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姑在线阅读 - 第3节

第3节

    不管刘昭仪牺牲了多少,兆言毕竟安全了。兆年也明白,虽然每次母亲和淑妃碰面,总是母亲趾高气扬,淑妃伏低忍让,但母亲不敢真的去招惹淑妃,更不敢招惹大将军。

    而她们两人似乎也在无声的对峙中默默达成了协议:贵妃不动兆言,兆言则主动退出皇位的争夺。

    “兆年,皇位必须是你的,挡在你路上的人,我都会替你扫除干净。”四下无人时,母亲曾这样对他说,她的眼神狠辣坚定,却不知为何又泛起泪光,“你不知道mama为了你都做过什么……”

    他都知道的,但是……子不言母过,他无法对母亲的行为置喙评判,唯有沉默不言。

    皇位,真的有那么好吗?母亲已经是天底下最尊贵、父皇最爱的女人了,为什么她还那么执着于更高的位置、更多的权力?

    他想起皇兄说的话,当皇帝有什么好,不得自由、不得随性,犹如囚徒。

    就像此刻,他从妙容手里接过香气扑鼻的桂花糖芋苗,一颗颗浑圆的芋艿如同大粒珍珠,入口芬芳细滑,肠胃肝脾都像被熨过似的舒服妥贴。而回身向宫城望去,宫门处的鼓点一声急似一声,午后本该静谧得闲的紫宸殿重又忙碌起来。午间父皇在母亲那里小憩,抱怨头风发作疲惫不堪,只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又得强撑起来上朝。

    当了皇帝,还能这样吃自己最喜爱的桂花糖芋苗么?

    淑妃听见鼓声,凝眉远望,问身边内侍:“出什么事了?为何突然有人击登闻鼓?”

    登闻鼓设于宫门外,百姓有奇冤凄惨、臣下有军国要务可击此鼓,越级上达天听,皇帝闻鼓声必须立即上朝处置,事非紧急重大随意击鼓者将受重罚。上一次鼓响,还是十年前先皇后所出的太子意外堕马薨于猎场、噩耗传回皇宫时击鼓。

    内侍回道:“小人这就去探听。”

    不用他去打听,击鼓之人甘冒重责擂鼓所传递的奏报,已经由禁卫、内侍一重重飞速传向紫宸殿。送报的太监足下飞奔,而最重要的讯息藉由口口吆喝相传,更早一步传达到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

    “八百里加急!鲜卑十万众寇边!”

    ☆、第一章 从军行1

    傍晚杨末从宫中出来回到将军府,正好杨公也散朝回家。下午皇帝急召复朝,家人都已知晓边疆战事,一直聚在前厅等候。大郎、二郎、四郎、五郎各自驻守边防重镇,妻子留在京中侍奉舅姑,聚少离多。

    杨公一回来,杨夫人和四位儿媳、六郎七郎都迎上去,解下杨公冠带交与大娘,一面问:“鲜卑军果真有十万之众?何人统领?”

    杨公面色沉重:“鲜卑人号称精兵十万,实际总数恐怕不止。”中原统兵作战好壮大声势,五万兵就号称十万,威慑敌方;鲜卑人的习惯则正好相反,报低数字令对方轻敌,临阵突起予以痛击。

    六郎也追问:“领兵的是谁?”

    杨公不禁叹了口气:“是慕容筹。”

    听到这个名字,喧闹的厅堂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有片刻沉默。

    慕容筹这个人,南朝吴国人对他观感是比较复杂的。鲜卑魏国立国百余年,早在前朝灵帝时就统一漠北,学汉文仿汉制,从游牧转向农耕,废除蓄奴重用汉官,在文帝、明帝、宣帝三朝一度繁盛昌荣。但鲜卑人和汉人的对立从未消除,随着王朝由盛至衰转向腐朽没落,鲜卑人中恢复祖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南国的态度日趋激烈,两国战事摩擦也越来越频繁。

    杨公正是在这种局势下屡立战功声名鹊起,于重文轻武的吴国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要说鲜卑人最痛恨哪个吴国人,不是金殿宝座上的沈家皇帝,而是令所有鲜卑将士闻风丧胆的大将军杨令猷。

    只除了慕容筹。魏国众将领中,包括汉将,只有慕容筹与杨公数次对阵胜负参半,其他人皆是惨败而回。连魏国皇帝都说,如果不是吴国君臣贪安恐战,不是有慕容筹和长城抵挡,杨令猷的枪尖只怕早就指到他的面前。

    慕容筹此人的经历也颇具传奇。他原本是个文弱书生,醉心汉学,曾中过探花。到了二十多岁,不知受了何人何事影响,突然决定投笔从戎,毅然辞官投效军中。鲜卑武将多有勇无谋,慕容筹武艺不精却善于谋略,短短数年就已名震三军。

