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贵妃起居注在线阅读 - 第333节

第333节

    她转身逼视徐循,冷道,“今日越发说破,她原本也许事多,把你忘了,可你若找上长安宫去,她却不可能再忘了你的存在,到那时要杀要剐,我却不能承诺绝对会帮你,只能说见机行事……你要不要去长安宫,你自己选吧!”

    徐循失笑道,“走出去是也许死,留下来也是也许死,你问我想不想死,又有什么用?”

    皇后呵了一声,“你若真想随大哥去,我也许又会更想救你了。你不想随他去,我反而心里有些不情愿……这一问,谁说没用?”

    她对皇帝的情感,实在是太过复杂,徐循简直不知该怎么评论,她道,“那你刚才又何必再蒙我?你闯进这里,如何能瞒得过太后,就算她原本忘了我,这不马上就要被人提醒了么?你到底是希望我和你去,还是不希望我和你去?”

    皇后被她戳穿,也不羞恼,她沉默了一会,忽然也叹了口气,别过头去不看徐循,低声道,“我希望你是为了大哥,才同我去。”

    就算皇帝和她日渐疏远、移情别恋,就算两人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纠葛,到底她心里还是希望他钟爱的皇贵妃,能为他抛开自己的生死,还是希望他向别人付出的感情,能有回应,别再被辜负了去。

    徐循心领神会,她望着皇后,实在百感交集,思量半晌,方才摇头叹道,“算了,要去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说着,便去捡自己的厚袄子——天气虽冷,但也没人来送衣服,在室内还好,一旦要出门,她别无选择,还是得穿当时新春喜庆的红衣。

    才站起身,手背又为皇后按住。

    她抬头望着徐循,眼神阴郁似水,轻声问道,“告诉我,你是为了谁出去?”

    徐循再叹了一口气,她打从心底感到一阵疲倦,也不顾打磨言语,便随意道,“随心所欲而已,到底为了谁——我怎么知道?”

    皇后微微一怔,便不再问,见她要去穿那红袄,她一皱眉,又扬声唤道,“周嬷嬷进来!”

    片刻之后,徐循裹着还带了周嬷嬷的袄子,和皇后一起,步履匆匆地走出院子,猫着腰,钻进了皇后的凤銮暖轿之中。

    不知不觉,雪又开始下了,片片六角晶莹,落在石板地上,不片刻就积起了薄薄一层,迎着刚升上天空的上弦月,一顶轿子身边簇拥了寥寥数人,急急地往西面长街行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更

    吃完饭去写盛世~

    第244章 寻死

    宫里一旦过了初更,隔绝两大宫殿群的几道门便会上锁,毕竟严格意义上说,清宁宫已经不算是后宫了,里面住的也不止是太后一人,若有年轻的太妃等居住,防备还是严格些好。这几道门,没有特殊的事情是不会被叫开的,即使要叫开,也得拿着太后、皇后、皇贵妃几人用过宝印的手令。几人出门时已经到了初更,徐循还在寻思着此事,不知皇后如何应付,不想她大大方方,手令一亮,倒是直接一路叫门过去,丝毫也不在乎如此一来,必然造成的种种震动。

    也的确是,这皇嫂和太后的区别,可是差得不可道里计了,皇后在这时候自然不会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了。再说,襄王自己子嗣不少,若是由他承嗣,别说栓儿了,只怕连壮儿都要小心自己的性命,宋代太宗继位以后,太祖留下的四名血脉就没一个能够免死的,其实若非因此,徐循也不会随皇后出来。壮儿是她一手养大的,自不必说了,就是栓儿,小小年纪,被人夺了皇位去,也是可怜,更不说若有杀身之祸的话,那,皇帝去后的光景,也实在是是太凄凉了点。

    远处的清宁宫方向隐隐有些灯火,从轿子里看去,和平时的千万个晚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倒是正在视野中不断接近的长安宫,灯火幽暗、楼台冷落,一派凄凉孤寂的景象,徐循放下轿帘,问皇后道,“这几日,你来过这里没有。”

    她料得皇后不是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是不会过来找她的,皇后轻轻点了点头,也是证明了她的猜想。

    “这两个宫,我是一个都没有踏进去。”她面上带了轻微的讥讽之色,又看了看徐循,“所以,一会就由你来叫门吧。”

    徐循深深看了她一眼,道,“你可要准备好了。”

    皇后哼了一声,把下巴抬了起来,她淡淡地道,“去找你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她和皇后之间,严格来讲一直是她不识眼色,‘背’了皇后,这和仙师同她的仇恨相比,轻了多少?更别说徐循答应出门,也不是因为和皇后的情谊,又或者看到她低头求人、心里爽快,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为了两个孩子,为了她和大行皇帝的情谊,仙师又没个男孩,和大行皇帝之间还有多少感情,可不好说。按大行皇帝对她的严苛来看,她心里就有感情,怕也是恨比爱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说服仙师为栓儿出头,徐循自己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她甚至不知道,仙师会不会放她进门。

    徐循还是悲观了点,尽管值此多事之秋,尽管她之前还在被关押之中,现在忽然冒了出来,又是深夜上门求见,仙师到底还是没把她拒之门外,前往通报的宫女,很快匆匆打开了大门,将轿子放进了长安宫里,直接抬进了仙师日常清修的精舍院中,徐循低声嘱咐了皇后一句,“你找个暖和地方等着。”自己一哈腰,便出了轿子,步履匆匆地往精舍内走去。

