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临凤阙在线阅读 - 第72节

第72节

    这头一个便是李庭府上。因为被比得灰溜溜的,李安书觉得颜面甚是无光,很是消停了一阵子。

    见女儿心情极差,长孙佩妍是担心的。但想到这可能会让李安书打消掉嫁给德王的想法,她又觉得不是坏事。“都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可李安书怎么能不想呢?“我就是不明白!”她低声道,颇有些恨意,“长得那么漂亮,又能出口成章……这怎么可能?”

    “你是觉得,若是这条件安到长安任何一户好人家的女儿身上,就正常了?”长孙佩妍提醒道。

    李安书一怔。若是把这样的条件安到鱼初身上,她肯定还会不平,但却没那么不平了。“好像是这样!”

    长孙佩妍便叹了口气。只从门第出身看人,小女儿还是太嫩。“那你说说,一块金子,在长安和在岭南,有什么区别?难道它在岭南,便不是金子了么?”

    “……啊?”李安书愣住了。这话的确有道理……所以是说,不管家世如何薄弱,但元非晚就是那么厉害的意思?

    长孙佩妍见女儿有所动摇,便继续柔声劝说道:“你想想,你阿姊嫁与太子,与我们家来说,已然是极大的殊荣。而如今,你却是不可能嫁与德王了。因为,长安城里可不止咱们李家一家有女儿!若好处都给咱们家占了,那以后就肯定有人找麻烦。要知道,树大招风啊!”

    这话,李安琴也委婉地和李安书提过。母亲和jiejie都这么说,李安书便有些明白,她之前和jiejie做亲兄弟妯娌的想法不太可能实现。而如果德王妃与她无缘,那她也不必太介意元非晚抢了最大的风头。

    “可我还是不太高兴。”她嘟哝道,“您没见她的态度!”

    “怎么,她对你不敬了?”长孙佩妍疑惑地问。这应该不能吧?若真是这样,两个公主加一个太子妃还不得削死元非晚?

    “不敬倒是没有,”李安书继续抱怨,“但她根本就不多看我一眼,就像我根本不存在一样!”

    这话听着味道很不对,但长孙佩妍深谙女儿的说话方式,知道实际上是另一种情况。“你的意思是,她没主动向你示好吧?”

    李安书悻悻然点头。

    长孙佩妍本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还是放弃了。

    元光耀和李庭乃至她丈夫李翰云都没交情,更可能有仇;在这种情况下,元非晚只是没有刻意和李安书套近乎,已经是很有教养的表现。若元非晚对其他人都是这种反应的话,她必须得说,这家教太良好,难怪南宫长公主中意。

    幸好,这么个潜在的巨大对手和他们没多大关系。要头疼,就让鱼家头疼去吧!

    ☆、81第 81 章

    六大箱子的东西,元非晚领着两个婢子,收拾了好几天,才分门别类放好,一一登记造册。关于她娘在吴王府的软禁生活,其他的先不提,至少一定衣食无忧——

    光是这些送来的东西,价值就颇为不菲!

    看来,她外祖府上即便是出了事,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不是一口大黑锅还没摘掉,元家准保能跻身长安城里最不能得罪的人家之一!

    这么想想,长安和岭南的生活落差的确很大。她自己就算了,得亏她爹和她世叔竟然呆得住三年!

    一想到顾东隅,元非晚就不由联想到顾芳唯。虽然顾芳唯显出了一种过分腼腆乃至畏缩的态度,但她仍旧觉得哪里不对。只不过现在她们接触太少,她并不能下定论。

    又过了几日,元非晚闲得无聊,便想着外面风头是不是已经过了。但就在她真的出门验证之前,有人主动登门拜访。

    这人便是王真。“来之前也没给你打个招呼,真怕你把我关在门外呢!”她笑嘻嘻道。

    “怎么会?”元非晚听着她只是随口一说,便也笑着回答:“我正无所事事,你就上门来了,简直能算心有灵犀!”说着,她便让婢子上茶点招待。

    王真很有口舌之欲,见得元家茶点精致,就不客气地多吃了几块。末了,她摸了摸肚皮,满足地道:“来找你真是找对了。我在家里呆着,他们总不让我吃东西!”

