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驸马倾城在线阅读 - 第46节

第46节

    “许大夫,我还要喝多久的药?”

    顾乐飞听见不远处的厢房传来司马妧的声音。

    许老头回答道:“那要看大长公主的恢复状况。依目前来看,呵呵,最多半年,殿下便可断药怀子了。”

    “怀子?”司马妧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语气中有显而易见的疑惑。

    顾乐飞一个激灵从椅子上蹦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开书房大门吼道:“啊啊!许麻子你何时过来,怎么不知会我一声?”

    没料到顾乐飞会从东头的书房里突然跳出来,许老头愣了愣:“老夫……只是来给大长公主看诊换药方……”不过寻常复诊,这也需要提前通知顾公子?

    “那个,咳咳,我最近有点不舒服,你先别走,也给我瞧瞧。”顾乐飞装出一副很认真严肃的表情,朝许老头微微点了一下头。

    许老头精明得很,立即猜出顾乐飞是有话要和他说,,而且不想让旁边的大长公主知道。他笑眯眯弯了一下腰:“成,我这边给殿下开完方子,回头就给驸马也瞧瞧。”

    司马妧却当了真,很关心地问他:“小白,你何处不舒服?是不是最近晨练太过,伤了身体?”

    “顾少晨练?”许老头瞪大眼睛,稀奇不已。他认识顾乐飞七八年,这位公子从来都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实在不像会主动折磨自己,早早起来搞锻炼的人。

    顾乐飞知道许老头在想什么,他不理会这人,只朝司马妧露出一个憨憨的笑:“不碍事,只是肠胃有些不适而已,吃两付药便好了。”

    “如此,”司马妧颌首,转头对许老头嘱咐道,“许大夫,既然要帮小白看诊,一并也看看他晚上打鼾的毛病能不能治,我知道长期如此对身体有损,却不知如何治疗。”

    我家妧妧真是关心我呢!顾乐飞心情飞扬地想,不过许老头却很不客气地说:“依老夫看,只要驸马天天坚持晨练,注意饮食,这打鼾的坏毛病自会不药而愈。”

    言下之意,都是太胖惹的祸。

    为了贯彻自己的诊断,许老头还真的大笔一挥,给顾乐飞开了一张方子,据称此方能不伤身体助人减rou。

    “顾少日后与大长公主子孙满堂,莫要忘了小老儿我的功劳。”许老头得意洋洋,毫不谦虚。

    顾乐飞却脸色阴沉地瞅了一眼许老头:“许麻子,我之前是如何叮嘱你的?若是让公主知道她目前所喝汤药乃是有助妇人怀孕之物,你干脆别在镐京城待着了,收拾收拾回乡下守你家人的坟好了。”

    生孩子是好事啊,为啥要藏着掖着不让大长公主知道,这对夫妻也是古怪。许老头委屈巴巴地回话:“知道了。”

    顾乐飞在这边小心翼翼瞒着司马妧,不让她知道这药的全部功效时,皇宫里的端贵妃正在遍寻名医寻找能怀子的药方。

    罗眉太嚣张了。

    她从来没有见过敢在皇宫里如此嚣张的女人。即便司马诚下了朝之后来她的宫中,罗眉也能以亲自下厨烹调南诏美味的名头,把司马诚从她的宫里生生拉过去。

    其实罗眉的争宠手法并不新鲜,宫里的女人也常有洗手做羹汤企图获得帝心的例子,只是司马诚通常不吃这套。唯独罗眉,隔三差五下厨烹饪,说是什么南诏特色,高娴君觉得蛮荒之地,哪有什么美味佳肴,偏偏司马诚就是喜欢她的手艺。

    如果不是宫人要事先试菜,高娴君几乎要怀疑罗眉在饭食中下药蛊惑了司马诚,毕竟南诏这种偏远地方的异族,听说许多都身怀巫术能惑人心智。

    不过罗眉即使再霸道,也不可能一月三十天全部霸占着皇帝。起码初一十五,司马诚雷打不动一定会宿在高娴君处。在皇宫中沉浮这么多年,高娴君是宫里最沉得住气的女人,她一面尽力留住帝宠并寻找生子药方,一面派人盯着罗眉的一举一动,不怕她嚣张,就怕她没破绽。

