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锦园春在线阅读 - 第77节

第77节

    “楚家庄子上送来了不少新鲜吃食。楚伯母先前让我带回来,奈何我车子小,放不下。伯母便说寻了空闲给我送来。”

    廖鸿先的身子终于开始回温。

    他看着眼前神色焦急的江云昭,伸手搂了过来,揽在怀里,紧紧地,半点也不肯松开。

    “昭儿,你是我的。”

    想到刚才万念俱灰的疼痛,廖鸿先忍不住又紧了紧手臂,“我从来就没想过别的人。你也不许。不要跟别人走。好不好?”

    以前被他这样抱着,江云昭觉得羞恼异常。这一次,她看到了他刚才的反应,知道他的心意绝不是单单口上说着那么简单。再被他这样珍惜地紧紧拥在怀里,心中终究是有了不一样的感动。

    可他那句话,她到底没法作出保证。思量许久,最终讷讷说道:“那你也得能说服得了我爹爹和娘亲啊。”

    廖鸿先知道对她来说,这已经是极其难得的变相答应了。欢喜至极,唇角微勾,双眸神采焕然。

    “我自有法子说服他们。”他忍不住用脸颊蹭了蹭她头顶的发,信心十足地道:“我能给得起旁人给不了的。”

    江云昭哼道:“口气倒是不小。”又动了动身子,试图挣脱他的怀抱。

    廖鸿先得了她的保证,安心许多。暗道往后时日还多,如今见她羞得狠了,也不再勉强。松开双臂后,拉着她的手,缓声道:“到时你便知道了。”

    他说这话时,声音柔和,宛若呢喃。

    江云昭几时见过他这般柔情的模样?再也撑不住,羞红了脸,低声道了句:“傻子。”

    若是旁人说他一句‘傻’,廖鸿先怕是直接一拳就揍过去了。可如今听了江云昭这么说,他只觉得她语调婉转,说什么都好听。就连这俩字,也是顺耳异常。

    江云昭望见他那极为受用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心底一片柔软,口上却是不饶他,“哥哥的婚事本就不远了,如今叶夫人来,不是为了此事,难道还是为了旁的不成?怎么?一向机智过人的廖大人,刚才竟是没有想到吗?”

    说起这个,廖鸿先倒是有些赧然。

    他还真没想到。

    这些天忙得昏天暗地,睁眼就是处理公务,闭眼就是想江云昭,哪来的时间管其他人?

    ……当然。如果他想达到目的,江承晔也不能算‘其他人’就是了……

    他捋了捋江云昭鬓边的发,说道:“下次不会忘了。”想了想,又道:“过几日我寻姨母说那事。或许,她会亲自安排。”

    江云昭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想到国丧期才过不久,忙道:“皇后娘娘此刻必然伤心至极,你又何必惊扰她。”

    “无妨。我也是希望她好过一些,方才想让她出面。”思及皇太后现今的状况,廖鸿先面露担忧,“姨母最近的状况很不好。太医说是思虑过度,郁结于心。想要痊愈,需得放开心结。我想让她转移下注意力,寻点让她高兴的事情来做,许是能好一些。”

    前些日子江云昭经常出入宫中,自然也看到过皇太后不少次。

    廖鸿先所言非虚。

    那几次江云昭见到皇太后,已发觉她一次比一次憔悴。有时候说话亦是心不在焉。口中说了什么,过一小会儿便会忘记。

    因着这个话题牵扯到那件事,江云昭不好多说什么。廖鸿先既然这样讲了,她便轻轻“嗯”了声。

    眼看着分离在即,廖鸿先心中不舍,却没了强留她的理由。

    拉着她的手死命不肯松开,好半晌,才憋出来一句话:“听说江四老爷和周先生大吵了一架。”

    周先生是清宁书院的主事人。清宁书院收人条件极其严苛。江四老爷如今能在那里授课,是廖鸿先从中帮忙,才得以成事的。

    江云昭听闻,忙问是怎么回事。

    廖鸿先见又能和她多说几句话了,暗暗开心,便道:“好似是四老爷与周先生有个观点不甚一致,四老爷坚信周先生理解有误,周先生说他想法太过狭隘。江四老爷不服,说是自己没在清宁书院读过书,心中所想没被他们这些人用规矩定律来约束过,反倒想法更为开阔。这便吵了起来。”

    江云昭知道自家四叔的脾气。因着一个观点与人争执起来,实属家常便饭了。

    只不过周先生是大儒,所知所想自然与寻常人不同。若是四叔不要那么针锋相对,好好听听周先生的见解,仔细思量过后两人再进行辩解,或许气氛能好很多。

    这念头在她心里只稍稍过了一遍,就没再多想。毕竟如今已经分了家,四房那边的事情,她也无需多管了。

    客人已经来了颇久,江云昭再不去就有些不合适了。

    廖鸿先到底没了留她的借口,暗暗叹了口气,又匆匆和她低语了片刻,说道:“等会儿你切勿出门。至于为何,你到时便知了。”这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初时江云昭看着他那模样,觉得有些好笑。那么大的人了,走就走了,频频回头作甚?再一想,这家伙素来随性不羁,拿得起放得下,何时见过他这般依依不舍的模样?心中到底有些感动,再看那背影,就觉得心里温暖异常了。

    她心情颇佳,去到花厅的时候,面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一进屋,就对两位客人依次行了礼。

    楚夫人越瞧她,心中越是喜爱,对秦氏道:“昭儿这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欢。”

    叶夫人知晓她的心思,在一旁帮腔道:“月华如今不在身边了,昭儿与她情同姐妹,喜欢的话,就带自己家里去当自个儿孩子好好疼着。”

