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驸马倾城在线阅读 - 第73节

第73节

    高延以一介寒门之身混到如今的地位,靠的不是旁人,就是他自己的能力和那颗敢搏敢赌的狠心,方得步步高升。没想到年纪大了,非但没有享福,反而碰到如此棘手的困境,他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陈庭再次找到了他。

    “继续回去当你的尚书令吧,高相。你如今的身份,好多事都干不了呢。”

    陈庭之意,便是无须示弱,向司马诚展示他高延在朝中的深厚根基,威逼司马诚让他重回相位。

    “我要郑青阳,他不是当年的凉州刺史么?”陈庭好似算计透了一切:“你想要你的外孙当皇帝,怎么能忘了郑青阳的人证作用?”

    这人说出高延心中藏得最深的想法,说得高延心中一跳,还未来得及呵斥,便听陈庭继续道:“不是男孩也无妨,横竖女子当政,也非难事。只要……有人支持。”

    最后这句,说得着实意味深长。

    高延不动声色:“大长公主如今恐怕自身难保吧,说不定便客死异乡回不来了!”一旦撕开那层客气面纱,打开天窗说亮话,高老头的嘴毒得很。

    陈庭呵呵一笑,倒也不说大长公主绝不会死这种话,其实他现在心底也没底,因为顾乐飞那头的消息传递太慢,他如今根本不知道司马妧情况如何。

    不过要说动高延,倒也不一定非要大长公主作担保不可。即便司马妧此次真的遭遇不测,他手上握有的牌也足够他把镐京搅得天翻地覆。

    “高相说话太有意思了,且不说我家公主武功高强、身边又有先皇给的暗卫,必定无事。就算她受了一点小伤,莫非高相以为大长公主的旧部都是吃素的么?”

    “联合北狄谋杀前太子,又暗算兵马大元帅、自己的亲皇妹,就这两条罪名,足够他退位‘让贤’了。至于楼家的积威,和大长公主对旧部的影响力,还有她在大靖百姓以及镐京权贵子弟心中的地位,相信高相很清楚这其中分量。”

    陈庭悠悠道:“又不是什么改朝换代的大事,无非天子换人做。高相既然能成功把一个太子拉下马捧上去一个五皇子,就能做第二回。”

    高延不语,他心中本来正在思虑,是和陈庭合作好,还是现在派人把他抓起来押回镐京,以陈庭做替罪羊,彻底了解这桩前太子案的好。

    他老了,他想安稳,类似的事情再干第二回,他害怕这次失手。

    可是……

    “先皇给的暗卫?”陈庭仿佛无易中透露出来的这个信息令高延觉得心惊胆战:“何时的事?我怎不知?”

    陈庭笑了:“既然是先皇最得力的暗卫,自然不会轻易让人知道。不然你以为,为何大长公主的驸马进入皇宫视若无物,非但装神弄鬼还能平安出来?”

    高延淡淡道:“陈大人莫糊弄我,身手高强又了解皇宫地形的侍卫虽然难找,但是想找还是有的,不是随便找什么人来就可以冒充先皇暗卫的。”

    陈庭笑容依旧:“不信,高相去找十二王爷问问啊。”

    高延心中一跳,怎么连多年销声匿迹的司马无易都牵涉了出来?他猛然觉得这次暗中牵扯的势力似乎很多,可是到底有多少,他又心里没底。面前这个左手蜷曲的残疾文士,笑容满面,胸有成竹,显然还有底牌没有亮出来。

    高延很讨厌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

    正当他惊疑不定之时,便听得陈庭悠悠提醒道:“高相,自你决定扶五皇子司马诚登基那一刻起,你早已没有退路。”

    是,没有退路,要么继续赌下去,一直赌到他死,要么龟缩不前,直到被人抓住、束手就擒。

    高延死也不愿做后者。

    *

    顾乐飞并不知道陈庭的速度那么快,居然已经和高延勾搭在了一起,他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出京之前,和陈庭所密谋的那些事情告诉司马妧。

