宁君,她语气温和,态度平等,似乎根本没把柳宁君当成十四岁的孩子,而是非常详细的解说着。

    哪怕没什么相处过,冯太后也很清楚,柳家的事,卫嬷嬷根本就做不了主,那压根就是个只会听令行事的二百五。她明白很,在此事中能做主的,并不是卫嬷嬷,百是才十四岁的柳宁君。

    不过,话说来,若卫嬷嬷是个稳重聪慧,能拿柳家大主意的人,冯太后也根本不会允许她留在宫中照顾启元帝,哪怕留了,也不会容她活到如今,早找机会除掉了。

    “臣女这等身份,从未敢妄想过天下之母的位置,玉儿jiejie天真纯善,臣女也极尊敬喜欢她。”柳宁君扯出一个笑,垂头状似恭敬的说:“不过,太后娘娘竟会如此相信臣女,到让臣女受宠若惊了。”

    原本,柳宁君不过把冯玉儿当成接近冯太后的踏脚石,登天梯。而现下,情况骤变,她却要为冯玉儿保驾,帮她固宠。情况改变如此之大,不得不说,柳宁君心里是极不舒服的,毕竟她从未看得起过傻呼呼的冯玉儿。

    不过,若是妥协一下就能让她留在宫里的话,柳宁君也不是不能接受暂时处于下位的。毕竟,留下才会得到一切,才会有未来,如果被清出去的话,那就什么都没了。

    不过,她却不敢相信冯太后,实在是这位提出的条件太过笼统,相助冯玉儿?怎么助?留她在宫里?怎么留?如果她留下之后,猛然翻脸不认帐了?冯太后又能如何?

    这条件实在是太松泛,虽然明显对她有利,但柳宁君却不敢相信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她宁愿明码标价,将条件痛痛快快的,也不愿这般暧昧,留下隐患。

    “柳大姑娘的模样虽然像你那懦弱姑姑,但行事到是分外不同,很是干脆利落,你这性子……哀家到是越来越欣赏你了。”冯太后很容易的领会了柳宁君话中未尽之意,不由莞尔一笑,到是因此高看了她一眼,“冯家与你家的旧事,你可问问卫嬷嬷,她是知道的,有那事在,哀家到不怕你过河折桥,而且,你想要留在宫中,哀家也不会亲自出手,不过于你行个方便,还需你自己去‘求’你那皇帝表哥。”

    说到‘求’字,冯太后不止加重了语气,还暧昧一笑:“以你这相貌,只要用心,想必是很容易就可以留下的。”

    柳宁君脸色瞬间暴红,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对男女之事却还是了解的,冯太后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白,无非是会为她创造机会,让她得以‘亲近’皇帝表哥……

    反正她这一生是要托付给表哥的,什么时候‘托付’柳宁君到是不在乎,秀女的存在本身就是伺候皇上的,殿选之前侍寝的也不是没有,先帝时期曾圣宠一时,艳名远波的李蜜妃就是在殿选前偶尔先帝,在春波亭承恩的……但是,冯太后说的‘求’字时,那般意味深长,想必她那个‘帮’也不会是什么正经来路……

    柳宁君抿了抿辰,殿选前承恩无所谓,顶多背个娇媚儿的名儿,反正她也当不了皇后,端庄贤惠她不需要,但冯太后所说的‘帮’,若是使什么下作手段,让她背个妖媚帝王,失节进宫的下场,那她可就完了。

    要知道,娇媚和妖媚,虽说听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娇媚乃是美人,妖媚却是惑国,到时别说是当妃做嫔了,她怕连个末等更衣都当不上,想到此,柳宁君猛然瞪起眼睛,目光如炬的直射冯太后……

    这位,别是想坑她吧!

    “柳大姑娘放心,哀家既然敢说出来,自然有办法保住你的名声,并不留任何痕迹。”似乎明白柳宁君在想什么,冯太后悠然的保证道。

    保住名声?是拿住她的把柄吧!不露痕迹?那痕迹怕是都留在她的手里了,这样的事被握在冯太后手里,她这辈子就都得听人家的了。柳宁君狠狠的握了握拳,对无力改变现今状况的自己愤恨到了极点。

    “柳家的把柄,哀家手中不止这一件,不说这些年柳家和冯家私下那些勾联,只说当年哀家致死柳嫔时,你柳家袖手旁观,默认相助,甚至在柳嫔未死时,就派了柳未映来接手引导当今,有此一件,你们就注定下不了哀家的船。”冯太后冷淡一笑:“冯家与当今之间的矛盾,不差这一件,但是你们柳家就不同了,你们如今依靠的,除哀家和冯家之外,就只有当今了……”

