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在线阅读 - 第101节

第101节

    “准备去几家?”上了车, 顾之晏问她。

    “今天先去五家,看看情况。”

    沈娇宁在笔记本上写了很多, 但出门时并没有把本子带上, 只把各报刊地址那页撕下来放在口袋里。出去谈判, 首先不能露怯。

    她选择的第一家是个小报社, 她觉得一开始也许还不熟练,选择难度小一些的报社可以练练手,其次是, 即便谈不成,损失也小一些。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记者,看到是两个亚洲人, 懒散地问:“是什么新闻?”

    沈娇宁说了一遍, 顾之晏翻译道:“是一部新舞剧,它突破了传统的古典芭蕾, 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贵报社假如可以前来记录并报道这次演出……”

    他用词精准,发音流利, 不但沈娇宁心里默默点头,连记者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记者还是打断他:“抱歉,我先问一下,你们是亚裔英国人吗?是这里的舞团有了新作品?”

    “不是的, 我们是中国舞者, 带来了中国的芭蕾舞剧。”

    记者便吃惊地说:“中国!天哪,那里也有芭蕾吗?你们是穿长袍马褂跳舞吗?”

    他们只好解释:“虽然不是浪漫舞衣或古典舞衣,但也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女孩子们也穿漂亮的裙子, 非要说的话,和浪漫舞衣更接近一些。”

    古典舞衣是指《天鹅湖》等舞剧中的舞衣,裙子的长度在膝盖以上,有多层纱布,浪漫舞衣则长及脚踝。《森灵》中女舞者的裙子长度到小腿,只有单层丝绸布料,沈娇宁只能这么形容。

    事实上,要是过来演出《白毛女》,里面还真有人穿长袍马褂……

    记者像在听什么奇闻似的:“哦哦哦。”

    他随即又道:“虽然你们说得好像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不能去。我得报道人们更关心的新闻,这是我的工作,不能感情用事,抱歉,两位来自中国的客人。”他站起来,表情无奈地摊手摇头,准备送客。

    第一家会被拒绝,也算是有心理准备。然而等他们又去了其他三家,才知道这第一家报社的记者已经是最客气最温和的了,也许是因为这一家没有名气,业务量少,记者才有空坐下来跟他们交流。

    第四家报社根本就没让他们坐下来,听明来意,直接而略带傲慢道:“芭蕾舞剧我们一般只报道当地舞团,你们知道的,这里有全国最优秀的舞团。”有了最优秀的舞团,为什么还要去报道那些不入流的舞剧呢?

    当然他们不是完全不报道,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可以立刻发表嘲讽奚落的文章,以此来衬托当地舞团的优秀。这些他当然不会告诉那两个亚洲人。

    沈娇宁从这家报社出来,就跟顾之晏说:“下一家你不用翻译了,我自己来。”

    “嗯?你会英文?”他知道沈娇宁会法语,猜测她可能不会英文,才毛遂自荐给她当翻译。

    “我学的是美式英语,在这里说担心会被他们歧视才让你翻译。”这里的绅士们不但喜欢歧视亚洲人,也看不起美式发音,觉得伦敦腔才是最纯正的英文,“但下一家是专门的舞蹈类杂志社,可能会用到很多专业术语,还是我自己来吧。”

    沈娇宁当然会英语,她上一世不知道接触过多少外国舞者和评委,最常用的就是英语,她当时一心要在国外当首席,自然要把这门语言学好。芭蕾在法国有很深的根基,且术语多用法语,她就把法语学了。

    后来一直到车祸之后,去戏剧学院舞剧系任教,那里的整体学术氛围偏向俄国,著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雕塑就立在校园里,芭蕾也更倾向俄国流派,她为了深入学术研究,又学了两年俄语。

    说起来,她虽然不是融会贯通所有舞种的全能型舞者,但在芭蕾上,也能称一句集大成,对俄法英美等几大流派都有深入研究。

    他们正在前往第五家杂志社的路上,这是原定的最后一家。

    沈娇宁道:“其实你会英语还挺让我意外的,你那会儿不应该都学俄语吗?”

    “最开始是学的俄语,后来我想,虽说要向老大哥学习没错,但是如果永远只是学他们,那不是永远会比他们慢一步吗?”顾之晏道,“当时都说老美厉害,我觉得既然厉害,那就要知道他们为什么厉害,所以想办法学了英语。可惜那个老师是伦敦回去的,没能告诉我很多关于美国的情况。”

    “那时候你几岁?”沈娇宁有点奇怪,他青年时期,应该已经快开始那十年了,居然还能有机会把英文练得这么好。

    “大概十岁或者十一岁吧。”

    那会儿学校还在正常授课,大学教授是很值得尊敬的人物,且有很多学者为了报效祖国,从海外回来。

    他竟然这么小就开始考虑国家大事了!