    当然,这和他魏皇后亲弟弟、未来储君舅舅的身份不无关系。战功赫赫,背后又有皇后和太子支持,慕容筹自然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虽然年仅三十,却已是魏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最难得的是,他还是鲜卑贵族中少见的亲吴主和派。正因为杨公的威名震慑边陲,而魏朝唯一能与杨公匹敌的将军又不主战,两国才能维持短暂的和平。

    慕容筹因此赢得了一部分吴国人的好感。民间传闻说,他还是个面如冠玉风度翩翩的美男子。鲜卑慕容氏惯出美人,历代魏国皇帝的后宫充斥着各种慕容皇后、慕容贵妃、慕容婕妤。慕容筹既是皇后的亲弟弟,想必相貌也差不到哪里去;文士出身,也符合南朝少女们对美男子的想象。据说坊间曾有女子感言,希望有朝一日吴魏能彻底握手言和结为友盟,这样就能一睹探花将军的风姿了。

    杨公对这样的传闻一笑置之。虽然屡次对阵,杨公也在慕容筹手下吃过不少败仗,但单论作为一名军事将领,杨公对慕容筹无疑是欣赏的。杨公有六个儿子,全都随父从军,但杨公对他们并不完全满意,曾感慨说:“生子当如慕容筹哉!”

    七郎问:“鲜卑人为何大举兴兵?是因为被大哥惹急了吗?”

    漠北土地贫瘠,鲜卑人善牧而不善农耕,每到春季青黄不接时便容易闹饥荒,常有散兵游寇到边境打草谷,劫掠吴国百姓。今年易州风雨不顺蝗灾频发,饥荒尤其严重,易州守将公然率众南下抢粮,被驻守雄州的大郎杨行乾一路打回去,占领了易州。

    易州属燕蓟之地,原本都是汉人世代居住的土地,前朝灵帝昏庸无能,丧权割让给鲜卑人。高祖建国后三次北伐欲收回燕州,全都铩羽而归,算是平生一大憾事。往后的数代皇帝不像高祖戎马出身,尚武风气式微,北伐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燕蓟归属魏国已有百年,杨行乾占了易州,鲜卑人当然要反击,只是没想到如此大张旗鼓,居然出动十万大军,还派了慕容筹领兵,看来是要借机举事,绝不仅仅是收回易州了结。

    “说是这么说的,”杨公颔首,又补充道:“魏太子挂帅亲征。”

    向来大将出征,皇帝为防军权旁落,常会任命一名皇室成员为挂名元帅,实际的将领为副元帅。但是太子亲自挂帅,这样的事还是魏朝开国初期四处征战时才有。

    七郎问:“慕容筹向来反对两国大举开战,为何竟以这一点小事为由大军压境?我可不信一个人的政见会突然转变。”

    六郎一贯冷静:“二十几岁还能一朝弃文从武,为何三十岁就不能由和转战?慕容筹与太子同气连枝,鲜卑旧部主战之声甚嚣尘上,太子年少难以服众,和部众唱反调亲善我朝,日后如何坐得稳皇位?必然是太子一系对主战派妥协了,藉此战定人心,否则何必亲征?”

    杨末抢着说:“管他主战主和,事实就是他们领着十几万人欺负到我们家门口来了,咱不得打回去?我们大吴的百姓疆土当然要靠自己守护,岂可寄希望于敌国将军太子的怜悯?”

    大娘嗔怪她:“末儿,你又胡言乱语了。公公和叔叔们商议军国大事,你一个小姑娘别乱插嘴。”

    杨公笑道:“末儿说得没错,我大吴山河稳固、百姓安居,靠的是我们这些将士健儿血战沙场保家卫国,而不是敌人主战主和。只有我们兵强马壮战无不胜,鲜卑人才不敢恣意妄为,哪怕他举国主战,我大吴又惧他何?”

    杨末得意道:“没错!大嫂,我可不是小姑娘了,大哥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跟着爹爹上过好几次战场、杀敌上千啦!”

    大娘道:“你哥哥是男儿,怎么能跟你比?难到你也要像兄长一样上战场?”

    杨末昂首挺胸:“有何不可?我骑射、枪法、兵法阵术,哪样不合格?爹爹,你说我能上战场吗?”

    这回杨公只是笑而不语,拍拍她的脑袋,对六郎七郎道:“随我来书房,跟你们说详细的布置。”

    七郎惊喜道:“爹爹,你肯带我们去啦?”向来刻板的六郎也喜上眉梢。

    杨末不依了:“爹爹,你怎么如此偏心?为何六哥七哥都能去,我就不能去?”

