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吉光片羽在线阅读 - 第20节

第20节

    周湛不由就被她逗笑了,却是不再用扇子敲她,而是改用手指一弹她的脑门儿,道:“你倒挺有自知之明。”说着,又是一歪嘴,“虽然你不想让我帮你,可为了我的乐趣,我决定还是帮你。”

    翩羽不禁一阵瞪眼。

    周湛道:“凭你这么个乡下丫头,是不可能知道你爹和长公主不愿意叫人看到的那张脸的。不过我能。”他故意又弹了她一下,道了声:“不用谢。”

    翩羽顿时就鼓起腮帮,瞪着眼道:“谁要谢你了?!这是我的私事!”

    周湛则挑起八字眉,将她上下一打量,冷笑道:“你可真没有做下人的自觉。连你这人都是我的,你哪来的私事?!”

    又道,“不定知道了你爹不愿意叫你知道的那张脸后,你自个儿就求着我不让你爹赎你了呢。”

    看着翩羽圆瞪的眼,周湛哈哈一笑,却是提着她的衣领就把她从桌边拎了起来,道:“知道哪里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吗?”他拿扇子一指地板,“酒楼。酒楼茶肆里的小道消息最多了。”他又看看四周,“当然了,在这里是听不到的。”

    翩羽在他的掌下一阵挣扎,“我爹的事我自己会去打听,不要你多管闲事!”

    “哎呦,你还真就说对了,爷我就爱多管闲事。当年我姑……啊,你那个后娘,就曾说过,我最爱把鼻子伸进别人的碗里。”周湛说着,却是不顾翩羽的抗议,硬是拖着她出了包间。

    包间的门外,沉默和寡言正一左一右侍立在那里,见周湛出来,两个小厮赶紧转身便要跟上,却叫周湛一挥扇子,阻止了他们。

    于是,那店小二就看到一个衣冠楚楚的富家公子,手里提着个穿着身比本人大了一号的旧衣裳的男孩,从那二楼下来了。

    当下,那店小二就误会了,以为翩羽是那街上的顽童,趁人不备溜上楼去打扰了贵客,忙上前对着周湛行了一礼,抱歉道:“哎呦哟,真是对不住贵客,竟叫这小子混上楼去冲撞了贵客。交给我吧。”说着,瞪着眼就要从周湛手里接过翩羽。

    周湛一收手,却是拽得翩羽一个踉跄,那脖子忽地就被周湛的手臂给圈住了。他低头看看她,仿佛这才注意到她的衣着一般,皱眉道:“你怎么还穿着这身衣裳?!”

    翩羽不由就是一噘嘴,翻着眼瞪向他。

    而周湛却仿佛觉得,拿胳膊圈着她的脖子很好玩,竟就没了松手的意思,只对那店小二笑道:“我这小厮淘气着呢,也不知道打哪里淘换来的这身衣裳,竟不肯脱。”又翻手抛出几枚铜板丢给那小二,“给我们找个靠窗的位置。”

    小二这才明白他是误会了,忙道着歉,把周湛二人领到窗口的一个位置上。

    周湛将一脸不满的翩羽按在桌边,然后自己也坐下,听那店小二吹嘘店里的好点心,便叫小二只管捡着拿手的送上来,又要了一壶茶,这才打发了小二,扭头对翩羽说道:“世祖皇帝有一句话,你可听说过?”

    不等翩羽回话,他又道:“‘事实胜于雄辩’,又说,‘实践出真知’,我们……”

    “前一句话出自《檄文》,”翩羽截着他的话道,“后一句出自《起居录》。”

    周湛不由就是眨了一下眼,看着她笑道:“哟,不小心我还收了个才子呢。”

    翩羽一噘嘴,翻着眼抗议道:“我是女孩儿!”

