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王府幼儿园在线阅读 - 第177节

第177节

    沈悦眼中激动得氤氲,“多谢陶伯。”

    涵生明后两日就回京了,沈悦眸间难掩喜悦,从王府回家中的—路多久,沈悦就笑了多久。

    推开屋门的时候,又想,幸亏陶伯提醒了,过了这么久,家中到处都是灰尘了。

    思绪间,马车在梁宅门外缓缓停下,沈悦听馒头的声音传来,“沈姑娘,到了。”

    这么快?

    沈悦连忙撩起帘栊,映入眼帘的梁宅既亲切又熟悉,是她和涵生来京中度过两年的地方。

    沈悦脱下披风,开始热火朝天收拾起来。

    没有什么比涵生回来的时候,看到家中收拾得整整齐齐,同以前舅舅舅母,表哥和涵生还在时—样。

    收拾家中最需要时间。

    看似活儿不多,实际每—处都需要时间。

    黄昏前后,沈悦终于收拾得差不多了,正好有些饿,便想起西市里陈婶的糖水铺子……

    只是刚出门,才伸手带了屋门掩好,又见馒头驾了车来,看模样,还有些急,应当是来寻她的。

    “怎么了,馒头?”沈悦上前。

    馒头笑嘻嘻道,“沈姑娘,陶管家来小的来接你,说给六小姐看病的大夫刚刚到府中了?”

    给小六看病的大夫?

    沈悦忽得想起,南顺名医……

    第141章 新的考验

    沈悦原本是准备夜里留在梁宅的, 但南顺的大夫来了府中,陶伯让馒头来接她,沈悦便随馒头一道回了王府。

    小六的事, 能不耽误则不耽误为好。

    栩城温泉一事后, 大凡离府, 卓夜都有安排叶子和段牧跟着沈悦, 确保沈悦安全。

    在王府时间越久,沈悦越觉得因为王府的暗卫头领是卓夜的缘故, 整个王府的暗卫都差不多同卓夜一样‘质朴随和’。沈悦在梁宅收拾的大半日, 叶子和段牧也没闲着, 打扫,除尘, 比府中的小厮还勤快利索不少, 足见平日里没少干这类的活儿。

    沈悦离开的时候,梁宅还有一些地方没收拾完,叶子和段牧让沈悦放心,剩下的清扫和整理留给他他们做就好,保证等明日来看的时候,焕然一新。

    两人一人一句,似双簧一般。

    沈悦道了声谢。

    梁宅离王府其实不远, 很快,马车在王府门口停下。

    陶伯早前便让跟前的跑腿小厮在大门处候着,见了沈悦下马车,小厮连忙迎了上来,“沈姑娘。”

    “怎么样?”沈悦一面同小厮往小六和小八苑中去,一面问起小厮小六这里的情况。

    小厮一直是在陶伯跟前做事的,府中大小事宜都多少清楚些, 于是趁着去君兰苑的路上,细致朝沈悦道,“大夫姓楼,听着口音,像是南顺人士。楼大夫是黄昏前后刚到府中的,人一来,陶管家就让人去通知沈姑娘一声了,眼下,楼大夫正在君兰苑,先给六小姐看看。”

    沈悦点头。

    看来南顺名医的事,府中并不是很多人清楚,陶伯也未同近前的人说起,特意回避了,沈悦也不画蛇添足。

    小厮一面走,一面继续,“小的也刚从君兰苑出来,楼大夫问了不少关于六小姐的事,问得很细致,诸如日常的喜好,厌恶的东西,作息习惯,甚至饮食习惯等等都有问及,王mama和桂枝也一直详细应着,小的是看楼大夫记了好几页纸。临到陶管家让小的出来在大门口等沈姑娘的时候,陶管家还同楼大夫说起,说王爷的意思,还有重要的事,沈姑娘这边知晓。”

