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后宫升级记在线阅读 - 第143节

第143节

    这时候,外面有人来报,皇上驾临。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确实是三年之后了,不想拖下去了,呜呜

    不要多想,皇上来了只是来表现宠爱而已

    ☆、138

    纪茗萱哪能不感觉到在座的人的紧张和欢喜,她自己也没想到赵存洅会在这时候驾临此地。

    亲自迎到门口,众人连忙跟到纪茗萱身后。

    一阵阵娇声细语的请安,纪茗萱和赵存洅走在一起。

    “你这儿很热闹?”

    纪茗萱笑道:“众位meimei怕臣妾闷,便都来了。”

    赵存洅了然,笑道:“远远听到你们的笑声,笑什么呢?”

    纪茗萱瞅了王良人一眼,王良人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止,纪茗萱点点头,早就想提拔她为自己所用,今日也不比阻止了。

    “都说了众位meimei来陪着臣妾解闷的,适才便是王良人说了个笑话,所用大伙正了着。”

    赵存洅这些天也见过王良人几次,总算还有个印象。

    “合该热闹一些。”却没问王良人,王良人心中虽有失望,但是并不失落。

    昔日朱庶人一事已经让她站了队,现在贤妃荣宠正眷,她已经无数次感激她的机缘。

    纪茗萱一乐,皇上此举却实让她舒服几分。

    因为皇上到来,众人虽然拘束了一些,但是她们更加不愿意离开了。

    纪茗萱只管陪着赵存洅坐在上首说话,下面的人大胆的露出笑容,若有若无的勾引。胆小的已经低下了头,不敢再做任何动作。

    纪茗萱的目光不着痕迹的将这些人都收进眼里,日后,少不得用来做些事。

    赵存洅对这些人的眼光都视而不见。

    和纪茗萱说了一些无聊的话,赵存洅便借看沛儿的话题离开了去。

    这让在场的人失望之极,同时对于纪茗萱的圣宠更有几分艳羡。

    纪茗萱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这个做皇帝的似乎都很忙,怎么突然跑过来,就为了和她说无聊的话题,又或者只为了看儿子?

    妃嫔们还是不愿回去,纪茗萱颇为无趣。

    总归有几个知趣的,在纪茗萱脸上有了变化之时,她们便起身了。

    谁知她们才站起,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到了正殿门口的时候,殿内的人感觉外面的人将脚步放得极轻。

    见守在门外的太监前来禀告,原来是芝草回来了。殿外还有冯嬷嬷在守着,若不是什么好事,冯嬷嬷自不会让她进来的。

    “奴婢见过贤妃娘娘。”

    纪茗萱微笑道:“可有要事?”

    芝草连忙点头,带着笑容道:“恭喜娘娘,昨天晚上,大少夫人生了个嫡女。”

    昨天,不正是她册封的好日子吗?

    大嫂昨天就得了个女儿,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算来,大嫂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内,没想到昨天便生了。

    “恭喜贤妃娘娘,能在娘娘册封的大喜吉日,将来纪家孙姑娘定然是极有福气的。”

    纪茗萱也高兴,侄女生在她晋封之日那一天,也是一桩缘分,这双喜之事加上也是一桩美谈。

    她这侄女虽然与纪茗芙的关系更亲密一些,但是眼下她也是她的姑姑,又为她添了一桩缘分,所以,纪茗萱定然会重赏。

    不过,纪茗萱想来纪家人会失望,哪家都盼着嫡长孙,嫡长孙女自然逊了一筹。

    纪茗萱对于她的大嫂还是有好感的,只要身为父亲继承人的大哥脑子清醒,她对家人是不会吝啬的。

    纪茗萱立刻下旨赏了一大堆的东西,其余的妃嫔也甘落后,也纷纷弄□上的玩意一动让芝草送过去。

    可以说纪家第一个孙姑娘是十分荣耀的。

    芝草退下去后,又是一阵恭喜之类的话语,纪茗萱打起精神应对。随后外面听到“皇上起驾荣寿宫”的声音后,不少人脸一红。

    纪茗萱道:“众位meimei陪本宫过久,想来也累了,都跪安吧。”

    众人纷纷起身,主人家都下逐客令了,她们又怎会有面皮再待下去。

    冯嬷嬷扶着纪茗萱回寝殿,将纪茗萱身子疲乏,连忙让两个嬷嬷给纪茗萱准备吃食,她走到纪茗萱身后帮纪茗萱按摩。

    “这热度也不知什么时候散了?”

