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在线阅读 - 第67节

第67节

    沈娇宁还没跟部队文工团开始正式训练,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和其他新兵一起从新兵连回来的时候,老兵们的眼神几乎都黏在她身上。

    从来没有一个新兵是带着这样闪闪发光的履历进来的,一般的新兵都是基本功还不错,但还需要训练,比起老兵总得差一截才正常。

    不然他们当老兵的,凭什么觉得自己资历比人家高呢?

    部队文工团的编制与绵安市不同,这里不分芭蕾组和古典舞组,只有一队和二队。一队是芭蕾演员,这里的人沈娇宁过年演出时都已经认识了,二队是跳古典舞的,她今天第一次见。

    除了两支舞蹈队,这里还有歌队乐队等,这些和绵安那边相差不大。

    这天文工团所有人站在一起,一位教员正在发表讲话,就是那天沈娇宁去参加部队考试,让她来挥鞭转的男老师,叫孟良吉:“……在这次新兵集训中,沈娇宁同志表现突出,被评为今年的优秀新兵……”

    这是她在新兵连已经被表扬过、拿到了证书的。

    优秀新兵的名额总共只有十个,一般能拿到这个奖的人都是进入特种兵的预备役,会被部队各级领导格外关注,文艺兵历来都与这一荣誉无缘,文工团的领导们也没指望文艺兵去争取这个名额。

    这回沈娇宁突然争得了一席,他们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确定没错之后,不由在心里感慨,果然优秀的人干什么都优秀,好在她的舞剧是连大领导都夸奖过的,特种部队总不能来跟他们抢人。

    不过到底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以后谁再说文艺兵弱不禁风,这就是最好的反证。因此在文工团的内部讲话中,又被孟老师拿出来专门表扬了一次。

    孟老师中间讲了些别的,然后又夸到了沈娇宁身上,就是那一部舞剧的事。

    大家的目光又情不自禁地移到了她身上,沈娇宁心想,可别再夸了,要是眼神能化为实质,她现在一定被看得千疮百孔了。

    好在孟良吉见好就收:“以后大家在练功和演出之余,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争取明年繁花杯的奖项,为我们文工团争光!我们要发挥作为军人的优良作风,看到优秀的同志应该想着向她学习,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大家都知道这位“优秀的同志”是指谁,默默收回目光,心里隐隐的酸意少了些。

    孟老师说得对,他们还有下一届可以争取呢!他们是老兵,绝对不能在新兵面前丢了脸!

    最后他专门对新兵说了关于部队文工团的一些事。

    这里有一个特殊规定,要求芭蕾演员也学习古典舞基本功,早上两队分开排练之前,要先一起练毯子功。

    另外为了响应文工团成员“一专多能”的号召,舞蹈演员在专攻舞蹈的同时,要求学一门乐器或者学唱歌。

    沈娇宁宿舍的四个人和一个男兵是芭蕾演员,同一批的另外两个女兵和两个男兵是古典舞演员。孟老师说完这些规定后,让他们回去考虑考虑,接下来除了舞蹈还要学一项什么技能。

    古典舞演员也就罢了,黄盼香和温慧月从小学的就是芭蕾,现在都十七八岁了,让她们跟着古典舞一起练功,都感到有些排斥。

    元静竹和沈娇宁对毯子功的接受度还好,元静竹小时候是芭蕾和古典舞一起学的,沈娇宁是因为原主从小学的就是古典舞,身体的记忆就在那里。可是她们俩想不出要学什么乐器。

    四个人在宿舍里讨论着这几件事,气氛有些低落。

    “难怪那么多人都宁可待在地方团,新兵集训脱了一层皮不说,还要一专多能!”黄盼香抱怨道,“我真不会翻跟斗。”她说着都快哭了。

    黄盼香是北方人,可是和元静竹站在一起,别人保准觉得元静竹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

    元静竹安慰道:“已经进来了,说这些也没用。毯子功是没得选的,只能接受,到时候我跟小宁可以帮你们,也不算难。主要是乐器大家准备怎么选?还是学唱歌?”

    黄盼香和温慧月都说唱歌,元静竹犹豫了一下:“那我也学唱歌好了,小宁,你呢?”

