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嫡妻原配手札在线阅读 - 第43节

第43节

    “我保证。”

    “你能保证,不干涉瑞哥儿?不将赵地卖给大夏朝?”

    “我能保证。”

    “你能保证……不会改嫁?”

    “我是赵王妃,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拓跋太夫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眸子恢复了平静,“其实我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你的命儿。”

    “我知道。”曾柔淡淡的笑道:“我知道您再犹豫,你根本不想杀我。”

    “你比我强!”

    拓跋太夫人道:“虽然你把我儿子赶出赵了地,但我还是得承认你比我强!比我活得明白,比我懂得怎么过日子,甚至比我懂得怎么挣脱这沉重的枷锁!”

    “我困在内宅一辈子,在赵王府我连着夭折了三个儿子。”拓跋太夫人面容凄苦的说道:“我受得苦不比你少,我的恨也不比你少,可我竟然没有想到怎么报复他!”

    “在这座府邸,我哭过,闹过,现在我也该走了……”

    拓跋太夫人身体消失在夜空中,诸葛云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自己的手掌,“怎么会?我明明封住了她的经脉,她怎么还有内力能用轻功?“

    “所以我说拓跋太夫人是高人嘛。”

    “小柔。”诸葛云转身靠近曾柔,“要不我留下给你做侍卫?贴身的侍卫!”

    曾柔好笑的问:“不做上将军了?”

    “做上将军没意思。”诸葛云弯腰打横抱起曾柔,“没有陪着小柔有趣!”

    “可我欣赏的是上将军诸葛云,而不是侍卫朱老四呢。”

    “小柔怎能爱慕权势呢?”

    “我就是爱慕权利了,怎么样?”

    “太好了,本将军就喜欢你这样诚实的女人!”

    ……

    赵王入京时,大夏京城的许多百姓都赶来看热闹,赵王和他第一侧妃李氏的事迹在大夏广为流传,他们的真爱也被世人所知,赵王没能攻入京城反而被赵地送来帮质子,这可谓千古奇闻。

    李雨欣的继母和父亲隐藏在人群中,看着被当作猴子戏耍的女儿,做父亲的人心底涌起一丝的不舍,可为继母的人却觉得解恨,暗自想着,这也是她应该得到的教训。

    赵王做质子在京城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赵王是因为李雨欣才被赵王妃和赵王世子扫地出门送到京城来的,可以说赵王的基业毁在了真爱李雨欣手上,赵王传奇的经历也给了世人警示,千万不能被真爱美色冲昏头脑。

    不过李雨欣容貌不错,没准会有李后主的小周后待遇。

    她的继母见丈夫脸色不好,轻声说道:“咱们帮不上她什么,晓得她住在哪后,悄悄的给她送点银子过去,手中有钱她才能过好日子,质子府的日子肯定很艰难,她母亲留下的东西,我一分不要,那笔银子全都给她。”

    李雨欣的父亲默然的点头,“难为你了。”

    他也晓得,继妻做得已经足够了,难道还能让继室将前妻的女儿当亲生女儿看?就是继妻能做到,李雨欣也不会相信继母。

    他并非只有李雨欣一个女儿,他不可能为一个女儿不顾儿子,不顾一切,况且他不过是微末的小吏,李雨欣惹下的乱摊子也不是他能管的。

    ……

    住进了质子府,赵王算是彻底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质子府的下人都是大夏朝的人,赵王根本指使不动他们,他和李雨欣得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那些下人不是来伺候他们而是来监视他们的。

    赵王和李雨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曾经的真爱被艰辛困苦的日子磨得一点都不剩了。

    曾经嫁女儿到赵地的望族大多寻借口来质子府为难赵王,以前赵王是天下第一强藩的王,他们哪怕晓得自己女儿过得不好,也不敢为女儿伸张正义,为难赵地顾家人。

    可现在一切不同了,上将军说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要不弄死赵王怎么都成,所以有不少已经没落的家族纷纷派人来赵王府,他们除了报复赵王外,还可以借此讨得上将军的欢心,何乐而不为?

    不过在京城过了半年,赵王尽显老态,繁重的家务活也让李雨欣失去了萝莉的娇媚。

    只要赵地有了什么变化,最先倒霉的永远是赵王!

