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在线阅读 - 第24节

第24节

    沈旭跃点头:“我也觉得。我发现好像自从认识你之后,一切都变得慢慢好起来了。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你在你三哥的陪同下,走过来,大大方方地跟我讨论茶园的去留问题,说起可持续发展,还有水土流失的问题,真的让我非常惊讶。”那个留着两个大麻花辫的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明月低下头抿嘴笑:“我们又不是那时候才认识的。”

    “但我们的接触就是从那晚上开始的呀,之前我知道你,但是我们并不了解,甚至都没说过话。”沈旭跃说。

    赵明月摇头:“说过呀。”

    沈旭跃惊讶道:“什么时候?”

    赵明月说:“有一次我打柴从小岗山回来,在村口歇着,你骑着车从公社回来,还特意下车过来问我要不要帮忙。”

    沈旭跃皱起眉头冥思苦想这件事,完全没有印象了:“那我帮你了吗?”

    “没有,我就挑了半担柴,大头我哥在前头挑着呢。不重,所以没让你帮忙。”赵明月抿嘴笑。

    沈旭跃问:“那时候你多大?”

    赵明月想了想说:“十四岁还是十五岁?你那时候好像刚刚做大队书记不久。”就那一次亲切的问候,让情窦初开的赵明月芳心萌动了。

    沈旭跃挠挠脑袋:“嘿嘿,我还真不记得了。”

    这时有人提着一大堆行李如压路机一般压过来了:“麻烦让让,同志,让一让啊,谢谢。”

    沈旭跃伸出手,将对方的行李往外推一点,以防撞到赵明月。对方感受到沈旭跃的动作,歉意地点一下头:“对不起啊,没撞到吧,东西太多了。”

    沈旭跃说:“同志,你要不就放这边吧,往里头去人更多了,没地方落脚。”

    那个人抬头往里看了看:“好吧,我就坐这儿了。谢谢啊,同志。”

    那人将身上的包裹全都放下来,赵明月才勉强看清楚对方的样子,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棉袄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家织布罩衫,脚上穿着一双手工布鞋,虽然这个年代大家都很土,但是这个人就更土了,简直就是土掉渣了。这种家织布衣服,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才穿,年轻人基本都是穿从国营商店里买来的棉布、涤纶、灯芯绒、的确良、的确卡之类的布料做成的衣服,讲究一点的还有呢子面料。

    那人见赵明月一个劲地打量他,然后冲着赵明月笑了一下,黑脸膛上露出了一口白牙,赵明月赶紧低下头不再打量他,这么直接地看一个男人,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她的余光瞥见那人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行李,最后在一个袋子上坐了下来,这才有工夫和沈旭跃说话:“同志,你也是等九点三十五那趟去北京的火车吗?”

    沈旭跃点点头:“对,晚上也就只有这趟火车,这里人应该都是坐那趟车的。”

    “人还真多呀。”那人感叹说。

    沈旭跃说:“车少,所以人就多了。同志你要去哪里?”

    那人笑起来,脸上露出一种自豪的神色,大声地说:“我去北京。你呢?”

    沈旭跃说:“这么巧,我们也是。”

    那人看看沈旭跃,又看看赵明月:“这个是你meimei?”

    沈旭跃摇了摇头:“不是,是我对象。我们一起去北京上学。”

    那人惊讶地看着他们:“你们两个都去北京上学啊?真行!”

    赵明月的耳朵都红了,这还是沈旭跃头一回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是他女朋友呢,不由得又甜蜜的抿嘴笑了。

    那人又说:“那可真够巧的,我也是去北京上大学啊。同志你们好啊,一起走啊,以后就是老乡了,到那边能有个照应。对了,我在北京大学,我叫梁栋,你们呢。”

    这回轮到赵明月吃惊了,这家伙居然考上了北大?沈旭跃也略有些诧异,真是人不可貌相,便伸出手来和他握手:“你好,我是沈旭跃,她叫赵明月。我在清华大学,她在北京师范大学。”

    “你的普通话说得真不错。”梁栋笑呵呵地跟他握手。

    沈旭跃说:“我原本就是北京人,来这里插队的。”

    “哦,那现在也算是荣归故里了。恭喜恭喜!”

    这个叫梁栋的还挺能说,也非常热情,上车的时候,他自己提着那么多东西,都还想着要帮赵明月搬东西,热情得叫人有点招架不住。

    上了车,由于三人都没有座位,只好找了个车厢接头处的空位置坐着,车上人真多,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而且大家都带着大包小包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应该都是去上学或者回城的知青。

    这个年代社会风气非常好,人们虽然贫穷,但精神面貌却很饱满,大部分人都有一颗高尚的心,起码赵明月就不担心车上会有扒手。

    上了车后,沈旭跃让赵明月看着行李,自己则走开了,过了半个小时,沈旭跃回来跟她说:“前面那个车厢,有两个人到下一站下,我们可以过去,等他们下了再坐他们的位置。梁栋,你要是不嫌弃,也跟我们一起过去吧,三个人可以轮流着坐,比挤在这里舒坦些。”

