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庶偶天成在线阅读 - 第8节

第8节

    陈益和略觉奇怪,问道,“郎君还有事?”

    “我。。。我。。。我把花灯让给你,你告诉我你姓啥名谁。”

    陈益和生平第一次遭遇被索要姓名的事情,心生警惕,面上却依然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在下与郎君不过萍水相逢,还是不留下姓名的好,某这就告辞。”

    “你给我站住!你知道我是谁吗?平时多少人哭着巴结我,怎么就你如此不识好歹。”女郎一边说,一边得意的亮出了自己的腰牌,上面写着御赐安城。这会儿要是再不明白眼前这位嚣张的女郎是谁,陈益和就真是个傻子了。原来眼前这位女郎就是新帝十分宠爱的女儿,安城公主。其母作为新帝的后妃之一,颇为传奇,出身不高,自入了太子府却颇得新帝的喜欢。这不,新帝即位后,竟然封其为杨嫔,可惜的是杨嫔只为新帝诞下一女,此女十分得新帝喜欢,被封为安城公主,今年已经十二岁,是该到选驸马的年纪了。

    安城公主的侍女此时厉声道,“你见了公主还这么无礼,还不报上名来。”

    陈益和躬身道,“草民姓陈名益和,家住长兴侯府。”

    “天哪,你就是今年的那位新的郎君,你。。。你。。。上了西京美郎君图册了。”此时的安城公主眼睛放光,恨不得给陈小郎君的脸上盯出个洞来。

    “既然你已经报了姓名,这个花灯算你的了,我可是说话算话。”公主一副自己很大度的样子,将花灯让给了陈益和。

    陈小郎君掏了铜板,提着花灯迅速离开,与自己的堂兄们去汇合了。心里暗暗奇怪,何为西京美郎君图册?

    卖花灯的老板已吓呆,生怕公主迁怒自己,哪想到我们的刁蛮安城公主只是看着陈益和远去的背影,痴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作者有话要说:  女配出现鸟!

    ☆、上元节风波乍起

    安城公主这多年来仗着她阿娘的受宠,总是敢于朝着她阿耶张口求这求那,只要不是过分的请求,过去她的太子阿耶都还是尽量满足的,如今她的阿耶可是皇帝了,主宰着整个帝国,百姓的生活,安城公主更觉得飘上了天。因此,第二日,安城公主便从公主院直奔自己阿娘的紫苑阁。

    杨嫔看到自己的女儿自然是高兴非常了,这两年女儿大了,她也颇有女儿初长成的喜悦,但是忧的是,过两年孩子就该招了驸马,出宫而建公主府,见面可就没有如此频繁了。

    “阿娘!”安城公主还是撒娇般地称呼杨嫔为阿娘。

    “慢点走,这么急匆匆为哪般?”杨嫔手拿团扇遮住了半边脸,露出的娇颜美丽非常。

    “阿娘,阿耶说以后让我自己选驸马是不是真的?”安城开门见山地问到。

    杨嫔第一次听女儿自己提到选驸马的事情,不由得道,“你父皇是有此意,但是你该知道皇家的公主历来在招驸马这件事情上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的,全凭你父皇做主,安城为何今日问起?”

    “阿娘,儿昨日又见到那个面戴昆仑奴面具的郎君了。”

    杨嫔一听笑了,去年除夕她的女儿偷跑出了宫,女扮男装的跟着哥哥们去了朱雀大街,回来后就一直若有所思,她这个做娘的哪里看不出女儿有心事,一问才知道,这是遇到了一个面戴昆仑奴面具的小郎君,愣是让安城难以忘怀。哪里想到昨日又见到了,这还真不是一般的缘分。

    杨嫔笑道,“那他是谁家郎君?”

    “儿昨日问了才得知,他是长兴侯府的,但是并不知道是具体哪一房的郎君,名叫陈益和,看着却似有胡人血统,而且他正是今年新上榜到西京美郎君图册的其中一位呢。”

    这一提是长兴侯府,再一提是胡人血统,整日为肃宗红.袖添香的杨嫔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八成便是长兴侯世子家的庶长子。

    杨嫔摇了摇手中的团扇,轻轻对女儿说,“那八成便是当年长兴侯世子从西域带回来的胡姬所生的庶长子,此子可是十分漂亮?”

