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吉光片羽在线阅读 - 第35节

第35节

    “我放手了。”四哥说着,给木头娃娃的背后上足了发条,将那木偶往地上一放。

    叫周湛惊讶的是,那已经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木偶,竟真个往前滚了过去。只是,没滚多远,那娃娃便明显地偏向了一方。翩羽忙跑过去将那娃娃捡了起来,回头对她四哥道:“还是打偏呢。”

    她这一回头,却是正好看到那站在人后的周湛,不由弯眼一笑,拿着那娃娃就向着他跑了过去。

    四哥却是没注意到他背后的动静,见翩羽跑过来,以为她是向着他过来的,便伸手要去接她怀里的娃娃,一边道:“应该还有哪个轮子的位置不对。”

    而,站在他背后的周湛听了他这话,那眉顿时就是一挑——却原来,这会行走的傀儡娃娃原是宫里的珍藏,听说是百年前的一位老匠师所制,因那时正是闹辫子军的时候,老匠师未能传下手艺就死于乱军之中,于是这门手艺也就失了传。周湛小的时候,老太后为了哄他,便把这行走傀儡给了他,偏他打小也是个好奇心重的,一心想要知道这小木头人儿是怎么动起来的,于是就偷偷把这傀儡娃娃给拆了——虽说后来他假模假样地将这娃娃原样装了回去,但他自己心里明白,内部那些大大小小的齿轮,早叫他搞得全都错了位。

    此时翩羽则是已经绕过了她四哥,跑到周湛跟前,弯着那猫眼儿,抬头望着他笑道:“爷,您来啦。”

    直到这时,众人才发现周湛的存在。于是,那些被吓了一跳的下人们忙匆匆向着周湛行了一礼,便全都悄没声儿地溜了,只留下四哥站在那里看着他一阵瞪眼儿。

    周湛垂眼看看他手里的雕刻小刀,挑着眉头问他:“你竟会修这个?!”

    见四哥只没礼貌地瞪着周湛沉默不语,翩羽忙替他答道:“我这四哥可能干了,村子里谁家的什么东西坏了,都请我四哥去看看呢。”

    四哥似乎并不怎么高兴翩羽对他的吹捧,只一沉脸,伸手从她怀里拿过那木偶娃娃,回身背对他们,又开始鼓捣起那个娃娃来。

    其实周湛也很想看四哥如何鼓捣那玩意儿的,可看看他那带着敌意的态度,他自觉就算凑上去,大概也得不到好脸色,便只好站在原地没动。

    翩羽看看四哥的背影,回头冲着周湛抱歉地吐了吐舌,凑过去小声道:“我舅舅说,不好白在你家住着,就带着我三哥下地干活去了。四哥前两天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下去,扭着脚了,不方便下地,就想着找家里坏了的物件帮着修一修,”她看着梁总管一撇嘴,“不过梁总管说,你家没什么坏了的东西。这娃娃还是我在你屋里的架子上找到的。听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连坏了都没舍得扔,我四哥就说,他要替你修好它呢。”

    看着她这活泼的小模样,周湛顿时决定不告诉她和她哥哥,他之所以收着这玩意儿,绝不是因为他喜欢,而是因为这东西是宫里赐下的,他不好随意处置。

    只这么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四哥那里便又把这木头人儿给拆开了,正对照着一旁的一张纸,在看着那小人儿的内部构造。

    周湛伸长脖子看了看,又扭头看看翩羽。

    翩羽立马机灵地解说道:“我四哥先把里面的各个部件都画出来了,然后一件件地对着试,感觉对的,就做个标记。现在已经能够跑起来了,只是还不能直着跑。”

    周湛道:“这东西不仅能直着跑,如果前面有东西挡了道儿,它还会自己拐弯呢。”

    四哥听了,回头看他一眼,打喉咙里咕哝了一句谁也没听清的话,便又埋头去修那个木头人了。

    周湛站在他身后又看了一会儿,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想要问四哥为什么这个轮子放在这里,那个轮子放在那里,可见他始终背对着他们,便只得歇了那心思,回身拿扇子一敲翩羽的肩,带着她离开了王家父子暂居的这个小院儿。

    出得院子,周湛道:“你四哥打哪里学来的这门手艺?”

