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王府幼儿园在线阅读 - 第230节

第230节

    “陈婶,下次再来。”卓远起身。

    陈婶连忙起身,“等王爷下次来,早让人说一声,我给做一品芙蓉汤。”

    卓远应好,这才伸手,牵起一侧沈悦的手,轻声道,“走吧,有些晚了。”

    陈婶整个人都僵住,沈悦脸色也微红。

    卓远又朝陈婶温声笑道,“陈婶,多谢招呼,我和阿悦大婚时,陈婶一定要抽空来。”

    “啊……哦……好……”陈婶惊得下巴都了下来。

    刚才见他起身,侍卫就将马车驾了过来,置好脚蹬,卓远正好牵了沈悦来,而后扶了沈悦上了马车。

    直到马车滚滚从眼前驶过好远,陈婶才伸手将下巴怼了回来,也才反应过来,平远王方才的确是说,和阿悦大婚……

    天哪……

    ***

    马车中没有旁人,沈悦和卓远各自坐在马车一端。卓远目光时不时看看窗外,忍不住隐晦笑了笑。

    逗逗陈婶也挺有趣,尤其是最后,陈婶的表情,他实在觉得好玩,闹够了,也过瘾了……

    他原本性子就熊,只是后来做了平远王才左右收敛了些,又不代表他原本不熊。

    恶作剧他还是喜欢的。

    只是这么同陈婶一闹腾回去,卓远顿时觉得浑身都舒坦了。

    眼见他看着窗外偷笑,沈悦也猜得到他方才是在特意逗陈婶的,陈婶后来也确实当场听懵住了,正中他下怀。

    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卓远要这么逗陈婶。

    卓远似是也猜到她心思,懒洋洋道,“刚才和陈婶抵平了!谁让她早前诋毁我年纪大!孩子多!妻妾成群,又有外室生养?”

    沈悦顿时愣住,这不是……陈婶早前悄悄同她说的话,卓远怎么?

    卓远凑上前来,继续道,“你怎么就不能贪图我好看,贪图我身材好,贪图我身份地位?”

    近乎原话拓下来的,沈悦想抵赖都不好抵赖,支吾道,“你偷听……”

    忽得,又仿佛想起什么一般,忽然反应过来在栩城的时候,他为什么酸溜溜的左一个青年才俊,右一个青年才俊的……

    因为当时陈婶说完这一达通的时候,她敷衍了陈婶一句青年才俊。

    沈悦顿时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他早前在栩城是在吃这摊子无名醋……

    果真,他伸手将她抵在马车一角,下一句就轻声问道,“我算青年才俊吗?”

    沈悦顿时头疼了几分。

    熊孩子的脑回路果然清奇……

    ***

    定了端阳节前一日,五月初三起程去京郊别苑,所以从五月二日这一天开始,幼儿园就要开始闭园停休。

    马上北院的扩建工程就轮到幼儿园原址了,夏令营之前,沈悦几人要将幼儿园内的教具和孩子们日常用品,分别整理打包封存好,留备幼儿园扩建完成后再启用。

    所以五月初一这一天,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

    马上就到夏令营了,再有耐性的孩子在幼儿园中都有些按耐不住性子。

    尤其是齐格,小五,小八这几个活跃份子,仿佛幼儿园都要关不住几颗鱼跃的童心,巴不得今晚就去京郊别苑开始夏令营最好。所以在幼儿园中的这一天,几人闹腾得就差上房揭瓦了。

    这是齐格,小五,小八几人。

    另外性子淡定些的几个孩子,如阿四和郭毅,还有小六和桃桃,虽然不像齐格,小五,小八几人一样,兴奋地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才好,却也同样心中隐隐激动着,自由工作的时候静不下心来,午睡的时候,也会偷偷相互说着话。

    大家罕见得都没怎么午睡。

    再加上沈悦今日中午不在,是葱青在陪着大家,实在哄不住这堆要去夏令营之前兴奋的孩子们……

    开始时,孩子们还都只是趁葱青不注意,在假装睡觉的时候偷偷说上两句话。听到葱青提醒,也就作罢了。

    后来,说话的人越来越多,葱青逐渐提醒不住,大家干脆开始卧谈,睡意全无,又从捂在被子里叽叽喳喳探讨着去京郊别苑过夏令营,到最后探讨得实在兴奋了,干脆各个都坐了起来,畅想着去夏令营怎么怎么好玩。

    葱青无法,沈姑娘不在,葱青拿不定注意,便让凝白去君兰苑寻沈姑娘问一声。

    沈悦眼下正在君兰苑,同楼清运,王mama还有陶伯几人在一处。

    楼清运是府中从南顺请来的名医,专门给小六医治。之前就说过,会在西秦京中呆上三月左右,这三月里会专门替小六施针治疗,同时也近距离和小六接触,培养小六说话的习惯,定是和她互动,教授小六说话和吐字的方法等等……

    从二月初抵京,到眼下,差不多正好三个月时间,小六也确实从早前的几乎不开口,经历了艰难开口,主动尝试开口,克服困难尽量开口,到现在,已经可以在一定的场合,有能力掌握自己开口说话的节奏。

    虽然仍难免有些磕磕巴巴,但对一个五岁左右,又才刚开始开口说话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进步。

    在楼清运之前,府中也替小六寻过不少大夫。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不短,但一直失望累极。楼清运初来府中的时候,包括王mama也好,桂枝也好,甚至陶伯,心中也都是只抱试一试的态度。

    但沈悦一直谨遵医嘱。按照楼清运的要求,事无巨细。也会让楼清运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至少每隔一日便会和楼清运在一处很久,沟通小六的病情和进展,从不含糊或敷衍,做得甚至比王mama还要细致。

