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庶偶天成在线阅读 - 第11节

第11节

    相反她从来没有把陈益和当作以后可作为夫君的人选,真的不是陈阿兄人不好,他好的都快让她自惭形秽了,但是长兴侯府实在是家大业大,这种后宅斗争复杂的地方,就她这种战斗级别,估计一进去就被轰成了渣渣啊。

    这辈子的沈珍珍自小就没有被培养宅斗技能,所谓三岁看到老,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才能活得安乐。再说,陈小郎君的世子父亲估计也是看不上自己这个出身目前从六品官员的府上,未免以后大家都不好过,她还是装傻比较好,其实她的内心也满满都是美人只可欣赏而不可采撷的辛酸泪啊。装傻充愣珍姐是个中好手,于是看着珍姐那一副完全不开窍的样子,陈小郎君的确内心郁闷,却还不能写在脸上,憋屈感可想而知。

    待沈夫人特意对儿女提到,她娘家兄弟要携儿从陇西到扬州拜访,沈珍珍即将见到表哥时,陈小郎君心中立刻警铃大作。之前有个出身优越,又受沈二夫人喜欢的萧令楚,就已经够让人恼火的了,如今又白白多个表哥,这还得了!平时,那些女郎们最爱看的话本中,不都是表哥与表妹青梅竹马,最后互相倾慕而喜结连理的故事吗?

    心中颇有危机感的陈小郎君自发现珍姐对自己毫无情愫后,开始细细琢磨着怎样才能等沈珍珍长大,将其顺利骗回家,越想吧,越觉得前路灰暗,但是他又不是那种轻易放弃之人,怎会甘心就此打住。索性沈珍珍得年纪不大,依着沈氏夫妻对沈珍珍的宠爱,自然不会这么早就给她定下亲事,他还有的是机会!

    本来就聪慧的陈小郎君冷静下来后,便觉得此事需徐徐图之。特别是在经由水路南下的路上,看着京杭运河上的来往船只,让陈小郎君想起当年他和沈家人相遇,沈珍珍赠药的场景,更加觉的沈珍珍与他乃是天赐良缘的天作之合!

    终于,在沈珍珍已经觉得看见水面就心慌慌的时候,众人于这日下午在了扬州城外的码头上了岸。而沈二老爷已经高效率地去北城的官府报了道,并在南城中为家人置办了一处两进院落,这两天一直使人在城外的码头等待家眷的到来。

    所以沈珍珍兄妹跟着沈二夫人一到,就在家丁的带领下,顺利地来到了扬州南城中的新家。众人刚一开门,沈二夫人左脚才跨过门坎,就听见一声饱含热情的呼喊,“阿姐。” 沈二夫人手中的团扇立刻掉落在地,整个人都呆傻了,眼前向自己飞奔而来的男人是谁?

    沈二夫人的眼眶忽然就溢满了泪水,哭得不能自已,来人可不就是自己自出嫁后就未见过的阿弟,李元恪。沈二夫人一看见他,仿佛就看见了年轻时的阿耶,多年未见的阿耶也不知道如今老成了什么模样。姐弟俩都是泣不成声,沈二老爷从前厅一路走来,也颇为感慨,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实的小郎君。

    沈二夫人忙拉过沈大郎,二郎和三郎以及沈珍珍道,“快叫阿舅。” 沈家兄妹纷纷给第一次谋面的阿舅行了礼,随即沈二老爷将跟着自己身后的小郎君介绍给沈氏兄妹道,“这便是你阿舅家的郎君,你们的表兄弟,李天翔。”

    这位李小郎君被点了名,略带羞涩的从沈二老爷身后探出半个身来,一脸好奇得看着众人。沈珍珍一看差点笑出来,为了淑女风范生生地忍住了,表哥啊你这扭捏羞涩的模样真真不合适你黝黑粗犷的面容啊。

    李元恪抹了抹眼角的泪珠,一把拉过儿子李天翔道,“还不给你姑母和表兄们行礼。” 李天翔先是绞了绞衣袖,紧接着细声细语地给沈二夫人还有沈家兄弟行了礼,最后还不忘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问了一声表妹好,说完继续绞衣袖。沈珍珍看着自家表哥,脑海中出现了本应是套马杆的雄壮汉子,此刻确是这般扭扭捏捏的场景,觉得这个有强烈反差感的表哥是真有意思,自然笑容可掬的跟表哥也回了礼。