    沈娇宁揪着头发:“我想知道都有哪些乐器可以学?孟老师也没说啊。”

    “乐队有的应该都能学,传统乐器、西洋乐器都有,看你想学什么。”

    沈娇宁苦恼地抓着辫子,她对自己有数,乐感好,可是并不喜欢唱歌,学乐器更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的事情。

    汪部长说让她一年内再排出一部舞剧来,她当时觉得时间充裕,结果现在三个月过去了,她才刚刚结束新兵集训,新舞剧还毫无进展,跳舞、编舞之余再学好一件乐器,她实在不敢这么高估自己。

    她觉得与其专门学一样乐器,不如花时间去了解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未来再排舞剧时可以对音乐这块更了解。

    沈娇宁叹了气:“不知道这里能不能学快板儿啊?这应该算乐器吧?”

    温慧月等人齐齐无言了一下,快板儿?这算哪门子乐器,亏她想得出来!

    “小宁,你现在好歹也是我们宿舍的集体偶像,不能这么偷懒吧?”黄盼香说,“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学唱歌吧。”

    “我对唱歌实在没兴趣,孟老师也没说乐器范围,我就选快板儿了,不能学再说吧。”沈娇宁做了决定,心里松快了些,“我想了一下,感觉就这个最好学,你们要是觉得唱歌浪费时间,不如跟我一起学快板儿?”

    大家有些动摇,学快板儿明显比学唱歌容易,可是她们又觉得,这算什么乐器呀,太跌份儿了,元静竹第一个说:“我还是唱歌吧。”

    后面温慧月和黄盼香也紧跟着说她们也唱歌。

    大家做好决定,就去汇报给老师。

    一队的负责老师是季老师,她们就去找了季老师。

    季玉兰一一记下每个人的志愿,轮到沈娇宁的时候想着优秀的人向来自我要求会很高,担心她报太多,准备最多让她报三项,再多就要劝一劝了。

    结果沈娇宁来了句:“老师,我学快板儿。”表情淡定,眼神无辜。

    季玉兰手里的笔顿了顿:“学什么?”

    “快板儿。”

    季玉兰好一会儿没反应过来,最后才后知后觉,什么报太多,人家压根不想学!

    她跟沈娇宁也很熟了,直说:“快板儿不算,那个是人人都会的,学两下子就上手了,你学点别的,以后说出去也多个闪光点啊。”

    沈娇宁又叹了口气,这还非得一专多能了:“我学舞美行吗?”

    舞美是个大类,包括舞台设计、灯光、道具,人物的服装、化妆也属于舞美。她想着,要是系统地学一学舞美,下次对舞剧的整体舞台呈现更有把握。

    学这个总该算是绝对的“多能”了吧。

    季玉兰也叹气:“就这么不喜欢唱歌乐器啊?团里有专门的舞美队,你跟着学也行,但是乐器还得报,你要是不报显得你思想不上进。你自己想不出来我就替你填了,你就学个……小提琴吧。”

    季玉兰没给她反悔的机会,直接在她的表格上填了小提琴,然后写了服化道灯光舞台等舞美技术。

    “对了,小提琴和琴弦、松香你都要自备,《女儿》这回得奖了,上面还要发奖金,团里也给发,够你买这些的。”季玉兰说。

    沈娇宁抚额,她开始想木头要怎么锯得好听一点,才能让别人不揍她。

    第76章 省会4   毯子功

    沈娇宁和大家一起走出季老师办公室的时候, 有些蔫蔫的,大家都觉得她好惨。

    想着少学点,结果反而成了他们中要学最多的。

    “没关系, 团里也不指望我们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当个业余爱好学吧。”温慧月本来是想安慰她, 结果说着说着就成了, “那个小提琴听说不比钢琴简单, 没个几年时间练不出什么, 你别有心理压力。”

    这……沈娇宁压力更大了。

    元静竹道:“学习强度这么大,肯定会给我们时间适应吧。季老师是有经验的老师,她给你推荐的不会错, 你长得好看,花点工夫学小提琴挺好。”

    沈娇宁越听越觉得小提琴太难了:“不行,我回去一趟。”

    她飞快地折回去, 跑到季老师面前:“老师, 我好像有件事情忘记跟你说了。”

    季玉兰抬头:“什么事?”

    “汪部长之前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一年内要排出一部新舞剧。他是不是没跟团里说呀?”