    冯嬷嬷笑道:“若是以前,三日定是需要的,但是今儿个皇上驾临,没有十日,她们不会散的。”

    纪茗萱苦笑一声,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娘娘,估计可能不止后宫的一些人,这些天,想来会有命妇给娘娘递牌子,娘娘刚刚封位,也不能太过拒绝了。”

    纪茗萱明白这里面的厉害,命妇进宫递牌子,都少也能关系到她们家的男人,朝廷是这些男人的天下,不管纪茗萱未来如何,但是只要她有子嗣,就不能不对这些事情上心。

    “本宫知道了,撑着吧。对了,皇上去沛儿那儿久,他在做……”纪茗萱不便说完。

    冯嬷嬷明白纪茗萱的意思,她道:“夏嬷嬷在一旁伺候着,她说皇上陪着三殿下走路,还给三皇子念书。”

    纪茗萱点了点头,虽不知赵存洅打得什么主意,但是却对她有意无害。他去荣寿宫,估计也是去看沐儿和两位公主的。

    “嘱咐夏嬷嬷好好照顾皇子,日后皇上来了,切不可让皇子打击皇上的耐心。”

    冯嬷嬷笑道:“娘娘放心。”

    纪茗萱安下心。

    ***

    果不出冯嬷嬷所料,这日益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长,到了第十五日,方才退去。

    纪茗萱警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荣耀迷住了心神,所以这十五日赵存洅来静安轩的时候,纪茗萱都会向他抱怨这些人不嫌累。

    赵存洅每次都只是安慰几句,但是纪茗萱明显感觉他对自己的态度一日好过一日。

    日子持续到九月,九月十八,纪茗萱如己所愿,产下一位健康的小公主。

    恭德妃松了一口气,虽然贤妃的儿子和出身于她争的地方极少,但是有时候如果贤妃生的多,于她也是大的打击。

    一个公主,恭德妃不怎么放在心上。倒是,宁昭仪在八月成了从二品宁妃后,五皇子的身体基本上已经调养好,这让恭德妃郁郁不乐。可是宁妃将其看得极紧,她无处下手,也不敢下手。

    不过德妃欣慰的是,皇上主动让她留意着与大皇儿同龄的官家女儿。她的效率很快,立刻选出了十六位交给了皇上。

    恭德妃不是笨人,虽然她很想挑权贵之女,可是为了不让皇上不满,所以,她挑的大都是端庄贤淑的姑娘。

    本着激动的心等候皇上册立太子,却在一月后,由贤妃、恭德妃掌管宫务的圣旨传来。

    恭德妃虽然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此事,但是在皇上说让她挑选官家女儿后,她还抱有一丝希望。

    如今圣旨已经下来,恭德妃虽然不乐意,但是还是和贤妃有商有量,仿佛最亲密的姐妹一般。

    后宫一片平静,恭德妃大度温和,贤妃公正严厉,两个截然不同的掌权者,没有闹过分歧,也没有结过仇怨,她们两个一齐将后宫打理的整整有条。

    庆元十二年年末,赵存洅下旨册封大皇子赵沥为易公,令其养在司空韩新柏府上。

    德妃收到圣旨,半响都回不过神来。

    纪茗萱收到消息,直到现在她才完全明白赵存洅的意思。

    让她不和恭德妃争,估计也警告了恭德妃不得和她争执。他想要维持面上安宁里面依旧有着隔阂的状态,这一年来,赵存洅宠她,宠宁妃,连带着宠她和宁妃的儿子,但是每月初一歇在了恭德妃那儿。