    “木匠活儿吗?没人教他。”翩羽笑道,“我大姨父在得风湿病之前,原是个远近闻名的细木匠师傅。我四哥打小就爱在一边看我大姨父干活,看着看着,他自己也就跟着学会了。我四哥可聪明了,我们庄子旁边那条河上的那个小水车,就是我四哥做的。他在城里看了两回人家磨坊上装着的大水车,回家就试着做出了这么个小的来,虽然最终没能磨出面粉,不过往地里送水什么的,倒确实是叫人省了不少力气。”

    说到这里,她又是一阵替她四哥鸣不平,“可我舅舅们竟还说我四哥这是在不务正业,连庄子上的人都这么说他呢。”又道,“我总觉得,他至今还没能说上亲,多少也是被这名声给带累的。”

    她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一抬头,就只见周湛正垂眼看着她在笑,她不由就是一眨眼,摸着脸道:“怎么了?”

    周湛过来时,原本心情是有些郁结的,可看着这小家伙在他面前如此滔滔不绝,他便知道,至少在她眼里,他还是受欢迎的——这种想法叫他很是受用。

    自然,他是不会把心里所想告诉翩羽的,便摇着头顾左右而言他,道:“许你四哥本就不该被埋没在乡间。”

    世人所谓的“不被埋没”,一般都是指读书科举。翩羽以为他也是指这件事儿,便叹息一声,道:“四哥学什么都快,偏那四书五经怎么也读不进去。”

    “四书五经?”周湛冷哼一声,“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过是书蠹们自抬身价的一种说法罢了。说起来,他们和一般的商贾农人又有何区别?最终还不是‘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偏还一个个自视清高,总也看不起其他行当那些以双手养活自己的人。”

    他这话立马赢得翩羽的一阵点头,道:“我娘也是这么说来着。我娘说,与其做个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书虫,还不如老老实实学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呢,至少不会饿死自己带累家人。”

    周湛看看她,“这话一定是背着你爹讲的。我算是知道你爹和你娘为什么说不到一处去了。”

    翩羽那原本明媚阳光的笑靥忽地就不见了,却是叫周湛一阵后悔。他看看她,暗暗叹息一声,伸手轻轻一拍她的头,道:“走了。”

    “去哪?”翩羽抬头问道。可看看周湛那再次变成八字型的眉,她不由就一嘟噜嘴儿,咕哝道:“知道了,只带耳朵不带嘴……”

    *·*·*

    载着周湛主仆二人的马车,沿着山道缓缓往那半山腰上爬去。隔着车窗,翩羽远远就能看到那繁茂树林掩映下的一座雄伟寺庙。

    “这是……”她忍不住指着那寺庙问周湛。

    “感恩寺。”周湛道,“也算是皇家寺院吧。我有个叔叔就在这里出家。”

    见翩羽茫然眨着眼,他不禁一笑,道:“啊,对了,不是所有人都对皇家那些八卦故事感兴趣的。比起我那叔叔,显然一头上好的猪种更值得人cao心。”

    这话直说得翩羽的脸忽地就红了,嘟噜着个嘴儿抗议道:“您倒是记性好!”

    周湛看看她,挑着那八字眉嘲道:“哟,终于用对了一个‘您’字,有长进。”

    直嘲得翩羽又忘了规矩,冲着他一阵干瞪眼。

    马车到得山门前,翩羽随在周湛身后被几位知客僧接了进去,却是不进大殿,而是绕着殿旁的小门过去,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到一座清幽的小院门前。那领路的知客僧并不进去,只向着他们合什一礼,就退了下去。

    周湛推门进去,就只见那小院当中种着株高大的枇杷树。树下,一个穿着身灰色僧袍的僧人正拿着个水舀在给那树浇水。见周湛进来,那僧人抬头看看他,将水舀放下,一边整着衣袖一边过来道:“半年不见,七郎仿佛又高了些。”

    那僧人,看着年约四旬左右,生得甚是魁梧高大。因此,在翩羽看来,他倒更像是员武将,而非僧人。

    听着这声“七郎”,周湛的眉头不由就是一挑,斜眼看着那中年人道:“十三叔一向可安好?”

