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说情说意在线阅读 - 第187页

第187页

    宫人们手里端着托盘,有序的从外头进来,在每位主子面前都放上了一碗元宵。

    佟佳贵妃身着宝蓝色缠枝纹旗装坐在上首,端庄大气,她含笑道:“这元宵是惠妃着人安排的,特意打听了你们的口味,都吃吃看合不合口味?”说着她便舀了一个尝起来。

    元宵做得小巧,一口便能包下一个。

    姚舒瑜尝了一个,玫瑰馅儿,她今早才吃了一碗,现下对它也没甚新鲜感受。

    “这元宵味道着实不错,惠妃安排得好。”佟佳贵妃笑赞,众人跟着附和。

    闻言,惠妃抿唇一笑,“谢娘娘与众姐妹赞誉。”

    见这一幕,德妃却是没了胃口。

    “不知皇上何时过来?”荣妃用了两口元宵,放下银著,问道。

    佟佳贵妃敛了敛笑,微垂眼眸,温声道:“前朝突有急事,皇上暂不得空,看看晚些时候皇上能否过来。”

    话一落,众人面上多了些失望。不过一瞬也就掩了下去。

    佟佳贵妃瞧得鲜明,但这都是情理之中,这些人平常见皇上困难,都望着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见一见,在皇上心里留下印象。

    这些人里,当然姚舒瑜是不包括在内的,她只要想见皇上就能见到,不必在宫里苦苦等着盼着皇上何时能想起自己。

    姚舒瑜将众人神情看在眼里,一时间很是庆幸,庆幸她的渴望都被皇上给实现了,她不必像旁人一样在这后宫里苦熬着。但她对这些人也不同情,在后宫里,不过各凭本事罢了。

    她端起茶水轻抿一口,抬眸的瞬间正好对上宜妃的目光,宜妃朝她勾了勾唇,姚舒瑜垂下眼,心里稍安。

    瞧着宜妃是安排好了,应当出不了差错。

    而身侧的德妃——姚舒瑜不明显地朝她看了一眼,她端正坐着,嘴角始终噙着笑,似是胜券在握。

    那便瞧瞧,今晚究竟谁胜谁负。

    今晚上宫里有舞灯和烟火,在承乾宫呆上没多久,贵妃便带着一众后妃往观景阁去。

    圆月正当头,本是寂静寒冷的夜晚,现因上元佳节而明亮热闹。

    宫道旁立着模样精致的花灯,整座紫禁城都被灯火点得通明,恍若白昼。

    从承乾宫到观景阁得经过一片茂密竹林,这儿的竹子四季常青,往日瞧着也是极好看的。

    巧云扶着姚舒瑜往前走,瞥眼那片竹林又赶紧挪开眼,低声道:“主子,您瞧那竹林,里头黑漆漆的怪渗人。”

    那竹林太过茂密,灯光也只能零星地透进去,晚上这样看过去,确实幽暗吓人。

    姚舒瑜对巧云轻笑一声,道:“既觉得渗人就别看。”

    说完,她便想起宜妃的安排来,今儿宜妃派了人来同她说了几句话,话中便提到这竹林……

    与此同时,走在姚舒瑜前方的德妃也作不经意地扫过这竹林,随后微偏头看了如芳一眼,如芳微垂着头,对着德妃轻微一点。

    余光见此,德妃勾起红唇,眸中是势在必得。

    今晚,她要亲眼看着瑾妃毁掉名声,让皇上对她和她的好儿子生出厌恶,今晚过后,便再无人能比得过她和十四。

    众人步行至观景阁,那儿早已经布置妥当,一众宫人手执彩灯候着,只待众位主儿落座,他们便能开始表演。

    众人跟着贵妃上了二楼,在窗边上落了座。

    负责的太监拍了拍手,底下执彩灯的人便开始舞起来。

    彩灯随着他们的动作上下起伏,迎着身姿变幻,成字成物,让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姚舒瑜是头一次在宫里瞧见这舞灯,比起宫外要厉害不少,一时看得很是投入。

    旁人则不然,这东西瞧得多了,再看是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

    没多久便有宫女来添茶,宜妃瞧着往瑾妃面前去的宫女,微眯了眯眼。

    果不其然,那宫女拿着茶杯的手暗自一翻,那倒满热茶的茶杯一倒,茶水尽数泼在了瑾妃身上。

    动静不小,众人闻声望去,那宫女已经跪在了地上磕头请罪。

    热茶泼在身上,还冒着热气儿,姚舒瑜慌忙起身,巧云急得赶紧拿帕子去擦,急声问道:“主子,您有没有事儿?”

    所幸天冷衣裳穿得厚,这热茶没能浸到皮肤上,姚舒瑜慌了一瞬,闻言摇了摇头,“没事儿。”

    可这衣裳湿了,穿在身上不舒服也不规矩。

    姚舒瑜皱着眉头,看向地上还在磕头的宫女,未等她说话,贵妃已经开了口:“瑾妃有没有事?可有烫到?”

    姚舒瑜又摇头:“臣妾无事,谢娘娘关心。”

    贵妃这才放下心来,转脸便冷眼看向那宫女,冷声道:“差事都做不好,下去领罚。”

    便有人拖着那宫女下去。

    这时候德妃温声道:“瑾妃衣裳都湿了,还是先去换身衣裳吧。”

    话刚说出口,德妃就暗自皱了皱眉,后悔自己太过心急出了声。

    还好贵妃也道:“这儿离长春宫有些远,我让人带你去承乾宫换套衣裳可好?”

    姚舒瑜自然同意,从德妃开口起,她便明白了这件事一定在德妃的计划里,那么也就在宜妃的计划里。

    宜妃未曾开口,那她自然得配合着将这出戏演下去,更何况,贵妃似乎也参与其中。

    姚舒瑜福了福身:“那便多谢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