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嫁给老男人在线阅读 - 第42节

第42节

    杨威只瞟了一眼,不屑地道,“meimei,走吧,回去慢慢说。”

    杨宜虽然有点好奇发生了什么事,但自己一群人挤上去也不是个事,况且她大哥一看就知道是个知晓内情的,她就不去凑那份热闹了吧。

    原来,他们刚才看到围住的那家姓刘,男人叫刘二狗,前些年娶了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女人乔氏。这乔氏也是个能的,连生四胎都是男的,这在刘家庄可不得了。刘家庄里有好几户人家连生几胎都是女的,不少人都偷偷向乔氏打听生男秘方呢。可是乔氏只推说不知道,这可把前去打听的人得罪狠了。连生四胎都是男的,还说没秘方,谁信啊。巧合也没那么巧的吧?

    于是这几家人在种地的时候就暗暗下拌子,水少的时候截水,水多的时候放水,于是他们刘家的庄稼收成不怎么好。几年来,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刘二狗瞧着心里不是滋味。恰逢此时,庄子里不少年青劳力都去城里做工了,多少都能改善一下家里。刘二狗眼见别人日子越过越红火,牙一咬,决定去城里做工了。

    这一走就是几年,开始的时候,刘二狗在这附近的城里做工,还时不时地捎些钱回来。渐渐地,他去的地方远了,捎钱的次数就少了,不过还是会有钱回来的。

    可乔氏这人,是个狠心的母亲,眼见钱少了。在吃食上就刻薄起儿子来了,若是大家吃的一样,那没什么话说。可她自己和最小的儿子吃rou喝汤的,三个大的却只能吃糠咽菜,有时还得饿肚子,这就太过分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她必会急冲冲地托人去催刘二狗捎钱回来。刘二狗根本就不知道家里的婆娘是这副德性。

    对此情况,庄子里有看不过去的,说了她几句。那乔氏也是个泼辣的,根本不怕人说,谁要是敢说她,必被她拿着大扫帚追着打。

    这回闹起来的原因是她第三那个儿子饿晕在小溪边,被村子里的人给背了回来。

    杨宜听后,也是一阵唏嘘,“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母亲?手心手背都是rou,几个孩子全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难道她就一点都不心疼?”偏心眼也不是这样偏的呀。

    “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也别难过。”二爷拍拍她的肩膀。

    “我只是可怜那些孩子而已,听大哥说,最大的那个孩子也不过八岁。”被亲生母亲这般对待,孩子不知道多寒心呢。

    “威哥儿,你怎么和你meimei说这些事?”林氏责怪地看了杨威一眼,然后看向杨宜,“你也别多想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在庄子里,咱们平日也会接济一下几个孩子,饿不死他们的。而且估计年底刘二狗就会回来了。”

    “这样就好。”杨宜听到不会饿死孩子,这才放宽了心。她盘算着一会给她娘留些银子,让她家时不时接济刘家那三个娃几顿吧。希望他们能平安等到他们爹回来。

    “走吧,饭烧好了,进屋里吃饭去。”

    “二弟妹,我和你大哥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再叫我啊。”年氏搓着手道。

    “一起坐下吃个饭吧,也不是外人。”林氏劝道。

    “是啊,大伯母。”

    想起刚才的菜色,年氏倒是想留下来,不过一看新姑爷面无表情的脸,她还是识趣地告辞吧,“不了,福哥儿还等着我回去喂饭呢。”

    “娘,你去屋里礼给大伯母,挑大的那份啊。”

    “好咧。”林氏擦了擦手道,“大嫂,你等会。”

    “这怎么好意思?”年氏嘴上说着,脚却一动不动。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您是大伯母嘛。”

    没一会,林氏就提了一份大礼出来,得了礼物,年氏笑得合不拢嘴。

    年氏夫妇告辞后,杨宜一家人坐下来吃了顿饭,她将不久启程前往钦州的事说了。杨大勇和林氏尽管不舍,却也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然是嫁夫随夫的。