    提到陈益和,安城公主立刻来了劲,“阿娘,你不知道,女儿也是见过不少郎君了,哪有一个像他长的那般精巧,怪不得那眼光毒辣的画师也将他画入了图册,大概今年西京城的贵女圈中都会讨论这陈郎君了。”

    杨嫔看着女儿那闪亮的眼睛,哪里还看不出女儿的心思,谁还没有过年轻的时候。只是能在后宫中有一席之地的人,没有两把刷子可是不成的,漂亮的美人多了,凭什么杨嫔能多年受到肃宗的喜爱,这朵解语花绝不是只靠脸,靠的还有聪明的头脑。可惜的是杨嫔多年来一直护着安城,倒叫安城养成了天真直率的样子,心里一点事情都搁不住,真不知是喜是忧。

    “安城,你可知长兴侯世子乃是你父皇的亲信之一,若是你有了招长兴侯世子家的郎君做驸马的心思,这也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安城公主刚刚还有神采的眼睛立刻暗了暗,急匆匆问道,“为什么?”

    杨嫔不紧不慢道,“长兴侯世子多年来算是你父皇的一名爱将,年纪轻轻,如今就已经官居四品,前途不可限量,招了多少人的嫉恨。若是你父皇再将你嫁入长兴侯府,恐怕更是将这一家人置于风口浪尖之上。若是长兴侯世子已是一枚废棋,也许你还能成事,但是你父皇怕是会继续重用他,因此长兴侯世子一定不会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公主。”

    安城公主越听脸越白,从小到大,她十分相信阿娘的话,虽然她自己又傻又天真,可是她从来没有怀疑过阿娘的智慧。想起陈益和的脸,十三岁的安城公主生平第一次有了心如刀绞之感,眼泪立刻倾眶而出,“阿娘,你帮帮安城,安城一年来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站在那繁华似锦的朱雀大街上,看着我笑的场景。阿娘!儿求求你成全儿。”

    杨嫔看着平时倔强的女儿这就哭了,心里也不好受,但是她这紫苑阁已经是众人盯着看的地方,行事需更加要谨慎,出不得半点差错。理智上她应该让女儿立即打住所有不该有的念想,可是情感上又不舍得阻断女儿的一片真心,这唯一的女儿是她心头的rou,多年来在后宫争的是什么,仅仅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当然不是,是要为女儿支起一片天,看着她嫁给一个如意郎君,从此生活和和美美。

    “不是阿娘不帮你,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阿娘知道你伤心,但是在此事上,阿娘却偏偏不能开口替你求。若是你自己还是执意,那便是要招驸马的时候你自己向你父皇说,探探你父皇的口风。何况那陈小郎君还小你两岁,应该不会早早定亲,若是你父皇认为此事不妥,你便要打住不再提,明白吗?”

    安城公主心里不服,暗自思量,多年来父皇如此宠爱阿娘和自己,自己贵为皇家公主不过是看上一个长兴侯的庶长子,阿耶又怎么会不答应。既然她看上了陈益和,那他只能当自己的驸马,想到他温柔的语气还有那琉璃般的眼睛,安城公主霎时又是满心的甜蜜。爱情让人丧失理智,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情”这一字。

    再说,陈小郎君在上元那日遇到安城公主后,才知道有西京美郎君图册这么回事,于是在路过名为“甄选书局”在店外摆的摊时就询问了一下可否买一本。哪里想到书局的卖书小哥,擦了擦汗道,“不好意思啊,郎君!我们这个西京美郎君图册首批是要提前预定的,如果郎君没有预订,只能等我们第二波刊印出来后再来了。

    陈益和惊了,这西京美郎君图册怎的如此畅销?陈小郎君实在是太低估了西京城民风彪悍的妇女们和未婚女郎们的一片少女心了。谁不喜欢翩翩美少年,就算得不到,哪怕只是看看也是好的呀!特别是大周还是个崇尚男子美姿仪的,连吏部选官的时候都要看看你的仪表,可想而知外形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

    卖货小哥看着眼前的这位郎君皱了皱眉,忽然大叫一声,“这位郎君是不是姓陈?”陈益和被吓了一跳,点了点头。只见那位卖货小哥的脸立刻红了,大喊,“啊!我今儿真是撞大运了,郎君等下,千万等一下。”

    只见刚刚还说书必须得预定的小哥儿,跑进店里手捧了两本图册跑出来,打开其中的一本,快速翻到了一页,兴奋地指着图上的人物道,“郎君您。。。您。。。这是今年新上榜的美郎君呀,快看看这可不就是?”

    陈益和一细看,可不就是自己的人物像,此画颇为传神,上面的少年郎还骑着马,旁边还细细的标注着自己的姓名,连出自哪里都有!