    闻言,元非晚忍不住多看了王真几眼。对方的身材确实略胖,衬得脸圆圆的;但从那种自如的神气来判断,王真家里人肯定也没有多认真地要求王真一定要减肥。“若这话真传回去,我觉得你才要没东西可吃呢!”

    王真瞪大眼睛。“我还没说呢,你怎么就知道?”

    “如果真和你说的那样,你能随便出门吗?”元非晚忍笑道。“这满大街都是好吃的!”

    王真恍然,不由快速眨了眨眼。“好吧,下次我一定找些好点的理由!”

    两人对视一眼,都乐了。

    “话说回来,你今天来找我,是不是有事?”元非晚询问。倒不是她觉得王真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她们真还没熟到没事儿互相走动的地步吧?

    “有是确实有啦……”王真小声道,显得有些犹豫。

    “……怎么了?”元非晚有些好奇。如果是有关王妃的事情,拜月刚过去没多久,应该不会有频繁的大动作吧?

    王真想了又想,最后露出一种类似壮士断腕般的夸张神情。“你看,九月初九不是要到了吗?”

    “重阳?”元非晚不明其意。“确实要到了。”

    “按照惯例,重阳登高,这满长安的人都喜欢去一个地方,就是乐游苑。”发现拐弯子不适合自己,王真干脆挑明了直说。

    乐游原是长安城附近的一块平顶高地,可俯瞰整个都城;没有比它更好的登高去处了。而乐游苑是乐游原上的一处皇家园林宅院,规模极大,亭台水榭,景色优美。乐游苑平时不对外开放,但在特殊节日会开放一部分给平民游览,以昭显皇家恩德。

    元非晚有些明白了。“你要去登乐游苑吗?”

    “我是要去,然而不止我一个人去。”王真道,“每年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那里……登高望远,邀朋赏菊,置酒赋诗,遍插茱萸……反正,就是那样,你懂的!”

    “哦……”元非晚略微拖长音。

    乐游苑她当然是去过的,而且熟到不能再熟。但说起平民百姓的玩法,她还真是不了解。现在听王真的意思,怕是大家都去,就会分几个小团体。而若是分几个小团体的话,就免不了各种攀比……

    元非晚不得不再次怀念她做芷溪公主的时候。哪儿那么多事啊,她只要露个脸,大家就都心满意足了!

    王真见元非晚不置可否的样子,赶紧继续努力。“你那么聪明,一定懂我的意思吧?我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找人撑场面!”

    元非晚还在思考着她将来到底要和多少贵女过招,一时半会儿没答话。

    王真以为她不想去,便有些着急。“我也知道,这第一次叫你就为了这种事,实在是冒昧……可是除了你,我真找不出还有谁能帮忙了!这样吧,只要你去一下,我就送给你五盒子……不,十盒子点心做谢礼!”

    见对方脸上一副rou痛的表情,元非晚乐了。这吃货本性,倒是一点不改!“我倒是第一次听说用十盒子点心做谢礼的。”

    “……那你喜欢什么?只要我能有的,都给你!”虽然极力掩饰,但王真的眼睛依旧微微发亮,显然认为没有比吃的更难拿出的谢礼了。

    元非晚伸出两只手指,无声地敲了敲长榻扶手。“别的不说,你至少得告诉我,哪些人会去吧?”

    王真先是一愣,继而两眼放光。“那还用说!”

    当天晚上,元光耀知道重阳节女儿要和朋友一起去登高的时候,很痛快就答应了。“去吧!和同龄的女孩子一起,总比闷在家里好!有人邀请你去就更好!”随之,他又低声嘀咕道,“虽然我本来准备带你去见人的。”

    “嗯?”因为这事儿太罕见,元非晚便多问了一句:“是谁啊?”

