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反骨之人在线阅读 - 第42节

第42节

    雍驰摸了摸下巴:“那你想任何职?”

    “游历天下而已,不敢问入仕之事。”

    雍驰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我也不留你了,送客。” 雍驰话音刚落,立即有奋勇军上前一左一右站在了古骜的身侧,“请!”雍驰挑眉。

    古骜看了雍驰一眼:“多谢公子美意”,说罢便转身离开,下了城墙。

    雍驰站在城墙上,看着古骜跨上他那匹驽马,提缰远去了,目光久久都没有挪开,倒是雍驰身边那位幕僚上前一步,问道:“少主,今日您妄许了许多职位,不知是何故?”

    雍驰看着古骜离去的方向,淡淡地道:“寒门原本式微,这些年却被吕老儿扯起了虎皮,可他终究是宠臣之名,天下人都看不起的。就算有了汉中郡又如何?天下寒门哪个投他而去?汉中所聚集的,不过是吕老儿弟子从前的旧部而已。老一辈的无能,寒门里小一辈的,如今要算,便该算这个撑着山云子之徒名号的学子了,我听说他游历诸郡,其志不在小……我就是怕他日后与吕老儿同流合污,那岂不是令人大伤脑筋?”

    那旁边的人咳嗽了一声:“少主,吕太守拥立有功,这……”

    雍驰面容上出现一丝浅笑:“不过把他当做桥,他还把自己当菩萨了?有勇无谋……只是适才此人……我用国子监试他,他神色不动,说明不志于学;我又用军旅试他,他神色不动;说明不志于兵;我又用为政一方试他,他神色不动,说明他不志于为政;他拒绝我倒是情理之中,可是完全无动于衷,却有些奇怪啊……”

    “少主您适才说,此人其志不在小?可这集天下之学的国子监之主簿、集天下之勇虎贲军的幕僚、集天下之富的京畿县守,已经不算低了啊……”

    “哼……”雍驰嗤笑地看了身旁人一眼,“你看不出,因为你不懂!”

    第65章

    从雍驰那里出来,古骜回到酒楼,却看典不识已经醒来了,正坐在椅子上翻找包袱里的东西吃,见古骜回来,典不识边收拾,边对古骜道:“大哥,适才昨日见过的那位虞公子着人送信来,说他本来想邀大哥今日同登西山,奈何宫中忽然传召,他入宫去陪那个什么汉中太守了,让人来给你说一声。”

    古骜点了点头:“知道了。早上吃的什么?”

    典不识指了指手中的干粮,露出一副难过的神色。

    古骜道:“走,下楼,带你去吃点别的。”

    典不识立即将剩下的食物塞进了嘴里,跟着古骜一道出了酒楼。

    “大哥,你带我去吃什么,这儿有猪头rou吃么?我想吃猪头rou。”

    “早上就要吃猪头rou?”

    典不识郑重地点了点头,古骜不禁笑了起来,这些日子他和典不识一路看遍山河大川,典不识的性情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倒是许久都不见他如在陈村时那股暴躁火烈了。

    “那我们去看一看,有没有猪头rou吃。”

    “好嘞。”典不识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古骜身后。

    两人在京城逛了一会儿,找到了一家小酒家吃了猪头rou,古骜抬眼见天气转凉了,想到他自己带了衣衫,可是典不识跟着自己出来却是一件单衣,古骜便寻至一间店铺,准备给典不识买一件冬衣。

    “若是量了身,成衣几日能做好?”古骜进店问道。

    “那要看大人是做什么样式的。”一位伙计答道。

    古骜走到成品处看了看:“这样的冬衣要几日?”

    “若是大人急要,三日之内可成,就是要加些银两。”

    “黄二,过来。”

    典不识一听是给他买衣服,愣了一愣,梗着脖子叫道:“我不要!”

