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梦里依稀共采薇在线阅读 - 第97节

第97节

    杜玄远发了狂似的箍紧我,“我不管那么多!你就是她,再没有人比你更像她!”

    禁锢的感情一旦决堤,便如同汹涌的洪水,咆哮着冲击,辨不出任何方向。此刻的杜玄远便是如此,一夕放纵,便连任何后果也不顾了!

    我又急又怕,又不敢让人看见这一幕,只得拼了命低吼出自己的秘密,“可是曾经和我相爱的人是裴少庭,我又如何能够再接受你!”

    他终于松开了手,怔怔的退了好几步。

    我飞快的整理好自己的衣裙和头发,唤嫣寻进来呈茶,好在一切虽然惊心动魄,费时却并不长。嫣寻如同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见,呈了茶后便又站在门口候着。

    杜玄远仿佛不敢置信,讷讷道:“你刚才说的话,难道,难道你已经知道他是我的……”

    “我知道。”

    勿需多讲,聪明人之间总是有看不见的默契。

    平静下来的杜玄远脸上显出了明显的愧意:“我……”

    我打断他,“国师刚才要告诉我的话,现在可以说了吗?”

    我并不想听见少庭的生父因为言行孟浪而向我致歉,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我宁愿就此略过不提,宁愿如此。

    第三十一章 石破天惊

    春日的夜风总是和煦,即便吹不进深宫内苑,至少也能在空中拂动一丝波澜。但今夜的墨色特别浓厚,走在天空下面,一丝儿光亮也迸发不出来。

    萧琮仍在批折子,我辞别了出来,顺着承恩殿两边的墙沿儿往回走。

    进宝道:“娘娘请上轿。”

    我摆了摆手:“本宫想自己慢慢走回去,你们都撤了吧,留下嫣寻就好。”

    一时间众人散去,只有嫣寻扶着我的手慢慢的走。

    我望着隐在树叶里闪烁的宫灯,问嫣寻道:“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去?”

    嫣寻轻轻为我披上织锦披风,“依国师大人对娘娘的心意,未必会害娘娘,今日他既相约,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非得娘娘亲眼见了才作数。娘娘若是不去,只怕心结难解。”

    我心里有了计较,便携了她避开巡视的羽林军和宫人内监,绕到了灵符应圣院门口。

    杜玄远遥遥见我,朗声道:“奉薇夫人好虔诚的心,为了皇上深夜也来取仙丹,皇上必定万福万寿,不枉娘娘辛劳。”

    我知他是说给其余人听,只略笑一笑,跟着进了丹房。

    远近俱是他的亲信,杜玄远看着我,低声道:“你果然有胆量。”

    他对外面伺候的人说道:“娘娘与本座要为皇上诚心祝祷取丹,你们不得喧哗打扰。”

    我道:“什么胆量不胆量的,不过是箭在弦上罢了。国师不是说要带我见一个人吗?什么人?”

    他问我,“你若是见了这个人,听了她说的话,必定忍不住要帮她,可是若真的帮她,或许此生富贵荣华都会灰飞烟灭,你还要不要见?”

    我莞尔道:“这话奇怪,什么人能有这样大的威力?况且我与她有什么关联?”

    杜玄远淡淡道:“跟你是没有关联,只怕那时你还没出生呢。只不过和皇上太后有点牵扯罢了,你想不想知道?”

    掩了门,他道:“你以前搜集那些关于太后的恶行,最多让皇上厌恶她,实质上并不能将她怎么样,可是如果皇上知道了这个人的存在,太后就完了,彻底完了。”

    丹房供奉的天师座下有一扇暗门,杜玄远当着我的面揭开了那扇门。

    我稍稍有些迟疑,若要下去,只怕万一他不顾与少庭父子之情,对我起了狼子野心,我岂非插翅难逃?若不下去,那么今日冒险前往,又所为何来?难道一事无成,又继续回到蜀郡等待下一个两年吗?

    不能犹豫,死活也就是这样了,我把心一横,顺着那暗门下的木梯爬了下去,头上的光亮也在瞬时被黑暗吞噬。

    杜玄远紧跟在我身后,打起一个火折子点亮墙上的壁灯,我这才看见地下的空间是一个长长的通道,通道两旁堆着各种矿石,还有一些箱子。

    我顺着通道前行,很快就到了尽头,除了矿石和箱子,再无他物。

    我的心跳骤然加快,没有人,既是说他是在哄骗我,脱离了宫人内监的簇拥,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莫非他想,他想……

    我猛地转身,杜玄远近在咫尺,我强自镇定道:“国师大人说的人呢?在哪里?”