    既然已到如今这个地步,他再隐瞒也无用。

    反正那个聪明又可爱善良的小白,从来就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之中。

    他的城府、他的算计、他的多疑,今天就让她看个清清楚楚好了。

    顾乐飞带着几分自暴自弃的心情,从陈庭进京后的事情说到自己出京,撇去细节不说,只说事情概要,也足足花了两个时辰,一直说到深夜。

    司马妧揉了揉眉心,她本来就伤着,血气虚弱,让她强撑着听这么久的事情,她着实感到疲惫。

    顾乐飞看见了,有些懊恼自己话太多:“大致便是如此了,你有什么要说的,明天再议吧,今日先歇息。”说着他便过来给她宽衣盖被,只是他以前也从没有做过给她宽衣的事情,军服的样式又与常服有异。骤然要解,一时找不到扣纽在何处,显得十分笨手笨脚。

    司马妧觉得尴尬,却难得没有拒绝,垂眸看他拧着眉头满脸不高兴,动作纠结又笨拙。自见面以来,这是她第一次从顾乐飞身上看到小白的影子,并不是说胖萌之类,而是他情绪的直白流露、不遮不掩,有些任性,令她感觉十分怀念,又觉暖心。

    她并不知道顾乐飞刚刚和盘托出的时候,是带了几分自暴自弃的意思,她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反而心中充满歉疚,原来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他和陈庭二人已经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她说自己要保护小白,结果最后却是他在努力保护她。

    至于陈庭,他则……

    有些不对劲。

    “你……”本想喊小白,结果还是有些喊不出,司马妧见他笨拙解扣的样子,连忙制止住他的动作:“你别忙了。”

    “我乃你之驸马,还不能帮你脱一件外袍么?”顾乐飞的声音再次回归幽怨模式。

    司马妧有些窘迫地摇摇头:“不是,我还有话要说。”

    顾乐飞表示不听:“明天再说,你的身体更重要。”

    “我就说一句,”她叹了口气,眉头微蹙,思虑了片刻,方才道:“你差人去监视陈庭,莫让他察觉。”

    顾乐飞一愣:“为何?”

    “我不知道,但我想我比你更了解这个人,本能给我的感觉并不好。”司马妧的眉心不展,斟酌片刻才道:“他为反而反,他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不在乎最后掌权的那个人是不是我,也不在乎最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如果想要反,只是因为他纯粹想反而已。”司马妧抬头看着顾乐飞,见他面色越发凝重,便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我担心,陈庭比司马诚更可怕。”

    ☆、第96章

    监视陈庭一事不用司马妧cao心,顾乐飞虽然没有她对陈庭了解得那样深,不过他本能地不信任除她之外的任何人。更何况陈庭此人聪明绝顶、难以看透。

    故而在他离开之前,早已嘱咐过吃喝玩乐要时刻留意陈庭的举动。若有可能殃及顾家和楼家的任何苗头,他们可不听陈庭的命令,自行决定,便宜行事。

    顾乐飞独自远赴西南寻司马妧,留顾家和楼家人在镐京继续被软禁,怎么可能不留几下后手。

    不过,如果可以,还是尽早回京为妙。

    然而,司马妧的伤势未愈,还经不起长途折腾,倒是韦恺那边,已经传来了好消息。

    他带着五万军队包围南诏国都大和城,不接受和谈,不接受休战,想要他退兵,只有一个条件——南诏王罗逻阁亲自出城投降。

    罗逻阁硬气得很,自然不接受这等条件。包括下关城在内的数城守将纷纷出兵救王,可是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接到急报,说自己守着的城池被大靖士兵给占了。

    这时候这些守将才如梦方醒,记起来大靖不是只有韦恺带着围城的五万人而已。

    大靖在大后方还驻守着十万人马,靠滇马的吃苦耐劳和好脚程,随时可以派数千人马快速攻入南诏任何一座城池。

    对南诏这种小国来说,几百士兵便足以占领住一座城池。趁诸城池防务空虚,几千人的军队足以把守住南诏数城要害,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这个时候,南诏的贵族上层已经开始有劝降之声。可是罗逻阁不甘于就此认输,他隐约知道大靖那边司马妧似乎出了问题,连领兵围城这样重要的战役她都不出现,罗逻阁不相信就凭韦恺一个手下败将,竟能逼得自己出城投降。

    不信邪的南诏王秘密派人在夜间潜行出城,寻其他部族尤其是雅隆部求援。可是不等他的人说动这些族长,大和城内再次火光冲天,无数火球从天而降,将大和城内最繁华的四方街引燃,百姓顿时私下逃散,一片鬼哭狼嚎。

    这时候不仅是大和城,整个南诏国内都谣言四起。称南诏王不该擅自与大靖挑起战争,陷南诏于水深火热,这是本主神在降天火惩罚南诏王。

    谣言传到罗逻阁耳朵里,他气都快被气死了。

    有时候贱民就是这么愚昧!南诏大旱、颗粒无收,还被云南太守逼迫交粮交钱的时候,这些庶民纷纷支持他起兵反抗,那些年轻的南诏男子积极入伍,时常为争战利品打起来。

    如今等他被大靖围困,这些人非但不想着如何救他,还怪他挑起战事、害南诏狼烟四起?