    楚夫人笑道:“我倒是想,就怕侯爷夫人舍不得。”

    她们这话说得直白。

    秦氏也笑,“这孩子看着听话,其实脾气拗得很,跟月华的性子可不一样。”

    既没有顺口去接,也没有拒绝。

    楚夫人知道秦氏这是还在考虑,暗暗松了口气。

    最起码,这说明江家还没答应楼家。

    她倒不觉得江家会拒绝楚家。

    别的不说,单就楚家与江云昭的关系之密切,就没有旁的哪家比得上的——她喜欢这丫头,儿子也中意她,女儿又真心把她当meimei看。

    这姑娘嫁到楚家,是半点亏也不会吃的。

    既然话已挑明,没有定下来前,无需说太多。楚夫人便道:“先前庄子上送了吃食去家里,我拿些来给你们尝尝。”

    听楚夫人说到那些东西,江云昭不由想起了先前廖鸿先那难得一见的窘迫模样,不禁莞尔。

    因着叶夫人前来是为了儿女双方的婚事,江云昭还未出阁,不便在场。陪长辈们说了会儿话后,她便回到了宁园。

    江云昭看书的时候,蔻丹给双胞胎准备棉手套,红螺在一旁打络子,红霜整理江云昭的首饰匣子,红缨在擦旁边的花架。

    突然,吴婶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说道:“姑娘,姑娘,快、快点。我听当家的说、说……”

    吴婶素来稳妥,何曾这般慌乱过?

    江云昭忙让离门口最近的红缨过去扶住吴婶。

    红缨说道:“您老慢点。左右没人和您抢不是?”

    吴婶却没有和她说笑的心思。

    她缓了口气,朝着江云昭急急说道:“姑娘,要接旨了。您可快点啊!”

    接旨?圣旨?

    江云昭怔了下,几个丫鬟忙过来给她整理衣衫。

    不一会儿,秦氏身边的郑mama也过来了,催促江云昭赶紧去前头。

    待到圣旨读完,江云昭这才知道廖鸿先说的‘等会儿有事’指的是什么。

    也是这个时候,她才晓得,当初廖鸿先说‘不让那人压过她去’到底是想到了什么法子。

    ——江家迎来的这道圣旨,是给江云昭的。

    她被新帝封为菀洺乡君。

    ☆、第3章 .18文|学城

    辗转反侧了一夜后,廖鸿先早晨起身时,本以为自己会头痛欲裂意识混沌。谁知睁开眼了才发现,居然精神好的很。看什么都透着一股子喜气,状态简直无法更好。

    思及筹谋了整夜之事,他精神抖擞地穿上衣裳,迈步出屋。看见太阳,感到亮得喜庆,瞧见墙壁,深觉齐整得漂亮。甚至望见那些没了树叶的秃树枝,都会感觉光得可爱。

    细细琢磨了下自己如今的心情,他得出一个结论——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古人诚不我欺。

    眼看着圣旨已下,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今日再寻姨母说起,那事应当就成了八.九分了。

    按照昨晚想的那些说辞,应当是没问题的。

    忆及昨夜的种种忐忑心情,廖大世子摇头失笑。

    他也没料到,自己竟会为了此事而反复推敲演算了许多遍。虽说浪费了一个晚上,但是这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让他十分欣喜。

    今日恰逢休沐。

    自他到户部任职起,这是得到的第一个休息时间。

    廖鸿先刚一入宫,就有相熟的公公与他打招呼:“廖大人今儿又来寻皇上啊?不歇着了?”

    廖鸿先唇角的笑意怎么都掩不住,干脆就这样笑眯眯地应了一声。

    公公陡然一惊,差点撞到旁边的柱子上。

    他小徒弟赶紧拉他一把,问道:“师父,您这是怎么了?”

    那位公公抖着手指了廖鸿先的背影,瞪大眼睛看他,“你知道这位小主子的诨名不?”

    小徒弟茫然摇头。

    “出宫前是‘霸王’,出宫后任了职,立马变成‘阎王’。”公公一拍大腿,面露痛苦,“哎哟老天爷。阎王爷突然和蔼可亲起来……今儿有谁要遭殃了不成?”

    如今御前留下的禁卫军,都是皇帝心腹,好多人以前是廖鸿先的手下。

    瞧见廖大人朝这边行来,大家不敢马虎,集体敛神肃容。待他走近,齐刷刷地工整行了个礼。

    廖大人微眯着眼,含笑说道:“不错不错。比我带你们时,好上许多。”

    众人摸不准他这句是真夸还是暗讽,不由身子颤了颤。

    如今的头头壮着胆子走出队伍,问道:“廖大人,您这是……”

    “自然是赞你们。”廖鸿先朝她们微微颔首,这便悠悠然离去了。

    待他走得很远了,众人方才敢随意动弹,不禁面面相觑。

    这人今儿怎么那么好说话?

    转了性子了?!

    廖鸿先求见皇太后的时候,太后正在庄嬷嬷的劝说下用一些点心。

    她听宫人来禀,说是廖鸿先来了,面上不由露出微笑,将点心搁下,说道:“快让他进来吧。”

    庄嬷嬷伺候了她几十年,情分不同旁人,说话没甚太大顾忌,打趣道:“太后正不想吃点心呢,廖大人就来了,可是给了太后一个好借口。”

    皇后莞尔,继而重重叹了口气,对庄嬷嬷说道:“这孩子自小没了爹娘,过于早慧。什么都好,万事不需人cao心。偏偏这样,更让人放心不下。如今元睿孩子都那么大了,他却……”说罢,又是重重一叹。

    庄嬷嬷也道:“什么时候廖大人能领个媳妇儿回来,那就完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