    乍听得此等秘闻,柳宁君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她猛然转头望向卫嬷嬷,似乎想看见她愤然而起,但让她惊恐的是,卫嬷嬷除了轻声啜泣之外,竟只垂眸低目,一言不发,看那样子,似是默认了。

    “嘶,那臣女就多得太后娘娘恩典了。”被忽如其来的真像打击的头晕目眩,柳宁君脸色铁青的咬着牙,半晌才回过神来,郑重的起身,对冯太后行了跪拜大礼。

    态度恭敬而顺从。

    “你这般听话乖巧,又惹人疼爱,哀家怎么舍得不帮你呢。”冯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番秘谈,几下周转,三人商量了约小半个时辰,把所以细节都约定完毕之后,冯太后才披上斗篷,扶着守门宫人的手,如来时般,无声无息的离开了。

    走出储秀宫的大门,冯太后转头看了看还亮着灯火的房间,想着跟柳嫔一模一样的柳宁君,想着白眼狼般的启元帝,想着日暮西山的冯家……她扯起嘴角,冷然一笑。

    想进宫,想万人之上?真是好志气,跟她那贱人姑姑一样……都让她冯斯月佩服的很,也很想成全。所以,柳宁君,不如你带着你那个白眼狼表哥一同下地狱去万人之上吧,说不定柳嫔那贱人还在十八层地狱等着你们母子,姑侄团圆呢!

    带着个皇帝马上风而死,想必你柳宁君一定能‘名传千古’,而你们柳家,也定可‘遗臭万年’。

    贺玄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临死之前,还能让你快活一场,这也算她这个做人母后的,全了那点母子之情。

    冯太后幽深的瞳孔似闪烁了火焰般,紧盯了乾清宫的方向一会儿,随后,骤然甩袖离去。

    天上一盘银月照耀大地,一切恢复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储秀宫,禁闭所。

    送走了冯太后,卫嬷嬷忧心忡忡的回首望向柳宁君。

    “姑娘,您真要应了太后娘娘的意思吗?”今天受惊过度的卫嬷嬷神志还不怎么精明,声音都木呆呆的。

    “她想把我玩弄与鼓掌之中,想的到美。”柳宁君眼神狠厉的转头,目视着她未禁闭前和冯玉儿共住的房间:“冯家也别忘了,宫里还有那个傻子存在呢。”

    “我人小位卑,玩不过冯太后,比不得承恩公,但冯玉儿那个傻子,我却还是指使的动的。”柳宁君紧紧的咬着唇,恶狠狠的说:“想拿捏我,可没那么容易。”

    ☆、125|55.20

    自从发生‘奶娘叛变’,启元帝黑化事件之后,乾清宫的气压都比较底,宫人们连来回走路都轻手轻脚的,生气捅了那只名为‘万岁爷’的马蜂窝。

    早些年,就是启元帝从童年过渡到青少年那阶段时,他脾气那是相当不错的,不止是对百官们和气,就算是对宫人们也很礼遇(最起码表面上很礼遇)。按理说,做为一只苦大仇深的青春期叛逆少年,面对四面楚歌的局势,启元帝在那时都表现的很温和,没道理在大权在握,四海升平的时候忽发叛逆期吧!

    要知道,万岁爷,您已经二十有二了,冠都加了,孩子都仨儿了,不适应在玩四十五度角的明媚忧伤了!

    每天在朝堂上被喷,在乾清宫被瞪的官员和宫人们,都齐刷刷泪流满脸的仰望天空,双手合什祈祷万岁爷快点恢复正常。

    启元帝最近的心情确实非常不好,柳家的事在其一,卫嬷嬷背叛的事在其二,而其三嘛,则是承恩公又‘叫嚣’着要求补全他摩下的军队了。

    好吧,用‘叫嚣’来形容承恩公的态度,似乎有点过份,其实人家说的挺诚恳的,要求也算合理,不过,哪怕承恩公表现的在可怜,冯家的姿态在温顺,启元帝都不可能把人补给他们。

    开玩笑,好不容易自然消耗了‘冯家私军’,把承恩公一系的势力拆的七七,八八,启元帝是脑子进水了才会给他补全。

    不过,这每每上朝都会被冯家人连堵带截,痛哭流涕什么的,确实让启元帝非常痛苦。尤其是前两天,他还一时不甚,被一脸络腮胡的承恩公抱住大腿,抹了一龙袍的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