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虐过我的人都醒悟了(重生)在线阅读 - 第24节

第24节

    外头的雨下得瓢泼般大,更衬得屋里寂静无声,只偶尔的,银筷子碰触在瓷碗上,发出一声脆响。

    宝瑜耐下性子来,想看看宋堰到底要玩什么把戏。

    他却一直没有说话,垂着眼皮,好像真的是专程来给她送一条鱼。

    “宝瑜,最近怎么不听话,吃得那样少,都瘦了。”宋堰挑好了一块,放在碗里,推给她,边心疼地打量她的眉眼,“你这样,我怎么放心以后你自己生活?”

    宝瑜怔怔地抬头。这段日子,宋俏也不时与她说过,等她身体好了,采萍找到了,就会送她走。宝瑜听在耳里,半信半疑,不是她疑心重,而是宋家人的口中,少有实话。经商世家,百事利益为先,宋俏的话,宝瑜向来当做他们安抚她的缓兵之计,但今日在宋堰口中再次听到,心中难免咯噔一下。

    “你把采萍怎么样了?”宝瑜立刻就想到了这处。

    她紧紧盯着宋堰的眼,想在他眼神里找到些蛛丝马迹,宝瑜怀疑,是不是宋堰将采萍偷偷藏了起来,用来作为桎梏她的条件。

    宋堰愣了一瞬,随即摇头苦笑:“你果然怀疑我。”

    许是痛苦积攒得多了也会麻木,面对宝瑜的质疑,宋堰只是心中疼了一瞬,而后就坦然地接受了。无论宝瑜将他想得多么坏,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我来是想告诉你,别太忧心,采萍还活着,她很好。”宋堰说着,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书信,交到宝瑜的手里,“这是今日中午我收到的信,采萍是在去驿站的路上,被东山的匪首刘英山劫持了。他拿着采萍威胁宋氏,想分走即将到达淮宁港的五十船茶叶。”

    宝瑜的眼皮跳了下,连忙将信封拆开,迅速通读了一遍,果然是宋堰所说的那样。

    但是……“采萍就是个丫鬟,刘英山疯了,用一个丫鬟来勒索那么多的钱财?”宝瑜狐疑地看着宋堰,“还是你与刘英山暗中勾结,一起来蒙骗我?”

    “宝瑜,与匪首勾结,我在你心里到底有多不堪?”宋堰的唇动了动,最终只能无奈地叹气,“是孙勇。宝瑜,你还记得他吗,上辈子,就是这个孙勇将那本假账册交到知府手中的。重来一次,我早早地就将他换掉,想着以绝后患,但是没想到,还是没有防住。孙勇丢了活计,走投无路,投靠了匪首刘英山。这本也无碍,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是含桃丈夫的友人,对宋府的事了如指掌。”

    宝瑜听着,捏紧了纸角:“所以他一直暗中跟着府上的马车,趁机绑了采萍?”

    “刘英山本来是想要掳走你的。”宋堰轻声道,“只是当日黎子昂偶然经过,出了些意外,他们才退而求其次,带走了采萍。而后,在采萍的手中,得到了那本假账本。”

    “宝瑜,你说这是不是造化弄人?”宋堰摇头,他看着宝瑜的脸,近日连番的变故似乎磨平了他的棱角,从前瞳仁中的光彩也黯淡了,整个人颓靡得如同中年逆旅的行人,“命运的安排,无论怎么努力,终究是逃不开的。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回到早已注定的路上。”

    “你——”宝瑜沉默了半晌,低声问,“你要怎么办?”