    以前赵王风度翩翩,如今赵王惶惶不可终日,如今他最怕赵王世子再做出什么决定连累他被大夏朝报复。

    在赵地和大夏夹缝中求生的日子让赵王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他兴起了逃离京城的念头,可每一次他都被诸葛云的人抓回了京城,并且被他们尽情的羞辱……几次的教训,让赵王明白他根本就跑不出去,他的私逃只是给诸葛云提供了折磨他的借口,于是赵王学会了认命。

    赵王世子越发的出色,赵王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很多大夏朝的人在赵地吃亏后,都会来找赵王出气,在赵王身上讨回面子。

    赵王曾经写得一手好字,也曾经学过吹箫,于是他成了一个乐师,许多勋贵人家设宴会让他去吹箫。

    至于李雨欣……倒是没有人对她动手动脚,但她根本不想同赵王一起等死,女人只能靠自己,李雨欣在京城找了几个还算不错的靠山,起码她的日子比赵王要幸福一些。

    每次李雨欣回到质子府,赵王都会怒斥她,而李雨欣也不愿意忍着,“我成这样是谁害的?你自己没用还不许我找别人?”

    ……

    他们之间的打斗吵闹也算是京城一景。

    每隔半年,赵王妃都会被上将军邀请到大夏京城,同大夏朝臣对赵王的轻蔑折磨不同,大夏朝野任何人都不敢对赵王妃有任何的轻视,他们除了畏惧上将军诸葛云外,对赵王世子和赵地实力的忌惮也是原因之一。

    赵王妃来京城是不住质子府的,当然也不会住上将军府,上将军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专门给她修建了一座——王妃府,百姓们私下称呼王妃府为天后宫。

    不说王妃府的奢华,就是赵王妃对天下的影响也无人可比。

    当然百姓不是没非议过赵王妃同诸葛云之间有私情,可当世的两人不在意旁人的非议,而应该在意的赵王有苦难言,至于赵王世子赵庭瑞对此全当作看不见。

    在赵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赵王妃突然间故去了。

    她甚至比受苦的赵王走得还要早,赵王听了曾柔故去的消息,仰天大笑三声,同时眼角渗出了泪水……他是恨着曾柔,这种恨从无止境,可知道她死了,赵王心底涌起一丝说不出的滋味。

    他还记得当他撩开红头盖时,见到的那位文弱,腼腆的少女。

    赵王妃病逝在京城,百姓们很担心赵王世子找上将军泄愤,赵地人对赵王妃的敬爱不是寻常百姓能理解的,赵地人愿意为王妃一战,哪怕他们为此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

    不到三日,赵王世子领着贴身的侍卫闯进京城,直奔王妃府。

    谁也不知道他同上将军诸葛云说了什么,自从曾柔故去后一直守在灵柩前的上将军突然冲了出去,直奔质子府,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逼着赵王写下了和离书。

    “你到底要做什么?”

    “娶了她!你配上小柔!”

    诸葛云收好了和离书后扬长而去,随后他在京城大摆筵席,广邀宾客,以最盛大的婚礼迎娶了曾柔,准确得说他娶到了一块牌位,当日太后娘娘和幼主亲临,但凡接到诸葛云请柬的人都不敢不到,他们看着孤零零在喜堂独自拜天地的诸葛云……不知该说什么好。

    上将军是疯子!成了举世公认的真理。

    七七四十九日后,上将军夫人曾柔下葬。从喜服换做丧服的诸葛云提剑上殿,当众对幼主说:“你该退位让贤了。”

    随即,诸葛云逼着幼主写下了禅位诏书,他调动手下将领兵围京,将保皇党和有保皇倾向的大臣一一诛杀,一时间血色弥漫,一连几日的暴雨都冲不淡京城的血色。

    谁都猜不到下一步诸葛云要做什么?他是不是要所有人都为他的夫人陪葬?或者诸葛云终于厌倦了同幼主的游戏,准备登基称帝?

    “不,他不会做皇帝!”

    李雨欣在质子府中对赵王说道:“他会让赵庭瑞登上皇帝宝座,你这一辈子渴望的皇位,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你也不用太郁闷,你占据了曾柔十几年,你其实很让上将军羡慕!”

    “我娶的曾柔不是我认识的那个。”

    李雨欣略带了几分惊讶,赵王此时头发已经灰白了,目光无神,他似一个老迈的老头,当然李雨欣自己也耗尽了青春热情,她甚至不敢多照镜子,“你知道?”

    赵王长叹一声:“是不是知道又有什么关系?”