    陈大郎和陈二郎一看陈益和神色有异,两人的注意力立刻从走马观花的看书上转了过来,凑上来一眼就看到陈益和看的那一页。陈大郎惊奇道,“这画中人物怎的与三郎如此像?” 陈二郎看着书上的标注,目瞪口呆道,“这。。。这。。。这。。。不就是西京城最惹贵女和妇孺们疯狂的西京美郎君图册?前几日我阿娘都没有预定上,三弟这是上榜了?”

    二人这目瞪口呆状让陈益和也是惊讶不已,他很少在西京城外出,怎么就上了什么劳什子美郎君图册了,难怪今晚出行遭遇热辣目光,原因全在这图册上!

    还未等陈益和开口,那卖货小哥立刻拿来笔,急急道,“不知道郎君可否给这本图册签个名,我自己另外留的一本图册就送给郎君了。”

    看着小哥那热切的目光,陈益和只得硬着头皮写了自己的名字,哪里想到看到陈益和的字后,卖货小哥更激动了,“郎君的字怎的如此好,真真是人如其字啊。” 如果不是卖书小哥是个男子,这会儿那激动的表情,还有红彤彤的脸,可是跟那怀春少女好无两样。

    于是趁着还没有被其他女郎围住尖叫的时候,陈益和拉着两位堂兄落荒而逃,跳上自家马车,回府了,这个上元节过得可真真与众不同。陈益和看着手中的图册,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陈二郎怪叫道,“哎呦,三弟这回可是要靠美姿扬名西京城了,若是以后被贵女看上,可就富贵无忧了。” 听听这语气,酸的呀都可以拌芹菜吃了。

    陈益和摇了摇头,“二兄可别笑话我了,我看这回我得速速离京了,否则父亲大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还望两位兄长暂且对府内的人保密。”

    陈大郎倒是这回通情达理了,“你可别指望这能瞒多久,不过几日府内人就该知道了,待到世子大伯过两日开始上朝见了同僚,也许很快就会知道了,所以你也好自为之吧,不过此番你确实是扬名了,也不算坏事。何况你看看这西京城美郎君图册上的人物都是达官贵人之子,你也不算是丢脸。”

    陈益和苦笑道,“益和身为郎君,扬名不是因为才学或是武艺,竟是因为姿仪,真真是难为情了,大兄二兄可就给我留点颜面,再笑话我了。”

    因此陈益和回到长兴侯府后,当夜就开始收拾了行囊,准备速速南下。恰长丰书院再过月余又该开学了,正心里苦恼的陈益和忽然看到了自己买的兔子花灯,想到了珍姐,不知珍姐看到花灯是什么表情。

    于是上元节刚过的第二日,就在那安城公主去向其母倾诉的时候,陈益和匆匆告别了一家人,在侍女香雪哀愁的目光中,速速的离开了长兴侯府,策马出了西京城。出了城门轻呼一口气,陈益和回头看了肃穆的城墙一眼,便转过头毫无犹豫地疾驰而去,随从陈七肩上背着一个大行囊,在自己的马上,急声呼喊道,“郎君等等我,那个花灯可是挺沉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陈小郎君这就要在贵女圈中出名啦!

    ☆、长兴侯府众人反应不一,陈益和南下错过珍姐

    陈小郎君赶在众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并且积极的打听他之前离开了西京城,的确是个明智之举,因为最近的长兴侯府各房已经快被各种问题问到词穷了。

    先说说长兴侯府中,不管那官职大小,要去朝中应卯的各房男人们(除却世子),每每旧例是中午堂饭之后,同僚们便有那么一会儿时间聊天。最近,这些官员们是被府内的夫人和姨娘们狠劲地吹了吹枕边风,自然也是对西京城新流行的事物有所耳闻,当然包括了新发售的西京美郎君图册,于是就各种问题扑面而来,“哎,那个陈益和,陈小郎君是你们府上哪房的啊?多大年纪?可婚配否?”

    男人们只能老实回答,“世子那一房的!”众人的眼睛刷就亮了。紧接着答道,“年十一了,长丰书院学子,无婚配!”众人的眼睛更亮了,如果现在是黑夜,可以看到那光都要发绿了,可不是官员们都想到了自家的适龄女郎了嘛。“不过是世子的庶长子,世子的嫡子今年不过六岁。”众人这一听,哦这陈益和原来就是长兴侯世子的那位庶长子啊,于是分分钟就都眼神回归了正常,人也都安静了。毕竟这个时代,人们还是十分介意嫡庶的,你人再好,是个庶出可不是比别人嫡子嫡孙的矮一节嘛!