    他们也不想想,若不是他出兵抢粮,他们早都该饿死了!

    “都是一群贱/民!”

    南诏皇宫中传来愤怒的谩骂,紧接着是清脆连续的鞭响和呜咽压抑的哭泣。和大靖皇帝类似,司马诚生气喜欢砸东西,罗逻阁则喜欢拿鞭子抽下人。

    罗眉站在殿外听着清脆的鞭响,神情麻木漠然。

    她觉得罗逻阁当了南诏王之后就变了,不再是以前最爱她的那个哥哥,他现在最爱的是他的地位、他的权力。

    可是……

    即便如此,她也想尽可能地帮他最后一把。

    “哥哥,我们以芙蓉膏换大靖退兵,如何?”

    罗眉轻轻道:“大靖皇帝……可是已经上瘾了呢。”

    鞭响顿住,罗逻阁猛地转头看她,两眼放光。

    可惜,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主意。

    因为芙蓉膏是能戒的。

    司马诚服用的量毕竟很少。

    日积月累产生的依赖已经发挥作用,一旦断掉,他便神情暴躁、涕泗横流,这些症状在罗眉被司马妧带走之后就已经产生了。

    那段时间司马诚过得极为痛苦,因为太医查不出问题来,只能不停地开安神一类的药物给他使用。

    因着他发病的时候像换了一个人,如同恶鬼附体,于是京中又“适时”传出谣言,说这是前太子在报复当今天子的杀害之仇,化作恶鬼缠身,让天子夜夜不得安眠。

    司马诚清醒的时候听了这话,火冒三丈,可是他被此怪病折磨得身体虚弱,暂时没有精力治理此事,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高娴君本想请许老头入宫为他诊治,却被她父亲的一封信给制止住——

    高延只有一句话,不用管他,安心养胎。

    父亲这么一说,高娴君也回过味来了。如今司马诚一旦病发就见谁打谁,她万一躲闪不及被他伤到肚子里的宝宝,那可怎么办?

    故而等到高延归京,他趁着皇帝身体异样,积极联系各方势力谋划夺回相位,高娴君暗暗帮助父亲,却都没有怎么管过司马诚,只是照例每日遣人过去瞧一瞧,自己很少出现。司马诚看在眼里,心中愤恨,不发病的时候几次去找她质问,却被她挺着大肚子眼泪汪汪、委委屈屈顶了回来,有理有据。

    她甚至还反过来控诉他发病的时候吓人,她整日躲在宫中害怕得要死,以泪洗面,又担心他又担心宝宝,委屈得不得了。

    结果,被噎住的反而是司马诚自己,他只能悻悻然回去,独自生闷气。

    后来,事情又出现变化。

    司马诚情况竟然好转,发病时间越来越少,眼看着竟要自己熬过来。直到这时候高娴君又想起来司马诚还得捧着,便挺着大肚子偶尔过来瞧上一瞧。

    你看,芙蓉膏是可以戒断的。

    南诏王也是被逼急了,目前这是他唯一的把柄,却没有料到这件他提出的交易落到司马妧手里,没有任何分量。

    说实话,在罗逻阁主动提起此事之前,她都不知道司马诚悄悄染上了芙蓉膏。

    即便她现在知道,那也无所谓,城照围,房照烧。司马诚挺不挺得过来,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跟司马妧无关,更别想她用一场全胜来交换什么芙蓉膏。

    倒是此事“顺利”传遍全军上下,让大家都知道原来自己皇帝被南诏王女陷害,身上染了这玩意,众人不由得议论纷纷。

    大靖一口回绝南诏王的这个交易请求后,罗逻阁便只有将希望寄托在雅隆部身上。

    云南地区除南诏以外的小部族人少,无甚战斗力,可以同甘苦,却不能共患难,此次南诏遭围攻,就有不少小部族已经向大靖倒戈,负责通风报信。

    雅隆部的战斗力很强,而且双方有同盟之约,他们一心打大靖的主意,不会那么轻易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