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陈胜在旁边插口道:“宋公子,我也想去历阳,也是没有船。假如方便的话,能让我也搭个顺风船吗?” 宋师道笑道:“顺风船?兄台这个名字真是生动有趣。鄙家船只上空位不少。如蒙兄台不弃,则一起上船不妨。”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陈胜之所以要提前把宋师道介绍给白衣女,正是为了卖个交情给宋师道。而最终目标,却是为了跟在白衣女身边守株待兔,静候宇文化及上门。 正如当日自己初入《笑傲江湖》世界,找上了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为标杆验证自己身手一样,如今陈胜同样把宇文化及当成了标杆,要在他身上一试自己身手。故此对于宋师道的回答,陈胜正中下怀。他更不作那等假惺惺的推辞客气,当即拱手道:“那就多谢宋公子了。” 徐子陵心中不快,一扯寇仲衣袖,赌气道:“各走各路的时间到了。小仲,她乘她的船,我们走我们的路。”寇仲哈哈一笑,搂着徐子陵肩膀,赞道:”说得好!“和他一起站起来,就要独自下楼。 白衣女怒道:“给我站着。“随即一个闪身来到了两人背后,随即不由分说,点了两人xue道让他们动弹不得,犹如提小鸡一样提着两人衣领,冷道:”宋兄,请带路吧。” 宋师道看得一头雾水。不过想起佳人既肯上船,便不愁没有献殷勤的机会,那还有闲计较其它。当下叫过小二来结了账,走在前面殷勤带路。 众人脚程均快。不多时已经穿过城门,又来到了江边码头之上。码头上果然有四艘大商船,船头均挂着“宋”字旗帜。宋师道引领众人上了为首那艘巨舶,安排他们入住船舱中第二层的客房。陈胜独具一室,白衣女则住在隔壁,寇仲徐子陵两个又在其侧,招呼得十分周到。安顿完客人,宋师道告罪离开,前往甲板指挥水手行事。顷刻间四艘大商船同时起锚扬帆,溯江逆流西行。 宇文化及是宇文阀第二高手,绝非江湖上一般泛泛之辈可比。要与这样一位高手较量,可万万轻忽不得,需要先做好万全准备。故此陈胜上船之后,便关上房门打坐冥想,务求要在决战之前,将自家身心皆调整至无瑕可击的巅峰状态。至于隔壁寇仲和徐子陵两名年轻小子如何吵闹说话,那白衣女——当世三大宗师之一,高句丽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开山大弟子傅君婥——如何向两个年轻小子,授其师门秘传的“九玄大/法”之奥秘等等动静,陈胜都全然无所知觉了。 不知不觉之间,又是几个时辰过去。夕阳西斜,已是傍晚时分。舱外忽然响起阵阵笃笃敲门声,却是船上的仆人前来敲门,称道宋二公子已经摆下酒席,邀请新上船的客人前往赴会。陈胜当即停止运功,起身推门。到了船舱大厅之中,只见傅君婥、寇仲、徐子陵等三人都已经到了。宋师道作为主人,正殷勤款待客人。除此以外,更另有一对男女。却是宋师道的族叔宋鲁,及其妾侍柳菁。 宋师道要介绍众人时,方醒觉根本不知自己心仪的女子究竟姓甚名谁。正尴尬之极,傅君婥淡淡说出名字,没作隐瞒。 宋鲁笑道:“傅姑娘英姿飒爽,如此人物,真是难得。不过老夫却想冒昧请问一声,姑娘配剑式样充满异国情调,不知可是来自海外? 傅君婥平静答道:“宋先生请见谅,君婥奉有严命,不可泄漏出身分来历。” 不愿泄露师承,也是武林中常见的事。宋鲁和宋师道也不以为忤。宋鲁又回过头来,笑问道:“陈兄弟一身衣着打扮,颇与中原不同。但从口音听来,却既颇有中州痕迹,又有几分我们岭南腔调。为什么如此?这可实在教老夫有些猜想不透了。未知陈兄弟是否可以赐教呢?” 中州口音,就是河南口音。只因为陈胜在《笑傲江湖》世界时,曾经在少林寺内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寺中武僧不少都是河南本地人,耳濡目染之下,陈胜自然也学了一些。这也并非什么忌讳事情,故此无需隐瞒。陈胜笑笑。从容道:“宋先生耳朵真灵。不错,我是嵩山少林寺弟子。不过,我祖籍在岭南。”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距离如今约莫只有百年光景。论及名声地位,与千年之后的武林泰山北斗远远不能相比。但隋朝年间,佛法盛行。菩提达摩作为东土禅宗初祖,其一苇渡江、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见二祖慧可雪地中断臂求法而传以衣钵、最后只履西归等等故事,在民间均流传颇盛。不但宋鲁和宋师道,即使傅君婥身为高句丽人,同样也是听过的。 当下众人齐觉恍然。宋师道更笑道:“原来如此。我们宋家正是岭南人。这么说来,我和陈兄弟竟是同乡了。他乡遇故知,最是难得。