    陈益和站在后面,看见了李天翔的面容先是松了口气,因为其实在不符合当代标准的审美,可是看到沈珍珍满眼的笑意,不同于其对萧令楚的爱答不理,他立刻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满心自问,“莫非四娘子喜欢的是这个黝黑黝黑的类型?” 但是陈小郎君可是天生就晒不黑,即使顶着烈日练习一下午骑射,他顶多是晒得脸色通红,第二日又是雪白如玉了,哪里能像这位郎君一般的黑,这是个难题。

    沈二老爷看着这院子都是人,连忙道,“别挤在门口了,咱们进去说话,让下人们将行李慢慢搬进来。”

    沈二夫人拉着阿弟一会儿问着她阿耶的身体,一会儿问到弟妹的样子,总之她今天似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问,多年未见的姐弟都恨不得能一股脑道出这些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李天翔第一次离开陇西的边关,跟着父亲大人一路来到这热闹繁华的扬州城,他对一切都是好奇的,甚至于今天见到父亲总是提到的姑母,也要细细打量。再一见到珍姐,觉着这个表妹怎么就这样得水灵,不,用什么词都不能形容她,真是他见过最美的女郎!

    沈珍珍当然跟李天翔在陇西边关见到的小娘子不大一样,陇西边关的女郎们整日顶着风沙,能比李天翔白点,哪里比得上沈珍珍的肤若凝脂,雪白如玉呢。先不论五官,女郎一白这三丑,老祖宗总结的古话自是有他的道理的,要不然为啥西京的众女郎总是花重金购买脂粉往脸上涂了一层又一层呢。沈珍珍这光洁白嫩的皮肤就已经够她表哥惊艳的了,更别说那愈发精致的五官,更让他觉得表妹是美若天仙的了。

    这一日的傍晚,众人在沈府吃了一顿热闹非常的晚饭,没见过世面的李天翔觉得姑母家的人不仅各个长得极好,就连饭食都如此可口,再喝上一杯酸甜的葡萄浆真是要好喝的流泪了。别看李表哥是皮肤黑了些,但是他长了一双漂亮的眼睛,能够充分地表达他内心的喜悦,那湿漉漉的眼睛配上那惊喜的表情,可直把另外一桌的沈珍珍看得是眼睛都要笑弯了,自然时不时看看有喜感的表哥。

    李元恪一直在不停地敬酒给姐夫,感谢他多年来对阿姐的照顾。多年来在边关盼望着能再次见到阿姐,久了久了也只能从儿时的记忆中找寻阿姐的模样,他小的时候最爱的事,就是跟在阿姐的后面,无论她走到哪,小小的他就要固执的跟到哪,一直到她要远嫁到西京,他光着脚跟着那抬着阿姐的轿子一直跑啊跑,真的是太远了直到他真再也跟不上,看着阿姐远去的方向哭了很久。如今,他终于又见到了阿姐,怎能叫人不激动。

    大概是李元恪这么多年的思念终于找到了出口,酒喝多了开始真情流露,眼泪汪汪的,最后把自己喝趴下了。李天翔从未见过父亲酩酊大醉的样子,此刻觉得十分不好意思,试着自己扶起父亲回房休息,无奈人小力薄,最后还是在沈大郎的帮助下才将父亲大人扶回房。

    沈家兄妹按照父亲的吩咐,终于各自入住新屋,沈珍珍看着布置一新的房间,很快进入了梦乡。而陈小郎君却在客房中,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沈珍珍时不时就看着李天翔笑的场景,内心堵得厉害。直到夜渐渐的深了,赶路辛苦的陈小郎君才终于迷迷糊糊的入睡了,连做的梦都是乱糟糟的,真真是女郎不知少年心,愁坏个人呐。

    作者有话要说:  李表哥憨厚登场!傻乎乎的他,其实也能戳中萌点!