    那灰衣僧人停住脚步,上下看看周湛,摇头笑道,“可见你的修为没一点长进,竟还是这般斤斤计较。”

    “十三叔的修为也不见得就有多少长进。”周湛高挑着那八字眉笑道,“不过是一声‘十三叔’,称呼而已,出家人不是讲究个四大皆空的吗?就该我叫着您什么,叔叔就该应着什么。至于我嘛,原就是红尘里打滚的俗人,我不爱被人叫‘七郎’,斤斤计较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呵呵,”忽然,一旁的僧寮里传来一声低笑,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殿下说得有理,大定,是你着了相了。”

    随着那话音,从那僧寮里出来一个面目慈善的老和尚。

    看着那个老和尚,翩羽不由就是一怔。她记得这和尚,正是那年在长山县城外挂单讲经的高僧——就是曾亲手送过她母亲护身符的那位。只是那时候她年纪还小,并不知道这位高僧的名号。

    “原来慧因大师也在。”周湛忙向着那老和尚弯腰一礼。

    老和尚指着他笑道:“你不是先行差人打探着老衲的消息,然后才过来的吗?这会儿又装傻,就是你的不是了。”

    周湛一吐舌,笑道:“我不是红尘里的俗客吗?装傻充愣,岂不就是我们这些人跟你们这些人的区别所在?”——他却是没注意到,他又一次不经意间受了翩羽的影响,学了她的小动作。

    “这话又谬了,”老和尚摇头道:“何为‘我们’?何又为‘你们’?本质来说,你我都是一样……”

    见这老和尚又要弘扬佛法,周湛忙摇着手道:“我叔叔已经被你忽悠得出了家,你再把我忽悠出家,老爷子非跟你急不可!”

    老和尚一听,不由哈哈大笑,也挥了挥手,止住话题,道:“还不曾谢过殿下的资助呢。如今那些孩子当中,有些年纪大了,寺里也不好再留了,不知道殿下那里还能容得下几个?”

    周湛又摇手笑道:“我可不管这些事,明儿我叫人过来一趟,您跟他讲吧,想来安排几个学徒应该还不成问题。”又道,“今儿我来,不过是因着明儿就是盂兰盆节了,想着你们庙里应该有些法事,我也来凑个热闹。”

    慧心大师笑道:“法事是有的,不过西大殿已经叫临安长公主和徐状元公给包下了,怕是殿下只能……”

    周湛再次摇着手道:“我和我那姑母不同,我就爱与民同乐,我随喜就好。”说着,扭头看了翩羽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应该能双更,努力码字中

    ☆、第四十七章·慧极伤寿

    第四十七章·慧极伤寿

    我佛虽曾经云过“众生平等”的话,可那佛门僧众到底还尚未成佛,终究难脱那一点凡心,因此,在他们眼里,众香客们难免要被分出个三六九等。至于这分等的砝码,便是那香油钱了。长公主夫妇出手阔绰,所捐之香油银两,足以使得他们比旁人更能近一步接近神圣,因此,一大早,感恩寺的一众人等便在得道高僧慧因大师的率领下,早早候在那山门处,单等着这香主一家前来进香了。

    而,翩羽却并没有因此就瞧不起那位老方丈。昨儿晚上,周湛曾跟慧因大师一阵胡搅蛮缠,逼得那老和尚不得不承认,出家人也难逃那最为世俗势利的一面。老和尚说:“莫要说什么‘钱财乃万恶之首’,钱财本身并没有罪,有罪的,不过是利用它的方式罢了。就拿殿下来说,殿下花那五千两银子买个不值得的假扇子,这便是‘恶’。可殿下年初舍出的那救济灾民的三万两银子,和那修缮育婴堂的善款,这便是‘善’了。能叫各位施主多多舍出一些‘恶因’,多多种出一些‘善果’,便是叫老衲向世俗弯一弯腰又有何妨。”