    “上次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魏群玉魏侍中啊!”元光耀理所当然地回答。“本来就有很多人重阳和家人一起登高,我带上你和非永,不是正合适吗?”

    听到魏群玉的名字,元非晚不免动摇了。和一群女孩子过家家相比,她自然对朝堂事更感兴趣。然而她已经答应了王真,断然没有中途反悔的道理。“你们已经定好了吗,阿耶?如果都在乐游原的话,不见得不能一起啊!”

    元光耀一听也是。全长安的人重阳时基本都喜欢去乐游原——不管是去乐游苑游玩,还是去爬边上的大雁塔。如果地方近,大可以两边都跑一趟。“你那里没有问题?”

    元非晚摇摇头。“我想应该很快就好。”乐游苑别人可能很有兴趣,可她真的玩过很多次了,绝对不差这一天!

    “那好。”元光耀同意了。“左右都是玩,没必要定时定点,太严肃了。”他想了想,又道:“若是你那里气氛不错,也不用着急来找阿耶,知道吗?”

    她爹这是怕她没有交际、没有朋友还是怎样?元非晚好笑地想,但还是乖乖点头了。

    等元非晚回去后,顾东隅推门进来,便见得元光耀在烛光下入神。“元大,又在想什么呢?”

    “是你啊。”元光耀抬眼看了看自家老友,“你还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第一条,女儿要怎么嫁;第二条,夫人要怎么弄出来。

    “我当然知道。而且,你不是已经在做了吗?”顾东隅道,顺势坐在长榻的另一侧,和元光耀之间隔着一张圆角矮桌。“虽然平日没什么机会见面,但魏侍中却没有传言中的那么难相与。”

    魏群玉做过太子太傅,之前也曾在国子监任教。若元光耀和顾东隅够资格进入国子监读书,那现在的关系保准儿是铁铁的师生情。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影响他们现在的交情进度。

    元光耀点点头,又摇摇头。“如今情势是还可以,不过要一步一步来。”说到这里,他抬头望着顾东隅:“但话说回来,你那里怎么样了?”

    “有怎么样?不就是老样子吗?”顾东隅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没什么感情的笑容。“李庭是只老狐狸,没那么容易露马脚。赵岷看样子阿谀奉承得很,却一样油滑。大概只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顾常侍好像终于放弃了无谓的挣扎。”

    元光耀略担忧地看着老友。他一向知道顾东隅是怎样的人——

    对一个人好时,那是全心全意地对他她好;但若是那人不懂珍惜、以至于伤了他的心,那便再无回旋余地。就算顾东岭是顾东隅的亲哥,也不能改变这点。更不用提,两兄弟之间还隔着一层母亲的隔膜。顾东隅生母死得不明不白,这笔账估计和顾东岭生母——也就是当今顾家的老夫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凡是种种,因为顾东隅平素并不爱提,所以元光耀只知道一些。这时候听对方这么说,又想到对方一旦查清楚就立刻告诉他的保证,他只能在心里叹一口气,希望老友诸事顺遂。“我知道了。”

    顾东隅自觉得话题太沉重,便主动转移了方向:“刚才芷溪找你,是有事?”

    听得人问,元光耀便把女儿应邀出门的事情说了。“我还怕她日子太过无聊;如今有些同龄好友,总归是不错的。”要不是他夫人不在,这事儿何至于他cao心?

    顾东隅点头。但相比于交际,他更关心别的。“京兆府少尹的长孙女?那就是王家?”

    “应当是王家。”元光耀肯定。

    “若是我没记错,王家的长孙女上次也去了南宫长公主府上。”顾东隅回忆了一下,“只一次就有人上门邀约,我看你不用担心芷溪了。”

    “三个孩子里,阿晚一直是我最不需要担心的那个。要不是因为这样,我也不会……”元光耀道,有些骄傲,也有些惭愧。他半路掐掉了可能让他们都回忆起不愉快往事的后半句,只道:“平素她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不cao心。只是这终身大事……”

    “你要相信我,芷溪那样的孩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顾东隅劝他,“与其你这里想女婿想白了头,还不如让她自己挑。”

    “最好是能这样!”元光耀肯定道。“就怕不是我们挑人家,是人家挑我们!”