    倒是大娘想起一事:“六郎也要出征边疆?何时出发?马上就要办婚事了,这可如何是好?”

    六郎的新娘是工部杜侍郎的孙女,二人上元灯会相识,一见倾心,双方大人都乐见其成,约为婚姻,婚礼原定在五日后。

    杨公笑谑道:“大战调兵遣将运送粮草都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五日内出发不了。国事家事都是大事,家不齐何以平天下!婚礼照办,六郎还赶得及出战前和媳妇儿温存数日!”说得六郎脸红低下头去。

    大娘犹豫道:“新婚燕尔就赶赴沙场,就怕杜家小姐不悦……要不要延后到六郎回来再办?”

    杨公大笑:“身为武将就要有随时奔赴战场的准备,等这场仗打完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下一场仗?我一生纵马疆场征战四方,不也生了八个孩子,什么事耽误过?”说完还向夫人挤挤眼。

    一屋的人都吃吃地笑,沉重的气氛似乎也随之缓解。

    六郎七郎跟父亲进书房,杨末再怎么恳求也没用,只好来找娘亲撒娇:“娘,你瞧爹爹,说什么女儿是掌上珠心头宝,到头来还是偏心儿子!女儿家为何就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我跟金吾卫的士兵比试,他们三四个人一起上都不是我的对手!”

    家里三个男人走了,满屋只剩女眷。杨夫人看问题很实际:“比武你想比就比,不想比就停手,打仗岂能随你心意?一场仗动辄数月,其间碰上月信来潮,你手脚无力腹痛流血,如何杀敌?如果此时恰巧战事正酣,死生交关,你能使出全力么?”

    杨末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由被母亲问住。她尚是豆蔻少女,前年天癸初至,信期不准,时而两三月时而半年,还未体会到此事对她上蹿下跳有多大影响。

    回到自己房中,她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母亲的理由不足以说服自己。将士沙场奋战,流血本是常事,断头亦不足惜。爹爹最凶险时陷入敌阵身中十余箭,仍旧浴血杀出重围,区区月信算什么?就当肚子被戳了一刀,照样杀得鲜卑人哭爹叫娘!

    如此一想,顿觉胸中豪情万丈,脑中整理了一番说辞,推门就去书房找爹爹。

    六郎七郎已经出去了,就剩杨公独自一人对着墙上的边境地图负手沉思。杨末蹑手蹑脚走到门边,杨公已先一步听见了,转回头笑道:“自己家里偷偷摸摸的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杨末吐吐舌头,正襟走入书房,也不兜跟父亲圈子了,直言道:“爹爹,我也想像哥哥们一样上阵杀敌为国尽忠,如果你因为我是女孩儿就轻视我不答应,那我对爹爹就太失望了。”

    杨公忍俊不禁:“小丫头片子,倒先威胁起爹爹来。”

    “本来就是嘛,难道爹爹也像那些腐儒一样,觉得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日窝在家中相夫教子?既然如此,爹爹何必教我武功、让我看兵书史册?”

    杨公立掌道:“爹爹绝不敢小看了末儿,但爹爹舍不得你上战场,也是真心话。”

    杨末与爹爹相处不多却感情极好,父女俩见面总是嬉笑玩闹,自称一对老顽童和小顽童,她很少听见爹爹如此温言软语。

    他摸摸小女儿的后脑勺:“爹爹一生征战无数,屡临险境死里逃生,所以更知道战场凶险,武艺、经验、应变只是一部分,运气也很重要。爹爹信得过你的本事,但无法为你的运气打包票。你以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都留在京中,做个清闲富贵的禁卫将领,合家团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你以为我想让你娘亲、嫂嫂们独守空房、提心吊胆,不知哪天就成了未亡人?”

    杨末也安静下来,望着他轻声道:“爹爹……”

    杨公踱到地图前,抬头仰望:“但是这大好河山,总要有人用血rou去守护。我杨氏一门,从曾祖起纵马疆场,世代相传。到我这一代,六个儿子全都被我送上沙场;阿离十五岁自请入宫,宫中波诡云谲,不输战场刀剑;最后就剩你这一个小女儿,你娘亲四十岁上才生了你,差点把命送掉,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心尖尖。末儿,爹爹老了,人老了就容易有牵挂,狠不下心来。就当爹爹自私,想把我的小女儿一直娇着宠着,舍不得你吃半点苦头。爹爹只希望护着你平平安安,一生顺遂安稳,爹爹和哥哥们就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是值得的。”

    “爹爹,大战在即,你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她低下头,似也感染了离别的愁绪,“爹爹希望我平安顺遂,不想我临危涉险。可是什么叫平安顺遂?留在京中浑噩度日,像所有高门出身的女儿,到十八岁找个门第相当的夫婿,囿于深闺相夫教子,做出贤良淑德的模样讨夫君欢心,也许还要和比我更美更贤淑的女子争夺丈夫的宠爱,这就是爹爹希望我走的道路么?这样的日子光是想象就已经厌倦,末儿不愿意。”

    杨公略感惊诧:“末儿,你竟有不愿嫁人的想法?别的姑娘都是这么过来的,她们也未见得不好,你为何要离经叛道?”

