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终于抢救了他们的脑子在线阅读 - 第47页

第47页

    司繁星自己嘀咕一句就继续往下翻,中途他看到了二师兄和三师兄的介绍,还有几个面熟的天剑门弟子的介绍。甚至她还看到了金霄城城主的千金、昨天刚被她抢救过脑子的金云珠,以及她的死对头、三长老的亲孙女陆箐瑶的画像和介绍。

    这两个丫头一个排在筑基期第三十二位,一个排在筑基期第三十四位,预估名次还咬得挺紧。

    看着这两个丫头的名次,司繁星就忍不住在心里想了想自己。

    怎么说她也是抢救了金云珠脑子、硬刚了陆箐瑶的三月筑基、体质半决醒的天才,就算之前没有什么名,怎么也能够排到三十五六位吧?

    而且认真说来,陆箐瑶这个名次可水分大的很呢。之前在练气八层的时候被她打败,那丫头据说吃了十来颗筑基丹才硬生生的把修为从练气八层堆到了筑基,就这样的也能排三十四,司繁星看着陆箐瑶,就觉得自己这次怎么也能混进前三十了。

    然而等她把这个小册子翻完了大半,甚至翻到只剩下最后薄薄的几张纸的时候,她都没有看到自己的画像和介绍,顿时司繁星就觉得这册子不行了。

    她一边翻着最后两张一边嘀咕吐槽:

    “筑基百强预测里竟然没有我?果然这种路边的小册子不应该、”

    她的话说到这里,手上的册子刚好翻到了最后一页,嘴里的吐槽就戛然而止。

    这一页上那个一身青绿色长裙、坐在竹凳上、翘着小腿腿如痴如醉拉着红色二胡的那个女子,不是她还是谁?!

    昨天炼丹房前是谁偷偷看了她的样子还画了像的?!偷偷看她画像就算了,怎么能把她画的这么像江湖卖艺的?!还有她那个二郎腿,她不是这样翘着的好吗?她是很优雅的叠起来的细长漂亮的腿!

    司繁星瞪着那画像许久,才看向自己画像旁边的那几行小字介绍:

    司繁星,清玄门飞雁峰第五女,天凤之女司满月之妹,木火双灵根。三月内从炼气四层直升筑基,潜力爆发。但因为筑基之前没有任何特点,能力不定。

    灵兵:血玉胡琴,下品灵宝。有震撼人神魂之力。

    另注:此女筑基时特殊之体觉醒一半,暂居万体天榜第十九位。觉醒体质不详、能力不详。

    综:此女战力不定,排名暂定一百位。具体排位以真实战斗为准。

    司繁星:“……”

    这么多人里面就她的信息到处都是不详不确定,总觉得看了她资料的人搞不好会觉得坑来着。

    不过,能知道她的灵兵是血玉胡琴下品灵宝,还知道她三个月筑基,编这个小册子的人肯定在各大门派内都有买通的内应吧。

    也不算是坑人了。

    最后司繁星收起这个小册子离开,出来一趟虽然没有找到味道更独特的灵植灵丹,但看到了这么个小册子,也算是有所收获吧。

    希望明日宗门大比时,她碰上的对手都是看过了这个百强预测小册子的人。嘿嘿嘿嘿。

    第三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宗派大比正式开始。

    大比的比试地点就在金霄广场,司繁星等众弟子跟着清海长老来到广场时,大部分的门派也已经到达。

    而在广场四道青石道路之外,还有赶来凑热闹的金霄城城民在探头探脑。

    又过了片刻,当所有门派的弟子都聚集在金霄广场的时候,那宽阔的广场之上就突然有了新的变化——

    原本在广场周围的四条青石大路忽然闪烁起青色的灵光,当那灵光闪现到第十次的时候,四条青石大道便猛地震动着开始缓缓上升了。

    当四条青石大道上升的时候,围在旁边的金霄城城民们齐齐发出了赞叹的声音。为能够亲眼目睹这在他们的眼中十分厉害的仙家手段而兴奋。

    不知有多少小小的少年看到这一幕之后,在心中留下了要修炼大道的期望和种子。

    四道青石高墙一直长到足足百米才停下,彻底隔绝了城民们的视线。但青石高墙内的变化还在继续——

    原本空旷无任何建筑的广场之上,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为中心,升起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坐高台,其中位于正东的三座高台面积最大也最高完全可以坐下数百人,显然是为了清玄门、天剑门和南万昭佛寺三大门派而准备的观赛高台。

    而在金霄广场的正中心,一座四方的巨型青石台也在缓缓升起,在这四方石台在上升到五米之后,伴随着一声轰隆的巨大响声,石台静止不动了。

    于此同时,清海长老、天剑门二长老和南万昭佛寺净心禅师同时显出神通,空中同时显现出一片海浪、一道剑影和一头白象的虚影,带着下方站着的三派弟子齐齐上了高台。

    以他们为首,其他各大门派也各自施展神通上了观赛的高台,坐在高台之上,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中央的四方巨台。

    在司繁星以为他们会在这个巨大的四方青台上开始比试的时候,这块巨大的青石台上竟又刷刷刷地升起了几十块高低不同、大约有一间小屋那么大的青石台,这些青石台在空中漂浮着,隔离出了一块块单独的空间。

    “南陆宗门大比正式开始。”

    属于天剑门二长老威严的声音在此时响起。

    “比赛规则一如既往,两两比拼,直到决出最后胜者!”

    “筑基期、金丹期进入大比前百位者各有门派奖赏。且此次宗门大比另设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