    刘英山来的信中,提出了两个条件,如果想要赎回账本,就用二十五船的茶叶交换,但如果想要采萍活命回来,还需要另外的二十五船茶叶。刘英山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把柄,他知道那个账本最多只值二十五船茶叶,再多,宋堰被惹恼,或许会拼个鱼死网破。

    但采萍,刘英山从孙勇的口中知道了采萍对宝瑜有多重要,也知道了宋家人对宝瑜有多看重。如果宋堰愿意用两万两银子换采萍的这条命,那最好,如果不换,也没什么关系。对刘英山来说,不过是多条刀下亡魂的简单事。

    宝瑜知道这趟茶船对于现在的宋家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全部丢失,足够让宋家三年内都难以喘得上气。

    “我答应过你的,宝瑜,我会帮你完成任何事,只要你想要我去做。”宋堰笑了笑,“我已经任性过一辈子了,死过一次了。这一世,我没有什么惧怕的,倾家荡产暴尸街头都没有关系。宝瑜,我真心地希望你能好,信我一次,最后一次,好不好?”

    他说完,又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递到宝瑜的面前:“和离书,宝瑜,我会将采萍带回到你的面前,并且,你自由了。”

    第36章 三十六   宋堰很快就走了,外头仍然下……

    宋堰很快就走了, 外头仍然下着雨,门开合的一瞬间,宝瑜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冷湿气。

    桌上的鲤鱼已经腥了, 汤汁的表面一层淡淡的油花,宝瑜垂眼看着那封和离书, 指头默默地抚上信封的三个字。

    墨痕刚干,在灯光下泛着亮色, 她费尽心机想得到的一页薄纸, 如今终于到了她的手里。

    宝瑜轻笑了一声, 她抛开心中那丝微不可查的情绪,她应该高兴才是,从今往后, 她不再是宋家媳,她只是沈宝瑜。

    灯芯燃得太久,表面覆了一层淡淡的灰,不如以前明亮了。

    宝瑜起身用长针将灯芯挑得更明亮一些,将碍事的外衣脱掉, 冷静地收拾行李。

    二黄睡醒, 睁着惺忪的眼睛,绕着宝瑜的脚转圈, 边呜呜地叫着。

    “二黄, 你的那些东西, 咱们都扔了吧,别带了。”宝瑜蹲下身摸摸它的脑袋, “小窝和被子都旧了,等咱们走了以后,我给你买新的成不成?”

    二黄似懂非懂地, “嗷”了一声,宝瑜笑笑:“真乖。”

    宝瑜没再像是上次离开时一样,恨不得将箱子里的东西全都搬走,她挑挑拣拣,最后只带了换洗的衣物和首饰珠宝,加在一起不到两个小布包。

    和宋家做个了断吧,宝瑜想,以后的日子,一切从新,再无纠缠。

    她忙忙碌碌的,从下午一直到了戌时,天真的黑了,雨也停了,一道清亮的月牙挂在院里桃树的梢头。

    宋堰站在寒春院的门口,负着手,安静地盯着那扇窗子看。

    他看着宝瑜的影子一次次地经过那扇小窗,宋堰知道,这一次,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了。他也知道,宝瑜盼着这一刻的到来,已经盼了许多年。她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实现她的人生。

    直到又过了一刻钟,那道纤细的影子最后一次走到窗边,吹灭了案上的灯。

    宋堰眨了眨早就酸涩的眼睛,他偏过头,不再看那间被黑暗笼罩的屋子,哑声道:“奉武,走吧。”

    “小少爷。”奉武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抬手拍了拍宋堰被雨淋透了的半边肩膀,“既然那么舍不得,为什么不留下大夫人呢?”

    宋堰的唇动了动,终是没有回答,只是脚步飞快地离开,好像寒春院已经变成了一座吃人的牢笼,急于逃离似的。宋堰不敢再留下,他害怕但凡多呆一瞬间,他就会后悔。宝瑜说得对,他是那样自私的人。

    宋堰一路疾走,径直出了宋府的大门,朝着未知的方向走去,奉武只好跟着,一路无言。

    停在某个岔路口,宋堰抬起头,再一次抬头看向天上的那弯月亮,低声问:“今天是几日?”