    ☆、萧令楚之母亮相,众郎君齐聚沈府

    古人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呢,三个郎君也能一台戏,这个戏唱得也是精彩非常。咱们慢慢道清这来龙去脉。

    箫令楚的阿耶是江南上督护,因此扬州新来的官员一到扬州城先来拜见,沈二老自然也不能例外,当然希望能与上峰搞好关系,日后好升迁。

    萧令楚恰学堂开学之前,在扬州家中陪伴父亲母亲大人,无意中听沐休的父亲对母亲说起,今年新来扬州城的官员中有前平安县令沈庆元,调任扬州做允判。萧令楚的心立刻就飞出了自家,行色匆匆地牵着马就出门了。

    萧令楚的母亲崔氏还想找儿子说两句话,一转眼儿子就不见了,又不知道上哪野去了。萧夫人其人出身自清河崔氏嫡支,自然是通身气质不俗,萧令楚的好样貌一大部分原因是萧夫人本就是真真的美人。恰萧令楚的庶妹萧凤琪来给嫡母请安说说话,远远就看见嫡母在前厅中喝茶,气质美如兰,叹了口气,也难怪父亲大人一直宠爱嫡母。萧夫人一看是萧凤琪来了,笑着将她拉到身边,说了几句,然后问道“你阿兄在族学可有十分交好的同窗?”

    萧凤琪立即想到了沈府的双生子,答道,“听说阿兄跟沈氏郎君们十分交好?”

    “前平安县令沈家的?” 萧夫人想到之前萧令楚略微提过,就明白萧令楚这是急急出门找同窗去了,也宽了宽心。

    萧凤琪紧接着又补充道,“阿兄不仅跟那沈氏郎君们交好,还对那沈氏小娘子格外上心。”

    “哦?” 萧夫人一听刚宽的心又提了起来,可是却面色未变,轻轻地抬起了下巴,一双水光美目紧紧地盯着萧凤琪,意味深长地问道,“是琪姐在女学的同窗?说说吧。”

    萧凤琪连忙躬身答道,“此小娘子在沈府排行为四,长得十分明丽可人,听说是沈府的姨娘所出。”

    萧夫人的眉头皱了皱,没有打断萧凤琪,看了她一眼,示意其继续说。

    萧凤琪似受到了鼓励紧接着道,“那沈娘子不仅貌美,还十分的聪慧,在课堂上总是得到先生的夸赞。之前,阿兄还特地嘱咐我,平时要多照应着沈娘子,若是有哪个女郎对其不满,要对沈娘子相帮。”

    萧夫人听完,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站起了身,摸了摸头上的金丝镂空的珠钗,笑道,“送你去女学,看看这不过一年,整个人气度都更好了,你先下去吧。”

    萧凤琪低着头退出了嫡母的主屋,她虽不能从嫡母的脸上看出不悦,不过这么多年她和姨娘都一直小心在嫡母身边生活,对其脾气多少是了解的,她笑的越开心,也许是心中正不悦的时候。萧凤琪想到了萧令楚对珍姐的热乎样,脸上闪过一丝嘲讽,轻勾了嘴角,暗想,沈珍珍啊沈珍珍,恁平你多聪慧,多貌美,就你那个家世,永远过不了我嫡母这一关。

    萧夫人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想着儿子今年就十二了,是该cao心娶亲等事宜了,她必须给娘家去信,选出一个嫡女作为八郎的妻子。两大家族的利益最能维系的方式就是联姻,如今她在萧家站稳了脚跟,自然要继续担起延续两大家族结两姓之好的责任,八郎的妻子必须是清河崔氏的嫡女,至于那个沈四娘,不过是芝麻小官家的庶女,也就刚刚够给八郎做妾。娶妻娶贤,妾倒是可以美点,若是那沈四娘是个不老实的,还有其他妄想,可就真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且说萧令楚出了门,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沈府在扬州的新宅,如何能去拜访,只得牵着马百无聊赖的走在市集,恰看见一个脸熟的人正从一家店面走出,可不就是沈大郎。萧令楚喜出望外,连忙牵马上前,直呼,”仲明兄!“沈大郎一抬头,便看见了萧令楚,笑道,“真是巧,在这扬州城中就见到令楚贤弟。”

    萧令楚忙问到,“听闻沈府搬进扬州城,不知在哪条街上?”