    周湛顿时又眨了眨眼,却是故意歪着脖子,将她一阵上下打量——别说,她这模样,总叫他下意识就把她当小子对待了——又笑道:“这可怪不得我,你前看后看,怎么看还是像个小子。”

    翩羽不禁又是不满地一噘嘴。

    周湛的眼一闪,伸手就又要过去捏她的嘴,吓得翩羽一缩脖子,赶紧抿起唇。周湛笑道:“我说你的下唇怎么明显比那上唇厚呢,原来全是被你噘的。”

    翩羽习惯性地又要去噘嘴,可看看周湛那期待的眼神,她只得吸着那下唇,再次把个下巴皱出个核桃纹来。

    她这鲜活的表情,直看得周湛好不开心,伸手捏着她的脸笑道:“你若是能天天逗我这么开心,倒也值个五千两银子了。”

    许是他提到这“五千两银子”,正好叫那几个打他们桌边经过的客人听到了。被小二安顿在离翩羽他们不远处的那几个茶客,还没坐下,其中就有一人笑道:“你们可听说那个景王的新鲜事了?”

    这边,正好有伙计过来给周湛他们上了茶和点心,周湛正捧着那茶盏辨识着茶香,听到这“景王”二字,那手忽地就是一顿,目光下意识瞟向翩羽。

    翩羽这会儿正和在车里时一样,瞪着双溜圆的眼,一眨不眨地看着那伙计往桌上放着蒸笼。见周湛看向她,她便指着其中几笼点心道:“这几样以前我爹给我带过。不过这是什么?才刚在楼上我也吃到过,只是不知道是什么。”

    “翡翠小笼包。”上菜的伙计憨笑道。

    “小笼包我知道,”翩羽歪头研究着那翠绿的小笼包,又抬着那尖尖的小下巴,好奇地望着伙计求解道:“可怎么是绿色的?”

    “菜汁染的。”周湛抢着答道。

    虽说翩羽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如意,可不管是在徐家,还是在王家,却都不曾叫她下过厨房,她不禁好奇地问周湛:“怎么染的?”

    周湛一窒。他也是只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可因着之前他抢着回答,叫那伙计以为他也是知道的,这会儿只憨笑着看着他,偏周湛并不知道,又不愿意在翩羽面前跌了面子,只得装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喝着翩羽道:“这么多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

    翩羽抬眼看看他,学着他的模样一咂嘴,看着那伙计小声嘀咕道:“不定他就只知道那么一点。”

    顿时,那憨厚的伙计一个没忍住,就笑了起来。一抬头,看到周湛瞪起的眼,他赶紧道了声“慢用”,夹着托盘就溜了。

    周湛在那里瞪着翩羽,翩羽则是一阵洋洋得意,刚夹了只小笼包要往嘴里送,就忽听得旁边桌上的客人笑道:“若真是唐伯虎的扇面儿,倒也值个五千两。”

    这“唐伯虎的扇面”和“五千两”几个字,顿时牵住了翩羽的耳朵。她看看周湛,却是伸着脖子绕过他,探头看向那桌的客人们。

    只听其中一个客人笑道:“哈哈,可不就是妙在这‘若是真的’几个字上。”

    “竟是假的不成?!”有人道。

    “就是假的!”那人笑道,“可不管那崇文院的画博士怎么跟这位景王殿下打包票,说这画十足十就是假画,不值个五千两银子,这位不靠谱的王爷就是铁了心要买。你们猜,他非要买这假画的理由是什么?”

    “什么?”

    “他说,那画假不假的他不管,扇面上画的美人儿够漂亮就行,只冲着那美人儿,就值个五千两银子。哈哈……”

    众人一阵大笑,其中又有一人道:“早就听说这王爷是个荒唐的,打小就爱收集个美人儿,听说他那府里的美人儿竟比皇宫里的还要多。你们说,皇上怎么就不管管他?”