    梁栋看了一眼过道里的人:“人太多了吧,我们行李也多,怎么过去?要不就算了吧,在这里对付一下。”

    沈旭跃说:“这要在车上坐二十多个小时呢。这地方离厕所近,太脏了。明月,我们还是过去吧。”

    赵明月点点头:“好。”比这更拥挤的火车赵明月也坐过,所以她并不觉得多难。

    沈旭跃让梁栋帮他看着行李,和赵明月带着一些行李过去了。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过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都不喜欢被撞被挤,沈旭跃一路上把被子高举在头上,礼貌地请人让道,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赵明月发现,那两个要下车的人,是一对来自省城的老夫妇,儿子在海城里工作,孙子出世了,要赶去看望孙子,因为他们就在省城,老早就买好票了,还是有座的。沈旭跃一路打听过去,发现这两位最早下车,于是就跟人套近乎,说好了,等下车后就将座位让给他们坐。

    老两口看着赵明月:“小沈,这是你meimei?”

    沈旭跃笑道:“不是,这是我对象,她是小赵。明月,这是张大爷张大娘。”

    “大爷大娘好!”赵明月赶紧乖巧地跟二老打招呼。

    老太太瞅着赵明月眉目俊俏,但是又穿得朴素大方,不由得心生欢喜之情,招呼她:“小赵,来,跟大娘挤一挤坐吧。”

    赵明月摆摆手:“不用,谢谢大娘,我站会儿,您坐得舒服一点。我们年轻人,能站得住。”

    张大娘听见赵明月也说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虽然穿得像是乡下人,但这气质跟乡下人就全然不一样了,说话也乖巧有礼,便高高兴兴地拉着她拉家常。沈旭跃看赵明月和大娘聊得开心,便自己去搬剩下的行李去了。

    这个年代的火车速度非常慢,从省城到海城不到三百公里,但是火车却需要开上四个小时。所以到达海城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沈旭跃主动将老两口送下车,车子在海城靠站半个多小时,可能需要补给一些水和燃料。

    沈旭跃下了车,在站台的小卖部里买了两个大苹果,然后上车来:“明月,吃苹果吗?”

    赵明月站了一晚上,有点累了,此刻昏昏欲睡,睁着朦胧的睡眼看着沈旭跃:“啊,苹果啊?好啊。”

    沈旭跃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赵明月,只觉得可爱无比,语气也不由得轻柔多了:“累了吗,吃了苹果就睡吧。”

    赵明月揉揉眼睛:“好。”

    “吃吧,我已经洗干净了,不用削皮。”

    赵明月拿着苹果,一股子诱人的果香味,纯天然、无污染的,她咬了一口,满足地冲着沈旭跃笑:“好甜。”

    沈旭跃看着她,也满足地咬了一口,他估摸着赵明月从来没吃过苹果,因为他们那边极少有卖的,她又没出过门,哪里吃得上苹果呢:“以后去了北京,那边苹果多,便宜,可以经常吃了。”

    “嗯。”赵明月的眼睛笑得成了一个月牙儿。

    他们这座位是双人座的,对面坐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和一个年轻姑娘,看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城里人,自从赵明月他们过来,那两人就在闭目睡觉。此刻那个年轻姑娘睁开一条眼峰,瞅了一眼对面,嘴角扯了扯。赵明月和沈旭跃都没注意到。

    第二天早上,靠在座位上睡觉的两人醒来,都有点腰酸脖子痛,这样坐车实在是太难熬了,就算是有座位也不好受。对面的大叔和姑娘都醒来了,沈旭跃礼貌地跟他们打招呼,那个大叔还算随和地和他们聊天,但是那个姑娘却一直都没开口说话,眼睛隔着窗玻璃一直朝外看。聊起来,原来才知道这是一对父女,大叔送自己的女儿去北京上大学,这年头被父母送去上学的子女还真不多见。

    “我顺便去看望一下家里的亲戚,好多年都没走动了。”大叔笑着说,“听说你们也是去北京上大学的?都在什么学校啊?”

    沈旭跃说:“哦,对。我在清华,她在北师大。”

    “哦,北师大啊,那跟我女儿是校友啊,她也是今年新考上的,在政法系,你在哪个系?”他说着推了一下自己的女儿,“红玉,这是你的校友呢,认识一下吧,你们也是x省的吧,我们是省城的。”

    赵明月礼貌地朝对面的姑娘笑了一下:“你好,我叫赵明月,我是历史系的。家是金南地区的。”

    那个姑娘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赵明月:“边红玉,省城的。”态度有些倨傲。

    赵明月无所谓地笑了笑,这年头的城里人总是看不起乡下人的,边红玉大概是个比较清高的女孩,赵明月也没想着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两个人不是一个系,要多亲密往来也不大可能。

    沈旭跃和边大叔聊着,知道沈旭跃是京城人,又要去清华上大学,那态度就变了,连边红玉都转过脸来多看了沈旭跃两眼,甚至还开口说了几句话。赵明月心说,无论什么年头,都有人喜欢看人下菜碟。

    虽然边红玉本人态度淡淡的,但是边大叔竭力要求女儿和沈旭跃两人做朋友,赵明月也无所谓,既然想为自己搭人脉,那自己也就搭个人脉呗。

    沈旭跃站起来:“明月,我去叫梁栋过来坐吧,他一个人在那边也够辛苦的,上个厕所都没人看行李。”

    赵明月点点头:“好,去吧。”

    边大叔看沈旭跃走了,转过脸看着赵明月:“小赵年纪很小吧,应届毕业生吗?”