    这已经是个老话题了。顾东隅心头的那点想法忍了又忍,这次终于没忍住:“你有没有考虑过德王,阿耀?”

    听得这声称呼,元光耀睁大了眼睛。顾东隅平日里都管他叫元大,而若是以名相称,就说明这态度正经得很了,绝不是在开玩笑。“……德王殿下?”他惊诧道,“就算他好像对阿晚有些好感,但你为什么会想到他?”

    元光耀的惊诧关键显然和人选没关系,而和顾东隅嘴里说出来有关系。因为德王可不是一般的结婚对象——他可是个亲王!但凡是个亲王,不说三宫六院,三妻四妾少不了吧?

    当今盛朝,放眼过去,有哪家的女儿身份贵重到能让亲王不娶妾?

    答案是,根本没有!

    顾东隅当然知道这点,所以元光耀才惊诧。可顾东隅依旧觉得,他的设想有可能之处:“因为德王殿下绝对有足够的能力护住芷溪那样的夫人。”

    就算元光耀再挑剔女婿,也不能否认这点。当今民风还算开放,女人若是被更高地位的男人看上,别说未婚强娶,就算是已婚,逼着人家和离再娶的也是有的。元光耀可不希望,这事儿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

    那太要命了!他的脸面没多大关系,但他女儿只会过得更惨!

    “……你觉得德王殿下会愿意?”虽然元光耀不怀疑德王的能力,但依旧不敢相信这种假设。

    “两种可能……”顾东隅掰着手指给元光耀算,“一种是你把芷溪嫁低了,以后招来别人的觊觎;另一种是嫁给德王,让芷溪摆平可能的侧妃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的将来更符合你的设想?”

    元光耀不说话了。他女儿再次闻名全长安,觊觎什么的,必须少不了啊!

    顾东隅看他不说话,便知道他听进去了,再接再厉道:“或者,还有第三种。就是你留着芷溪在家里,顶多多交一点税钱!”

    “怎么可能?”元光耀想也不想地否定了。他做什么要把女儿硬留在家里?还没被蛇咬,就已经怕草绳了吗?

    “你瞧,就是这样。我只是列出几种可能给你。”顾东隅小幅度耸眉,朝后靠在了缎面软垫上。“这事儿已经比吴王那儿的简单了,我想你应该很快想得出利害关系。”

    想丢掉谋反的帽子和嫁女儿相比,怎么看都是前者更难一些。元光耀思来想去,没法肯定也没法否定,最后就扔下硬邦邦的一句:“那我得找机会看看德王殿下的意思。”说不定顾东隅想得挺好,但人家德王根本不甩呢!

    至于萧欥,他也很闹心。

    本来嘛,他主动回长安就没图什么额外的好处。而皇帝虽然不置可否,但赐给他一面自由出入宫禁的令牌,还是很有用处的。若没有令牌,他想溜出皇宫去,怕是有些麻烦,要掩饰自己的行踪就更麻烦。

    但!是!每天都要上朝是什么鬼!

    也不怪萧欥内心呐喊。因为他那么多兄弟,不算太子,成年的也不少;结果就他和太子要上朝。太子是国之储君,上朝没什么好说的;他就一个亲王,天天去见那些大臣做什么啊?他就算再有野心,也不会当着皇帝和太子的面和大臣打关系套近乎的!

    既然如此,在别人眼里,上朝是皇帝对他的莫大恩德;而在萧欥眼里,只是个莫大麻烦而已。若是最近有些事情讨论还好,但天天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日常……

    萧欥没耐心了。只不过他一贯面无表情,又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徒添麻烦,还没有用),所以基本没人知道他的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