    “怎么管?”又有人笑道,“有太后在后面护着呢。要说这景王的王爵原本得来的就荒唐,这人荒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许是大家都知道这位景王王爵的由来,倒也没人继续这话题。只听先前那人又笑道:“你还别说,这一回皇上还真把那位拎过去好一通训斥,偏那景王说,钱是他的,他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把皇上气得又要打他板子,到底叫老太后给拦了下来。”

    “还真是,”又有人笑道,“说这位王爷荒唐吧,偏他有根金手指,哪怕是随便被人坑着买个铺子,最后都比别人的来钱。就说去年,他被人设计买了那凶宅的事,当时连报纸上都在笑话他,可转眼人家就把那凶宅修成个什么恐怖庄园,还在里面设了很多吓死人的玩意儿,如今光门票就要一两银子一位,且不仅收钱,听说进去的人都要先签个生死状的,可出来的人偏还一个个叫着过瘾,还都想再进去第二次,如今可不叫他赚得个盆满钵满。五千两银子买张假画也没什么,反正他有钱。”

    “可有钱也不该这么花,”另一位道,“他怎么不学着他姑姑临安长公主和咱们那位状元公?有那多余的钱,多设些孤儿院养老所什么的,也更值一些啊。”

    听着那些人的议论,翩羽原正伸手过去捅着周湛的胳膊,才刚要张嘴问他什么,这会儿忽然听到她父亲的名字,她的手不由就是一顿。

    只听那边又有人道:“哎呦,说到状元公,你们知道吗?昨儿徐家人才刚走,就有人到他们家门上去闹事了呢。”

    “咦?谁这么大胆子?”顿时有人问道。

    “还能有谁,”那人撇着嘴道:“咱们那位大才子,状元公前头那个娘子的娘家兄弟呗。”

    翩羽蓦地就是一惊,当即把她要问周湛的话忘了个精光,只伸着个脖子看向那些人。

    ☆、第二十七章·满嘴跑马的路人

    第二十七章·满嘴跑马的路人

    “前头那个娘子?”有人道,“不是已经死了有七八年了吗?她家兄弟这会儿找来做什么?”

    “哎呦,你什么记性,哪有那么久!我可记得那个四奶奶跟三全儿他娘是差不多时候的忌日。头月里三全儿才刚满了孝,也就是说,如今满打满算,死了还不满三年呢。”

    又有人道:“也难怪他记不清,那个四奶奶打嫁给状元公后,就一直那么无声无息的,从不在人前抛头露面。说起来,这才是个大家奶奶该有的作派,哪像那府里的其他几位太太,就没个地方是她们不愿意露脸的。当初世祖皇帝提倡让妇人走出家门,不过是因着战事,叫男人们顾不上生产罢了,如今世道太平日久,妇人就该回家去相夫教子,守着那妇德女诫才是,可你们瞧瞧,现如今谁还讲究个什么三纲五常?加上自威远侯打通西番航道后,从西番传来的那些异端邪说,竟叫……”

    那人还待要再议论下去,却仿佛他这论调已经是老生常谈,叫同桌的人很是不感兴趣,便有人打断他道:“一听就知道你是个不知内情的。那四奶奶不在人前抛头露面,才不是她守着什么妇德,不过是徐家嫌她丢人,都不叫她在人前露脸罢了。”

    又道,“你怕是不知道,这亲事原是那徐老太爷在世时定下的。那徐老太爷,一生就学着个什么魏晋之风,最是不讲究个规矩礼仪,高兴起来,什么贩夫走卒都能拉着一桌子喝酒。这不,这桩婚事就是在喝高了之后,和个什么乡下农户家里订下的。那时候咱们这徐大才子就已经是个举子了,且连教授都说他文采出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又因他是老儿子,徐家老太太更是把他当眼珠子一般,那亲事是左挑右选,偏叫这徐老太爷糊里糊涂竟给配了个不识字的农家女,你说那徐家人可会乐意?偏这老太爷还是个倔的,只说什么做人要讲诚信,逼着咱那大才子认下这桩婚事……”

    “怎么是逼的?”又有那知道内情的人伸手一推这正说得起劲的,道:“所以都说咱这位四老爷是个真君子呢,那‘守诚信’的话,原是他自己说的。听说为了这事,他在他们老太太面前跪了三天三夜,才逼得老太太不得不同意了这桩婚事。不过你们说,一个是满腹才学,一个是大字都不识一个,这两人哪能过到一处去?偏那徐家又是个世代书香的人家,把那四奶奶藏着不让人瞧,也是藏拙的意思……”