    奉武愣了下,连忙回:“今个是初三。”

    “她嫁到宋府的那天,也是初一,月亮像一弯钩子。”宋堰缓声道,“那天的白日,也下了雨。有经验的嬷嬷说,这是个不好的预兆,婚嫁当日下雨,不会幸福。那个嬷嬷说对了。”

    奉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去吧。”宋堰道,“总要回去的,时间不多了。”

    ……

    宝瑜在三天后离开,西城门外,宋家人都来送她,除了宋堰。

    宝瑜没有问为什么,宋老夫人率先开口解释了:“今天是和刘英山约好的日子,茶船也在今日到港,阿堰去了渡口,和他会盟。算算时间,采萍应该也快回来了,宝瑜,你安心等一会。”

    宝瑜抱着二黄坐在马车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宋俏前一晚哭过,今早上虽然用冰敷了,但还是肿的,她上前想要拉宝瑜的手,被轻飘飘地躲过:“大嫂——”

    宝瑜道:“不是了。”

    宋俏再忍不住,眼泪倏地掉下来,一旁的宋正昀闭着眼,拍了拍她的肩膀。

    远处传来踢踏的马蹄声,宝瑜循声望去,是奉武。

    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背后瑟缩着一道细瘦的身影,宝瑜定睛一看,惊喜地跳下马车:“采萍?”

    “大夫人——”奉武“吁”了一声勒住马蹄,采萍激动得眼圈通红,没等人扶,就自己踉跄着下了马,险些扑在地上。宝瑜急忙上前,将采萍抱在怀里,她心疼地摸着采萍的脊背,不过十天而已,采萍已经瘦得和从前判若两人,圆圆的小脸变成了尖的,胳膊也像是芦柴棒一样,只剩了骨头。

    宝瑜不由与采萍哭成一团,她的采萍这段时日到底受了多少罪?

    “好了,时间紧,快些走吧。”宋老夫人抹抹眼泪,上前催促,“路上再说,有的是功夫。我已经和车夫吩咐过了,你们直直地往西走便成,奉文接了你的娘亲和弟弟向东来,算着时间,你们大约能在枣山会和。之后就向南走吧,去临南岛。世道马上就要乱起来了,以后我们不在你身边,宝瑜,你好好的。”

    “宝瑜。”宋老爷也上前了一步,声音低低,“阿堰今日没来送你,你别怪他。他有封信让我带给你。他想说的话,应该都在信里了。”

    宝瑜将采萍扶上马车,犹豫了瞬,还是接过:“走吧。”

    车夫喝了声“驾”,马车缓缓动起来,宝瑜撂下了帘子,她闭着眼坐在软凳上,捏着宋堰留给她的信。她觉得自己应该是高兴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昨晚那丝还微小的情绪,在坐上马车这刻,变得愈发深重,宝瑜忽然觉得心中酸苦得很,好像有什么她预想不到的事情,正在发生了。

    马车与宋家人擦肩而过的一瞬,从被风吹得飘起的帘子间,宝瑜忽然听见了“轰隆”的一声巨响。

    她回头看,只见城中的某个方向,晴空万里下,竟然飘起了滚滚黑烟。

    “好像是渡口的方向。”采萍小声道。

    宋堰在渡口。

    “不要想那些,淮宁里的人和事,已经都和咱们没关系了。”宝瑜轻声安慰采萍。

    说着,她打开包裹,把宋堰的信扔进去,并没有打算看的意思。

    ……

    宋正昀望了望黑烟腾起的方向,眯了眯眼:“阿堰那边,好像已经开始了。”

    “刘英山那厮,占山为寇,无恶不作,若是我们将茶船拱手让给他,与贼寇又有什么区别?”宋老夫人低声道,“若能借此机会擒住刘英山那贼首,咱们也算是做了件对的事,于民有益,于国有益。若以后有机会能再见到宝瑜,我们也可以挺直了腰板说一句,咱们宋家人,并不是真的冷血自私的人。”