    典不识放开嗓子这么一叫,倒是把店里的伙计和客人几位吓的不轻,有些个没买衣,准备量身的,小心翼翼地看了典不识一眼,赶紧低着头就走了,嘴里说‘我下次再来’。

    典不识皱起眉头:“大哥,我吃饱就行,何必再花余钱买衣?”

    “给他量量。”古骜对着一个胆子大些伙计将典不识一指。

    ……过了一会儿,典不识一脸悻悻地跟着古骜,出了衣铺……这些天,古骜带着典不识游遍了京城名迹,他们去西山亭台远眺,又去禹王坟凭吊,古骜一路上向典不识讲起朝代兴亡的往事,饱览京城的盛景,典不识听着有些入迷,钦羡道:“那些人都是英雄啊!”

    古骜叹道:“金戈铁马忆往昔,不如厉兵秣马争今朝。”

    夜色向晚,两人再次回到所落脚的酒楼之上,有人来报信说,虞公子今夜会到访,古骜点头应了。

    趁着近夜尚且无事的时间,古骜伏在案上,如常般挑灯整理这些日子的游记……梳理一番,不由得又想到雍公子之前劝仕之事,接着又念及山云子老师给自己的七郡之中,尚且还有四郡尚未走过,如今典不识冬衣已经拿到,京城美景也已看遍……看来,是上路的时候了。

    将所记文字分门别类地放好,又同典不识一道整理了行装,不久虞君樊果然再次拜访,他扫视一眼房中各类,问道:“古兄,这是打算再次启行了?”

    古骜点了点头,与虞君樊一道坐下:“正是。我准备先去渔阳,再取道上郡至于巨鹿,最后落脚于汉中郡……”

    “……既然你要走……我倒是有礼相赠,”虞君樊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叫来一位暗曲,道:“一路上带着他,也好有个照应……”说着,虞君樊让那位暗曲向古骜行礼。

    “参见大人。”

    “这……”古骜有些疑惑地看着虞君樊。

    虞君樊的面容在烛光下映衬出浅淡的笑意:“你们两人游历,又没有仆从相随,多有不便,我在各郡中,都有些人手,做资财商铺之用,他跟着你,但凡你有什么用到的地方,也方便联络我。”

    古骜闻言,微微怔忡,本想要拒绝,却见虞君樊一副认真的神色:“这位典兄,既用的不是真名,万一有事,我也能为你担待一二,还望古兄莫要推辞。”

    古骜想了想,终是作礼道:“既然如此,就却之不恭了。”

    “保重。”虞君樊道,“明年开春,我在汉中郡等你。”

    “不见不散。”

    做了如下的约定,古骜这才将虞君樊送走,从窗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什么,古骜感到心中微怅……

    对于虞君樊,古骜内心中,总是有一种若有若无的亲切之感,也许和两人不为人知的那次月夜会琴有关,也许自己怜悯他的身世,又钦佩他的为人……

    虽然怀歆在山云书院中也是自己的好友,可是怀歆淡薄明远,宁静偏安,倒是对天下之事无必得之意,而这位虞公子,经过初来京城那次抵足畅谈,古骜又如何不知,他亦是一位心忧天下之人……由是此时对于虞公子的劝说,倒是不那么容易拒绝了……

    古骜此时并未曾察觉,自己这种体贴的心情,并非性格中的常态。在山云书院中偶尔展露,亦不过是为了身体欠佳的怀歆,然对于如云卬、典不识等友人,古骜却是始终以礼相待,以志相交,总是没有一种温暖意蕴在其中……

    适才临行前,虞君樊令人拿来一件貂皮大衣,相赠于古骜:“天寒风冷,渔阳郡、上郡都是边远苦寒之地,如今过了深秋又要入了初冬了,带在路上罢。”

    古骜收下道:“多谢!”