    这边,周湛忽然就感觉到手臂上一阵刺痛。扭头看去,就只见翩羽原本正捅着他胳膊的那只手,不知怎么就改而抓住了他的手臂,且,这会儿正越收越紧,以至于她的指甲都掐进了他的rou里。

    看着那丫头原本晶亮清澈的一双眼眸,忽然间变得如枯井般暗淡无光,周湛几乎是下意识地就伸手盖在了她的手上。

    而,从周湛的掌心里传来的温热,渐渐便止住了翩羽那不自觉的哆嗦。

    只听那边又有人道:“哎哎哎,我说你们几个,也忒会捧高踩低了!要叫我说,那徐家看不上人家姑娘,直接拒了这婚事不就好了?偏还假惺惺的说什么‘守诚信’。要真守诚信,把人娶了去倒也好好待人家啊,偏又觉得人家姑娘污了自家门楣,关在后院里一辈子不让见人。你们自个儿扪着良心问一问,你们自个儿家的姑娘,谁愿意嫁给这样一个婆家?且还有……”

    说话那人一伸脖子,压低声音又道:“那徐家说,四奶奶母女是在回娘家探亲的路上遭遇的船难,我们原都以为这是大白天的事,可昨儿我听九哥说,他前些日子下乡收货,正好经过那翻船的村子,细一打听才知道,那船竟是天黑之后才翻的。我俩一时多事,就算了算路程——也就是说,她们娘儿俩要赶上那趟倒霉的船,怎么也得是靠晚晌才出的城。可是你们说,谁回娘家不赶个早?我就想着,这娘儿俩可别是被徐家赶出门去的吧?”

    “胡说了!”顿时,好几条声音反驳道。

    那人不服道:“咋就没这可能了?!我可听在徐家做工的人说过,那徐家,就没把那母女俩当徐家人看待过……啊,瞧,老五!他兄弟不就是在徐家做管事吗?”那人说着,站起身,冲着一个刚进店里的人招着手道:“五兄弟,五兄弟?过来坐。”

    且不说那边呼朋唤友,只说这周湛,打刚才开始,就一直盯着翩羽的脸在看。这会儿听着那边的人在寒暄,他便问翩羽道:“你可还记得那晚上的事?”——那手却是还盖在翩羽的手上。

    翩羽空洞着一双眼,点头道:“我发着烧。我娘说,得快些带我回去,就求着那船家硬让我们上了船。上了船后我就睡着了,听着他们的喊叫才醒过来,紧接着,我就掉进了水里。我不会水,我娘会,我记得我娘托着我,叫我不要害怕,叫我要勇敢……”

    她的眼里忽地涌上水雾。她眨眨眼,将那水雾眨开,看着周湛又道:“之后的事我就不记得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上的岸,也不知道我娘是怎么受的伤,等我醒来时……”她的唇一颤,用力眨着眼道,“我娘已经不在了。”

    不由的,周湛就重重握住她的手。

    只听那边,新加入的那人笑道:“我那兄弟啊,他可没那福气跟着一起进京,他被留下看家护院了。”

    便有人问道:“听说前儿徐家人才刚走,就有人上门来闹事了?”

    “可不,”那人道,“这事真是没法说。”

    “怎么?”

    “你们说,这先四奶奶的娘家吧,当初出事的那会儿都不曾见他们来闹过事,如今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连四老爷都做了驸马了,偏他们这会儿竟忽然找上门来,还跟徐家要什么他们的六姐儿。那六姐儿当年就跟着四奶奶一起没了,这会儿来要个什么人?且还偏赶着徐家主子们全都不在家的时候。你们说说,这不是明摆着想要讹人吗?”