    赵明月说:“我今年十八岁,没上过高中,都是靠自学的。”

    边大叔的脸有些讶异:“那你运气很好啊。”

    赵明月笑了一下,不知可否。

    边红玉则用手挡着嘴,鄙夷地撇了撇。

    沈旭跃提着梁栋的行李过来了,梁栋还在后头嚷嚷说:“我说不用了,我在那边坐着挺好的,这还要麻烦你们。”

    沈旭跃笑着说:“没关系,这儿我们三个人挤一挤也能坐的。正好一路能说说话,边大叔和他女儿也是去北京上大学的,正好一路上有个伴,还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到北京呢。”

    梁栋笑呵呵地跟边家父女打招呼,边大叔为人还是比较世故圆滑,并没有把嫌弃之情表露出来,边红玉则一脸不屑,干脆将脑袋一扭,趴在小桌上睡觉去了。

    赵明月淡淡地笑着,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人生百态,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不过边红玉这样的人,最好还是尽量保持距离吧,情商太低,态度傲慢,不怎么值得交往。

    第三十九章 大学

    晚上七点多的时候,终于到了终点站北京。尽管在沈旭跃的提醒下,赵明月已经将所有能御寒的衣服都穿上了,但是一下火车,她还是禁不住打了个哆嗦,全身的热气全都跑光了。北京真冷啊,尤其又到了晚上,空气里似乎捞得出冰渣子来,风跟刀子似的刮在人脸上,先是生痛,然后就没了知觉。这年头的北京人,没有保暖内衣,没有羊毛衫,没有羽绒服,他们都是怎么过冬的啊。

    沈旭跃关切地问:“冷吗,明月?”

    赵明月咬紧牙关,摇头:“呼!还好。”

    梁栋则是大力擤了一下鼻子,吸着凉气说:“这天,真够劲。”他完全没有添衣服,原来穿什么,现在就还穿什么。

    沈旭跃说:“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现在快开春了,温度都有点回升了。”

    梁栋嘿嘿笑:“不怕,咱扛得住,等适应了就好了。”

    “快走吧,越站越冷,动起来就不冷了。”沈旭跃催促说。

    各大学考虑得还算周到,知道这些日子会有学生来报到,都在车站外设了接待点,还安排了车子接送。出了车站,梁栋就钻到北大的接新生车上去了,赵明月和沈旭跃不是一个学校,他们俩的学校离得还有点距离,沈旭跃跟着上了北师大的车。赵明月说:“要不你先去你们学校,明天再过来找我?”她主要担心晚上没车去清华了。

    “没关系,我送你到学校,晚上我就住你们学校的招待所了,反正我也没被子,还铺不了床。”沈旭跃笑道。

    “对啊,我都忘了这点了。”赵明月尴尬笑了笑。

    满满一车都是赵明月的校友,全都是新生,大家脸上都是旅途劳顿后的烟灰色,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有了些沧桑感,都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了,像赵明月这样十□□岁本该正常上大学的人则很少,除了赵明月,就还有一个刚上车的边红玉了,她是高三应届生。

    因为年龄的特殊性,大家都是从社会中吃过苦、跌爬滚打过来的,所以特别和气友善,刚上车不久就打成一片了。

    刚刚恢复招生,这一届招的学生不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凑在一块儿来,这辆车在火车站等了三趟列车,才终于凑齐了一车人,拉着回到学校,到学校时已经十点了。

    任何手续都不办,先去找宿舍安顿下来,别的第二天再说。沈旭跃将赵明月送到宿舍,宿舍有点老旧了,是个六人间,洗手间每层楼共用一个。赵明月到得不算最早,宿舍里已经来了两个人,天气太冷,那两个人已经钻进被窝里睡下了。看见赵明月带了个男人进来,打了招呼后都窝在被子里不敢动。

    沈旭跃帮她将东西提进去,帮她整理好东西、铺好床,然后才说:“明月,我先走了,我的行李都放你这儿,明天早上我再来找你。”

    赵明月点点头:“好,那你去吧,早点休息。”她将沈旭跃送到门外,被沈旭跃打发回去了:“不用送了,这儿我比你熟,回去吧。”

    赵明月目送沈旭跃离开自己的视线,这才回屋子来,两个同学都从被窝里探出头来,左上第一铺的人说:“你叫赵明月对不对?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春梅,四川重庆的。”

    右边上角靠墙的那个说:“我叫唐卫华,陕西西安人。”

    赵明月笑一笑:“你们好,我叫赵明月,x省金南人。”

    “我知道,你们那风景最有名。”李春梅是个典型的川妹子性格,快人快语,十分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