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在线阅读 - 第106节

第106节

    “不开,你赶紧走。”还在气头上呢。

    “真不开?”

    “不开。”

    他听到这回答,居然没再说什么,就这么走了。

    沈娇宁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好似更憋闷了,甩着胳膊走到房间的空地上,继续刚才没做完的动作。

    她的房间带了一个小阳台,用玻璃推门隔开了,还有遮光窗帘。她是拉上窗帘,正面对着阳台练功,结果就眼睁睁地看着玻璃门被人推开,刚刚被她拒绝的那人拉开窗帘,就这么站到了她面前。

    顾之晏翻.墙过来,就看到她头发扎成一个丸子,穿着一条白色吊带小裙子,很轻很透,又短,比演出时穿得那条绿裙子露得更多,而她还在练习舞蹈动作……

    他立刻转过身,哑声道:“你先穿件衣服。”

    沈娇宁还用他说,她恨不得直接用军大衣把自己裹起来,匆匆拿过旁边那件浅紫色的外套穿上:“你怎么进来的?”总不能是爬上来的吧,她住的是十一楼,特种兵也不可能徒手爬上十一楼吧。

    顾之晏看她穿好了,虽然外套下的裙子仍然影影绰绰,勉强遮住一点大腿,但总比刚才好了不少:“隔壁阳台过来的。”

    她隔壁住的是元静竹。

    沈娇宁捂着外套,探身看了一眼阳台,元静竹正站在阳台上朝她挥手呢:“宁宁,你们好好聊,我睡了啊!”说完转身回了房间。

    这里的阳台并不是挨着的,两个阳台之间有大约半米的空隙,要是一个不小心,能从十一楼直接摔到一楼。

    沈娇宁被他们俩气得血压都上来了:“你跟她说什么了,她就任你爬阳台?多危险啊?”

    “就说你不开门啊,才半米,不会失手的。”顾之晏把她从阳台上拖回房间,一把拉上窗帘。

    她那小裙子风一吹就能吹起来似的,他怕对面酒店的房客能看到这边。

    沈娇宁气呼呼地坐在床上:“什么事非要今天过来?”

    “也不是非要今天说,只是看到你的灯还亮着,就想趁早告诉你。之前温莎主编的话我都听见了,翻译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他不会说出去的,你别担心。”

    她刚刚确实担心着这个,听到不用再顾虑翻译那边会说出去,心情好了一些。

    顾之晏道:“就是想说这个,还有把这个给你。”是一盒小小的巧克力,“据说来这里,不能不去这家店吃巧克力,本来想等你们演出结束带你去吃,没想到那么快就要回去,只能给你买了一盒,尝尝味道。”

    “那你也不能翻阳台啊。”她没那么生气了,听上去倒像在撒娇。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就是英国人,里面有一幕是罗密欧站在朱丽叶的阳台下,双目相望。我觉得那是因为罗密欧身手不够好,不然就能直接翻上去了。”

    居然还能有这种理解?

    沈娇宁轻轻吸了口气:“人家那叫浪漫,你懂吗?朱丽叶在阳台上自言自语,人家穿得多漂亮呀,哪像我,穿个睡衣?他们就是有距离,所以才产生了美,明白吗,顾团长?”

    “你穿睡衣也很漂亮。”顾之晏知道她最近穿的衣服都是在这儿买的,国内买不到,这条睡裙想来也是,“别的衣服穿就穿了,你这裙子不是不好看,就是太露,我怕你这么穿会有危险,换条裙子吧。”

    “只在晚上穿,哪有什么危险。”

    “就是晚上才危险,那阳台这么好爬,万一其他人进来呢?”

    沈娇宁站起来:“你是自己走出去,还是等我赶你出去?你说说,除了你还有谁会这么做?”