    再说说这各房夫人们,是最近都觉得自己人缘太好了,频频有别府的夫人给自己下帖子。于是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婀娜多姿的欣然赴约了,可惜的是去了还是被问同样的问题。不过众夫人们听了陈益和是庶长子的消息后倒是反应不一,有的很介意是庶出子,有的则已经失去理智,觉得陈小郎君各方面都好,已经能掩过是庶出的不足。于是开心赴约的夫人们出门是兴高采烈的,答了一圈问题是半点跟自己没点关系,回家时却是愤愤不平的。

    且说,陈大郎和陈二郎倒是想着替三郎多保守几天秘密,实在架不住西京美郎君图册的火爆程度,于是这家里学堂一开,堂兄弟们也是各种发问,二人只得承认,那画上的人就是他们府的陈三郎。

    于是陈益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近兴侯府内各个小圈子的讨论对象,当然众人褒贬不一,有认为陈益和只能靠美色博人眼球了,不过到底也是扬名了;有认为陈益和从来只是靠张脸的,如今上了这画册可是给长兴侯府丢脸了;还有人认为谁说我们府内郎君们是粗汉子,我们不就出了个美姿仪的这还上图册了呢!

    长兴侯世子知道了以后,颇有些无奈,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的确是长得漂亮,完全继承了他和夏锦的容貌优点。虽说陈益和上了这西京美郎君图册看着是扬名了,但是却成为了人们饭后的谈资。按照世子的规划,陈益和毕竟以后还是要谋个职位为朝廷效力的,铁铮铮的汉子上了这个图册总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色彩。何况陈益和只是个庶出,并不适合如此吸引人的眼球,他情愿陈益和明经登科或是战场扬威而扬名,也好过一个劳什子美郎君图册啊。

    世子夫人赵舒薇,虽然以前也是西京美郎君图册的购买者之一,但是,自从知道陈益和上了图册,她觉得那个画师真真是白负盛名了,竟然让一个胡人生的庶子上榜,实在是立刻拉低了这本图册的质量,但是赵舒薇的家人却不是这么想的。这不,她那历来给她出谋划策,精明非常的嫂子就有意将家中的庶女嫁给陈益和,一来是方便赵舒薇家来控制,二来能清楚陈益和的一举一动。赵舒薇这么一听就动心了,只是这陈益和才十一岁,而且世子总来没有提过该给这个儿子怎样安排婚事,这回赵舒薇倒没有轻举妄动,冒然去找世子提联姻之事。

    不管西京城内是如何景象,陈益和已经远离了纷杂的舆论漩涡,经由洛阳坐船南下了。待将近一月的水路之后,他终于抵达了扬州。虽然自小长在西京,但是几年在扬州的生活,让他十分喜欢江南。

    陈益和稍微休整了一下,就带着自己为沈府人精心挑选的礼物,包括那个精巧的兔子花灯来到了沈府。

    开门的下人一看,呦是常客,陈郎君。沈大郎闻声前来,一看是陈益和,笑道,“你可真真是没赶上我们府上的热闹劲儿。一大早家中一拨人就出发去武进了。”

    “武进?”陈大郎一听是兰陵萧氏所在地,立刻反应不是双生子开学,便是沈珍珍跟着一起去了。果不其然沈大郎解释道,“之前家母不是一直希望珍珍能进箫氏女学,如今可是得偿所愿了,珍珍这年纪一到,加上大伯同僚的疏通,可不就去那女学上学了,家父因最近衙门的事情走不开,我母亲带着苏姨娘和一干家丁,护送珍珍和二郎三郎去武进了。若不是这几日等你前来,我恐怕也一同赶去了。”

    陈益和的心忽然感觉就不是滋味了,这种感觉奇怪的很。按说珍姐不在家中,他留下礼物便是,为何会因见不到小人儿而心生惆怅,真是怪哉!

    沈大郎拍拍陈小郎君的肩膀道,“如今就剩你我二人了,过两日便可出发去书院,这家中没有了二郎三郎的闹腾,珍姐的笑声,倒还真有些不适应呢。”

    陈益和强笑道,“四娘子进了女学,日子恐怕就不似在家中这样逍遥自在了。”

    沈大郎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吗?听说箫氏女学的教学也是有君子六艺的课程,不过珍珍跟着那夏娘子的确是进益不少,年前那夏娘子走的时候,可把珍珍哭得是十分不舍。母亲则从去年就开始给她置办衣物,别看她人小,行李可比你我二人的行囊加起来都多呢!”