    吃罢了饭,杨宜被林氏叫进了屋里,而二爷则陪着杨大勇和杨威在外头喝茶聊天。

    “大妞,你的陪嫁里少了陪嫁丫环,老太太有没有说你?我也是别人说了我才记得起来的,也怪我们想得不周全。”亲事太匆忙,他们完全没想过女儿嫁的门户那么高,真真是两眼一抹黑,应该准备什么完全没有头绪,许多嫁妆都是由女婿置办的。现在想来,真觉得对女儿不住。

    “娘,老太太没说我,你就放心吧。”

    “那要不要补上啊?”林氏一脸不安。

    “不用。”

    林氏还是觉得不放心,杨宜忙拉着她的手说起别的话题。

    家宅不宁是一切灾难的源头。她也是从当通房过来的,自然明白,女人有了孩子,心就大了。虽然她有自信,一两个通房还是能拿捏得住的,但她也知道,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即便她有浑身本事对付通房妾室,都不如于此事上拿捏住二爷。况且,二爷也是答应过的,纳妾的事全由她做主。让她做主,那就是不纳!真到了非纳不可的地步,她也绝不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隐患的。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想更的,但**抽了,一直登陆不上,对一直在等的亲说声抱歉——

    ☆、第三十四章

    元和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是个宜嫁娶宜出行的好日子。

    童豁然,林焕之,孙成益在林家门前集结,一同出发,也好在路上有个照应。

    云州大捷后,林焕之升了半级,由正五品的完备升为宣抚使,尽管只是半级,宣抚使这个肥缺仍叫人抢破了头。

    宣抚使为朝廷派遣到地方安抚民众、贩灾、抚绥边境的使臣,除此外,还有,可以进行军队招募、军队校阅、严明赏罚、体恤军兵、维持军队秩序、调发与管理粮草、武器、战马等军需资料、点检、修筑城池、组织防御、布置战略、平息兵变叛乱等等。

    权力大翻了天去了,要知道,安和国举国上下也就设了三个宣抚使,川陕、京湖、江淮各一。如今在钦州周边增设一个,怎不叫人热血沸腾?

    不过想到钦州百废待举,做得好了,固然是万事如愿,若做不好,他们就得担心头上的乌纱帽了。赌注太大,不少人掂量了一下自个的份量,退了出去。加上一些比较保守的,也退了出去。

    皇帝从回京述职及自动请愿的官员中,挑中了林焕之,其中不乏看中了他能力的原因,还有另一层原因是皇帝在补偿林家。林焕之的是祖父林泽翰曾出任帝师,去年年底的时候去世了。皇帝曾派皇子亲至吊丧。

    其实童家与林家交情挺深厚的,毕竟两家的老人当初都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来着,可惜后来为了避讳,免得引起太祖皇帝的猜忌,硬是不怎么来往了。

    而林泽翰年纪本就比童豁然他老爹童傲云大几岁,再者比童傲云早成亲,以至如今孙子林焕之比童豁然还大了几岁。

    不过如今童林两家还是有几分交情的,若不然,林家也不会让林焕之投身到云州展家的嫡系军队里。要知道,林家不像童家以武起家,林家世代出文官,偏出了林焕之这个怪胎,一心从戎。

    之前在云州时,童豁然与林焕之各有各的圈子,两人不过是点头之交。而今,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加上孙成益在中间的搓合,两人却也生出了知己之感。

    童林孙三家人各成一局,围着即将远去钦州的年轻锐将细细叮咛。

    “一路上要小心啊。”杨宜给他系紧了披风。

    “嗯,你在家里,得空的时候多去陪陪娘。”童二爷叮咛。

    童二爷身后跟了七八个统一装束的士兵,这些都是他的亲兵。尽管他在云州军营里一直无作为,底下仍培养了十几个亲兵。他将他们分成了两拔,一拔随着自己先行前往钦州,另一拔则负责护送杨宜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