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在线阅读 - 第507页

第507页

    刘文谦道,“郑大哥真是偏心,催着我辞官,可见是儿子比兄弟要亲。”

    郑老爷笑,“那难道不是你女婿?老三这巡抚也快满任了,我估摸着他也快回来了。”

    刘文谦感叹,“几个孩子一走,就是十年。等长乐回来了,郑大哥是不是要搬走了?”

    郑老爷笑道,“我住哪里不是一样,到时候我两头住。跟儿子住在一起,也不自在。等你辞了官,咱们一起吃酒作乐,有工夫出去逛逛,不比和儿子在一起差。”

    正说着呢,竹林里冲出一只老母鸡,郑老爷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你往哪里跑!”

    老母鸡顿时咯咯哒叫了起来,这是郑老爷自己养的鸡,这片竹林占了半个院子,母鸡们平日就住在竹林里。

    郑老爷高兴极了,大声叫郑太太,“老婆子,老婆子,你快来!”

    郑太太从屋里出来了,“王爷来了。”

    然后看向郑老爷,“鬼掐你了,叫这么大声做什么,我又不聋!”

    郑老爷笑眯眯的,“晚上把这只鸡炖了,我和王爷喝两盅。”

    郑太太拎着老母鸡走了。

    两个老头子一边继续摆弄竹子,一边说闲话。

    等鸡炖好了,老哥儿两在屋里点个大蜡烛,配着炖鸡和几样小菜,你一杯我一杯,边喝酒边说话,好不热闹。

    皇帝要过大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北,作为皇帝的亲侄女,刘悦薇自然要精心准备一份礼物。郑颂贤作为秦西省的巡抚,也给皇帝准备了一份大礼。

    两年多的时间,郑颂贤像老牛一样苦干,终于让秦西省再次繁荣了起来。镐京城城里城外每天热闹非凡,周朝人、胡人、西域人,每天来来往往。当然,每年都能给朝廷挣不少银子。

    以前镐京城还有宵禁,现在每天夜里城里的灯火从来没灭过。即使是半夜三更,随时都能在外头买到吃的,勾栏戏院更是通火通明。

    太阳落山不久,郑颂贤父子陆续归来,沛哥儿手里还提着个篮子。

    福姐儿问他,“哥哥,你买的什么?”

    沛哥儿把篮子放在饭桌上,“新开的一家食铺,里面卖的咸口味豆花,我买了几碗,还是热的呢,meimei快吃。”

    福姐儿伸头看看,“哥你不是上学去了,怎么还知道人家开了食铺?”

    刘悦薇看着儿子,“怕不是豆花好吃,是做豆花的人好吧。”

    沛哥儿立刻红了脸,“没有的事,娘快吃吧。”

    刘悦薇不再多说,儿子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她也管不了。不过听说人家豆花姑娘一点看不上她儿子,豆花姑娘的爹都已经给她说了正经亲事。

    这个傻儿子哟,白费一腔心思。

    郑颂贤也吃了一碗豆花,对刘悦薇说道,“娘子什么时候送东西回京?”

    刘悦薇搅了搅碗里的豆花,“三哥有什么好东西要送?”

    郑颂贤放下碗,“今年的税收送回去,就足够陛下和殿下高兴了。至于寿礼,我弄了块普通的石头,上面刻了六十个寿字,有个寓意就够了。”

    刘悦薇点头,“是这个理,三哥若是在寿礼上下功夫,怕秦西省的官员们都要动歪心思了。既然这样,我给皇伯父绣个寿字屏风吧,有个心意就行。”

    夫妻两个说着闲话,福姐儿在一边捧着碗豆花,和大白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高兴。

    沛哥儿看着大白鼓鼓的肚子,和meimei商议,“meimei,等大白生了,你送一只小猫给我好不好?”

    福姐儿多机灵,眨了眨眼睛,“哥哥,你要送给豆花jiejie吗?”

    沛哥儿顿时都扭捏起来,真是的,怎么家里人都知道了!

    他瞬间镇定起来,“豆花姑娘头先救我一回,我于情于理都该还礼。”

    福姐儿看着她哥,满眼不信,“我还给哥哥做了荷包,哥哥怎么不记得送东西给我?”

    沛哥儿弹了一下她的脑门,“我给你的好东西还少了?我看大白的肚子肯定能生好多只小猫,你就送我一个吧。”

    福姐儿皱了皱rou乎乎的脸,“那好吧,那你要对大白好一些,不然它不给你。”

    沛哥儿摸了摸大白的脑袋,“放心吧,我天天给鱼它吃。”

    正在吃东西的大白丝毫不知道它的孩子已经被送出去了一只。

    刘悦薇和郑颂贤在一边偷听儿子女儿说话,然后相互对视了一眼,又假装继续说寿礼的事情。

    没过几天,西北边境贸易一年的税银,连同秦西省官员们给皇帝的寿礼,一起运送到了京城。

    果然,太子一收到税银,立刻高兴的哈哈大笑,“怀瑜真是我朝栋梁!”

    旁边的官员们立刻附和起来拍马屁,太子高兴过后又道,“诸位大人这一年也辛苦了,过几日父皇寿辰,请诸位大人一起进宫给父皇贺寿。”

    太子仍旧按捺不住喜悦,跑去找皇帝报喜,“父皇,怀瑜送银子回来了,明年的军费不用cao心了。”

    皇帝嗯了一声,“既然有钱了,也别小气,让大家都跟着过个好年。”

    太子点头,“儿臣预备今年过年多给百官们发些奖赏,父皇看如何?”

    皇帝点头,“奖赏也不能乱发,看吏部的考评,不同的考评发的奖赏不一样。这人都不能惯,官也是一样,要是年年都发,人人都有,往后谁还肯用心当差。今年也别说什么奖赏了,就拿朕的寿辰说事,明年不发了也行,反正朕也不是年年过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