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在线阅读 - 第56节

第56节

    直到开元二年的冬天,北方各地全部完成隐田隐户的梳理。

    这年冬天,帝都下了场大雪。

    衡玉穿着黑色华服站在雪地里赏梅,突然转身去问站在她身后的祁珞:“命你训练的水军训练得如何了?”

    从她决定训练一支水军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六年的时间。

    “这支水军已经可以为陛下征战南方。”祁珞穿着一身劲装,外披灰色大氅,温润之余也显出了几分稳重之态。

    时光淬炼之下,这位曾经霞姿月韵的冀州牧之子,已经从宽仁又温良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治理地方、受百姓尊重爱戴的官员。

    以他的年纪能做到这般地步,已经足以载入青史。

    衡玉道:“那就提前备着吧,等到开春忙完春耕,也是时候出兵取荆州了。”

    祁珞领命退下。

    开元三年春,北方水军挥师南下,拉开了一统南方的序幕。

    单纯论水军的战斗力,那自然是从小就生活在水边的南方水军更强。但北方水军拥有更强的装备、更优良的战船,真正发挥起来,反倒是北方水军更盛一筹。

    这场战争无可避免,这场战争也让女帝的威名彻底传遍南方。

    开元三年夏,天师道天师曾正信在胡云等天师道祭酒的影响下,选择投靠女帝。以天师道在荆州的强大影响力,他的归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局的走向。

    开元三年秋,在秋收来临前,荆州牧自刎而亡,荆州并入昭国版图。

    随后,衡玉布置在扬州的后手发挥作用,耳根子软、又没有太大野心的扬州牧献上文书问候女帝,并在文书末尾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昭国。

    至此,扬州也并入昭国版图。

    开元四年春,修整完毕的北方水军再次挥师南下,同年六月,益州归顺。

    及至开元五年,南方彻底并入昭国版图,天下一统。

    衡玉又花了一年时间,在南方这几个大州推行均田制、整治世家大族。

    确定时机已经彻底成熟,衡玉开始推行以才取士的选官用官制度——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科举制度。

    这种制度不限男女,不论家世,不考察相貌。只要没有犯过事,就可以报名参加相应的考试,最后按照才能来取用官员。

    世家早就被衡玉打压得老老实实,无力制止这项制度,一些聪明的世家早已经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来努力栽培族中子弟了。

    除此之外,衡玉还大力鼓励发展数学、医学、科学、水利、农学等杂学,并命春冬创办一个杂学报刊宣传杂学。

    开元七年春,衡玉亲自主持第一届科举考试。

    这一届科举考试的头名是位女子,在书院里苦学多年,家境贫寒。除了头名外,这届科举考试里还有另外两名女子。

    衡玉将头名调到她身边充当文书工作,另外两名女子都调去当春冬的副手。

    ——随着女子进入朝堂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女子工作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这朝堂这天下会越发能倾听到女子的发声。

    同年冬,北地雪灾,匈奴拿来放牧的草场被冻坏,大量的牲畜被冻死,于是匈奴趁机南下劫掠一方。

    陈虎领着早已恢复当年英勇的容家军征战,在朝廷的配合下,陈虎完成了容宁当年未竟的事业,大破匈奴军队,杀入匈奴主帐,打得匈奴五十年内再无南下作乱的可能。

    趁着这个机会,匈奴疆域并入昭国领土,衡玉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想要让匈奴对中原大陆再无威胁。

    开元九年,早已被衡玉渗透了个干干净净的羌人和鲜卑选择效忠昭国——只要效忠昭国就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又为什么要继续和昭国打仗?这世道里有野心的人绝对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人。

    至此,外族臣服,他们说汉话、着汉服、取汉名,除了外貌上的些许差距外,他们与汉人极为相似。

    天下进入大一统。

    开元二十一年,各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喜乐,天下迎来大治。

    史书谓之曰:开元盛世。

    ————————

    祁珞番外:

    祁珞做过一个很漫长的梦。

    漫长到,他觉得自己在那里也亲历了一生。

    只不过那是个很疲倦很绝望的一生。

    这个梦的前面十几年,和他的记忆没有任何区别。

    分岔点在他从冀州前去并州为并州牧贺寿。

    那时候,并州也有一个龙伏山寨,只是山寨里的寨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祁珞到那里之前,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饭。

    他们出来打劫祁珞的车队时,握着兵器的手都在颤抖。祁珞这边的侍卫没花上什么功夫,就将这些山贼制服。

    龙伏山寨的大当家并不是那个张扬却并不讨人厌烦的少年,而是陈虎。在被制服后,他声泪俱下,诉说着山寨寨民的艰苦生活,祁珞本就是个被保护得很好、心地宽和柔软的世家少年,他起了恻隐之心,决定将这几十个走投无路的山贼都收编到他的队伍里。

    如此一来,这些山贼既不会再为祸一方,也能够混得一顿温饱。

    陈虎就是这样效忠于他的。

    抵达平城为并州牧贺寿时,祁珞和宋溪他们发现并州牧在并州的处境很艰难,被出身清河乐氏的乐成景等世家大族子弟逼得空有名头,手底下却几乎没有任何实权。

    曾经意气风发的并州牧被这样的现实击垮,明明才刚过五十大寿,却憔悴得背脊弯曲,祁珞只能从他的眉眼间,隐约寻到几分上马扣弦的英雄气概。

    并州牧的寿辰过去后,祁珞启程从平城赶回冀州。

    快回到冀州时,宋溪向祁珞表示了追随效忠之意。

    “这天下能有如主公这般赤忱之心的,实在太少。”祁珞听到宋溪如此感慨。

    祁珞高兴于宋溪的效忠,没有深想过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他才意识到宋溪这番选择背后的无奈——他其实未必是宋溪心目中最佳的明主,但他是所有人选里最合适的,所以宋溪选择效忠于他。