    三日后,诸葛云扶赵王世子赵庭瑞登基称帝,将手中七色骑兵尽数交给新君。

    在新君登基大典上,上将军一人走出了大殿,在众人的目光下,笑道:“人生如此没趣儿!”

    这是上将军诸葛云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此后,他再也没有出现在红尘中,有人说他殉情了,也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出家……

    赵廷瑞建国号为华夏,尊曾柔为圣德太后,尊上将军诸葛云为昭帝,在他的治理下,华夏国泰民安,法制健全,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一手缔造了青史留名的盛世。

    他是顾家血脉,却不以顾为姓,虽然他一统天下,却绝了顾家几代人的梦想和野心,让顾家历代的牺牲成了笑柄!

    他被后代尊为圣祖皇帝,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娘是最好的母亲,最优秀的女子,希望我的所做所为,没有让她失望。”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始第二卷,本文本来是七卷,以七生七世为蓝本,可惜桃子写得太慢了,如果给大纲桃子又写不来,所以七卷肯定没有了。

    第二卷的名字是商户女成状元妻,糟糠之妻就是不下堂!

    ☆、第五十一章 清醒

    大隋,君贤臣名的朝代,当今皇帝兼听则明,亲贤臣远小人,在他当政时大隋被番邦称为天朝,大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大隋都城洛阳一派富庶繁荣景色,此时正值是牡丹花开的季节,一簇簇盛开的牡丹花似在贺大隋的太平盛世。

    洛阳东街为重臣居住地,能在东街安置宅邸的人大多是当今皇帝的宠臣信臣,东街偏西有一座崭新的五进大宅,朱漆大门上方悬挂着御赐的牌匾——状元府。

    此处是当世才子,名臣且吏部侍郎杨大人的府邸,杨大人有潘安貌,亦有治世的才华,他在六年前被当今钦点为状元,他先入翰林院做编修,随后不畏权臣,不怕首辅大人的打压,当着当今陛下的面弹劾首辅大人贪赃枉法……当然他先被皇帝下了天牢,可杨状元不肯服软,在天牢中写下了血书上呈皇帝。

    皇帝见他如此忠贞刚烈,怜其才将他放出天牢,可惜这位倔强耿直的杨状元不仅不肯认错谢恩,再一次上书陛下……他三下天牢终不悔,最终他找到了证明首辅贪污的罪证,皇帝罢免首辅,并亲口赞他为大隋的忠臣,三年前他入了吏部做堂官,去年京查后他升为吏部侍郎,被称为天官以下第一人。

    杨毅凭着良好的仕林名声和皇帝的宠信,以而立之年位居从二品大员,稳坐六部之首的吏部侍郎,并且入阁可期。

    他寒门学子的励志经历也成为了许多寒门学子效仿的榜样。

    唱戏的戏子以他的励志经历为蓝本排演了忠臣颂,使得他的忠烈贤良之名名扬天下。

    世人笃定杨毅杨大人不出五年,必然会入阁。

    状元三年一个,可杨状元确是旷古绝今的一位,皇帝亲笔题写的状元匾额足以证明杨毅在圣上心中的地位,杨毅是状元中的状元!历代状元中的第一人!

    繁花似锦的府邸,状元府的后院搭起了戏台,请来的洛阳名角在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展现唱功。

    戏台上,扮相极好的名角咿咿呀呀演唱着节妇词,台下坐着十几位端庄貌美,满头珠翠的命妇,有几位凑在一起小声的谈笑着,亦有几位恭维着坐在上手处容貌秀丽,气质高雅的女子。

    那名穿着大红寿纹绣殷红牡丹衣裙的女子不过二十刚出头的年岁,她天生生得好样貌,一张宜喜宜嗔的俏面上长着一双褶褶生辉动人的明眸,简约的服饰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她落落大方,淡然沉稳的仪态尽显名门望族大妇的风采。

    她出身名门,为内阁大学士徐大人的幺女,徐家是大隋朝鼎鼎有名的钟鸣鼎食的望族。

    她很得宫里贵人们喜欢,尤其是居于慈宁宫的太后娘娘更是隔三差五的叫她入宫,对她荣宠不衰。

    她的才情惊人,在闺阁中偶尔流传出去的两首诗词都广受赞叹。

    她在三年前以十里红妆出嫁,被当今赐婚给杨毅大人——为平妻!

    是的,这样美艳出色的徐丹娘做了杨状元的平妻!那么什么样的女人能压她一头?

    “夫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