    因为她清楚最近想要动罗眉不太可能,所以才更要等。

    在罗眉入京前,大靖已派川军压上云南边线,虽然没有打仗也未进入洱海地区,却以实际行动肯定了现任南诏王罗逻阁的合法性,帮助罗逻阁稳固了他的位置,而罗逻阁也投桃报李,又送了一大批玉器、茶叶和当地特产的名贵药草上贡进京。

    不光司马诚,很多帝王都喜欢充当这种仲裁者的角色,很有面子,很能显得自己超然而强大。而罗逻阁的识时务则更加让他舒心,认为经此一事,南诏与大靖能结几十年的友好交往,估计在罗逻阁在位期间都能保持这种友好关系。

    西南安定的未来远景,当然让司马诚更觉舒心,连带着也看重罗眉、容忍罗眉。这是给南诏王的另一个信号——我宠爱你的meimei,乃是因为大靖和南诏关系融洽,并且大靖有意让这种融洽延续下去。

    有了这样的政治背景,高娴君当然不敢擅自动罗眉,她在等待时机,可是这个时机何时到来,她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这时候她的父亲却安慰她:“放心,不会太久,那位新任的南诏王和云南太守之间……必有冲突。”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政权,一个是镐京派来的封疆大吏,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偏偏现任云南太守还不是个会圆滑处事的人,爆发矛盾,不过迟早的事情。

    高延从权力争斗的角度去看,洞察到了南诏和大靖之间目前关系的不稳定性。可是他不会在司马诚高兴的时候去泼他的冷水,因为他清楚这样不能够讨人喜欢。只有当政事出现危机,他们的皇帝陛下如无头苍蝇一样急得团团转时,司马诚才会想到自己,那时候他才能发挥自己作为一朝丞相的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巧的是,司马妧从边军布防的角度,也看到了南诏对大靖潜在的威胁。

    “他们统一六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官员和军队体系,虽然名义上承认对大靖的从属地位,但是他们实则自成一国,可是竟然能容忍自己的地盘有中原来的官兵,大靖的体系和南诏的体系在此相互冲突,还要和睦相处,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司马妧其实本来对南诏的事情并不关心。因为在她的记忆里,真正掀起乱世大潮的北方夷狄,是那些能征善战的游牧部落,而非西南一隅的小小南诏。

    只是最近罗眉的风头太盛,大街小巷里传的全是她如何貌美如何勾人的各种段子,司马妧想不听都不行。闲来无事,便顺手研究了一下南诏国的情况。

    这一研究,便发现了问题。

    “虽然南诏和四川之间隔着一片大靖管辖的羁縻府州,可是那里兵力少、补给线长,而且百姓多为异族少汉人,要管理很困难,要失守却很容易。而一旦失守,被南诏攻下四川,上可袭击关内道甚至王畿地区,下可顺江而下占领两湖甚至江南。”

    司马妧说这话的时候当然不可能是在朝堂,她只是在自家府邸内的小书房对着简略的地形图指点江山而已,听者也只有顾乐飞一人。

    顾乐飞实在很喜欢看她如此认真投入的神情,越看越好看。他看得入神,亦不忘接两句好让她继续说下去:“如果是妧妧,你当如何?”

    “如果是我,便任凭新任南诏王和其他各部族斗来斗去,最好兵力消耗殆尽。然后由我大靖将领全权接管南诏兵防,只给南诏王一个虚位的头衔以安定民心便可。”

    司马妧惋惜不已:“多好的掌控西南地区的机会啊,就这样被陛下错过了。”

    顾乐飞笑了笑:“其实司马诚这样做也没错。”

    “哦?为何?”

    “你只考虑到待南诏上层内耗完毕,可由大靖将领趁机接管军务,却没考虑到派谁去做这件事的问题。纵观大靖现在的高级武将,除了守着西北的哥舒那其,我们皇帝陛下还敢用谁?”

    凡是和楼家沾边的、和司马妧沾边的,他都不敢用。按照这个标准,放眼望去,哪里还有能上过沙场、镇得住场面的好将可用?