    第二年,祁珞的父亲冀州牧病倒,冀州陷入严重内斗。

    没过多久,冀州牧毒发身亡,没有撑过那年的冬天。

    祁珞连哭泣悲伤的时间都没有,他必须要抓紧时间立起来,不然他和母亲、弟弟meimei们的性命也将难保。

    在宋溪、周墨等谋士的帮助下,祁珞花了足足两年有余的时间,才艰难夺回冀州大权。

    二叔祁澎死的那一天,祁珞把自己锁在屋里哭了很久——这两年时间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承担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每一次他都觉得自己要撑不住了,每一次又必须为家人、为了效忠他的谋士们撑着,他连悲伤和脆弱都不能流露,因为他害怕这会让效忠他的人失望。

    ——如果他这个主公都失去信心,都这么脆弱,这要他的谋士们做何感想?

    经过两年的内斗,冀州这个富庶的大州已经变得千疮百孔。

    祁珞花了一天时间调整心态,就收敛起所有的心情,投入到治理冀州中去。

    在他和宋溪等人齐心协力治理冀州时,其他各州皆有离殇。

    ——宗室内乱,各方领兵在帝都周围厮杀,以至于繁华如帝都地区都能出现十室九空的惨剧。

    ——扬州瘟疫横行了足足六个月,直到进入冬天疫情才消退。然而秀丽若扬州,在这六个月时间里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因为幽州牧的不作为,鲜卑和羌人联手屠戮幽州边境,早已不复昔日威武的容家军绝望抵挡,险些分崩离析,‘容家军’之威名彻底成为历史尘埃,雍朝最后的威严被击得粉碎。

    ……

    偌大河山,没有一处太平。

    这些寥寥数语已经将人间惨剧勾勒出来,然而各州情况之惨烈,要更胜这些文字十倍百倍。

    祁珞翻看着这些情报,只觉得心下郁郁。

    偏安一方发展,冀州的民生得到恢复,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就在这时候,一则消息令各方巨震——雍宁帝在宠幸一个名字为春冬的歌姬时,被这个歌姬刺杀而亡。在被禁卫军杀死之前,歌姬先一步自刎而亡,死前痛哭容家满门含冤。

    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个歌姬临死前的话,他们关心的只是雍宁帝死了。

    帝王已死,幼帝不过一个稚子,如今诸侯割据一方,这天下是不是该换个姓氏了?

    在各方势力角逐天下时,宋溪等人也请见了祁珞,与他商量起冀州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祁珞是有野心的,在乱世里活了这么久,要说自己没点儿问鼎天下的野心,那就着实是笑话。但他又有些畏惧,管理一个冀州已经让他心力憔悴,更谬论一个天下?

    最后,祁珞是被宋溪劝服的:“若主公不夺天下,主公该何去何从。天下分分合合,哪怕一时混乱,最终都会从分裂走向一统。冀州现在是各方兵马里实力最强的,如果主公不争,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那些比祁珞势力弱的诸侯,是绝对不可能容忍祁珞苟活的。

    决定角逐天下后,祁珞要忙的事情更多了,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

    但就算他忙到这种程度,也只是让冀州百姓处于勉强不会饿死的地步。

    至于吃饱穿暖,这距离普通百姓实在太遥远了。

    念及此,祁珞就有种想要砸毁周围所有东西的冲动。

    明明他已经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办法将一切做好!

    祁珞得不到答案,只好继续埋头前进。

    这条统一天下的路,他走了将近二十年,从一介少年走到人近中年。

    最后,他接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

    汉族百姓经过各种天灾人祸的洗礼,人口早已锐减。

    但祁珞登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居然不是下旨安抚百姓,而是派兵前去拦截劫掠北方的匈奴军队。

    在将中原大地的敌人都击了个粉碎后,他还要面临那些兵强马壮的异族敌人。

    =====

    “家主,家主……”

    婢女跪在床榻边,伸手努力摇晃祁珞的肩膀,想要将他从梦魇中唤醒。但祁珞依旧睡得很沉,额上布满冷汗,眉心紧蹙、唇角紧抿,一副惊惧过度的模样。

    实在喊不醒祁珞,众人连忙去请太医。但太医也束手无策。

    到最后,祁珞陷入梦魇的事情甚至惊动了女帝。

    得知祁珞已经整整昏迷了一天一夜,女帝以帝王之身亲临祁府,为祁珞把脉施针。一刻钟后,祁珞紧蹙的眉心慢慢松开,脸上表情也恢复了安宁。

    “他这是离魂之症。等他醒来后,你们将这个药煎好让他服下就没什么大碍了。”离开祁府前,女帝写好药方转交给祁珞的母亲。

    一个时辰后,祁珞悠悠转醒。他才一睁眼,守在他床榻边的母亲就扑过来抱住他,失声痛哭起来。

    沐浴、吃饭、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