    出家人就是这点好,一行人都换了素服,仙师却还是随常穿的一袭道袍,头顶也还带着玉簪,见到徐循进来,她打了个稽首,徐循瞧见她用的还是白玉的拂尘。心里微微一沉:看来仙师对皇帝,的确是一点情分也没有了,甚至可能还是恨意深深,不然,好歹去者为大,连外表尊重都不能保持,若是太后那里来人看到,说不得也或许会有些后患。仙师不可能连这一点都没看透,她眼下穿得寻常,怕是几经压抑的结果,心里只怕是早已经穿红戴绿、敲锣打鼓了。

    “jiejie。”她墩了墩身,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仙师怕也是早察觉到蛛丝马迹了,她并不问徐循是如何出来的,只道,“来了就别走了,在我这里住下吧,以后,咱们姐妹也好做个伴。”

    徐循心中顿时一暖:她之前住在那宫里,死生都无人知晓,太后要处死她,太容易了,根本遇不到一点阻力。在长安宫中,若来人赐死,好歹还有个仙师在前头顶着——且不说最终结果如何,对于完全仰太后鼻息的仙师来说,要做出这个承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有了这话在前,余下的事就更不好开口了,徐循几番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声道,“jiejie,孙氏在堂下等着,是否要让她进来说话?”

    仙师果然并不惊讶,她掀了掀唇角,“这时候就觉得做皇后没那么好了罢?”

    徐循叹道,“就算不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哥的骨血吧。栓儿也罢了,壮儿是我一手带大的,总不忍见他没了立足地。”

    于情,打动不了仙师,于理,掺和进皇位之争,更对仙师一点好处也没有。皇后这一招实在是太绝望了,徐循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她,见仙师笑而不语,完全不为所动,她亦是深深叹了口气,也不再劝说了。——若是还肯见皇后的面,那终究还能一搏,现在仙师连皇后都不愿见,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指望外头的阁老们能够顶住,别让太后的思忖成了真吧。

    思及此,她心里顿时掠过一线阴影:别人还好,但阁臣里那东杨杨勉仁大人,她是信不过的。此人一生最擅投机,从发家上位开始,储位之争、后位之争,几次都是目的性极为明显的投机,除了后位之争中表现失据,被皇帝贬损了几句以外,他投机的结果也都不错,其实亦可见此人的才干。余下两位杨大人,她并不了解,常听皇帝说,首辅西杨大人乃是谦谦君子,虽然她不信这隐隐为百官之首的首辅会是个实心眼,但起码就皇帝的说法来看,此人还算要脸面,和不要脸面的东杨大人比,只怕在关键时刻,难免吃亏。

    还有南杨大人,她隐约也曾听说,此人上位,和太后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也不是说他就是太后家奴了,身为阁臣,很多事肯定有自己立场,并不会对恩主言听计从。但,在如此敏感的时刻,哪怕是一点可能,也让人放心不下。

    毕竟,栓儿实在是太幼小了,而如今的宫里,可是太后一手遮天……若是百官实在不从,太后的决心又再坚定点,那她可以直接造成既成事实,如此,襄王也就是最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了……

    心里不祥、不安之感,更重了几分,栓儿还罢了,如果太后要走极端,壮儿根本也逃不过。这孩子她一点点看着长到了如今,焉能忍得看着他去死?

    心中千回百转,本来还有些软弱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起来,不过徐循也不欲逼迫仙师,她本就不看好仙师能说动太后。便起身又行了一礼,低声道,“若是能有缘还回转来,再和jiejie吃茶论道吧,多谢您一片苦心,好意我心领了,只我和jiejie不同,今日是不能留在此地了。”

    仙师眸中射出复杂神色,倒是叹了口气,“他待你那样,也的确值得你为栓儿、壮儿奔走一番。”

    现在徐循不再向她求助,她便开口透露了一点信息,“其实,以我所知,老娘娘现在心里也正打鼓。不立栓儿,倒未必是为了不喜皇后,毕竟她这些年来,年事已高,就算养不熟栓儿,等他长大,老娘娘多数也……”

    若是立了栓儿,那他是再不可能住在皇后跟前了,倒是有可能被太后贴身抚养,孩子今年八岁,养个十年怎么都有感情了。以后不论是从礼法还是情分上来说,最多两宫并尊,没有让皇后压过太后的道理。即使是他实在养不熟,十年后太后都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太后现在的身子骨,还和别人争什么闲气啊?养生去吧,再说,到那时她执掌国政十年,哪怕是这份积威,也足够她死死把皇后压到自己去世的那天。反正她作为老祖宗,在两个候选人之间,只有好处够不够多的区别而已,要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那是没有的事。

    徐循神色一动,“这么说,老人家是——”

    “就是嫌弃栓儿。”仙师点了点头,“她总觉得栓儿比较像罗妃。”

    罗妃性格,说好听点老实,说难听点懦弱,在皇后身边忍气吞声的活了这些年,也没给她添过一次堵。若栓儿学了她,以后岂不是要被大臣们搞死?现在是三杨还算是清廉有为,可若将来小人上位了呢?若栓儿无法节制、协调司礼监和内阁的关系呢?徐循亦是理解太后的想法,她轻舒一口气,道,“只是,襄王即使上位,只怕也是得位不正。为了巩固地位,作出来的风浪,未必会比栓儿无能带来的后果更小。”

    “谁能看得透将来的事?”仙师没有否认徐循的说法,“若是能看得透,老娘娘也就不会犹豫不决了。眼下这两人,都不算最好……唉,只可惜,最好的那个选择,倒是已经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说到最后,她微微露出笑意,似乎很是幸灾乐祸,但神色中到底有一丝复杂。

    徐循默然无语,正要起身告辞时,外间忽然起了小小sao动,又有人大声道,“又何必拦我?”

    虽然隔得远,但也能听得出这是皇后的声音,徐循有些惊讶,望了仙师一眼。仙师沉吟片刻,忽而也是一笑,便吩咐左右,“罢了,让她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