    顾之晏选择自己出去。

    等他走了,沈娇宁觉得自己应该生气,毕竟有人从阳台翻到她房间里来,可是拿着手里的巧克力,又实在气不起来。

    最后还是把她心爱的白色小睡裙换下了。

    她在伦敦买的这些衣服,明天开始都只能压箱底。这几天团里在这方面对他们比较放松,可是一回去,又要重新以艰苦朴素为荣。

    不知道是换上了习惯的睡衣,还是因为翻译那边已经解决,她没有再失眠,慢慢睡着了。

    ……

    第二天,文工团跟剧院、舞团告别,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首次芭蕾交流至此全部结束,而关于他们加演的那场《白毛女》,在他们走后引发了很多媒体报道。

    因为他们已经回国,沈娇宁后来才看到这些评论。

    有记者写道:“来自中国的团队说,他们有很多部和《森灵》一样优秀的舞剧,笔者原本存疑,芭蕾传入东方为时尚短,又如此封闭,有一部《森灵》已是奇迹,谈何众多?直到笔者亲自去看了《白毛女》,才知他们所言不虚……”

    又有人写:“这一次芭蕾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亚洲舞者的实力,这更加证明了舞蹈永远属于全世界,包括芭蕾。那只从欧洲飞出的小天鹅,如今也飞到了亚洲。”

    此外,还有一些政治性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对他们有利的,主任们也都收集了。不过沈娇宁并太关心这些,没有多看。

    而起重要作用的,恰恰是她不关心的这部分评论。这次芭蕾交流,也被人称为“首次芭蕾外交”。

    这是舞蹈界在经历漫长的封闭之后,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

    飞机在京市机场落地,沈娇宁独自留在京市,去找汪部长,其他人回了文工团。

    沈娇宁穿过京市的大街小巷,仍旧去了那家烤鸭店。

    汪英毅觉得每次见到她,都有不同的感觉,这回他说:“看上去是真长大了,出了一趟国,整个人气质都变了。”亭亭玉立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亮眼,汪英毅觉得,她更像外国电影里那些女明星,自信到发光。

    她要来见汪部长,特意穿了国内遍地可见的衣服,但周身气质不是换个衣服就能掩盖住的。

    “谢谢部长,我今天是带着团里领导嘱咐过来的,好多事情要我向您汇报,我真怕漏了一件两件的。”

    汪英毅笑道:“那就让你先汇报。”并让服务员晚点上烤鸭。

    沈娇宁把领导们交代的事情一件件说了,最后拿出几分报纸:“领导说,国际性的报纸您那都有,不必特意再带,但这些小报估计传不到国内,让我给您一份。”

    汪英毅把她刚刚汇报的事情记下来:“都说完了?没有遗漏了?”

    “没有了。”

    他这才收起本子和笔,连带报纸都装进公文包里,示意服务员可以上烤鸭了。

    汪英毅道:“这次国外的反响,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白毛女》反应不会差,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你那个舞剧,我反思了很久,最后觉得,可能是我去年太狭隘了。”

    “我那部舞剧,其实真的只想呼吁保护森林。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我知道,植被流逝会造成很多问题,空气污染加剧、泥石流,好像还有可能会导致洪水更严重?”沈娇宁真诚道,“跟您说这些好像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觉得,即使其他地方没办法,几个主要流域的植被至少要保护好。”

    “好,我记下了,回头就跟林业部的人说,接下来好好保护植被。”

    沈娇宁闻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汪英毅就觉得她还是那个小同志。

    烤鸭上来了,这家店的口味一直没变,他们吃得差不多,才又继续往下聊。

    “小同志,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什么事?”

    “你觉得,还有没有必要举办学习班?”

    汪英毅道:“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了,现在各地都有自编剧目,质量还算不错,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要好,虽然大部分是延续着样板戏的路子编排,但也出现了《蜜蜂与熊》这样的儿童芭蕾舞剧。可是彻底废除学习班,又似乎不大好,优秀舞剧总不能只在一个团、一个地方演出吧?”

    沈娇宁道:“部长,我觉得,优秀舞剧当然要学习,但不是学习班那种学习。”

    “其实我近来在想一个问题,咱们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其实从编排演出到现在,不过十余年,不能说它不经典吧,为什么就有人看腻了?可是在西方国家,《天鹅湖》从十九世纪开始首演,那边的舞团到现在都还一直在演出,一直有观众,人家怎么就看不腻呢?”qing长lz

    汪英毅听完她的说,皱起眉头思索。他的白发似乎比去年又更多了一些。

    “难道是因为,《天鹅湖》更经典?”