    沈大郎道,“家父是在汉城路买了一处两进院落,若是你到了汉城路便能看到了。”

    萧令楚随即问道,“仲明兄是来街上随便逛逛?我虽每年基本在武进祖母家,却对这扬州城十分熟悉,如果仲明兄不嫌弃,我便可带你在城中逛上一逛。”

    沈大郎先是行礼感谢,摇了摇头道,“今日是带我表弟来置些墨宝,我们这就回府了,令楚贤弟不若去我们府上看看?二郎三郎见到你一定欣喜非常。”

    “表弟?”萧令楚从未听双生子提过有表兄弟,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表兄弟?萧令楚十分好奇。

    恰李天翔此时从店中寻出来,看到沈大郎松了口气道,“表哥我看那支小狼毫笔就行,你再帮我看看。”

    萧令楚见多了面白的书生样,忽然一看到李天翔那黝黑黝黑的面容,连忙笑出了声道,“这位郎君怕是抹了炭灰在脸上,怎的如此的黑。”

    还没闹明白情况的李天翔立刻侧头看着表哥,沈大郎连忙对表弟介绍道,“这位是二郎三郎的同窗,萧令楚。” 又连忙对萧令楚介绍道,“这位是我娘舅家的表弟,李天翔,前两日刚从陇西边关而来。”

    李天翔仿若没听见萧令楚的大笑声一般,连忙露出憨厚的笑,称呼了一声,“萧兄。”

    萧令楚也觉得自己刚刚的大笑有些过,忙道,“李贤弟,若是你想买笔墨纸砚,我知道不远处有一家十分有名。”

    李天翔连忙摇手,道,“不用特别好的纸,不过是最近为练字而用。” 沈大郎道,“我这表弟过两日要随我一起去长丰书院,最近一直在苦读,我才拉着他出来转转,我们也该回去了。”

    萧令楚忙道,“那我是该上门拜访的,可是今天实在也没带礼,你们在此稍等片刻,等我去德味斋包几盒点心,上次听四娘子对这点心铺子的点心赞不绝口。” 还没等沈大郎回答,萧令楚一跃上马,就消失在这条街的尽头。

    李天翔看着萧令楚消失的身影,感慨道,“本以为益和兄的丰姿已经是极好的,如今这个箫郎君倒是能平分秋色,中原真是人才济济。”

    沈大郎拍了拍表弟的肩膀道,“你可知那箫郎君出自哪?兰陵萧氏!其母又是清河崔氏嫡支,你说这箫郎君能差的了吗?”

    对世家有所了解的李天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箫郎君大有来头,怎么表哥们认识的同窗都是大有来头呢,才到扬州几天的李天翔,每一天都会收到心灵的冲击,更觉得自己以前就是井底之蛙。

    还真就是片刻的功夫,萧令楚就骑着马回来了,手里拎着德味斋包好的点心,跳下了马,对沈大郎道,“我一进去就叫他们把最好的给我包了几样,咱们这就走吧。”

    于是在沈大郎的带领下,萧令楚终于登了沈家的门。此刻的陈益和正在院中,帮助双生子晒书。这一听见门响,就知道沈大郎带着李天翔回来了,哪里想到这出门买个笔墨都能碰见萧令楚。

    沈珍珍恰好也抱着自己的书出来晒,可不一眼就看见除了自家几位兄长以外,风格各异的几位郎君。

    展颜微笑的陈益和看见沈珍珍,连忙几步上前,道,“我来帮四娘子晒书。”

    头仰得十分高昂的萧令楚见到珍姐,得意的晃晃手中的点心道,“上次四娘子不是说,德味斋的点心好吃,今儿给你包了几样。”

    黝黑黝黑还带憨笑的李天翔,cao着带有陇西口音的官话道,“表妹呀,你咋抱这么多书,都是啥书啊?我来帮你。”

    沈珍珍眼前的这三位少年郎,忽然就心中生出一种,我真是个香饽饽的美妙感觉。

    双生子一看见萧令楚,眼睛一亮道,“箫郎君如何找到的?”