    沈娇宁有点佩服,又想到自己是为了舞蹈,而他是为了祖国繁荣富强,最后竟然殊途同归地学了外语。

    好在,学的这些东西还能派上用场。

    这家舞蹈类杂志社比前几天报社安静许多,听说他们是有舞剧要上演,并没有直接回绝或随便打发个记者过来,竟然是杂志的主编直接跟他们交流。

    沈娇宁深吸一口气,保持淡定,进入会谈室与主编交流。

    这次果然用了很多芭蕾术语,探讨得非常专业深入,甚至有几个单词并不是英文,顾之晏猜测可能是法文。

    他在旁边听下来,发现她跟专门的舞蹈杂志主编沟通十分顺畅,丝毫没有畏惧,全程自信大方,谈笑自如。

    主编是个四十上下的女性,齐肩的金色头发,蓝眼睛,化了精致得体的妆容,衣着西装,十分知性。

    沈娇宁不动声色地跳过她言语中设下的陷阱,巧妙化解了好几次角度刁钻的问题,对方虽然还在继续刁难,但沈娇宁觉得,她应该坚持不了多久了,这家杂志社极有可能会前往观看并报道演出。

    专业舞蹈杂志的评论,在她看来十分重要。

    然而主编突然话题一转,从舞剧移到了沈娇宁旁边的顾之晏身上,问他:“这位英俊的先生,我今晚有空,可以有幸与你共进晚餐吗?晚上来我家,我给你们报道舞剧,而且保证都是正面评价。”

    沈娇宁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她当然明白这个邀请是什么意思,加重了语气:“ms. windsor……”

    顾之晏却握住她的手,更为直接地说:“sorry,she's my wife.”

    主编的目光在他们的双手上打量,也说了抱歉:“没看到你戴婚戒,以为你还是单身。”

    话虽如此,她依然给顾之晏递了个人名片,而没有给刚刚一直跟她沟通的沈娇宁:“看起来这次演出对你们挺重要的,留个名片吧,再考虑一下。我还认识另外一些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可以给你们引荐。”

    顾之晏缓慢而有力地把名片推回去,揽着沈娇宁,带她走出这家杂志社。

    沈娇宁被这突如其来的cao作气得胸口疼,太阳xue砰砰直跳,呼吸的异乡的空气,里面似乎还带着大西洋海水的咸腥味。

    报社自荐失败,她没能把舞剧推销出去,反倒是陪她过来的男人被英国老女人给看上了!

    她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想想又有点难过,怎么会这样呢?那个温莎主编,明明应该快要同意了啊,就是故意给她这种错觉,然后再打击她吗?

    她忽然想,也许人家从头到尾都没看上这部舞剧,只是看着自己像跳梁小丑一样争取机会。

    顾之晏看着她隐忍的表情,在这个陌生而并不友好的国度,把小姑娘搂进怀里。

    沈娇宁差点哭出来,强忍住了,又要往杂志社里面走。

    顾之晏以为她气得要进去打人,拦腰按住她:“在国外容易引起麻烦,别理会这些人。”

    “放心,我是文明人,不动手。”

    沈娇宁昂首挺胸走进去,把舞剧演出时间地点拍在主编桌上:“温莎女士,你会因为你的轻慢后悔的!”

    她气势汹汹地放完话,转身就走,没理会主编在后面的喊声。

    诚然她希望这首次芭蕾交流能成功,可是她也有脾气,有骄傲,从到这里开始,她已经受够了这些人的目光。

    退一万步想,就算这次失败了又怎么样呢,她日后再带着舞团杀回来!

    “沈小姐,你怎么走得那么快。”温莎主编竟然还追了出来,“我为我刚刚的轻率道歉,没有想到你们感情这么好。你说的舞剧我很感兴趣,到时候一定会过去看的,只要达到标准,也会在杂志社介绍你们的舞剧。”

    沈娇宁没有理会她,直接带着顾之晏走了。

    他们还没有结婚,但是在顾之晏那么说了之后,这个主编在以为他是有妇之夫的情况下还递名片,这种作风,她实在是不耻。

    温莎看着他们的背影,头疼地走进杂志社,她这次好像真的有点做过了。

    走出一段路,顾之晏请她在一个伦敦街头的饮品店休息片刻,调整一下心态。

    看她平静了一些,才问:“要不要再去其他报社试试?”