    ……

    淮河渡口,最大的码头处,宋堰与刘英山相对而立,河面上黑压压近百艘船只。

    “宋老弟。”刘英山笑着,拍了拍浑圆的肚子,“没成想你是个这么有义气的人,为了一个小丫头,竟然真的答应了给我二十五艘船。行,既然你这么爽快,我也不是那磨磨唧唧的人。”

    说着,刘英山一偏头,身后的下手递上来一本账册:“你的小辫子,还给你。”

    宋堰接过账册,随意翻了翻,上面是熟悉的宝瑜娟秀的字迹,他笑了下,将账册放在怀里收好。

    “那个小丫头叫什么来着?”刘英山挠了挠耳后,“叫采萍?宋老弟,你喜欢她?”

    宋堰没有说话,刘英山挑了挑眉:“我也不和你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你府上那些事,我也摸个差不多了,你喜欢你那个继母是不是?”

    宋堰问:“怎样?”

    “你小子,是个人物。”刘英山没想到他承认得这样利落,愣了一瞬,不由哈哈大笑。他身后带来的几十个山匪也跟着笑起来。

    “我见过你家的大夫人一次。”刘英山咂咂嘴,“不得不说,与你还是挺般配的,那么漂亮的姑娘,配你爹那个死人,实在是可惜了。听说她性子烈,宁死不从?这样吧,宋老弟,相识一场,哥哥给你出个主意。”

    宋堰唇角弯起,垂下眼皮挡住眼中的杀意,附和着问:“什么主意?”

    刘英山上前拍了拍宋堰的肩背:“跟着哥哥混,怎么样?你有钱,哥哥有人,这两样加在一起,还有谁能阻挡得了咱们?我可听说了,北边的胡人蠢蠢欲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攻下来,如今朝廷昏庸,定然抵挡不了,民怨沸腾之下,咱们可以趁机起义。”

    宋堰淡淡问:“然后呢?”

    “到时候,整个淮宁不都是咱们的了?拿下这个重镇,以后定然所向披靡,占领整个江南也未可知,无论是权势还是金钱,应有尽有,何况你家那个大夫人?”刘英山一笑,“那岂不是说抢来,就能抢来?她若是还是不愿,那便将她关起来,饿她几天,大不了打上几鞭子,也会服服帖帖了。”

    宋堰也跟着刘英山笑起来,他在刘英山的话里,瞧出了自己以往的影子。

    他一直不懂,为什么宝瑜那样阻拦他起事,为什么宝瑜后来越来越厌恶他,如今才明白过来。他从前的样子,果然是令人作呕。宝瑜不信他,也是应该的,谁会相信一个只知杀伐的冷血禽兽呢?

    宋堰想起宝瑜曾说过的话,她最希望他成为萧元那样的人。

    宋堰从前最讨厌的就是萧元,他一个出身农户、大字不识几个的汉子,拿什么和他相比?他的兵、钱、粮,全都是萧元的二倍不止,他雄才大略,攻无不克,而萧元在战事上屡屡受挫,蠢得不可比拟。谁会在决战前夕,为了保护一个镇的百姓撤军?谁会在已经穷途末路自身难保的时候,还带着几千个兵士,在大雨之中去给百姓堵堤口?

    但凭什么宝瑜还是对他赞不绝口?而对上他,只有冷冷的“贼首”二字。

    宝瑜说萧元是圣人,萧元和他不一样。

    宋堰想,做个圣人,至少会问心无愧吧?

    “想什么呢?和你说话呢。”刘英山点了点宋堰的肩膀,“怎么着,我刚才说的那些,不眼馋?”

    宋堰问:“不看看货吗?”

    听了宋堰的话,刘英山舔了舔下唇,往船舱里看了一眼,点点头:“对,是该看看,若是你拿一些发霉的茶叶来骗我,哼,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他跟着宋堰要往船舱里走,被身后的下手拦住:“大哥,小心有诈。”

    “怕什么?”刘英山轻屑地笑了下,“他就带了十几个人来,咱们有几百个人,再说了,就他自己一个人进船舱,能闹出什么花样来。走吧,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