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反骨之人在线阅读 - 第109节

第109节

    怀歆没有说话,典小男心中有些惴惴,忙加了一句:“我……我从前习惯和jiejie一道坐。”

    怀歆道:“过来吧。”

    典小男坐到了怀歆身边,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却发现身旁有暗香传来,典小男笑了,道:“怀大哥,你身上好香。”

    怀歆道:“这香是我家祖传的,行军中躺卧之间,能驱赶虫蚁。”

    典小男又凑近着闻了几次,道:“我以前怎么没闻到过?”

    怀歆道:“以前我没有熏过香。”

    “喔。”典小男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又坐着靠怀歆近了点儿。怀歆看了一眼典小男:“怎么了?”

    典小男有些不好意思地又退了回去。怀歆问道:“累了么?靠在我身上睡一会儿?”

    典小男虽然精神头还旺盛着,却乖乖地闭了眼,装作睡觉的样子,靠在怀歆肩膀上。

    “这样多不舒服,睡这里罢。”

    怀歆话音一落,典小男就滑到了怀歆腿上,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然后闭着闭着,他沉浸在微香中,真的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身旁已经空空落落,就连车窗外也升起了明月,车早停了。

    “怀大哥?”典小男揉了揉眼睛,四顾叫道。

    “怀公子去见汉王了。”

    典小男伸出头:“已经到渔阳了吗?”

    那驾车的马夫正是原来怀家的部曲,正在给马卸去笼头,这时看见典小男,便笑道:“到了,到了。”

    此刻怀歆正在明堂之中,与古骜相谈。古骜第一眼见怀歆的时候,愣了片刻。古骜从未见过怀歆穿黑色以外的衣衫,此时见他身着官服如怀劲松,一派潇洒,头饰也变了,判若两人,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又仿佛在此时的怀歆身上,看出了些许怀母的影子。

    古骜笑道:“怀兄此回,似乎心境已和去时不同,快请坐。”

    怀歆依言入座,道:“汉王恕臣深夜叨扰,臣虽心有不安,不过军情要事,不敢迟慢。”

    古骜失笑道:“怎么如此客气?你回来,我本该去接你的,不过今日我去营中,又不知你回,得了报时,我刚入城门,倒是我怠慢怀兄了,如今上郡如何?”

    “上郡一切都好,之前损毁的城中各处都修缮完毕。刚收复时,农田有荒芜、毁坏者,如今也已尽数复垦。粮食也收的不错,汉王本是体恤边民,没有再加徭赋,不过上郡守城官兵所需粮饷,倒是几个支持抗戎的大族凑了凑,义军又诛了几家沦陷时给戎人为虎作伥的,缴了他们的粮,如今差不多能自给了。就是刀剑还需要渔阳拨付。”怀歆顿了顿,道:“臣此来是有一件事,愿与汉王商讨。”

    古骜见怀歆修辞隆重,不禁亦正襟危坐,道:“……愿闻其详。”

    怀歆道:“典将军,汉王要如何用?”

    古骜见怀歆似乎已有想法,便以平庸之策论道:“典不识在北地牵制戎公主,只愿在我军与右贤王决战时,他能令戎公主袖手旁观……”

    古骜话音未落,怀歆便道:“汉王此言差矣!”

    古骜谦虚地道:“依怀兄之意,又该如何?”

    怀歆道:“既然汉王已表示支持戎公主称王,便该让戎公主剿灭右贤王。”

    古骜皱眉看着怀歆:“……就怕戎公主念着兄妹之情。”

    怀歆道:“我愿往戎地走一遭。”

    古骜看了看怀歆,这才托出实言:“以我之见,如今义军新战不久,该cao练兵甲、囤积粮草、牧马养骑、铸造刀剑,在北地真正地扎下脚跟为上。对了,之前刘之山那事已成了,不久,义军就会有自己的铁甲骑兵。有渔阳铸造刀剑之所在,它会比戎骑兵的刀剑更锋利,比戎骑兵的铠甲更坚硬,再加上你曾言于我的另一种提高骑兵战力的战法。假以时日,十三部和右贤王都不在话下。”

    “汉王,”怀歆抬起眼睛,“恕我直言,您这是久居安稳,丧失了进取之意。我们义军来北地,哪一次不是主动进攻?等着戎人来找二郡,就已经晚了。”

    古骜道:“此番和从前已经不一样了。从前,怀太守有强兵却无战马、无钱帛、无铸造之所;仇太守有钱帛、有贩马之人、有铸造之所,却无强兵。如今,这两者我都有。且从前上郡与渔阳郡不能互通有无,互为助力。如今,两城已成犄角之势,两城守军同属抗戎义军,皆听我调配。不仅如此,目下戎地分崩离析,从前山河城破,决不会再重演。”

    怀歆笑了一声,道:“汉王怎么如此糊涂?如果果真像汉王所说,那从前北府军驻扎在此地之时,也一样俱有两郡,怎么就没办法征服戎地呢?”

