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王府幼儿园在线阅读 - 第349节

第349节

    沈悦指尖僵了僵,时间那么短,她哪里打听过他?

    但总不能说,之前的脑残话本子小说之类的,总有这样的嗜好奇奇怪怪的人……

    结果卓远给了她台阶,“是不是霍明?”

    沈悦诧异,没有应声。

    卓远当作默认,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图纸上,轻叹道,“真盼着这处幼儿园!”

    其实光看图纸,就知道这次是一处顶级幼儿园,而且有沈悦在,幼儿园里的布置和设施都会齐全,而且充满奇思妙想。

    话题重新回到幼儿园上,沈悦也重新将注意力调整回来,“这次,我还想做一些天文知识放在幼儿园里。”

    “天文好啊!”卓远其实也感兴趣,但天文都是启明学堂中一类很细的分支了,但沈悦能放到幼儿园中的,一定是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的,卓远感叹,“我都想去幼儿园了。”

    沈悦忍俊,“有什么不可以?”

    卓远笑道,“好啊,有一日我也去幼儿园做学生。”

    沈悦哭笑不得。

    两人的目光最后再度回到图纸上,沈悦温声道,“真有这样的一所幼儿园就好了,但又觉得好像很不现实……”

    卓远吻上她额头,“以后,会一直好的。”

    沈悦笑着看他,忽然,又问道,“你怎么说服刘相将宅子给你的?是不是花了很多银子?”

    其实从之前的幼儿园开始,王府的花费应当都不少。

    卓远支吾道,“其实,也没怎么花银子……刘相把府邸赠给我们了……”

    沈悦惊呆,赠?

    卓远叹了叹,冠冕堂皇道,“刘相在朝中多年,门生诸多,我告诉他,我想把王府幼儿园扩建了,正好他的宅子离得近,又方便。以后,幼儿园建府邸这里,孩子们会在幼儿园里学习玩耍,这里是孩子启蒙的地方,孩子幼时接受的教育不同,日后的成就也会不同,所以这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我想多收一些孩子进来……刘相听了我的宏图大志,很感动,就把地契给我了……”

    “……”沈悦还未从惊呆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卓远继续道,“刘相是三朝元老,已经是超脱的人了,什么都不缺,如果一座府邸能有这样的作用,造福旁人,少一座府邸留给子孙也没什么。刘相的老宅在平兴,老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对刘相来说,无伤大雅,还能留身后美名。我同他说,日后幼儿园里,寻一处苑子,就以刘相的名字命名,日后孩子们日日来幼儿园,回到家中,就同家里人说,我今日在雨堂苑学了诗词歌赋,那旁人都知晓这是以相爷名字命名的苑落,刘相特别高兴,这事儿就这么成了!”

    沈悦终于明白什么叫能忽悠死人的嘴……

    卓远又道,“等这处幼儿园开起来,我们就开始收学费。”

    沈悦看他。

    卓远‘娓娓道来’,“反正怎么着也得收些,他们又不缺这些银子,还有以前那些毕业的,也要寻个由头让他们捐回来……”

    他早前对幼儿园的事情也上心,只是不像眼下这样,过于热心……

    沈悦疑惑的目光里,有人解释道,“我想了想,反正,日后朝中和平远王府的事情都要交给卓新了,我们一起来cao办王府幼儿园的事。而且,我们可以再找一些合伙人,刘相算一个,他拿宅邸算合伙了,我们还可以叫上许黎,他以前是太傅,眼下是相爷,得空的时候让,他挂名来给孩子们上一些启蒙课,反正他也喜欢教书,有刘相和许黎做背书,日后王府幼儿园声名更盛,我们学费就再水涨船高一波……”

    沈悦忽然觉得,他已经不是忽悠人的嘴,是jian商……

    卓远又道,“你不是想再开一所招收京中普通百姓孩子的幼儿园吗?等收了他们的学费,我们就再在京中开一所给京中普通百姓家孩子的惠民幼儿园,这样,鱼和熊掌就兼得了!”

    沈悦看他,说得认真且兴致,不似玩笑,是真的在心中惦记过。

    沈悦问道,“清之宝宝是觉得好玩,还是认真的?”

    卓远颔首,“认真,特别认真,我这是妇唱夫随,日后我们的精力就放在王府幼儿园上,府中的事有陶叔,朝中的事有阿新,还有阿旻从旁照看着,我们负责把王府幼儿园开到到处都是。”

    沈悦听着他口中的理想宏图,忍不住笑。

    卓远抱紧她,忽然道,“正好去南顺看看,能不能也在南顺开一间?”

    沈悦笑不可抑。

    ***

    这一路,小八和桃桃唤的还是六叔和阿悦,习惯了,除非留意,改不了口。

    沈悦笑道,阿悦也很好啊。

    小八和桃桃便仍旧唤的六叔和阿悦。

    中途,卓远也沈悦去宋城见过宁和覆。宁和覆是卓远的老师,也是卓远最重要的师长,宁老爷子官居左相,曾是三朝元老,因为年事高了,才在宋城颐养天年。

    卓远同宁和覆在一处,远远看着沈悦带着小八和桃桃在花苑里认识花草。

    宁和覆叹道,“丫头人很好,也招人喜欢,同孩子也亲近。”

    宁和覆客观,“只是,她不算一个王府的好主母。”

    宁和覆目光瞥向他。

    卓远也不避讳,轻声笑道,“我和老师想的不同。府中之事有陶叔就好了,她有自己喜欢的事,就做愿意做的事就好。内宅的事,陶叔也好,我也好,旁人也好,都可以处理,只要她想,她也可以。”

    宁和覆皱眉,“清之,不妥。”

    卓远笑道,“日后,阿新就是平远王了,他的夫人才是主母。”

    宁和覆顿了顿,忽然笑起来,“你啊你!”