    他伸出手,拂去我额上的汗,“你怎么出这样多的汗?”

    我下意识向后退,后背撞上墙面,杜玄远一愣,随即会意,含笑道:“你想到哪里去了。”

    他揭开其中一口箱子,金银珠宝耀目的光华在烛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他问我:“你觉得这是什么地方?”

    我没好气道:“这分明是国师大人藏宝之地,只是不知道为何要带我来这里?”

    杜玄远颔首道:“正是,就算有人悄悄跟着我下了这地窟,也只会以为这是我贪心敛财之所,绝难发现其中秘密。”

    他伸出手,在我身后的墙壁夹角处摩挲,我看见他用从不离身的戒指截面在墙壁某处一摁、一转,我身后的墙壁忽然就旋转了起来。

    原来地道里面还有一道暗门,触动的机关又那样奇巧,当真出人意料,隐秘之极。

    这一次,换做他走在前面,他脚步很轻,我也不由跟随着蹑手蹑脚。

    第二层通道七拐八拐,我在心里暗暗算着方向,若是在地上,此时大约已经到了御花园的花海之下了。

    杜玄远停了脚步,前面是一间小小的暗室,这大约就是地道的尽头。

    他恭敬道:“臣杜玄远恭请周太妃圣安。”

    周太妃?前朝美冠六宫的周贵妃?飞扬跋扈的周贵妃?她不是死了吗?不是说她产下死胎被先帝打入冷宫,而她自惭其罪早就纵火自焚了吗?

    一阵幽怨的哭声隐隐约约传过来,那样凄惨,听得人心里像被利爪抓挠般,既惶恐,又心酸。

    我紧紧拉扯着杜玄远的衣角,这样阴暗冰冷的地下,这样怪异的场面,饶是我自恃大胆,也有些招架不住。

    暗室里面的人只是哭,杜玄远又道:“太妃娘娘,臣今日带了一个人来见您。”

    暗室的门砰然打开,一个女子的身影现出,“是哀家的儿子来了吗?哀家的儿子!”

    她的头发花白,脸庞已经有了很浓重的风霜尘土,却遮不住倾城国色,只是腰部以下似乎全无力气,仅靠着一张滑动的床榻在暗室左右移动。

    我心里怦怦直跳,我不知道杜玄远带我来见这个前朝废妃是什么用意,我更不知道他为何要把她藏在这深深的地底,她和太后又有什么关系?她和萧琮又有什么关系?

    “她为什么会在这里,她的腿又是怎么了?”

    杜玄远怜悯的看了她一眼,对慌乱的我低声道:“她的腿是被太后活生生打断的,那场自焚的火也是太后着人放的。”

    周太妃万分失望,哭泣着哀号:“哀家的儿子,儿子,你到底在哪里?太后,太后,你好狠的心,你把哀家的儿子还给哀家!”

    她哭得那样凄惨,我心里酸痛难言,杜玄远道:“你知道太后为何一定要杀了她,为何一定要杀了陈太妃?”

    我隐隐有了一个猜想,只是这个猜想太过大胆和荒谬,我甚至都不敢仔细去想。

    杜玄远却不肯让我受到冲击的大脑有缓冲的时间,他看看凄凉悲哭的周太妃,又看定我,语调平淡的问我,“娘娘博闻强识,有没有听过一出戏叫《狸猫换太子》的?李宸妃的儿子变成了刘妃的,刘妃成了太后,她抱来的儿子便是皇上。”

    周太妃蓦地抬起头,眼眸里是无尽的恨意:“当朝皇上是哀家的儿子!是哀家的儿子!”

    我骇的几乎站不住,忙扶住墙壁才稳住摇摇欲坠的身子,杜玄远继续说道:“昔年贵妃有孕,太后害怕中宫地位动摇,于是佯装假孕。可是空肚子终究是生不出孩子来的,因此太后与亲信密谋,在贵妃生产当日将孩子抱到太后处,装作是太后所生,而贵妃身边,只撂下一个死婴。”

    周太妃喃喃道:“可是她却不知道,哀家昏厥之前明明看见自己生的是个儿子,怎么会一转眼就成了女孩?哀家听到别人说她产下皇儿,哀家才知道自己遭了暗算,可怜我的儿子,我的儿子竟然成了她的!”