    作别了虞君樊,古骜与典不识便离开了京城,那虞家暗曲随行一人一马,扮作仆役,也一道上路了。于是行路之间,古骜与典不识这回倒都纵马而行,而将驾车之任交付与身后。

    一路向北,苍莽之色渐渐侵入眼帘,那是丰饶水美的江衢所无法看见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天气越来越寒冷,古骜披上了虞君樊相送之貂裘,而典不识亦换上了冬衣。

    放眼望去,这里曾是戎汉朝常年交战的北地,路过县城城墙有阙有固,还残留着当年争雄的血气。典不识看着这些战场的遗迹,面色也渐渐凝重。都说春风不及边塞,这里屯兵时日已久,倒是四处田野间,都能看见曾经戴甲之农。

    入了渔阳郡的郡城,此处与中原各地的风貌各异,而带着一股北域之色,街上鱼龙混杂,有穿戎衣者,有穿汉衣者……若说中原各郡中,郡城最高处除了郡府便是酒楼,那么渔阳郡中,最耀眼者却莫过于冶金铸刀之处。这里能作戎人的弯刀,亦能做中原的直剑;能做戎人的长弓,亦能做中原的巧弩。

    古骜与典不识两人一道入了别馆,在炭盆中生起了火,这才有一股暖意侵体。递交了荐信,因为北地天暗得早,古骜也没有如往常般出门去看看城中防卫一等,而是与典不识两人老老实实地呆在别馆中,等待荐信回应。天色已降,古骜只能明日再一窥渔阳郡郡城的究竟。

    古骜与典不识两人正拿出了适才在街上买的烤羊腿,作为晚食准备用膳,却忽然听见外间响起零落的脚步声,听声音似乎有一整队的人马在外列候,随即响起叩门声:“大人,太守已收到大人之信,我等是太守派来伺候大人的!”

    古骜与典不识对望了一眼,古骜点了点头,典不识上前去开了门,不由得一愣,却见一队身着北地特有服侍的舞者从门外鱼贯而进,在堂中整整齐齐排满了架势,古骜疑惑道:“这是……?”

    那为首的朗声道:“郡守大人令我们来招待客人。要知北地与中原不同,因为汉戎混居,风俗各异,大人既然来了,何不看看我们郡守长公子新编的驱马舞?”

    古骜笑道:“我道是什么,原来是仇公子编的舞,我既入乡,便该随俗,还请奏乐。”

    话音一落,吹弹歌奏之声响起,众舞者展开了漂亮的阵型,与中原优美雅致的舞蹈不同,北地的舞者都以武妆饰身,舞蹈中动作也铿锵有力,讲述的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战事。

    ……只见堂中众舞者步态生风,姿势意蕴与中原之轻歌慢舞大为不同……如此刚强却又如此美轮美奂,看来编舞之人果然造诣极高……

    不仅编舞之人跌荡风流,这些舞者亦十分出色,倒是持之以久恒舞酣歌,才能练出如此珠光剑气之色……

    众舞纷纷,到了高潮之处,众舞者忽然从两边倒下伏地,从中走出一个戴着面具的青年舞者,虽然舞技似乎并不及那位领舞之人,可是其一动一伸之中,动作中的意蕴却更加深厚……

    伴随着北地特有的铿锵之音,古骜不禁专心致志地观赏起来……

    古骜不是没有看过舞者翩翩,只是此人所舞,却与古骜从前曾见的,都大不相同。

    他的舞步好像用灵魂在踏,他的身姿好像在无声地讲述故事,作为舞者,青年身段并不柔软,而是铿锵有力,每个动作都仿佛掷地有声……

    而那面具更是精美绝伦,每一道金纹,都镶着北地细碎的宝石,舞蹈在一曲激扬最后落幕,只余下青年的身姿在明暗不清的火光中矗立。

    古骜意识到,自己知道他是谁了。

    第66章 (修bug)

    伴随着落幕的舞蹈,乐声一停,一声响锣贯耳,将人思绪拉回现实,只听诸舞者齐声抱拳道:“喜迎远方客,今朝不自还。”

    那戴面具的青年的声音,亦从面具下传来,清冽醇厚,带着青年男子特有的低沉:“这位远客,觉得此舞如何?”