    沈娇宁反应过来了, 季老师估计是不知道这件事,才会让她学这么难的乐器。

    “没说呀, 还给你规定这种任务?那就是很看好你了。”季玉兰道,“你要是有什么想法,老师会尽量配合你的。”

    毕竟现在绵安市文工团的风光大家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沈娇宁到他们团了, 保不准他们团就是下一个绵安市团呢。

    沈娇宁道:“都怪我忙着新兵集训就忘记说这事了, 其他几个军区文工团都要去绵安学舞剧,不让我们团去就是想让我们抓紧时间排新的。现在奖项也设立了,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其实是我们占便宜。”

    其他团就算排新舞剧, 也还有学习排练《女儿》的任务,相比之下,他们团有更充裕的时间。

    “我说怎么咱们团没接到去绵安的通知呢,还以为是同一个省用不着咱们,原来是这样。”季玉兰说,“这确实很偏向咱们了,那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想法?”

    “有点初步想法,还需要磨一磨。”

    “好,加油干,老师支持你!”

    沈娇宁哽了一下,巴在她办公桌上:“老师,那给我换个乐器吧,简单点的行不行?”

    季玉兰真是拿她没办法,笑着摇头道:“行了行了,不就是乐器吗,口琴?再简单没有了吧?”

    沈娇宁连连点头:“好,就口琴。”

    她抽出一张空白的表格,给季老师递上:“麻烦老师帮我重新填一张。”

    “唉,还生怕我不给你填了?”季玉兰无奈地拿起笔,“让你学是为你好,上进一点才能早日入党提干,你现在年纪还小,但这些趁早不趁晚的。你过段时间就明白了。”

    沈娇宁说:“我很上进的。季老师,入党申请书也是交给你吗?”

    季玉兰看了她一眼:“自己想到了啊?什么时候满十八?”

    “再过几个月就满了。”

    “行,写好了给我。入党不容易,但你有那个优秀新兵证书就容易多了。”季玉兰填好了新表格,还给她自己看了一眼,“按你意思写的啊,口琴也要自备。”

    不过这比小提琴便宜多了。

    “谢谢季老师。”

    沈娇宁笑起来,觉得季老师挺好相处的,有点大jiejie的感觉。

    ……

    她再次走出办公室,追上温慧月等人,轻快地说:“搞定了,季老师让我改学口琴了。”

    “还有口琴啊?”她们大呼失策,大家都是跳舞的,对乐器了解没那么多,根本没想到这一种简单乐器,“团里也真是的,都不告诉我们有哪些可以选。”

    “算了,我们就唱歌吧,唱歌也还行。”

    大家又讨论了一路,最后都对自己报的内容还算满意。

    ……

    文工团确实给了新兵适应的时间,尤其是对芭蕾演员,让他们第一个月先习惯每天早上的毯子功,乐器和唱歌等技能在第二个月后再慢慢开始学,学乐器的只需要在一个月内把乐器准备好。

    这样的安排循序渐进,大家都比较能接受。

    第一天开始正式训练,大家早上六点半集合,一队二队在一起练一个小时的毯子功。

    毯子功由孟良吉老qing长lz师负责指导,二队的舞者和一队的老兵都很熟悉这些,他只是说了要练哪些,大略看了看,就过来指导一队的新兵。

    孟良吉先让她们做了几个硬毯子技巧,包括虎跳、前桥、后桥等,元静竹和沈娇宁一一做了,黄盼香和温慧月连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都听不懂,就呆呆地站在那里没动。

    孟老师让黄盼香和温慧月在旁边先看着,又让沈娇宁二人做软毯子技巧,她们挨个做了倒扎虎、抢背、跤柱、案头、叠筋,孟良吉觉得还不错,让她们过去跟老兵一起练习。

    沈娇宁觉得既然要练,她就踏踏实实地从头再学一遍,跟孟老师说:“老师,我能不能再跟着听您指导一遍?我有好几年没练过,动作记得,但技术要点有些忘了。”

    部队文工团最提倡的就是勤学苦练,她愿意听,孟良吉当然没意见,让她跟着黄盼香和温慧月一起听,一起按他说的做。

    毯子功其实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在双彩县的时候他们也练,而且练得相当不错,除了毯子功,还有把子功、扇子功、手绢功、水袖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