    陈小郎君尽量调整自己心中的失落,轻说,“看来今年给四娘子带的礼物是不能亲手送上了,只能留在府里,待她回来再看了。”

    “还说呢,这个小家伙走的时候,把你给画的纸鸢,送的香墨,那是一个不落都装上了。”沈大郎无奈地摇了摇头。

    陈益和霎那间眼睛就明亮了起来,心里偷偷的乐了起来,暗想,“原来我送的东西,她都带着啊。” 一刹那间这心里忽然就心生喜悦,看看这不过一会儿功夫,可把陈小郎君的心搞得是上上下下的,一会儿酸一会儿甜。

    说到沈珍珍,这个小财迷,哪里知道自己前脚离开家,陈小郎君后脚就捧着从西京买的花灯来了,不然她说什么也要等收了礼物再走啊。

    沈二夫人不愧是女中豪杰,带着苏姨娘这个小跟班和沈府的一干随从,护送着三个孩子到了目的地,武进。这还是沈二夫人第一次来到武进,以前听闻兰陵萧氏在此苦心经营了几代人,富裕非常。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一户户大院子整齐地排列着,门口路边的树郁郁葱葱,沈二夫人觉得这里是规划得十分齐整,应该是由建筑师指点过而建。那西京城当年不就是著名的建筑巨匠宇文大师精心设计,结合了西京的风水和地貌,才建筑而成的。于是沈二夫人一边看着马车外的景象,一边点头。

    而箫府内一直盼望客从平安县来的箫小郎君,自年前得知沈珍珍这个有意思的女郎年后就会来自家女学上学,最近没事就过来门口溜达溜达。这不,这日吃过晌午饭的箫令楚以散食儿为由,继续来门口溜达,不就撞上了吗?一看远处来的马车,再一看马车一停,跳下来的沈二郎和三郎,箫小郎君暗自压住内心的激动,疾步走去喊道,“沈二,沈三!”

    双生子一听见好伙伴的声音,回头就看到了箫令楚。沈二夫人戴着纬帽牵着沈珍珍下了马车。尽管快一年没见了,沈珍珍一听见箫令楚的声音就觉得头皮发麻,连笑都省了,反正全口牙还没换完,还是别丢人了。

    箫令楚这个孩子甭管说话多么讨人嫌,面子上的礼仪功夫那是没有白修炼的,他十分有礼貌地上前给沈二夫人行了礼,还称呼了珍姐一声四娘子。沈珍珍只得硬着头皮,低福了身子道,“见过萧郎君。”

    箫令楚立刻拍了拍胸脯笑道,“四娘子以后唤我一声阿兄即可,我与你二兄,三兄乃同窗好友,四娘子自是能唤我阿兄的。” 虽然箫令楚那桃花眼笑起来颜色极好,可惜沈珍珍心里可不买账,不过出于礼貌还是脆声道,“萧阿兄。”

    这一声可把箫令楚笑得连眼睛都没了,沈珍珍随即翻了个白眼,被沈二夫人看见立刻瞪眼予警示,那意思就是,你作为一名淑女,怎么能做出翻白眼这么不雅的事!沈珍珍立刻是蔫得比萝卜还蔫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陈小郎君捧着精挑细选的兔子花灯,没有见上我们的珍姐呀。

    ☆、沈珍珍入女学

    被沈二夫人这么一敲打,珍姐立刻乖了,只得跟着母亲在箫令楚的带领下,进了箫氏女学的大院子。

    箫氏女学的院子和箫氏族学的院子不过一墙之隔,正在院子中浇花的女学负责先生闻声抬头一看,呦这不是箫八郎嘛(箫令楚在这一辈排行为八),贵客啊。箫令楚解释清楚来意,这先生也是个人精,哪里还不明白,这箫八郎对同窗的家人可是十分的上心,于是也打起精神,热情的引着沈府众人参观了一下女学。

    女学分前院和后院,前院的几间大房分作不同年龄入学的小娘子的学堂和琴室,后院几间屋子则是留给那些需要住宿的小娘子们,概因箫氏女学不同于郎君们的族学,这女学的女郎大多都是箫氏女郎或是当地个别官员乡绅家的小娘子,因此大部分人都住得很近,每日回家十分的方便,像沈珍珍这样的是极个别。