    沈悦很快会意。

    卓远口中所谓的重要事情,应当是在平宁山时候发生的事。

    那时候只有卓远,她和桃桃在。

    小六不仅朝卓远唤了一声“六叔”,还磕磕绊绊说了声“快跑”,这件事只有卓远和小六清楚,卓远也只把当时的情形说给了她听。

    大夫要详细了解小六所有情况,才有办法做准确的判断,对症下药。但眼下卓远应当已经不在京中了,桃桃又年幼,当时周遭的情况只有她最清楚,所以陶伯才会让馒头借她回府。

    卓远答应过小六,她不愿意,他就不同旁人说起她唤了六叔的事。

    所以对小六而言,知晓她曾今开口说过话的人,只有沈悦和卓远两人。

    小厮的言辞间来看,卓远也只是交待过陶伯一声,南顺名医来的时候,要有她在,但是并未对陶伯说起过详细原有。

    沈悦心中思忖着,脚下同小厮一并到了君兰苑门口。

    君兰苑外,已经有伺候的丫鬟在迎候,“沈姑娘,楼大夫同王mama和桂枝jiejie说完话了,眼下正同六小姐在后苑暖亭处,陶管家也在。陶管家说,等沈姑娘来,就直接领姑娘去后苑暖亭处。”

    “好。”沈悦应声。

    后苑暖亭相对是不那么正式的地方,大夫应当是在王mama和桂枝这里了解到小六的基本情况后,想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开始同小六交流。

    小六不会说话,对陌生人的观察和戒备,天生比旁的孩子强。

    这个楼大夫治好了不少这样的病人,所以很清楚怎么构建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尤其是,对方是小孩子。

    未见其人,但沈悦心中却稍稍舒缓了些。

    等到暖亭处,丫鬟福了福身,“沈姑娘。”

    沈姑娘笑着颔首,丫鬟撩起帘栊,朝内里道了声,“沈姑娘来了。”

    暖亭中的人停了下来,明显观察到听到身后的人入内时,卓卿(小六)眸间微微清凉,似是下颚也微微张了张,若是一个正常能说话的孩子,此时应当已经唤出对方名字了。

    卓卿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自觉反应,那情况同完全没有反应的一类孩子比较,是要有机会得多。

    楼清运敏锐得捕捉了先前这一刻。

    而小六也果真朝着方才入内的沈悦莞尔,虽用的是手语,但说明有表达的欲望;下颚同刚才一样,不时便微微提了提,是先前的自觉反应已经可以常态化。

    楼清运眸含笑意。

    这孩子有说话的欲望,但是遇到了困难。

    相比起从没有开口的念头,需要循循善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能治愈的机会大很多。

    但除了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自身条件。

    有时候,一直不会说话,并不一定是生理缺陷或着是心理原因,而是很有可能因为在该学说话的时候,身体条件出现了异常,譬如,神经压迫等等,让孩子恰好错过了最好开口的时间。

    在当下的环境里,需要一点点尝试着找出原因。

    但若是能确认,卓卿是在某些场合开口说过话,便可以确认,这些缺陷是可以通过成长和不断的对应刺激来修复的。

    楼清运能观察到,卓卿对众人口中的这位沈姑娘有特别的心里联系。

    在方才同王mama和桂枝说话的时候,卓卿想要沟通表达的念头并没有如此强烈。

    有时候在临窗观察中,病患和家属之间因为太过熟悉,反而可能不会引起共鸣,而是一直让病患保持和早前一样的状态。

    但如果有新的外部环境刺激,而这种新的外部环境刺激,是正面,有效的,往往可能激发病患的潜能。

    楼清运没有着急回头,而是一直认真得观察着卓卿。卓卿的这些下意识反应,比先前记录的不少日常信息还要来得有用和直观些。

    小六朝沈悦跑过去,楼清运没有阻拦。

    为了保持和孩子齐高,楼清运先前一直是半蹲着的,因为蹲得时间有些久,稍微有些麻,撑手从地上撑手起身,转身看向沈悦。

    看到沈悦的时候,楼清运还是微微吃了一惊。

    从他刚才到平远王府起,管事的陶管家就让人去请所谓的“沈姑娘”,先前和王mama还有桂枝沟通的时候,也都近乎每两句都有一个“沈姑娘”,卓卿的弟弟卓宁也一直在问阿悦要回来了吗……