    古骜支着下巴,尚未作答,只在心中度量青年的话:“……原来他前来别馆一舞,不过是想知外人对他所编之舞的评价么?”

    就在古骜思考的时候,典不识倒是在旁边一拍手道:“舞得好,舞得真好!”

    那戴面具的青年对典不识点了点头,又将脸转来,望向古骜。

    古骜忖度片刻,仍是想验证自己的猜测,便故意说道:“在下不过是一个外乡人,对于贵地的舞蹈并不熟悉,乍一看之间,自然都是觉得好看的,如果这位想知道此舞好不好,为何不向郡中人求问?他们一定比在下更懂北地之舞……”

    那青年微微一愣,似乎一时间失语,而适才那领舞者则走上前来,挡在了那位青年身前,略有些踟蹰地道:“北地之人早已看惯了北舞,我们要品评北舞的优劣,自然要远客来讲。”

    古骜闻言,心下微微一笑,此人的说法漏洞太多,哪里有找外行看门道的道理?见已印证了自己所想,古骜不禁勾唇:“我看,不是北地找不出品舞之人,而是这位……”说着古骜微微抬手,示意站在中间戴面具的青年,“大抵是这位在北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盛名积威之下,自然人人都说好……所以才来别馆寻了我等不知深浅的客居异地之人品评,想得到一份真实观感,不知……然否?”

    那青年隐藏在面具下的神色难晓如何,古骜只见他忽然伸起右臂,朝着后面摆了摆手,适才那位领舞者朝他微微欠身,这才带着那些舞者又鱼贯而出了别馆,还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

    古骜见状,亦起身走上前去,来到着位戴面具的青年身前,长揖为礼:“多谢仇公子厚爱,如此盛情,无以为报。”

    那青年再次上下打量了古骜片刻,这才缓缓地将面具摘掉。

    古骜抬眼,只见那宝石铸造的面具之下,是一张典型北人的脸,高额广颐,剑眉清目,他眼神灼灼地望着古骜,满脸是汗地笑了一声,声音低沉好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古骜微微一笑:“仇公子艺绝天下。”

    仇牧疑惑道:“天下人都说,我是‘情绝’、‘画绝’、‘痴绝’,可却没有一个舞字,你又如何能知?”

    “有情者,多善歌善舞。”

    ……在明灭昏暗的火光中,整个别馆弥漫着一股温热的气息,仇牧微微退了一步,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古骜。

    其实要说他今夜为何来此,不过是接到荐信的好奇,与恰好正在排舞的一时兴起。

    适才跳舞的时候,人影晃动,仇牧又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尚且没有注意到,可是如今靠近了,仇牧这才发现,原来这位远方来者,气质竟然如此的出彩……

    这位青年在他面前长身玉立,高大俊朗,长期的行路奔途,令青年的肤色略带黝黑,举止间,又带着一股从容不迫的矫健……只见他黑发束起,年青的面容轮廓坚毅,近前而观,只觉神采俊拔,眉目之间,又见英气勃然……

    ……荐信上说,他是那位久栖在云山中的高人,山云子的弟子呢……

    仇牧再次心中思忖着。

    仇牧从年少时起,便妻妾环抱,契兄弟也有不少,他从来自认为早看尽了天下的美人……

    仇牧原以为,天下之美最犀利的,莫过于自己所敬仰的雍公子了,可今日一看,这位布衣青年,虽然衣着不贵,可那透出的气韵一下子却让仇牧着实瞻望咨嗟……

    对于这一点,古骜自己倒是丝毫没有察觉,他只是忽然感到,不知为何,仇公子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似乎多了一丝炙热……

    当年古骜少年之时,也只有简璞看出“少年之人,却藏俊杰廉悍之色;俊朗无双,复生果敢坚毅之志”。虽然古骜如今成年后更为英俊了,可那荡人心魄的坚毅之质,却一直因粗布衣衫而在常人眼中显得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