    沈二夫人最最关心的自然是自家珍姐的住宿条件,于是草草地扫了两眼学堂,便直奔后院住屋。看着整齐非常的高顶房间,沈二夫人这一颗高悬着的心才总算是放下了。虽然出发前,沈二老爷再三叮嘱,这次珍珍入学不易,不可要求太多,说是这么说,沈二夫人可舍不得自己捧在手心的珍姐在这受委屈。她边看边点头,感慨着到底是箫家,即便是最普通的房间,都能窥见这个世家的富裕和风貌。

    珍姐看着布置整齐的房间也极为满意,细细打量一番,这低塌上铺着的是牡丹缎面被褥,靠窗处是学习用的矮桌以及跪塌,矮桌的墙上还挂了一副柳体字写道,“学无止境。”屋内的各种器具也是一应俱全,梳妆台上的雕花铜镜被擦得十分光亮,就连那烧炭的铜庐造型都极为精巧,沈珍珍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箫令楚小郎君家那不是一般的有钱,那是相当的财大气粗,不差钱!

    不过倒叫珍姐觉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间内没有配置一个矮坐墩,这对于万不得已绝对不正襟危坐的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具,因此她十分明智的把家中的矮坐墩也一同带来了。当然前世根本还没来的及在学校寄宿的沈珍珍,觉得这样的寄宿生活十分新鲜。

    沈二夫人大手一挥,使唤了下人们和双生子将珍姐的东西一一搬进房间,就连箫令楚都轻挽起起了金丝线刺绣暗纹的外袍衣袖准备帮忙。沈二夫人一看,忙阻止道,“萧郎君不必如此客气,你已经帮了忙了,就不必再做这些粗活。”听到这话,沈珍珍这会儿都快怀疑,箫令楚是不是她阿娘的私生子了,呸呸呸,那肯定不是啊,可是她阿娘对待箫令楚真真对她和二兄三兄还要好,太让人不平了。

    待众人该搬的搬,将一切都收拾妥当,沈二夫人便要携苏姨娘以及府内一干家丁准备离去,珍姐不依,左手抱着母亲的腿,右手拉着苏姨娘的手,眼泪汪汪的,十分不舍。沈二夫人是个情绪外露的,这会儿已经是红了眼眶,百般不舍。反观苏姨娘看着倒是十分镇定,苏姨娘笑了笑,摸着珍姐的头道,“咱们府里还有老爷和你大兄,夫人送小娘子来已是不易,当然不能久留,小娘子要懂事。” 珍姐道理其实都明白,只得哽咽着说,“那阿娘和姨娘一定要念着珍珍。”

    沈二夫人这一听,心里这个疼呦,连忙搂住孩子的头道,“我的心肝儿呦,阿娘怎么会不念着你呢。”

    三郎揪了揪珍姐的头发道,“怎的这般没出息,平日在家倒是怪厉害的,一会儿笑我,一会儿笑你二兄,原来是个窝里横,还哭呢,真是不知羞。”

    二郎赶忙上前安慰道,“母亲请宽心,这里有我和三郎照应着呢。您就放心回去叫阿耶也放心,我们也会儿时常写信回去的。”

    箫令楚也正儿八经地保证说,“夫人请放心,箫某跟夫人保证,在这箫氏女学里,我必不叫别人欺负她。若是她缺了东西,我便让下人送来就是了。”

    沈二夫人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对箫小郎君感激一笑,抹了抹眼角的泪滴,慈爱地对沈珍珍嘱咐道,“阿娘看你平日心里弯弯多得很,如今我和你阿耶都不在身边,在这女学里也要机灵点,咱们既然来了,可要好好学,不叫你阿耶和我失望嗯?”

    珍姐点点头,乖巧地对母亲说,“母亲放心,珍珍一定不辜负阿耶和您的苦心。” 于是沈二夫人这就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箫氏女学,返家而去了。

    待沈二郎和三郎,以及箫令楚也一同离开后,沈珍珍使唤着留守的侍女夏蝶,一起将自己的房间好好的布置了一番,先是将陈小郎君画的纸鸢挂于墙上,再将家中人送的笔墨纸砚一一摆上桌,当然也包括了陈小郎君送的谢氏香墨。摆着摆着她才发觉,陈小郎君这些年真真是没少送自己礼物,不愧是好阿兄,比她二兄三兄都尽责!最后再将自己心爱的小坐墩摆到矮桌旁,这一间屋子立刻就有了沈珍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