    萧令楚摸摸头笑道,“在街上随便逛逛,恰巧看见仲明兄,顺便来拜访一番。”

    “是啊,我和表兄在买狼毫时碰见了箫郎君,他还以为我脸上抹了炭灰呢。” 李表哥憨笑道。

    沈珍珍一听,立刻又想对萧令楚翻白眼,怎么几年过去了,这二缺就没啥长进呢,每次你想对他改观时,就能被他的一句话瞬间刷低好感,这是怎样的一种高功夫。

    陈益和接道,“箫郎君定是离得远,没有看清。我倒是觉得天翔贤弟这肤色看着身体十分康健。”

    沈珍珍同意地点点头道“这天气都逐渐转热了,谁家还烧炭火啊?萧阿兄莫非最近在家苦读,眼神不大好使??”

    萧令楚这回一听沈珍珍这反语,转头细细地看了看李天翔,才发现这看着憨厚的傻小子,根本不傻啊,不过一句话看看就让沈珍珍对自己翻白眼了。随即冷哼一声,“李贤弟还是养白些的好,学问再好,即使过了明经科,吏部甄选的时候,外表姿仪也是考量的重要标准呐,可别怪我没告诉你。”

    沈二郎一看箫郎君的脾气上来后,忙出来打哈哈道,“此番还劳你破费了,带了德味轩的点心来,不若我叫人将点心摆入碟中,待我们整好书,一起去品尝一番,上次的香粽我今天可还记得那个香味。”

    箫郎君这才脸色好转,道,“也没精心挑选,不过是捡了几样最贵的来了,不然怎么好意思拿出手呢。”说完还斜眼看了李天翔一眼。

    三郎忙唤来秋叶接过萧令楚带来的点心,然后唤萧令楚一起帮着晒书。若是在家萧令楚从来不会做这等事,此刻倒觉得挺有意思,再看看沈珍珍对她表哥那一副笑脸,十分不屑,不就是个边关来的土小子,她倒是热情得很,哼!

    陈益和一边轻放着书,一边耐下心对李天翔讲起书院得趣事,可把李表哥听得津津有味。沈珍珍一边听一边还时不时插上几句,三人倒是笑声连连。苏姨娘恰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细细地将陈益和,萧令楚以及李天翔看了又看,心里若有所思。

    作者有话要说:  三位郎君,大家喜欢哪个呢?欢迎投票!

    ☆、李表哥回陇西,陈益和急返西京

    话说这沈家兄妹们在新家不过住了两日,便要各自启程去各自的学堂了。李天翔则在父亲大人的陪同下,跟着大表哥还有陈郎君出发去长丰书院考试了,陈益和看着李天翔的忐忑不安,仿若看见当年参加考试的自己,心中也是颇多感慨,一晃三年过去了。

    李元恪陪同儿子去书院考试的打算是,若是翔哥真的就此考上了长丰书院,他便将其托付给阿姐家照应着,自己一人独自回陇西;若是翔哥没有考上,就跟着他一起回陇西,再给翔哥寻个好学堂。无论如何等到长丰书院的新生榜贴出来再说。

    李天翔自来了中原,先是见了陈益和,再见了萧令楚,这两个郎君已经把他比得是自信全无了。从陇西出发时,对考上长丰书院的信心也直线下降了。这不,到了之后,第二日准备进场考试前,李天翔这是紧张得一手的汗,黑黝黝的脑门上也满是汗,还一步三回头地问李元恪,“阿耶,我考不上可咋办呀?” 李元恪摆了摆手,笑道,“考不上,咱们回陇西给你找个好学堂。” 李天翔这才憨笑地点了点头进去考了。

    待几日后榜出来了,李天翔果真是没上榜,哭得是昏天暗地的,偏还无声无息的。陪着看榜的陈益和就看着脚下的泥土不停地被打湿,才知道李天翔哭得是多么伤心,叫人看着都于心不忍,只得摒弃了平日对其的不良情绪,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沈大郎拍了拍表弟的肩膀,耐心道,“回去后继续努力,日后咱们在西京城见。”

    李天翔用袖子抹着泪水,直点头,随即跟着父亲去扬州的沈府收拾行李,跟姑母告别后,踏上了回陇西的路,可惜美丽动人的表妹已经去了学堂,连告别都不能有,叫考试失利的李天翔心中更觉难过。沈二夫人愣是给阿弟塞了一个大包袱,都是她带给阿耶还有老姨娘,以及她弟妹的礼物。李元恪走前还细细叮嘱他阿姐道,“阿姐以后常常写信回来,阿耶年纪大了,每每看到你的信不知有多高兴,看一次信,能足足念叨一个下午呢,说的都是阿姐小时候的事情。”