    “徐家怎么说?”有人问。

    “还能怎么说?我那兄弟连话都不耐烦听完,直接就把人打跑了。”

    “嗳,这样不好吧,”有人道,“怎么着两家都是亲家。”

    “有什么不好的?对付那种刁民,就该这样!”又有人打抱不平道:“这事儿要叫我说,不定是那一家子看着四老爷如今被点了状元,偏他们家姑娘没那福气做个状元娘子,这会儿又听说四老爷做了驸马,这是眼红了,想找着由头从徐家讹一笔钱呢……”

    翩羽忽地一瞪眼,就要往起站,却叫周湛一把拉住,冲她微一摇头,严肃着眸子道:“且听着。”

    翩羽看看他,咬住唇,又默默坐了回去。

    “可不就是这话!”只听那边桌上,新加入的那人又道:“当年因着四奶奶的事,两家都已经多年不来往了,这会儿竟又打上门来,不是动了什么歪脑筋,还能有什么情由?如今咱四老爷又是状元公又是驸马爷的,不知道叫京里多少人眼红着呢,若是叫那几个乡巴佬传出什么不好听的,无故坏了四老爷的名声,那才真是不值了!”

    便又有人道:“也是难怪,乡下人嘛,难免眼皮子浅。不过要说起来,大概也只有那临安长公主才能配得上咱们这位徐大才子了。要不是因着这二位联姻,叫报纸上翻出长公主的往事,我都还不知道,那位长公主竟私下里做了那么多的善事。状元公当初在咱们县城的时候,不也跟他的几个文友建了个什么启蒙学堂吗?不收一文钱,专教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书呢。”

    又有人道:“可世上就有那等嫉贤妒能的。你们听说没?有人私下里传,说咱们这位大才子是个什么陈世美,说当初那四奶奶出船难,不定就是状元公搞出来的鬼……说来也难怪,”那人又道:“那戏文里的陈世美,可不就是做了状元后又做驸马的吗?也难怪会被人这么联想了……”

    “哎呦哟,快打住吧,”顿时,好几个声音反驳道,“这种话快别说了,也就是那没见识的乡下人才会信。”

    “就是就是,四奶奶出事那会儿,人家状元公可还不是状元呢!且不定跟那长公主还不认识呢。”

    “哟,这你就错了,”忽然,有个陌生的声音插了进来。众人——包括翩羽和周湛——不约而同全都扭头看过去,就只见那一桌人的后面,不知何时站了个矮胖青年。显见着那些人都是认识的,不由又是一阵拱手寒暄。

    那矮胖青年也不坐下,只将两只手一左一右搭在桌边坐着的人的肩上,望着在座众人笑道:“这事儿可再没人有我清楚了。我原也跟你们一样,以为那二位是不认识的,可后来对照着报纸上的消息一看,再自个儿开动脑筋一琢磨,就叫我发现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顿时,便有人好奇追问道。

    青年笑道:“你们该知道,那位长公主前头的一位驸马,是什么人吧?”

    “知道,”有人道,“长宁伯府的二公子嘛。”

    “对,就是他。”青年伸手指住说话的那人,又笑道:“若不是这‘长宁伯府’四个字,我还真想不到把这两件事给联在一起呢。你们也知道,我家里开着个客栈,我清清楚楚记得,二十一年的正月里,打京城来了些贵客——这正月里原就没什么人会出门住客栈,故而我才记得那么清楚……好好好,闲话少说,总之,那几位爷,嫌我们家的客栈不够好,可我们家客栈已经是城里最好的了,我们家老爷子贪着人家赏的金币,就把我家的后院给租了出去。你们猜,那些贵客是什么人?告诉你们吧,就是那长宁伯府的人!虽然那些人说,他们不过是长宁伯府的门下,是过来劝徐四老爷不要放弃学业,回京备考的,可我清清楚楚记得,贵客里面有个美貌至极的小妇人,那妇人就作着身寡妇打扮。且那寡妇还带着个同样长得很是漂亮的八、九岁小丫头。报纸上不是说,长公主也有个女儿吗?还说她那个女儿不仅打小就知书达理,还传了长公主的美貌。我敢跟你们打赌,那母女俩,定然就是这长公主母女俩!”

    “又瞎说!”桌上有人笑道,“人家带个女眷,咋就叫你看到美貌不美貌了?啊,定是你老毛病又犯了,想着去勾搭人家,才叫你看到的!”

    “哈哈,”矮胖青年一笑,“还真叫你猜着了。为了这,我差点大正月里挨了我老子一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