    这是闲话,且说正题。

    且说那临安长公主一向贤淑节俭,不爱讲究个排场,一家人来感恩寺上香,不过是轻车简从跟过来不足十辆马车而已,却到底还有皇家的尊严需要维护,因此,当状元府的马车过来时,早有一队侍卫在那山门前围出一圈人墙,以免叫那不相干的市俗人等无意间冲撞了贵人。

    此时,作为大俗人之一的周湛,早换了身不起眼的衣衫,和翩羽两个隐在那些来进香的百姓中间,笑眯眯地看着那山门前的热闹。见翩羽紧绷着张小脸,他亲热地将手肘搁在她的肩上,凑过去,指着那缓缓停下的马车笑道:“瞧,这才是京城的气派。早就听说这京城里面贵人多,哪天若是不遇上一两回清道的,你都不能说你是走在这京城最繁华的地段。虽说这里是寺庙,可听说这感恩寺也算得上是京城一景,我还想着,怎么就没遇上这清场子的,如今果然遇上了。等回头咱们回到村子里,就可以跟人吹牛,说咱们也曾被贵人们清过场子,且还曾跟在那些贵人们身后,拿脚踩过贵人们走过的地面呢。”

    他的这番话,在知道他身份的翩羽听来,是连讥带嘲,可在普通百姓听来,却就是地道的乡下人进城了,于是旁边便有个大婶笑道:“小哥你这话就不对了,也不是所有贵人都像这般爱摆个排场的。上次十一公主来进香,可就没有清场子。我那小子淘气,还差点撞到十一公主身上去呢。人家殿下也没有生气,还给了我那小子一袋子糖果。偏我家那没出息的小子,竟没舍得吃,白白放化了,倒哭了一场鼻子。”

    旁边有人听了,便笑道:“那是你家小子运气好,撞到的是十一公主,若是撞到这位,”——那人一指那侍卫组成的人墙后,一位正被丫环们众星捧月般小心侍候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小姐——“你家小子能吃到的,只有一顿鞭子。那位高大姑娘,可是使得一手的好鞭法呢。”

    “又瞎说!”有人道,“我听说那位高姑娘不过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最是看不得那欺凌弱小的事儿,每回拿鞭子打人,还不都是因为对方的不是。”

    “可一个姑娘家,好好的老爱拿鞭子打人也不是个道理。”又有人道,“长公主那般斯文慈悲的一个人,倒没想到竟养出这样性情的一位姑娘。”

    “这可怪不得长公主,”又有人笑道,“听说都是那长宁伯府里拦着不让管教呢。听说是高家疼惜这姑娘才刚出生就没了爹,白白给惯成了这模样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翩羽则从那斗笠下看着那位高姑娘。几年不见,这姑娘明显比当年高了许多,但那高傲的眉眼却是一点没变。看着那张熟悉的陌生面孔,翩羽的手忍不住悄悄握成拳。

    周湛的手一直放在翩羽的肩上,因此,当她紧绷起脊背时,他也就感觉到了。他原打算歪头去看她脸上的表情的,却发现,她的脸被他塞给她的那个大斗笠给遮住了。他不由微微一叹,抬手在她的肩上轻拍了两下。

    翩羽抬起头,就只见周湛的头上也戴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斗笠,那总是挑成八字型的眉,则难得地静卧在一双桃花眼上,却是使她再一次注意到,如果他不故意挑着那眉,其实这张脸长得极为俊俏……

    “我说小哥,”忽然,旁边有人推了翩羽一下。翩羽扭头看去,就只见那最先跟他们搭话的大婶看着他俩笑道:“你们兄弟是打哪儿来的?听口音,像就是京城人士呢,怎么?竟是第一次来感恩寺进香?”