    但自己的学生,自己是知晓的,卓远从来就不喜欢朝中的尔虞我诈。

    临走的时候,卓远叮嘱,“老师保重身体,等我从南顺回来,再来宋城看您。”

    宁和覆也笑着点头,“如今我虽不在朝中,但也知晓朝中局势越发扑朔迷离,须自小心。”

    卓远颔首,“老师放心。”

    “去吧。”宁和覆和蔼笑笑。

    沈悦也带了小八和桃桃同宁老挥手作别。

    ***

    一路去往南顺,途中的时间其实过得比想象中的要快。

    每至一处驿馆,沈悦都会在驿馆中写幼儿园主课和助教的教材。扩建后,幼儿园中的班级会增加,幼儿园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对主课老师还有助教的需要也会增多,要有统一的培训体系和课程才能跟得上。

    而且,所有的主课和助教老师,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人。

    她们不仅要知道,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知晓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一个逐步完善的培训体系,要从理念上贯通,才有可能真正去理解如何同孩子们相处,而不是依样画葫芦。

    去南顺的这一路,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回顾和架构,即便这里没有蒙氏的概念,但是也可以标注蒙氏的出处。

    很久没有系统整理过知识,再加上综合早前和眼下环境的不同,沈悦越写越顺。

    去南顺的一路,一日都没有断过。

    卓颖会陪着她一道。

    她前一日写完的,卓颖下一日就在马车中看,然后和她一起探讨。

    卓颖对幼儿园很感兴趣,但早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正好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沈悦的第一个系统教授的学生。

    沈悦也可以在卓颖身上校验哪些部分深奥不易理解,哪些部分观念上有诧异,要怎么调和。

    总归,这一路,卓颖从她这里学了很多,亦帮了她很多。

    ……

    马车上,沈悦也会给小八和桃桃念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沈悦而言都同样重要。

    沈悦同小八和桃桃讲到沿途哪处风光和风土人情,他们就正好途径此处,小八和桃桃才听过沈悦讲的内容,途径时,就全然就能理解书上的描述和沈悦话中的意思。

    在特定的环境下,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也印象深刻,还很容易记住。

    这一路,从西秦北部往南,小八和桃桃开了很多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

    而且很多知识,原本在书上都是一语带过的,但是等亲眼见到的,才感受到,书上也并不都能处处详尽,反倒是看到了之后,更能反过来理解书中缺失的部分。

    所以小八和桃桃很喜欢阿悦和他们讲书。

    其实沈悦也是头一次到沿途的地方,但早前读过的书都在脑海中有印象,所以一路看过来,能和书本上的对上,也能温故知新,又有不一样感触。

    如此,时间过得很快,二月自京中出发,转眼就到三月中下旬。

    越往南走,春日来得越早,等行至西秦同苍月边界的时候,周遭已经有了初夏的影子了。正午时候,当马车行驶得稍慢无风时,马车里还会稍许闷热。

    西秦同南顺并不接壤。

    去往南顺,便要从西秦边关去往苍月南边的硕城,再从硕城转商船去往南顺。

    进入到苍月国境,风土人情和西秦大有不同。

    苍月是周遭诸国中的天朝上国,城郭巍峨,过往守军诸多,往来的商旅更是络绎不绝,一片兴盛繁华的景象,同西秦国中全然不同。

    就连小八都感叹道,“苍月和我们西秦太不一样了!”

    桃桃也跟着点头,这里一座关边重镇都能比得上西秦国中的繁华城市。

    沈悦从未到过苍月。

    沈悦看过很多书,也听学堂的夫子说起过,苍月幅员辽阔,国力兴盛,兵强马壮,往来的商旅诸多。

    但真正到了朔城,才见到处都是长风,南顺,西秦,燕韩,东陵这些国家的商旅,再远些,甚至还有巴尔和羌亚人。

    朔城是苍月去往南顺慈州的必经之地,商旅都会在此汇合。

    码头处,沈悦牵着小八和桃桃,小八和桃桃都很兴奋,除却往来的行人和货物,还有数不清的商船,小八和桃桃都看呆了。

    西秦国中江河稀少,很少走船。

    但这里,满眼望去,热火朝天。

    有商船,有货船,小八和桃桃从未坐过这么大的商船,又听卓旻和卓颖说,从朔城去往南顺的商船要三天!

    他们要坐船啦!

    第246章 师生

    苍月朔城往返南顺慈州的商船和货船很多。

    依照卓旻的意思, 走水路要三日,大一些的商船稳妥些;小一些的商船虽然安静,但不比大一些商船安全。虽然大一些的商船龙蛇混杂, 但侍卫和暗卫诸多, 并无大碍;若单独包下一艘大商船反而引人注目。

    卓旻常年行走临近诸国, 卓远都听卓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