    想到这里,纪茗萱幽幽一笑,皇上就是皇上,虽然大皇子能入眼,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司空韩新柏,纪茗萱也知情,是辅佐皇上登基的老功臣。将大皇子养在他府上,为的不过是杜绝发生突然之事。

    韩新柏德高望重,皇上若出了事,定然会辅佐大皇子登基。

    不过,若是皇上一直好好的,韩新柏那老狐狸能否被大皇子拉拢就要看他的手段了。纪茗萱摇头,前些日子,她见了大皇子,而是一如以前的傲气,虽然有礼了一些,韩新柏这样老而不死又极具面子的老狐狸怎会轻易交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得做些准备。

    她想了想,五皇子最近会念诗了,才不到一岁半的孩子会说一句古诗,真是聪明过分了,纪茗萱觉得似乎可以用来刺激刺激德妃。

    不过,她还是得按照赵存洅的心思和恭德妃和和乐乐的,这样后宫安稳,赵存洅会更喜欢她。

    ☆、139

    父母爱幼子这是极其常见的,尤其是幼子格外聪明可爱,这一点更是会让人发挥到淋漓尽致。

    同样的,这一点,在宫里也适用。

    五皇子随着年龄的增大,长得更加像皇上。

    一岁基本上能说清楚话语,两岁便可读出完整的诗词,三岁竟然将《论语》的第一则背了出来。

    从这可以看出,五皇子的聪慧绝不是虚名。

    作为一个母亲,对于别人的孩子如此聪明,心里多少会有酸意。在后宫这个染缸,这个皇子便是某些的人的大忌了。

    大皇子受封易公,被养在韩新柏老臣家里让他本就烦闷。难得回宫来,母妃不像以往那样对他呵护备至,而是不断的问他的要求。

    此时的大皇子正是叛逆心极重的年纪,又因为他是长子,从小被父皇母妃、甚至太后宠着长大,这也养成了他自负霸道的性子。

    所以,恭德妃这般反复唠叨,反而让大皇子显得厌烦。同时,也对恭德妃常在他面前提起的五皇子更加不耐。

    “母妃,您就不要说了,儿臣都记着,五皇弟才几岁,如何能和儿臣比。”

    恭德妃皱眉,她得意自己儿子是不错,但是绝对不希望她觉得最重要的对手,却让自己的儿子轻视他。

    “现在虽小,可是他如此聪慧,将来学业定然能更早的完成。他外祖家的势力和人脉绝对是他大大助力,轻忽不得。”

    赵沥不喜欢母妃如此看重一个人,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个比他小九岁的娃娃。

    他觉得母妃如此重视一个小娃娃,便一心认为母妃小看他甚至不相信他。他在宫里霸道已久,自尊绝不是恭德妃所明白的。

    所以,赵沥耳朵里听进去,心里却是极其不服气的。渐渐的,赵沥的心眼也开始变小。

    原本皇子未成婚便有了公爵之位,这份荣耀足以让证明皇帝对他的宠爱。要知道大汉国历朝都重视爵位,无功无宠的皇子,在成婚后还是光头皇子的也有不少。

    如今赵沥封了仅次于王位的公位,足可见他在皇上心中的满意程度。若是别人,定然会高兴皇上对儿子这般看重,但是恭德妃没有,她一心盼着的圣旨是太子,而不是一个公爵。

    恭德妃见赵沥面色难看,心中只道皇儿明白了事情的严重,当下便觉得要适可而止。

    恭德妃如此说,不过是想刺激自己的皇儿。恭德妃看重皇儿,自然也爱护他,恭德妃只是想皇儿更加努力,而不是想要皇儿去对付人。

    若是要对付五皇子,恭德妃宁愿自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