    所以在楼清运的印象里,沈悦有些类似于后宅的女管事,因为年纪没到管事mama的年纪,所以被称为沈姑娘,但所有的人都频频提及,且是正面印象,那应该也是年纪不小了。

    但看看到沈悦其人时,楼清运还是愣了愣。

    这不就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一个吗?

    但方才听起来,王府中孩子的大小事宜都是这位沈姑娘在拿主意?就连一侧老沉持重的陶管家也都深以为然。

    楼清运是有些意外。

    眼见沈悦上前,半蹲下,与卓卿齐高,说话时态度温和亲厚,看向卓卿的目光也柔和,同王mama、桂枝等人对卓卿的主仆间的尊敬不同。

    楼清运有些诧异这样的关系。

    但又忽然想,许是这样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楼清运看向沈悦和卓卿互动时的目光,更多了些探究。

    也更确定,沈悦同卓卿之间的关系,同卓卿和王mama,桂枝,甚至是陶管家之间都不相同。

    很快,沈悦同卓卿说完话,目光看向王mama,王mama会意上前照看着小六。

    沈悦起身,踱步到楼清运跟前,轻声道,“楼大夫,我是沈悦。小六这边情况,陶伯和王mama,桂枝几人应当都同您说起过了,若是方便,我有些话单独同您说?”

    “好。”方才陶管家就提起过,楼清运应声。

    ***

    两人踱步往北院幼儿园的方向去,沈悦是觉得,若是大夫想要对症下药,除却对小六过去的日常有了解,也应当了解幼儿园的环境。

    因为小六每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在幼儿园里度过,大夫的治疗,幼儿园要怎么配合,可能都要大夫见过幼儿园的环境,并且知晓小六在幼儿园中的日常后,才能给出建议。

    正好,平名山的事情,还要单独和楼大夫沟通,小六在未必合适。

    所以她方才是轻声同小六道,带楼大夫去看看幼儿园,小六才颔首。

    君兰苑到幼儿园有一段距离,沈悦在途中同楼清运大致说起了当时在平宁山中遇到地龙的情景。

    楼清运没掩住眸间的惊讶,一方面是地龙和野外环境生存的惊险,另一方便,便是沈悦口中说起的,当时恶狼偷袭,卓卿情急之下紧张开口,青涩又艰难唤了一声“六叔”,还有后面那声,“快跑”。

    楼清运不由驻足。

    他是没想到,沈悦的一番话,验证了他早前的猜想,那从今日的观察,和尽调来看,卓卿不能开口说话,极有可能因为在该学说话的时候,身体条件出现了异常,错过了最好开口的时间。

    卓卿在情急之下曾经开口过,说明这些缺陷,通过孩子自身的成长在不断修复,而外界反复刺激也加快了这种修复。

    “所以,刚才陶管家说的重要的事,就是这件事?”楼清运再次确认,避免遗漏信息。

    沈悦点头。

    楼清运好奇,“那为什么没有告诉府中旁人?”

    沈悦应道,“小六早前在平宁山开口之后,也有想开口说话的念头,但是一直吃力,有一次也涨得面红耳赤,但是没说出来,焦急得快哭出来。卓远是说,小六从来不会说话,忽然开口或许只是偶然,可能条件还不成熟。欲速则不达,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反而让孩子畏惧开口这件事,弄巧成拙。所以卓远同小六商量,在小六想告诉别人她能开口说话之前,这件事情只有小六,卓远和我知晓,连陶管家也不知道。”

    楼清运欣慰笑了笑,“这么做是对的。”

    沈悦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