来来来,小弟敬陈兄一杯。”言语之间,举起酒杯向陈胜敬酒。陈胜微笑着一点头,举杯饮尽。席上众人亦均陪饮了一杯。 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也想喝酒,却被傅君婥向他们狠狠瞪了一眼,严令禁止。两人大眼馋涎,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转移心思。徐子陵不解地开口问道:“少林寺?那是什么一座和尚寺吗?那陈大叔你为啥没有剃光头的?” 宋鲁笑道:“徐小兄弟有所不知。即使在寺中学艺,其实也未必就一定要削发出家。佛门广大,普渡有缘。不说俗家弟子,即使出家了却依旧带发修行,那也是屡见不鲜之事。比方说,武林中一个最神秘的门派慈航静斋,就是如此。” 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虽然只是市井小混混,但却心存大志,立誓要出人头地,做一番大事业。而要在这乱世当中出人头地,无非文武两途。寇仲对之乎者也的文章全无兴趣,一心一意要练成绝世武功。刚才在船舱之内,傅君婥终于答应了传授他们两个小子师门秘功“九玄大/法”,这是当世一等一的上乘武功。多年愿望终于一朝得偿,寇仲当然无比兴奋。 他小孩子心性,听说武林中有个神秘门派,当即问道:“鲁叔,这个什么静斋,究竟有多神秘啊?他们的掌门武功高不高?和我……和手创奕剑术的傅大宗师相比,究竟怎么样?” 宋鲁诧异地向这小子瞥了一眼,没想到他一幅小流氓模样,居然也知道奕剑大师傅采林。当下笑道:“高句丽的傅采林,是当世三大宗师之一,和突厥的武尊毕玄,以及中土的散人宁道奇齐名。不过三大宗师虽然从未交手,武林中一般说来,都认为宁三人才是天下第一。可是听传闻说,有一次宁散人曾经前往静斋,找斋主论武。斋主也不动手,只是拿出本门最高深的武学秘笈《慈航剑典》,请宁散人观看。宁散人还未看完,已经当场吐血受伤,于是知难而退。不过此事并未在江湖上流传,所以知者并不多。” 陈胜淡淡道:“这也未必就是静斋斋主的武功高过了宁散人,只能说《慈航剑典》确实了不起而已。但静斋虽然有剑典,却未必有传人能够练得成。何况武功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世间永没有天下无敌的武功,只有天下无敌的人。” 此言一出,宋鲁和宋师道两人都禁不住同时为之击节。寇仲和徐子陵得傅君婥传授九玄大法之后,自然而然就把自己当成了奕剑门的门人,听宋鲁说傅采林不如宁道奇,宁道奇又不如慈航静斋,心里自然大感不痛快。虽然想反驳,却又因为见识短浅,无话可说。陈胜这番话却正好说到了他们心里。当下两个年轻小子也是齐齐叫好,甚至因此而对陈胜颇有了几分好感。甚至连傅君婥也为之微微点头。 宋师道邀请傅君婥上船,处处大献殷勤。宋鲁阅人无数,早明白自己这名侄子的心思。但宋阀向来严禁族人和外族通婚。宋师道身为阀主嫡子,自然不能例外。傅君婥言行举止,都不似中华人士,不管宋师道再怎么喜欢她,到最后必定有缘无份。 宋鲁爱护侄子,想要让他及早抽身,死了这份心,于是又说道:“宁散人和静斋之间这番事情,其实颇为隐秘。我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静斋近来和江湖上一件大事有关,为了这件大事,我们宋家才下大力气打探和静斋相关的情报。傅姑娘也是江湖中人,不知道对于这件大事,知道多少呢?” 傅君婥摇摇头,道:不知道。什么大事?” 宋鲁笑道:“这事与传说中的和氏璧有关。傅姑娘,想必妳知道和氏璧吧?凡我中华子民,对这件至宝都必是耳熟能详,甚至如数家珍的。” —————— 本周最后一天!大家还不投票的话,这个星期就要过去了哦,大家一定要抓紧啊,^0^ 第九十六章:无为有处有还无(上) 宋师道心中一痛,知道族叔是变着法子来证实傅君婥并非中华人士,并且间接提醒自己不可迷恋这异族女子。事情一旦挑明,就再无转圜余地了。正在彷徨无计,旁边寇仲忽然高高举手,得意洋洋地道:“和氏璧?我听过,我知道。”当下活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地把自己听说过的关于和氏璧之事说了出来。 傅君婥虽然懂得讲汉语,写汉字。但她毕竟是高句丽人,对于中华史事所知不多。听说和氏璧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的时候,曾经被用力摔在地上,却只缺了一个小角,没有全破。不禁大为讶异,道:“寻常玉石,假如被这么用力一砸,肯定就粉碎了。和氏璧只缺一角,确实是件灵物。” 宋师道接口道:“不错。