    她喝了一口橙汁:“不想去了,从报社入手没什么用。”

    “去吧,再去最后一家。不是都说六六大顺吗,也许第六家就能成了呢?”

    第115章 伦敦3   我回来了,国际舞台

    既然顾之晏这么说了, 沈娇宁就答应再去一家报社。

    她把口袋里那张地址名单拿出来,思索该去哪一家。

    顾之晏伸手盖住她的名单,说:“下一家去伦敦周报。”

    “嗯?”这家报刊十分权威, 她根本没考虑过。

    “走吧。”

    顾之晏看她喝得差不多,就带她去了伦敦周报总部。

    沈娇宁来到这里, 比前几面几家更紧张一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对方听完之后, 几乎立刻就同意了, 接着直接谈起了演出时的机位摆放,派几名专业记者等具体问题,全程顺利得不可思议, 她直到走出报社,还觉得自己在做梦。

    “前面那些小报社都不同意,他们就这么快答应啦?”她觉得不太对劲, 问顾之晏,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为什么推荐我来这里, 还这么顺利。”

    “不是说了吗,六六大顺。”

    沈娇宁抿唇浅笑, 她可不信这个,一定是他提前有什么安排。

    回去的路上,她忽然说:“再去一趟第一个报社吧,刚开始没经验, 现在看下来, 我觉得那个还可以再争取一下。”

    顾之晏当然没意见,陪她去了,沈娇宁又跟这个懒懒的记者聊了会儿芭蕾, 最后记者说:“我都快下班了,看在你们陪我度过难熬的上班时间的份上,这个舞剧我就当休闲去看吧,反正下班了也很无聊。”

    沈娇宁笑起来,虽然是个小报社,却实打实是自己争取来了,感觉这比在伦敦周报不费吹灰之力就答应更有成就感。

    因为那位中年女主编带来的不快终于消散了。

    “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另外几家报社明天去吗?”顾之晏看到她列出的名单里,还有五六家没有去。

    “先不去了,回去跟主任们汇报今天的情况,还有要看剧院那边的态度有没有可能发生转变,让领导们综合考虑一下再说吧。”

    也许是否极泰来,也许是挤满“六六大顺”之后真的开始顺了,他们一回到团里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这边的电视台会过来全程录影,之后会在电视上播放。

    “这下可好了,就算别的观众一个没有,电视上一播,该看到的观众都能看到,该报道的媒体也会报道,管他剧院什么态度,咱们演出自己的就行了!”许英高兴地说。

    沈娇宁忙问:“怎么突然有电视台过来了,谁请的?”

    “国家安排!我就说汪部长不可能真的放任我们不管了。”前面那几天大家把这边的情况全部反映回国内,可得到的回复一直是“稍安勿躁”,差点以为汪部长对这部舞剧有意见,干脆连这些都不管了。

    “太好了。”沈娇宁终于放心,有了电视台,只要演出足够好,达到汪部长标准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

    她把伦敦周报和另外一家小报社也会过来的事情说了:“自己去请媒体实在太困难了,还是国家出面才有效。”

    主任们却大为惊讶:“伦敦周报?你出去一趟,就说服他们过来了?这可是权威性报纸啊!”

    这其实不能算是沈娇宁自己搞定的,但她悄悄看了一眼顾之晏,见他几不可见地对自己摇头,明白了他的意思,只好自己应下来:“对,到时候他们那边应该可以出剧照。”

    “今天可真是双喜临门!电视台、报刊,咱们都有了,就等着演出了!”许主任高兴得红光满面,“玉兰,你快带着他们继续排练,决不能出一丁点错误,要是出岔子,那可是会被摄影机保留下来的!”

    得知国家在后面为他们撑腰之后,沈娇宁就不需要再自己cao心这些事,直接把那页写满报社地址的纸张扔了,开始专心排练。

    她发自内心地感慨,跳舞的感觉可真好啊!

    随着电视台会过来这个消息之后,剧院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们对文工团说,可以把他们演出的门票定得低一些,这样到时候会有更多观众前来观看他们的表演。

    文工团拒绝了,这看着像是好意,但是把价格降低,不就是说他们比不上当地舞团吗?剧院没有再明着下他们面子,却还是暗地里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