    “经典不经典,需要时间验证。我只是想说明,很多时候舞剧好不好,是由观众决定的。”沈娇宁道,“之前我说反对样板戏就是因为这个,自己选择去看,和只能看这部,感觉完全不一样。用比赛的形式让更多舞剧出现,是一个办法,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真正让观众自己去选。”

    汪英毅似要反驳,沈娇宁道:“我知道目前要实现这个有难度,所以当时就只说了办比赛,我只是就您刚才的问题引发了一下。开不开学习班也是同理,有舞团觉得这个舞剧好,就会自发地想要学习。国外没有学习班,经典舞剧还不是各个团都会?”

    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听到觉得关键的地方,又重新拿出笔记本,记上两笔:“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

    沈娇宁继续说:“还有一点,比如《红》《白》,我们到国外去演,人家也觉得好,但是他们不会学,这些舞剧就只有我们国家的演员跳。可是《天鹅湖》不一样,各国都跳,我们以前不也学过吗?”

    “这是因为那些革命故事只发生在我们国家。”汪英毅说,“王子公主的童话却是全人类共通的。”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并不是说革命题材就不好,但是要繁荣发展,肯定会有更多题材,就像您刚刚说的《蜜蜂与熊》。如果真的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作品,终究要跳出原来的路子。”

    汪英毅道:“所以你最开始说要去国外演出《森灵》,就是因为觉得,它更可能被外国人接受学习?”

    “可以这么说吧。我只是舞蹈演员,不是政治家,没有您那些政治方面的考量,想的自然都是舞蹈。”

    汪英毅没说信,也没说不信。

    他只觉得这个小同志挺狡猾,要真是一点都不懂政治,怎么会说《女儿》不好出国演,又怎么会在加场的时候改成《白毛女》?而又有谁能想到,别人还把目光放在繁花杯的时候,她已经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世界级的经典。

    这不仅是有实力,有信心,而且目光放得足够长远。

    也是,连举办比赛本身都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怎么可能囿于这个比赛?

    第121章 喜儿1   举报

    一番谈话下来, 汪英毅已经对是否继续开学习班心中有数,也为这个年轻女孩心中感慨。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沈娇宁试图一个人推着文艺界往前走的感觉,想努力让国家的文艺发展再快一些, 好追赶上其他国家。

    这些他没说出来,话题一转, 突然道:“对了, 我竟然今年才知道, 你居然是沈鸿煊的女儿, 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透露?”

    沈娇宁顿了一下:“汪部长怎么知道的?”

    “有人写举报信,你父亲被调查了,不过不是太严重, 接受了批评教育,军职还是保住了。因为这件事我才听说了你是他女儿。”

    “嗯,确实是。没说是因为我靠自己努力跳舞, 不想被人说取得那些成就都是因为家里有关系。”

    汪英毅几乎是看着她一步步往前走的, 当然知道她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只是根据他听到的说法,沈鸿煊给她后妈带来的继姐走动了关系, 所以才被人举报调查。

    做到了他这个级别,虽然是听说, 一般也都是事实。

    汪英毅很看好沈娇宁,关心地问道:“跟家里关系不好?当时国庆晚宴,沈鸿煊也在,真没看出来你们是父女。”

    “以前有一些误会吧, 现在都已经放下了。”

    “放下就好。”他没有过多询问沈娇宁的家事, 只要这些事情不会影响到她的事业,他就不会随意插手,“对了, 去年听你说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现在入党了吗?”

    “嗯,几个月前刚加入的。”

    汪英毅若有所思地点头,最后似乎还想跟她说什么,却又打住了。

    沈娇宁走出烤鸭店,文工团的人已经都走了,她横竖只能一个人回省会,干脆也不急着走,又拎上礼品,去探望了金夫人母子。

    没多留,只是把东西给他们放下就走了。金夫人虽然工资不低,但孤儿寡母总会有各种难处,她别的地方帮不上,只能给他们送点东西,也是正好今天有时间。

    她想了想,还是不想去见沈首长,他先前寄给自己那封信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写了什么,也许就是说他这次被调查的事。

    她叹息一声,但并不后悔,何况他最终也保住了军职。

    离开京市前,她又去了一趟存放保险柜的银行,拿出了沪市那套小别墅的钥匙,带着钥匙回了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