据我宋家自古相传,此玉并非凡玉,实自是来自仙界的奇石,内里蕴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但至于究竟是什么秘密,就无人知晓了。不过从秦始皇时候一直到现在,千年下来,和氏璧始终被当成是帝位正统。不管谁当上皇帝,都要有和氏璧在手才算名正言顺。由此可知,当今那昏君皇帝杨广,根本不配当天子。” 徐子陵在旁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宋鲁笑道:“和氏璧由刘汉入曹魏,再由曹魏而传到司马晋手上。之后宋齐梁陈朝代更替,和氏璧始终留在南朝汉人皇帝手里。由此可知,南朝才是天下正统。杨坚篡夺宇文家的北周,又攻灭南陈。遍搜陈宫,却终于也找不到陈后主所藏的和氏璧。传说,和氏璧之所以失踪,就是慈航静斋的人所为。 也正因为如此,杨隋虽然坐了江山,却始终没有和氏璧,名不正言不顺。到杨广这昏君手上,更加弄得天下烽烟处处,眼见亡国在即。可见不是正统,始终坐不稳江山。” “宋先生这番话,我可不敢苟同了。”陈胜开口说道:“什么正统不正统,其实都是些装神弄鬼,骗人的说话而已。纠缠这些无聊玩意,根本毫无意义。《孟子》上面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得到天下老百姓的人心,自然就能坐稳江山。失去人心,当然就要失去天下。老百姓的人心是什么?老百姓最实际的。谁给老百姓利益,谁就得到老百姓的人心,老百姓就支持谁。 当年杨坚混一南北,让天下间的老百姓从此不用再打仗,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创出一个开皇之治。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大家不支持杨坚,还能支持谁?难道支持那个虽然有和氏璧,却把国家闹得一片乌烟瘴气的陈后主吗?而眼下的情况也一样。假如现在昏君杨广得到了和氏璧,那么他是正统了。但天下间各路义军就会因此乖乖放下武器,听从他这个正统皇帝发落吗?” 宋师道和宋鲁面面相觑,两人都禁不住苦笑道:“陈兄弟说得有理。大家确实不可能因为杨广那昏君有了和氏璧,就改为支持他,不再造反了。不过……正统之说,几百年来深入人心,相信者大有人在。所以和氏璧依旧至关重要啊。” 宋鲁又道:“近来江湖中都传闻说: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烽烟处处,有能者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传说,和氏璧究竟在哪里,只有慈航静斋知道。又传说,近期静斋会在洛阳向天下公布和氏璧的下落。所以现在大家对此都关心得很。” 傅君婥听说“杨公宝库”四个字,目光登时为之一变,透放出如冷电般的光芒。寇仲却不知道其中底细,又问道:“杨公宝库?那是什么?凭什么竟然可以和和氏璧相提并论了?” 陈胜向傅君婥看了一眼,接口道:“杨公就是杨素,是杨坚在位的一名重臣。因为权力太重,所以引起了杨坚的猜忌。于是杨素秘密建造了一个宝库,据说里面有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原本杨素准备用这些钱招兵买马造反的。但他还没来得及动用宝库,就已经病死。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知道,宝库究竟是在哪里。” 陈胜顿了顿,斥道:“江湖传言,总是荒谬不实。区区一个宝库,即使里面金银财宝再多,又怎能说什么得之可安天下?争夺天下,难道是比赛谁钱多的吗?至于和氏璧?那就更加无聊了。这种谬论也有人信的话,哈哈,那么我陈胜岂非就是皇帝了吗?大家还争个屁。可笑,当真可笑!” 此言一出,登时举座皆惊。宋鲁惊疑不定,小心翼翼地探问道:“陈兄弟,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胜淡然道:“没什么特别意思。不过就是说和氏璧在我这里。假如那什么有和氏璧就是正统皇帝,得和氏璧就能得天下之类的谬论,居然也有人相信的话,那么这些人就该立刻向我下跪磕头,山呼万岁才对了。哈哈” 宋师道惊道:“你……你有和氏璧?陈兄,这事可……可不能乱开玩笑啊。” 陈胜微微一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难得今天大家有缘,一起坐在这里喝酒,那么我就让大家见识见识和氏璧的模样吧。”说话之间,他假意伸手入怀,实质却把放在私人储物空间里面,装载着和氏璧的红木盒子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