    也是这一段时日,楼清运算是同沈悦熟络,看着沈悦同孩子们在一起时,心无旁骛,却和每一个孩子的相处都认真和诚恳。所以孩子们都喜欢她,不是没有原因。

    眼下,楼清运离京。再回京中复诊最快是半年后的事,小六的病情和往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需交待清楚。楼清运做事细致,要点都落在了纸张上。但是离开前,还是要当面叮嘱一些关键细节。

    王mama和桂枝是主要看护人,关于日常起居,用药和休息部分,楼清运同二人强调得最多;沈悦这里,楼清运说得更多的,是小六在幼儿园里和同旁人的社交相处时。

    楼清运时常会去王府幼儿园医务室,里面的药材和格局也是楼清运构建的,所以楼清运很清楚幼儿园的日常环境。楼清运说的时候,沈悦都认真听着。

    等楼清运这里诸事都交待完,凝白恰好来了苑中寻沈悦,沈悦暂离。陶东洲和楼清运道谢,也商议起半年后复诊之事。

    沈悦则同凝白到了一侧。

    凝白说起幼儿园里,几个公子和小姐因为要去夏令营的事兴奋得不肯午睡,坐在一起裹着被子畅想夏令营,葱青姑娘唤不住,便让她来问一声沈姑娘,请沈姑娘这边拿主意,看看怎么做好。

    沈悦忍俊不禁,要去夏令营了,几个宝贝便激动得午睡不着,可见对夏令营的期盼。今日是幼儿园闭园前最后一日,由得孩子们去吧,不扫他们的兴致,若是可以,让葱青带着他们一起讨论,注意不要着凉了。

    凝白应好,这才转身回了幼儿园处。

    沈悦折回的时候,楼清运和陶伯这处已经聊完,马车早前就备好了,已经在王府大门外候着了,眼下,两人正好踱步往大门处去。

    今日卓新随了卓远一道入宫,还未回来,卓远走前特意叮嘱了陶伯,一定要亲自替他去送楼清运,沈悦正好一道去送。

    从君兰苑到王府正门要些时候,陶伯问起楼清运之后有什么打算,楼清运是说,半年后要复诊,所以这半年时间都会在西秦国中,他早前并未来过西秦,刚好用这半年在西秦四处行医看看。

    陶伯从袖间掏出一枚信物,递于楼清运手中,“王爷早前吩咐的,这是平远王府的信物,楼大夫不远千里来西秦,于我王府有恩。在西秦国中,楼大夫若是有用得上的地方,可以用。”

    楼清运接过。

    平远王府的信物,等于西秦国中的护身符。

    楼清运笑道,“烦请陶管家,替我谢过平远王。”

    行至大门处,陶东洲拱手作别,楼清运回礼。

    临行前,楼清运朝一侧的沈悦道,“沈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悦微讶,还是踱步同他一处。

    “沈悦,后会有期。”沈悦以为他是单独同她道别的,沈悦便也笑道,“楼大夫一路顺风。”

    楼清运点了点头,低声笑道,“这一趟来西秦,最高兴是认识你。他乡遇故知,算是最大的幸事,沈悦,务必多保重,后会有期。”

    沈悦微怔,不知他这一句话里的意思,楼清运已经撩起帘栊上了马车。

    他乡遇故知……

    等沈悦反应过来的时候,楼清运的马车已经驶离了街巷口。

    沈悦微微垂眸,楼清运是……

    第175章 小荔枝

    出了中宫门, 卓远和卓新一面说着话,一面等候马车。

    西秦宫中,宫门分三道。

    由外及内, 分别是外宫门, 中宫门和内宫门。

    外宫门可过马车, 出入外宫门时车辆会做详细盘查;马车可通过外宫门入内, 并行至中宫门处,所有的入宫官员皆需在中宫门处下马车, 待禁军和内侍官详细检查随身携带后,方可从中宫门处步行至内宫门等候入内, 而之前随行的马车,则要折回出外宫门等候,等到入宫拜谒的官员折返时, 马车再回中宫门处接人。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宫中的安全, 但也增加了官员离宫的等候时间。

    眼下,卓远和卓新便是在中宫门处等着马车来接。

    “平远王, 二公子!”身后问候声传来。

    卓远和卓新陆续转身, 见是翁允。

    卓远自然是认识翁允的。

    之前从京中去栩城的路上, 卓新曾在徽城驿馆和翁允与穆夫人照面过。

    卓远温声道, “阿新,翁大人早前曾是晋州知府,眼下调任回朝中任吏部侍郎,日后朝中之事,还需翁大人多照拂。”

    卓新闻言, 拱手朝翁允行礼,“卓新见过翁大人。”

    翁允连忙伸手扶起卓新,“二公子客气。”

    卓新回京的消息, 京中皆知。

    之前平远王在大理寺禁闭的时候,平远王府内的诸多事宜都是由卓新这个二公子出面,陶伯从旁帮衬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二公子虽是平远王的侄子,但平远王尚未成亲,膝下也无子嗣,二公子的年纪正好十三四岁,放在身边历练几年,正是合适的年纪。日后的平远王世子,十有八九是这位平远王府的二公子。

    翁允也心知肚明。

    言辞间,正好平远王府的马车来了中宫门处,卓远朝翁允道,“翁大人,先行一步。”

    翁允拱手,“平远王,二公子慢走。”

    放下帘栊,卓远和卓新在马车上落座,卓新刚开口叹了声,“翁允他……”

    就见卓远凝眸看他。

    卓新忽得敛声。

    果真,很快就听到马车经过处,有内侍官和禁军穿梭与说话的声音,卓新想起入宫前,六叔叮嘱过,宫中多是非,小心祸从口出,便是上了马车也不是安稳保靠的,小心隔墙有耳。

    卓新忽然会意,遂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