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页
他从落地窗边走开,回身便看到满屋子摆放整齐的古筝。 这是用来上大课的教室。 在燕子坞,这种上大课的教室楼上楼下总共有两间,还有许多上小课的小教室。 在这栋白家自建小别墅改建的培训场地里,除了古筝教室,还有一些宿舍,给工作室聘请的工作人员住宿用。 每个周末,刘仪宁都会到燕子坞给筝团的孩子们上课。 董静怡也会来。 燕子坞的云筝工作室将筝童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成了几个班,除了刘仪宁和董静怡,还有一些覃小津带的研究生过来带班上课。 这些班都是以女生为主,只有一个全部由男生组成的少年班。 这个少年班由刘仪宁带班。 覃小津偶尔也会过来作一些指导,一般情况下,他不会来干涉大家的正常教学活动。 现在是午休时间,刘仪宁推开大教室的门,走进给老师们午休准备的小房间。 站在小房间窗口往下看,他看到楼下少年班的家长们正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开心。 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爸爸,这些爸爸有身家上千万的实业家,有政府公职人员,也有古筝琴行的老板,还有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们都是成功人士,百忙之中还能坚持在每个周末送孩子过来参加筝团的集训,真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正因为接手了这个少年团,刘仪宁知道了世界上好爸爸不在少数,像刘峥嵘那样的父亲并不多,遗憾的是,自己倒霉遇见了。 不管现在刘峥嵘如何弥补,但是刘仪宁过不了心里那个坎儿,他无法原谅刘峥嵘,他对他始终冷漠以对。 在许多个爸爸之间,唯一的女士就显得很抢眼。 那个mama坐在爸爸们中间,听着他们侃大山,吃着他们带来的水果,脸上始终保持微笑。 她是个很纤瘦的女人,但不知为何,她总给刘仪宁一种很坚韧的感觉,像极了年轻时候的白荷。 休息室的门外传来敲门声,刘仪宁走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冷婵。 “刘老师,孩子们都准备好了,您可以下去上课了。”冷婵说道。 冷婵是个正在考研的女生,二十多岁,圆脸长发,说话轻声细语,对待筝团的孩子们十分温和好脾气。 她是南方人,慕名来向覃小津学筝。 她虽然打小开始学古筝,可并非如刘仪宁这般幸运,能在小小年纪就得名家指点。 不过虽然跟覃小津跟得晚,但冷婵十分勤奋好学,而覃小津为了方便她学艺,又能有一份收入,就特意聘请她在燕子坞这边专门负责筝团工作室的日常事务。 燕子坞距离市区远,冷婵一个女孩子吃伙食不方便,覃小津就安排她到白描、郭敏敏开的农家乐里搭伙。 现在的燕子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乡村旅游景点。 白描、郭敏敏夫妇专门回来开了民宿,兼做餐饮,每到周末,来燕子坞旅游的人不少,生意挺红火的。 刘仪宁从冷婵道了声“谢谢”,忽而想起什么,问她:“你考研结果出来了吗?” 冷婵脸上露出失落的神色,说道:“没考上,国考的时候差了一分。” 刘仪宁安慰她:“明年再努力。” 冷婵笑笑:“谢谢刘老师。” 刘仪宁想到白荷和覃小津曾问他对冷婵印象怎么样,大概是要帮他和冷婵牵线的意思。刘仪宁自嘲笑笑,冲冷婵点点头,走出休息室,走下楼去给孩子们上课。 覃霄死了,他还有权利再爱吗? 他这辈子孤独终老,大概是对覃霄最好的弥补吧。 覃霄永远在他心里,他要永远守着心里的覃霄。 刘仪宁走到楼下,走进那间最大的古筝教室,孩子们立即坐好了。 少年班一共有十个男孩,是之前云筝大赛上物色的好苗子,已经参加了几期筝团的集训,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如果能坚持下去,会在未来成为非常好的古筝专业人才,这支少年团队伍也可以在将来组成一支非常棒的古筝男团。 这在国内古筝界还是从未有过的队伍。 “刘老师,小兵哭了。”说话的是绰号“小王子”的男生。 他年纪最小,个头却很高,一脸阳光灿烂的笑容。 刘仪宁看着小王子的笑脸不由有些羡慕。 小时候,他可没有这样灿烂的笑脸,只有幸福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么阳光灿烂的孩子。 是的,小王子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家境富裕,父母都是公职人员,总是成双成对送小王子来集训。 再看,小兵。 刘仪宁看向小兵。 刘仪宁每次看小兵的时候,都有一种看到小时候自己的错觉。 小兵是筝团里最乖巧勤奋的男生,他比同龄的男孩子身上多了一种懂事,或者说忧郁。 因为懂事,所以忧郁。 懂事的人,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小兵,你怎么了?”刘仪宁关切问这个他很喜欢的学生。 小兵抹了下眼泪,“我没事。” 旋即,挺直腰杆子,摆出一副准备好好上课的样子。 还是小王子替小兵说道:“小兵说,他没法参加下一期的筝团集训了。” 小王子快人快语,筝团里,他和小兵关系最好,如果小兵不想来集训了,那他也不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