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乡野孤儿在线阅读 - 第59章 青春张开翅膀,飞翔在光与影中

第59章 青春张开翅膀,飞翔在光与影中

    初一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后,草儿已经几乎完全适应了在一中打仗一样的学习和生活。

    她和林仁粒再也不一放学就跑澡堂,而是先在教室写一会作业,再慢悠悠地两人踱步越过cao场,回宿舍拿了饭盆去食堂打饭。吃完饭,看窗户下的澡堂人少了一半多,才端着一脸盆衣物,提着个大红塑料桶下去打水、洗澡、洗衣。

    别人抢那一时,她们不着急,干脆换过来,哪怕晚自习时最后一个进教室也不怕,只要不迟到就好了。这样,便从容多了,也学习、吃饭和洗澡俩不误。

    也就在这个时候,草儿才开始真正感受到在一中的乐趣和自由。只要上好课,完成好作业,她可以读很多她喜欢读的书。最开始是跟着同学读言情小说,但看了两本,看到第三本的三分之一时她就丢开了,一样的套路,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她看不下去。于是,她开始看散文,读诗歌,也开始接触《家》等这样的经典书籍。其实她并不能看得很懂,但沉浸在那个文字的世界里不断探索的乐趣,却令她迷恋不已。她甚至觉得周末在学校呆着比在家呆着比较好了。

    为此,她的父亲周六没等到她回来,周日上午还没见回来,便在周日中午亲自来她宿舍里找她。

    连着好几次,父亲一声不吭地进来宿舍,看见的都是女儿正在宿舍安静地看书或者写作业,便放了心下来,不再来找她,由着她自己决定了。

    而草儿,每次在父亲来找自己时,问自己是否回家,自己都老老实实地立刻收拾跟着父亲回家。

    跟在父亲后面的草儿,已经到了父亲的肩膀高了,她稍微一抬头,便看见了父亲后脑勺藏不住的白头发,心里骤然异常酸楚,想着下周一定自觉回家,不能再让父亲跑来找自己。

    但一到周末,比起已经熟悉了的宿舍里自由的空气,一想起回到家里自己的紧张和拘谨,草儿便又忍不住望而却步。谁都不知道,每到周六,都是草儿心里头最纠结的时候。她甚至能在回与不回的问题上纠结一天,从早到晚,终于天黑回不去了,反而心里是极为放松的。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纠结。直到父亲又来找她。她又开始跟在父亲后面,对着父亲后脑勺的白发发誓。

    周而复始几周后,父亲不来找她,也不再责备她。她也不纠结了,直接自己把每周末应该回家的规则变成了一个月回家一次,就这一次还往往是周日的中午她才回到家。

    娘对此多有不满,觉得她把家当旅馆,连住都不住。她回来一趟的确就是为了拿伙食费。但她的心里也是很难过的。她并不想这样,但每次因为过往中的在家里的焦虑让她对家生出很多的心理障碍,阻挡她回家的路。

    然而,她却是爱她的家,爱她的父母亲和弟弟的,她并不愿意从家里拿钱增加家里的负担,可自己又无可奈何地不得不向父母开口。这种纠结的痛苦,常常让她自觉地放在家人的最后,甚至自己把自己排除在外——她在家里的地位,被自己认为是多余出来的。

    这种对自己的不重视,不珍惜,以至于她从小学便陷入一种自卑,只是这种自卑在初中后变得更突出,却又更隐秘,隐秘到她都不知道这种自卑已经深入她的骨髓,成为了性格的一部分。

    而正是这种自卑,加剧了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让她在某些时候非常的拘谨、害羞,也让她升腾出一种不甘心,寻求证明的勇气。她纤细、敏感、安静,可又极为不安分、爱表达、不达目的不罢休。她时刻能感受到追求田园般的宁静与不甘平庸的两种不同的血液在她同一个血管里流淌、奔腾。她善解人意,可又情绪激烈。

    她的性格,如同她常常冲突激烈的内心,是一个矛盾结合体。这也是为什么她在家里沉闷得难说一句话,在学校课堂这个属于她自己的有关学习的天地里,她却是活跃得很,和同学话语如珠,自己都评价那样的侃侃而谈是一种生理的欲望,而非仅仅是心理的需要,甚至不让她去表达交流,她便会心情郁闷,以至于宿舍里的同学都称她为“语言大师”,觉得她适合当律师。

    她却并不喜欢当律师,她觉得那是一个复杂而乏味的职业。她喜欢美,喜欢表达美,她想当一个画家。

    矛盾的是,虽然只是初一的她,却又希望将来能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让家人也能因为她过得更好。而当个画家,显然很难保障她这个关于物质的理想的实现。于是她最后给自己的一个目标便是将来一定要成为某个领域的有话语权的人,让自己能活成一个典范。

    但她童年时的清华梦,却是彻底地化为泡影了,因为此时的她,内心深处,想要当的,并不是科学家了,便没必要非那理工科最好的最高学府不上了。

    也因此,她的文类科目确实学得不错,但她的数学便开始变得有些吃力。倘若当时有一个明眼人能指点她,或是哪怕压着她去拆解那些数学难题,得到一些理科的学习思维,那估计于她未来的人生,也许便会少走很多弯路了。

    小镇里的孩子们,大多像草儿一样,有着高远的志向,却并不了解现实的社会世界,只是偏执地活在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瑰丽幻想中。而一旦幻想被现实的荆棘刺破,他们大多数不是不知所措陷入迷茫,就是从此妥协于眼前身边的现实而无法坚持此前的追求。更有甚者,从一开始便不能超越身边父母亲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状,早早地就无意识地被这种耳熏目染的生活定了位,便是连幻想也不幻想,更别说什么目标和动力了,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着罢了。

    外面的天地,于这些小镇上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很远,他们无法接触到,便硬生生地抹去了人生的一半高度。他们虽然不能说是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娶媳妇,但是读书为了什么,生活又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为了什么,这都是没人去想的。父母亲人是少年的一座山,山既是依靠,也是视线眼神的屏障。加之普遍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是外驱力,被动得很。

    而初中的草儿,也只能想到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只是她从小因天性柔弱中的恐惧感和宠溺保护中的优越感,让她既想逃避家里令她生出的不舒适感,又让她在努力地在逃避中寻求证明,也更渴望着更高远的世界里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和自由,至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虽然历经生死,她其实根本未予以觉察。

    而这种对外面世界的不断追寻和探索,便成了牵引她一生的难以填平的渴望。这种追寻的渴望,到底是生在她后背的隐形的翅膀还是束缚她走向生活的平淡真谛的绳索,现在真的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