    既然没有可堪大用的武官,那便只好和现任南诏王打好关系,求着人家安安分分过日子,不要来sao扰大靖了。

    闻言,司马妧怔了一怔,轻轻叹了口气:“如此看来,确实也不算错。希望是我想得太多,南诏并无野心才好。”

    谁也没有料到,南诏的威胁尚未暴露出来,黄河的夏季汛期已至。而这一次华北平原普遍而大量的降雨带来了麻烦,几年未加固的堤坝挡不住这一次来势汹汹的黄河之水,天上雨下着,地上的人眼睁睁看着河水面越悬越高,附近的百姓想撤都撤不及。

    七月,黄河决溢,内河泛滥,舟行陆地,人畜漂流。61

    ☆、第62章

    黄河决堤之前并非没有预兆。河南河北两道连绵数日不减的雨势早就通过八百里加急告知帝都,虽然司天台位于关内道,即便夜观星象也难以看出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可是根据这两道历年的水文和天象记载,这样长时间的大雨更可能导致洪涝。

    于是六月的时候司马诚便急令司天台挑选吉日,鸿胪寺准备祭典,由他亲上天坛向上苍祈晴。

    祈晴仪式似乎有那么一点效果,大雨果然停了数日未下。可是一入七月,雨势再次气势汹汹袭来,这一次黄河下游的堤坝再也挡不住,数处决堤。

    那时候的黄河泥沙虽没有那么多,可是由于府兵制中的屯田制度,大肆开垦不加节制,黄河上游的植被已遭破坏,有水土流失的情况。中游因为地势原因,黄河携带的泥沙皆被冲击力巨大的水流冲走,故而河床抬升情况并不严重。

    可是到了下游平原地带,水流速减缓,泥沙淤积,一年年下来抬高河床,使得这段地方的黄河极容易泛滥成灾。

    这片肥沃的平原是大靖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还差几天,夏粮就要丰收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无疑雪上加霜。

    坊间传闻,说老天爷不给皇帝的新税制面子,这是在以洪水惩罚皇帝的一意孤行呢。

    高延身为尚书令、宰相之首,自然不会相信此等传言,更不相信这是上天降罪。其实大靖最近这些年的天气情况都有些异常,前几年是部分地区小旱,不过影响范围不大,今年又轮到洪涝。大靖所辖土地如此之多,范围如此之广,每年来点自然灾害根本不稀奇。

    端看上位者如何应对。

    而高延的做法,则是公开上书、承认自己在任期间有所失职,以致老天降罪于民,请求皇帝罢相以平息上天愤怒、安定民心。

    此文一出,百官哗然。

    “高相这一招以退为进,着实高明,”不管外界对高延的褒贬如何,顾乐飞对这只老狐狸的审时度势很是赞许,“第一,他替司马诚担了骂名,将民间认为的天子之罪转换成宰相之罪,司马诚心知肚明,自己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第二,新税制才起便出了这等大事,如何应对是个大麻烦,高延干脆退位避灾,将这烫手山芋让与他人去捧。我敢打赌,此事过后,高延必将重新被启用,不然下一次天灾降临,还有谁能贴心地替皇帝分忧?”

    陈庭望着佛舍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淡淡笑了一下。比起河北河南两道的大雨磅礴,镐京这点连绵小雨着实算不上什么,只是想必望着这雨,皇宫内的天子心情一定很差吧。

    “此事难办,莫让殿下强出头。”陈庭道。

    顾乐飞颌首:“她不擅河工,也未曾接触过决堤后赈灾之事,此时司马诚因为那个降罪天子的谣言正心里敏感着,她的确不宜主动请命触霉头。不过……如果有人想要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妧妧呢?”

    虽然两人已见面密谋好几次,可是每次听面前的胖子称呼殿下为“妧妧”,陈庭都禁不住老心脏一抖。

    真是不习惯这家伙的驸马地位啊,就他这副rou嘟嘟的模样,大长公主怎么能压得下去呢?