    古骜道:“那时戎王强悍,如今戎人式微。当年渔阳未曾通商,不曾有如此高超的铸造之术。世易时移,不可等同视之。”

    怀歆叹了口气,道:“如此不思进取,汉王,臣看您离丢掉北地,已经不远了。”

    古骜愣了一下,问道:“何出此言?”

    怀歆道:“汉王可还记得我们刚来北地的时候么?每一招都是险招,险中求胜,为何?因为北地是险地,只有险中出奇招,方能扭转乾坤致胜,如今汉王居然以为北地是安心地,岂不可笑?”

    古骜看着怀歆,一言未发,沉默下来。

    怀歆续道:“北府军为何征戎失败?不就是因为四海世家掣肘么?五王这次能劝雍驰退兵,下次还能么?更何况五王此次搅动一池春水,不过是为了让雍驰把眼睛转到汉王身上来的金蝉脱壳之术罢了。汉王强盛、上京强盛,两强相争——五王才好在其中游走渔利。汉王弱,五王帮汉王;汉王强,五王帮上京。这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汉王怎么想不到呢?还以为北地能广积粮、高筑墙,天下却不为所动吗?”

    古骜俯首道:“是孤错了,还请怀兄赐教。”

    “如今北地二郡之安,不过是一时之安。其一、右贤王如今失了十三部之人心。可汉王再这么练兵屯粮,数载下去,可就不知道,右贤王会不会想办法,在期间把这失了的心收回来……到时候十三部与右贤王沆瀣一气,那可就危险了。”

    “是。你说得有理。”古骜道。

    “其二、雍驰眼下恨五王坏了他的好事,对五王怨气甚大,可他们终究都是世家。又怎么知道,汉王再这么练兵屯粮,数载下去,势力愈来愈强,他们不会抱成一团,去攻汉中?”

    古骜额头上渗出了冷汗:“……怀兄说得是。孤疏忽了。”

    “其三、典不识不过是以色侍奉戎公主,若有一日宠衰,不仅典不识有性命之忧,那带去的三千精锐,怕是皆成枯骨矣。此三者,令汉王偏安一时,长久却危机四伏。此时汉王不出手,却蛰伏待机,岂不是本末倒置?汉王,此时不以奇制,更待何时?”

    古骜站起身,绕开其间案几,走到怀歆面前,长揖为礼:“请怀兄教我。”

    第164章 (捉虫)

    怀歆看着古骜,半晌,方微微一笑,道:“汉王何需多礼?不如上些酒菜,我们慢谈。”

    古骜笑道:“是我不查,怀兄从上郡来,一路上辛苦劳顿,该有酒菜以犒。”说罢古骜招呼侍者上了佳肴陈酿,两人相对而坐。

    古骜亲自为怀歆把盏:“怀兄,可否小酌一杯?”

    怀歆道:“痼疾既已痊愈,有何不可?”

    古骜为怀歆满上酒:“怀兄,你说我眷恋穷城,偏安一隅,有三患伏其中,不知如何方可解此三患?”

    ……在古骜与怀歆对坐相谈的时候,虞君樊正从城外接了送来古疆的车队,那护送车队从汉中前往渔阳的,正是田柏之长兄田松,他此行不仅带着古疆与其奶妈,亦带了田小妞的嫁妆。

    锦簇的火把照亮了来之车驾,也照亮了来人的面孔。田松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低头理了衣襟,捋了袍袖,上前几步,作礼道:“虞太守,下官乃汉中别驾田松,久仰高名。”

    虞君樊亦翻身下马,上前还礼道:“田公子远道而来,莫讲虚礼,快随我往渔阳城中歇息。”

    “诶。”田松颔首,虞君樊笑道:“疆儿一路上还好罢?”

    田松道:“世子一上车就睡着了,与太夫人离别的时候,哭得狠了,路上又颠簸,刚才下官看了他,方才醒呢。”

    话音未落,车里就传出了一个稚嫩的声音:“田松,我父王来了吗?”

    田松忙走到车前,隔着帘子,道:“汉王在城里等着你呢,再等一会儿啊。再等一会儿,世子就能见到汉王了。”

    “那刚才与你说话的是谁?”

    “是虞太守。”

    “义父!”帘子被拉开了,只见一个粉雕玉琢小男孩儿,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锦衣中,好似玩偶一般精致,脸上还残着风干的泪痕,表情却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他望着虞君樊的方向道:“义父来了?”

    “等你等了好久呢。”虞君樊笑着,也走近车前,侧身遥指道:“……疆儿,你瞧外面,我身后那座城,就是渔阳城了。你父王在此修城防,抗戎人,乃是中原的北面长城,天下人都敬仰的。疆儿要不要下车来看一看?”