    这大婶脸上的热切神情,不由就叫翩羽联想起庄子里那最爱八卦的柱子他娘,她眨着眼才刚要答话,就听周湛笑道:“我们是打长山来的。”

    “长山?那岂不是和状元公是老乡了?”那婶子笑道。

    而这时,翩羽的注意力却是忽然又被那人墙内的动静给吸引了过去。

    就只见那位高姑娘下了马车后,便往后面一辆马车过去,翩羽原以为她是要迎着长公主和状元公下车的,却不想这位姑娘竟从那车上拽下一个少年人来。

    那少年抬起头来,却是叫翩羽吃了一惊。他虽换了一身华丽的衣衫,那眉目五官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变——恰正是王明喜。

    “啧。”身后,周湛忽地咂了一下嘴,惹得翩羽又扭头向他看过来,他则仍以手肘撑着她的肩,歪头凑过去笑道:“这小子,好像遇到个不错的机缘呢。”

    说话间,那边早有仆从过去拉开后面另一辆马车的车门。这一次,从那车上下来的,是位中年男子。

    就只见那男子身材颀长,一身月白色绸衫衬着那清瘦的身影,更显得他玉立如竹,风度翩翩。待他转过脸来,就只见此人年纪约三旬出头四旬不到,唇上留着一抹短髭,却是生得肤色白皙,天庭饱满,一双杏眼虽温柔多情,也透着层内敛坚韧,一看便知,这是位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

    此人,可不就正是今年的恩科状元,徐世衡徐状元公。

    人群中顿时发出一声赞叹的感慨。

    徐世衡向着人群的方向微一颔首还礼,便回身从那车内又扶下一个年青妇人来。

    那妇人头戴着一顶帷帽,一袭短短的青色轻纱从那帽檐上垂下来,恰刚刚好遮至她的鼻尖处,只露出一抹殷红的唇色,以及那一弯优雅的下巴曲线——即便是叫人看不到全貌,也能猜想到几分此妇人的美丽。

    于是那围观的众人不由又发出一声赞叹。

    而周湛则清晰地感觉到,手肘下那个小人儿全身一阵明显的轻颤。

    “翩羽。”他不自觉地移开手肘,将手重重放在她的肩上。

    虽然没有回头,翩羽却仿佛知道他的担心一般,只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

    此时,那边状元公已经扶着长公主来到慧因大师的面前,两边人马一阵寒暄后,夫妇二人便在大师的引导下进了山门,倒是王明喜站在山门下,看着那匾额对联一阵出神。

    高明瑞随着她爹娘走了两步,回头见王明喜没有跟上,便过来推着他道:“发什么呆呢?”

    王明喜怔了怔才回过神来,笑道:“我在看那匾额,回头好跟我meimei说上一说。”

    却原来,王明喜胳膊上的伤早就已经结了痂,那王明娟崴了的脚则一时还好不了,看着已经痊愈的哥哥,她的小性儿忍不住一阵发作,整天指使着她哥哥围着她打转。这一切叫身为独生女的高明瑞看到,忍不住就是一阵眼馋,想着自己若是也能有这么个一心护着她的哥哥就好了。于是不知不觉间,她就跟王明喜亲近了起来。因此,这次全家出来上香,她便也不管不顾地硬是拉上了他。

    那王明娟自打进了状元府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这高明瑞不喜欢她,如今见高明瑞对她哥哥另眼相看,也觉得这是巴结那任性丫头的好机会,便也支持她哥哥跟过来,于是王明喜这才得以站在这感恩寺的山门之下。

    高明瑞抬头看看那匾额,却是一撇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又拉着王明喜道:“这后面有个放生池,我带你去看,当年我差点就掉进那池子里,正好我爹路过,拉了我一把……”

    且不说这高明瑞任性地拉走王明喜,只说那状元公和长公主在慧因大师的陪同下,将寺里各大殿的菩萨都拜了一回。长公主拜完起身,回头一脸遗憾地对徐世衡道:“原还想着,母亲和哥哥嫂嫂们难得进一回京,好歹也要叫他们见识一下京城盂兰盆节的热闹,却是不想他们竟就这么急着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