    话说回来,顾乐飞的推测是有可能的。

    这次洪涝危害大,赈灾、治河、难民迁徙等等事务,牵涉范围广,涉及人员多,调用钱粮甚重,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镇住场子。本来宰相高延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这老狐狸自请罢相躲起来避灾了,估计接任他的是郑青阳。

    郑青阳的办事能力比起高延,差了一大截。而且他也不傻,自然会将此事推诿。而且这种麻烦事,自然是和谁不和推荐谁了。

    “如果躲不了,殿下也不是怕事的人,”陈庭倒是看得开,“此事若办得漂亮,亦于殿下日后有益。”

    顾乐飞笑了笑:“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估计这件事情落不到妧妧的头上。”

    郑青阳虽然滑头,却也知道司马诚最不乐意启用的人就是司马妧,而他看不顺眼的人又不止大长公主一个。若他猜得不错,此次全权负责救灾一事的,当是脾气耿直、老当益壮的英国公单云。

    当这二人在崇圣寺推测未来之事时,高府里早已炸开了锅,高延主动请求罢相一事突然至极,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包括家里人。

    所以不但是司马诚和文武百官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家中妻儿也都懵了。高夫人呆呆坐在丈夫身边,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那咱家以后……不是宰相之家了?峥儿在朝中也没人照应了?”当了几年宰相夫人,再让她回去,她还真不适应。

    高峥倒是很实诚,没觉得父亲这样做不对:“父亲必有父亲的道理,孩儿在太仆寺也无甚麻烦,可以照顾自己。”

    高延慢悠悠喝了口茶,瞥了一眼和他同父异母的高峦高峰,这兄弟俩都站在一旁不说话,估计对父亲这决定心怀不满。高峥胸无大志,他们俩却还指望着高延照应,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现在上头压着一个郑青阳,哪里还来的步步高升?

    高延看在眼里,心下叹息一声,他这两个庶子虽有能力,可是利欲熏心,恐难走远。老妻高夫人自不必说,小门小户出来的,一贯的眼皮子浅是没救了。倒是大儿子,虽然性子太软,人过于单纯,可是听话孝顺却是头一份。将来自己如果想告老还乡,给他养老送终的只可能是这个大儿子。

    想到这里,高延看向高峥的目光不由得又和蔼几分:“这两天有空你进宫见一见你jiejie,告诉她我此举乃是顺应帝心,罢相不过一时,让她莫要担心。”

    是了,比起还能聚在一起商量对策的高家众人,独自一人待在宫中的高娴君最为心急如焚。她在宫中消息相对不畅,一听父亲被罢黜尚书令,顿时觉得孤立无援、前途无光。

    最强有力的后盾倒了,她还怎么拿下皇后一位?

    她枯坐宫中,听着屋檐下不停滴落的雨滴声,心中从烦闷到渐渐冷静。思虑再三,她咬了咬牙,吩咐身边大宫女:“叮嘱我宫中人近日做事小心些,布在罗眉那里的眼线暂时也不要回来报告了,将六司的人和后宫有品级的妃嫔都召集来。”

    大宫女颌首应了,然后多问一句:“娘娘准备做什么?”

    高娴君微微一笑,眸子满是自信光彩:“当然是削减宫中一切用度,日日祈佛抄经,为两道受灾百姓祈福。”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她越不能自乱阵脚,反而要摆出一副母仪天下的姿态来,从容做事。

    谁也别想斗倒她。

    以天蓝色为彩画背景的宫殿装饰和皇宫其他建筑不太一样,房屋偏矮,连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这里是司马诚特地为丽妃罗眉建造的南诏殿。

    殿外有宫女接了来自端贵妃宫中的命令,沿着回廊快步向罗眉的寝宫走去,她轻轻敲了敲门,小声道:“娘娘,端贵妃让全体宫妃去她宫中,说有要事要宣布呢。”

    罗眉懒懒地仰躺在床上,绸缎的睡袍从她丝滑般柔嫩的肌肤上滑落,露出遍布吻痕的修长双腿。昨夜司马诚阴沉着脸闯进来找她发泄,动作粗鲁得很,估计是遇到了烦心的事情,不过罗眉懒得问。

    听见宫女的禀报,罗眉懒洋洋翻了个身,偏头望了一眼打开的窗子,见窗外有细细的雨丝飘进来,不由得烦闷地又翻了个身,把头埋进软被之中,闷声道:“告诉端贵妃,本宫身体不舒服,不去。”

    宫女迟疑了一下:“可是……端贵妃的宫中人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不去。”罗眉的语气很坚决。她一点也不喜欢这座牢笼样的皇宫,更不喜欢那个笑面虎似的端贵妃,还有宠爱她的汉人皇帝,她也压根不喜欢。

    不过是几壶烈酒下肚,就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连她是不是处/子都搞不清楚,可笑。

    汉人皇帝真好骗。

    她想念南诏,想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