    古疆想了想,点头道:“我要看!”

    虞君樊上前一步,伸手扶住古疆,田松忙道:“世子小心些,要不我抱你下来罢?”

    古疆却一撇脸道:“不要,我自己走!”

    虞君樊微微一笑,并不出言。古疆身小腿短,一步跨下,整个身子忽然都悬空、眼看要跌足,虞君樊在一旁不着痕迹地稳稳一托,便把古疆托了起来。古疆顺势在地上站直了,虞君樊牵着古疆,向前走了几步,指了指渔阳城的城墙门户,问道:“疆儿你看,气派不气派?”

    古疆放眼望去,只见夜色中,星垂平野阔,繁星好似洒在缎子上的宝石一般,闪烁微光。而其背后的苍穹高远寥阔,好像垂下的巨大帘幕,俯瞰着大地。

    渔阳城上火把冉冉,如同一个一个的精灵,散落在身后绒缎般的天空中。衬得整个渔阳城如星火堡垒一般,带了一股童话的色彩,又带着一些北地异域的风情。

    古疆自然无法分辨眼前的夜景究竟壮阔绚美在何处,他此时只是睁大了眼睛,迈出小小的步子,往前又走了两步,叹道:“好漂亮。”

    虞君樊站在古疆身边,微笑地看着他:“以后,你就会住在这里了。”

    带着古疆一路进了城,在别馆安顿好了田松,入了郡府,问及古骜在何处,侍者道:“怀公子回了,正与汉王说事。”

    古疆仰起脸,问虞君樊:“义父,父王现在是不是还在忙?”

    虞君樊半蹲下身子,叹道:“……是呀。”

    古疆低下头道:“那我今日能见到父王吗?”

    虞君樊摸了摸古疆的脑袋:“可能可以,也可能不行。”

    古疆道:“我想等着父王。”

    虞君樊一把抱起古疆,让他坐到了椅子里,自己则坐到了古疆身旁:“那我与你一起等。”

    古疆开心地点了点头:“好!”

    ……

    古骜在天将破晓之前,送走了怀歆,正若有所思地往回走着,想着怀歆今日与他说的话。

    “如今戎公主是一患、右贤王是二患、上京与五王是三患。敢问汉王,此三患,孰强孰弱?”

    自己答曰:“无可谓强、无可谓弱。形势瞬息可万变,强弱阴阳可转化。若上京与五王同时掣肘,征戎怕是步履维艰,若汉中被攻下,征戎不仅难有硕果,北地亦是难保。但倘若能解决戎公主之患与右贤王之患,便可居于北地,俯瞰上京与五王,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五王与上京再想攻汉中,也不可得了。”

    “不错,对付此三患,当攻其可攻之处,守其必守之时。对于上京五王,当守字为要,如今应竭力结好五王,上表朝廷表忠,雍驰与五王一日不同心,汉王便有一日腾挪之机。而对于戎地之患,当攻字为要。之所以能北攻,乃是因为能南守。能守一日,就能攻一日。一旦南面失守,北面之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虽然攻在北,但汉王之着眼当在南。此乃阴阳之道矣。”

    “孤受教了。那南守又分几策,北攻又得何计?”

    “汉王如今虽然身栖险地,但只要阴阳之道存乎于一心,便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得危中之机矣。弱则以抗戎为帜、海纳百川;强则征伐天下、荡平四海。”

    怀歆之言历历在耳,古骜负手走在庭院中,身后跟着一个提着灯笼的侍者。走着走着,来到了虞君樊的房间,推开门,只见一片温暖的烛光下,虞君樊正低头在灯下看书,古疆则扑在了虞君樊的怀里,正酣甜地打着小呼噜。

    这一幕让古骜回过神来,适才涤荡在胸口的万千丘壑山川,一时间化为乌有,严丝合缝的筹谋与刀光剑影的萧煞全都退却消散,随之浸盈充实而来的,是满满的暖融与温馨。放轻了脚步,走到了虞君樊身前,虞君樊合起书,抬头望着古骜。

    古骜伸出手,温柔地摸了摸古疆的脸,古疆皱了眉头,换了一个姿势,蹭了蹭虞君樊胸口的锦衣,继续睡了。古骜俯在虞君樊耳边,问道:“疆儿什么时候来的?”

    虞君樊笑了笑,亦与古骜喃昵道:“昨晚到的呢。”

    在古骜目光的注视下,虞君樊垂下了眼睛:“疆儿说要等你。”

    这时古疆翻了个身子,迷迷糊糊地睁眼看着虞君樊:“义父……怎么了?”

    虞君樊指了指古疆身后:“你看看这是谁?”

    “父王!”

    古骜哈哈一笑,一把把古疆抱在了怀里,贴着古疆的脸亲了一下。古疆伸手用小胳膊揽住古骜的脖子,道:“父王,你胡子好扎人!”

    言罢,父子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