    沈二夫人本就舍不得多年未见的阿弟,再这么一听,眼泪就砸了下来,觉得自己过去的这些年只在乎丈夫儿女了,太疏忽了娘家,急忙抹了抹眼泪,答应道,“哎,知道了,回去跟阿耶说少喝酒啊,到了就给我寄封信报个平安。你家翔哥,我看是个好的,日后必定是个出息的。”

    十几年没见面的姐弟,就这样再次分别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相见。但是,此番李天翔却因为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在其姑母,沈二夫人的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深觉侄子翔哥,日后是个肩上能担责任的,同时却又为其可惜,如果能留在长丰书院读书就好了。沈二夫人深深地叹了口气。

    另一边,沈珍珍跟着二兄三兄回到萧家学堂继续开始新一年的学习。这一年的学习加上了沈珍珍最最头疼的女红,真真是苦不堪言,白嫩的手指被扎的满是针孔,开始后悔以前净跟母亲撒娇了,应该学些女红的的,总好过现在被绣娘先生强逼着大强度练习。

    萧令楚听双生子后来说到李表弟没考上长丰书院回陇西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说他长得太黑,所以连书院的先生都看不下去了。”

    。。。。。。

    本以为最后一年会在长丰书院安然度过的陈益和并没有如愿,四月下旬,陈益和接到家中的急信要求速速归家,说长兴侯身体有恙,陈益和预感不好,开始准备收拾行李迅速上路赶回西京。沈大郎看着急着收拾行李的陈益和忙询问是怎么了。

    “家中祖父身体有恙,我急需赶回西京。”陈益和擦了擦额头的汗,自己收拾书本,陈七收拾着衣物。

    沈大郎一听脸色突变,忙问,“那还回来吗?”

    陈益和苦笑道,“只怕回去才知道,也许要在家待许久,不过我已将家中地址抄好,仲明兄若是通信我一定收得到,若是你回到西京,也来寻我。”

    沈大郎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些的陈益和,心中真真不是滋味,毕竟这么多年的同窗,大家走得如此近,已经相处如兄弟。忽然这个人就要从你的生活中抽身而去,沈大郎心中的不舍和失落是难以言喻的。

    “不管如何,到了西京后来个信,放心吧,以后咱们还有机会相见的。”沈大郎安慰道。

    陈益和点了点头,满脸的苦涩,道,”代我向二郎三郎道别,还有。。。还有。。。四娘子,若是以后有缘,咱们还会再相聚。”

    这日收拾好行李,陈益和告别了沈大郎,快马加鞭地离开了,沈大郎看着陈益和远去的背影,长叹了一声。

    待陈益和终于抵达西京,回到府中后,人人表情肃穆,他心中咯噔一下,暗道,看来是不好了。 陈克松看见儿子回来了,似是松了口气,道,“你祖父身体怕是要不好了,才急召你回来。” 陈益和点点头,不禁问道,“祖父的身体在我离京时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不好,可是什么急症?”

    世子摇了摇头,拍拍儿子的肩膀道,“不要问了,去你自己屋里收拾收拾,去看看你祖父,自你考上书院后颇得他看重,看到你大概也会开心些。”陈益和只得回屋去,心头的疑惑愈来愈重。

    若说这全府人心惶惶的,就有那么几个心里真的乐的,一个是世子夫人,赵舒薇,这么多年都一直盼望着成为这诺大侯府的主人,而今儿已经隐隐约约看见自己马上要成为长兴侯夫人了,怎能不心生喜悦;而另一个就是香雪了,自打听说陈益和要回来,就每天在屋口翘首期盼,就盼着郎君归来,这一看就是个没死心的。

    陈益和只得问香雪,“府中发生了何事,我离家时一切好好的,怎么就忽然身子不好了?”

    香雪一听,连忙探头看看门外,将屋门关住,倒弄得陈益和紧张起来了,实在是香雪的前科太让人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