    杨末昂首道:“别的姑娘都这样,我就也要这样么?那别的朝臣都贪生怕死不敢与鲜卑人对抗,爹爹为何不与他们一样?”

    ☆、第一章 从军行2

    杨公先是错愕,继而会心一笑:“末儿说得对,我一向自命卓尔不群,到老来却也流于俗众。果然碰到自己在意的人事,便很难洒脱免俗。”

    杨末也跟着笑了:“这才是我心目中那个潇洒豪迈的爹爹嘛!那我……”想问从军之事。

    杨公却先开口打断她:“少拍你爹马屁。你脾气像我,我当然高兴,但女孩儿不想嫁人,这一点爹爹可不能答应。你现在风华正茂,爹娘却已老了,不能一辈子守你护你,难道要老爹老娘看着你孤单终老、在九泉下死不瞑目啊?”

    “呸呸呸,爹爹和娘亲都会长命百岁的!再说我还有那么多哥哥jiejie呢。”

    “你就别嘴硬啦。再桀骜出格,你能比得过你爹我吗?在遇到你娘亲之前,我也觉得大丈夫何患无妻,鲜卑不灭何以家为,女人算什么,怎能和我的宏图大志相比!但是只看了你娘一眼,我就栽啦!你娘不也是,空谷幽兰高洁出尘,对王侯衙内不屑一顾,但是碰到你爹爹我,嘿嘿!说起来还是你娘倒贴的我呢!你现在还是黄毛丫头什么都不懂,就妄言终身,等你亲身经历过就明白了。”

    杨末拽着父亲胳膊继续拍马屁:“我也读过花间诗词,怎么不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对不对?但那是因为爹爹和娘亲都不是凡人,一个是英雄豪杰,一个是绝代佳人,现在叫我到哪里去找能让我倾心的当世俊杰?都是衙内之流罢了!”

    杨公斜睨她:“你心还不小嘛,要嫁当世俊杰。”

    “那当然了,谁叫我投胎成您的女儿,有一个盖世英雄的爹爹,那些凡夫俗子还怎么看得上眼?”

    这马屁拍得杨公十分受用,手捋颌下美髯,悠悠道:“想找像你爹爹这般的夫婿,又得年纪相当,还真不容易。莫说我大吴境内,就是放眼天下,能与爹爹我齐名的,也不过慕容筹一人耳!”

    杨末嗤道:“鲜卑人侵占我国土,屠戮我同胞,啖rou饮血都不足泄此恨,再英雄我也不稀罕!除非鲜卑对我大吴俯首称臣,届时学昭君、文成下嫁番国和亲,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杨公哈哈大笑:“你这张嘴巴最不饶人,要是被慕容筹听到这番话,还不气得须发倒竖!好,爹爹答应你,此战一定大败鲜卑人,活捉慕容筹和魏太子,把他抓回来给我末儿做倒插门的女婿!他年纪也不大,听说还是个翩翩美男子哩!”

    杨末却不同意:“爹爹要是真能抓到慕容筹,应当立即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哦?”杨公收敛笑意,“末儿是这样认为的?”

    “是啊。我知道爹爹惜才,但慕容筹毕竟是我大吴的心腹大患。鲜卑人少了这员大将,其他武夫不足为惧,至少可保边境数年安宁。别说他只是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就算与爹爹有交情,也该为了国家大义灭亲。”

    “末儿,国家大事非同私人恩怨,一是一二是二清楚明白,很多事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只能权衡利弊取其轻。你不了解魏朝局势,慕容筹此人,活着是我们的劲敌,死了却也未必对我们好。”杨公微微叹气,“不跟你说这些了。单说处置俘虏,杀不杀也要看情形,假如他是缴械投降愿意归顺,我却还疑心斩草除根,岂不成了无信小人?”

    杨末道:“慕容筹怎么可能真心归顺?一定是诈降拖延。换了爹爹你,会愿意归顺鲜卑人吗?”

    杨公恍然:“末儿说得对,爹爹又老糊涂了,光想着给末儿寻觅如意郎君,连国家大义都抛在脑后了!”

    杨末气得捶他:“爹爹,你别再拿这个开玩笑了,我又不是坊间那些是非不分的怀春少女,就算他是天仙下凡我都不会喜欢的!不是你教我的吗,有些事是原则,做人之本,绝不可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