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朝廷没有钱粮,怎么可能有力量去办大事。” “这明朝还能够坚持一百多年,估计和张居正这个牛人是分不开的,没有他的一条鞭法来改革财政的话,皇帝都要饿死。” 脑海中仔细思索,这一刻才算是明白了明朝财政的问题有多严重。 弘治皇帝要不是自己帮他搞钱,估计着弘治皇帝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老老实实的垂拱而治,被文官们忽悠着所谓的弘治中兴。 “偷税、漏税非常的严重~” “土地兼并极其的严重,不仅仅是士绅,还有分封各地的朱姓王爷,他们就如同是吸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虫,一个个越来越大,大明却是越来越瘦弱。” “未来要想办法将这些朱姓王爷都弄出去才行,不能让他们一直吸血大明,要将这个称重的负担转移到其它地方去。” 刘晋很快又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大明朝的王爷们,老朱同志开头弄了个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大明各地,经过一百年多年下来。 这朱姓的王爷遍布大明,大大小的王爷有上百个。 这些王爷手中没权,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天生又吃穿不愁,所以剩下的事情就天天造人,为老朱家开枝散叶了。 老朱家的人口是越来越庞大,相应的这些王府吞并的田地也是越来越多,很多时候甚至于不满足于吞并田产,还会向皇帝索要地方的税赋。 供养老朱家的这些王爷也是成为了大明财政的一个沉重负担,并且越来越重,到了明朝后期的时候。 单单是这些朱姓王爷的所需要的钱粮就已经站到了大明国库开支的三分之一。 可这并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兼并的土地可是非常的可怕,单单是河南,一半的土地都落到了河南的几个王爷手中,像什么周王、福王、唐王、赵王、郑王等等。 “可真是一个烂摊子~” 刘晋长长的感叹一声。 明朝到了弘治朝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太多了,而且每一样问题如果不解决,按照原先历史发展轨迹的话,都足以让明朝灭亡。 这其中,土地兼并是尤其严重的一件事情。 士绅、皇族、卫所屯田等等,都犹如一只只巨大的吸血虫在不断吸食越来越瘦弱的大明,一个个膘肥体壮,却是没有意识到大明这颗大树很快就要撑不住,要轰然倒下了。 “事情一步步来吧,饭一口口吃。” “田税和人丁税这一块暂时不能动,也没有办法动。” “现在还是要想办法将商税和关税这一块给征收起来。” 刘晋敲着桌子,仔细的思索起来,弘治皇帝让自己来户部可不是来喝茶的,尽管要得罪人,但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的。 第609章 税改方案 “商税和关税这一块~” “关税是最好做的,只需要在开放口岸,像天津、南京、淞沪、广州这里设置市舶司专门来征收关税就可以了。” “嗯,不仅仅是大明这些地方,在琉球城、倭国的银山港以及兵库之津、南洋的月牙城,这些地方也要设置市舶司,专门用来征收关税。” “未来有多少港口就要设置多少市舶司,关税可是大头。” 刘晋仔细的沉思。 征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大明,得罪的人太多了。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的商户小贩,都是征税的对象,以前皇帝被忽悠的轻徭薄赋,现在让自己来当这个恶人,肯定会被无数人给骂的。 毕竟自古以来都没有人愿意主动交税、纳税。 “商税这一块才是难关,也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各种各样的税种,工厂税、作坊税、商税、房产税、店铺税、特种经营税……” “最难的还是如何征税,指望商人们自己交税,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税务结构来征税。” 很快,刘晋又是愁眉苦脸起来。 想起后世,各种各样偷税漏税的事情非常多,当了后世的税收也确实是非常重。 可大明不一样啊,商税是三十税一,这税收比例可是已经低到了极点。 可即便是如此低的税,大明的商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想办法去逃税、漏税。 “征收商税肯定是以大城市为点,逐步开展起来。” “不过,想要从商人们、地主士绅和大家族们收到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试一试,如果收不动的话,到时候就不得不学一学后世的白头鹰了,成立专门的税务捕快来。” 很快,刘晋心中大致的就有了一个方案。 拿出笔和纸,刘晋也是开始迅速的整理起来,准备写一份详细的方案,递交给弘治皇帝和内阁。 几天之后,户部。 “佀公,这是下关起草的关于税收改制的方案,还请您过目。” 刘晋将自己起草的税收改制方案递给佀钟。 嗯,还是那句话,给他面子,他毕竟是户部的尚书,虽然弘治皇帝说了可以越级汇报,但刘晋觉得还是先和佀钟这边商量一下比较好。 “怎么快?” 佀钟看了看刘晋,这刘晋做事真是雷厉风行。 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相处,他觉得刘晋还是挺不错的,对自己这个老同志很尊重,不会骄横跋扈,目中无人,所以语气也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