    我颤声道:“所以太后一定要你死,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周太妃抬头看我,这才问道:“你是谁?你是谁?”

    我忙福了一福,“嫔妾慕华馆奉薇夫人,见过周太妃。”

    她眼睛里迸出光来,“你是我儿子的妃嫔?”

    杜玄远道:“是。皇上与奉薇夫人鹣鲽情深,兼之她与太后也有血海深仇,因此臣斗胆带了她来见一见太妃。太妃保重凤体,早晚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她显然很信任杜玄远,也不多问,哭泣过后,自己理顺了鬓边的白发,靠在墙上微微坐直了身子,问我道:“你现在知道哀家是谁了,你打算怎样处置哀家?”

    我惶惑道:“太妃言重了,嫔妾并不敢冒犯。”

    她低低的冷笑,“你嘴上这样说,心里也不知道怎样想,哀家如今狼狈不堪,即便皇上见了也未必相信哀家是他生母。你正好去告密揭发,倒是大功一件。”

    周太妃在地下不见天日躲藏几十年,日夜思念萧琮啼哭不已,为母之心倒是可怜。我并不介意她语调尖酸,只是还有些疑惑,我并没有见过周太妃,总不能她说自己是就是,总要有些凭证才能让人信服。

    杜玄远约是猜出我的疑虑,去周太妃拿了一样东西回来,我接着通道的烛光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块璎珞,里面嵌着一块鸽子蛋大小圆润的羊脂玉,那玉上偏还刻了一个小小的“蓉”字。

    周太妃道:“这是先帝赏赐,哀家从未离身,你出去随便找一个老宫人问一问便知真假。”

    她又招手道:“你过来。”

    我踌躇着靠近,周太妃低低道:“你是皇上的枕边人,哀家问你,他后腰处可有一小块淤青的胎记?”

    我脸微微一红,后腰原是个暧昧的位置,若非肌肤相亲,在这样礼教森严的朝代还真是不可能看得到。

    略想了想,我只是想不起,周太妃又叹息道:“哀家在这地下藏了半辈子,只想着能再见一见自己的儿子,若当朝皇上不是,那哀家毕生的希望都落空了。国师既然说你与那贱妇也有血海深仇,哀家便信你,哀家的冤屈,便指望你了。”

    我想起一事,问道:“太后既然抱走的是你的儿子,为何还一定要杀死陈太妃?”

    周太妃又落下泪:“哀家自知是太后抱走了孩子,便由着性子在先帝面前胡闹,先帝震怒,将哀家打入冷宫。陈妃……她可怜哀家尚在月子里便被打入冷宫,因此特地来探望,也是哀家不好,将此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谁知道这样竟会为她惹来杀身之祸……”

    我竭力劝慰她一阵,在地下所费时间颇多,未免宫人起疑,待得周太妃平复了,我便跟在杜玄远的后面钻出密道。

    丹鼎里的丹早就炼好,此时装模作样祝祷一番,也就功德圆满。

    我偏了头问他:“为何你恰好能在火海中救出她来?”

    杜玄远道:“或许是机缘。”

    我不信,“或许是你早知道太后的谋划,为免有一天鸟尽弓藏,刻意为自己留下一着杀手锏。”

    他不反驳,只道:“你说过,等到人为刀俎的那一天才想要反抗,什么都晚了。”

    我将赤红的丹丸装在金盒里,吩咐嫣寻进来拿好,外间已经备好了肩銮,入夜而来,夜深而去,谁会留心一个偶尔回宫小住的过气夫人?

    实在不好意思

    最近几天都在外出差,因为天天在外面洽谈学习,没有时间码字更新。

    等我出差结束就会尽快完结,最迟7月10号全部写完,实在不好意思。

    第三十二章 画楼情切

    萧琮伏在我的腿上,双目微阖。

    我揉捏着他的双肩,大我整整十岁的他,终日忙于国事,清隽的面容显得苍老不少。

    萧琮反手抚上我的脸颊,“立元倬为太子的事,母后都跟你说了?”

    我覆上他的手,淡淡道:“是呢,刚回来那天太后就说了。”

    萧琮歉意道:“朝臣纷纷奏请立太子,朕不胜其烦。元倬已经成年,元澈元晟都还小,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