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梦里依稀共采薇在线阅读 - 第21节

第21节

    萧琮扶起我道:“美人,你急人所急,温婉贤淑,朕怎么舍得怪你。”他虽然这么说,脸上淡漠的表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我并没蠢到相信他这种口是心非的话语,只是心里疑团急待打开,我上前半步,与他若即若离,娇嗔道:“臣妾论容貌论德行,样样都比不上沈jiejie的。皇上既然有了jiejie,为何还巴巴的宣臣妾进宫,jiejie珠玉在前,反倒衬得臣妾像东施无盐了。”

    我离他极近,说话间仰起脸来看他,萧琮看着我的眼睛,眼神里迷离恍惚,有簇火苗慢慢升腾。“美人肤色莹莹如玉,又纤腰一握,阖宫无人匹敌,何须自喟自叹?”他说话间已伸手揽实了我,我见势不妙,忙扭捏着挣出来,红着脸道:“皇上,咱们说话归说话,可不许这样拉拉扯扯的,让宫人们看了笑话。”

    萧琮微微一笑,侧坐在青金瑞兽雕漆椅上:“看来你宫里的顺人并没教过你这些。”

    我拿起梅花式填漆小几上的碧玉壶,斟了一杯自己酿的梅子酒奉给萧琮,略略有些怅然道:“慕华馆地处偏僻,臣妾初入宫就患了风寒,哪里配有顺人呢?”萧琮正饮酒,闻言扬声道:“康延年!”

    康延年垂着手从幕帘后面出来,恭声道:“皇上。”

    萧琮却又不理他,只对我说:“这梅子酒不错,是司酿膳新出的吗?”我见康延年进来,想必萧琮不会有别的心思了,我也松了一口大气。因而笑着回道:“司酿膳光是准备皇室御酒都忙不过来,臣妾怎好意思再去劳烦她们?这些梅子酒是臣妾和慕华馆的人自己摘的新鲜青梅,加以砂糖并上好竹叶青酿出来的。皇上若是喜欢,臣妾外殿还有。”

    萧琮面色如常,饮完一壶梅子酒,才缓缓说道:“你说好笑不好笑,裴美人的慕华馆里居然连个顺人都没有。”康延年回道:“今年宫里骤添了好几位娘娘,又并有皇子公主诞生,各宫的娘娘们都说宫人不够使,皇后又不许在民间征集宫女,这就委屈了新进宫和位份低的娘娘们了。”

    萧琮看定他,皮笑rou不笑对我说:“美人,你看看他,朕不过问你宫里为何没有顺人,他居然跟我絮絮说了这么一堆。”

    康延年闻言立即跪下道:“奴才该死!”

    第八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

    萧琮侧向而坐,我站在他旁边端着玉壶,正好从上而下看个清楚。他的五官粗犷深邃,与裴少庭的温润俊秀不同,如果说裴少庭是油画里挺拔正直的青松,那么萧琮就是素描里卓然不群的胡杨。

    康延年膝盖刚挨地,萧琮就扬声道:“起来吧!”

    我冷眼看着,康延年在萧琮眼里还是很得脸的。虽然他对萧琮恭敬有加,却并不卑躬屈膝竭力逢迎,观之萧琮也是如此,即便礼数上二人是主仆,但并没真的把康延年当成奴才看待。

    康延年起身凑近一些道:“皇上,奴才这就让掖庭给裴美人选一个妥帖仔细的顺人来,再多挑几个机灵懂事的宫人……”

    说话间萧琮瞄了我一眼,又说:“你传话下去,别的美人有什么,裴美人是一样的。”

    康延年不动声色道:“是,是,若是他们敢怠慢,便自己到施刑司领板子去!”

    萧琮这才淡淡笑了,转身望着我道:“你还有什么想要的,只管说。今日你立了大功,皇祖母要朕重重赏你。”

    我想出宫!我想回去!

    这句话如鲠在喉,在我的嗓子眼里转了几次,终于咽了下去。

    云意说过的话又浮在我脑海里,“这是不行的啊,从没听说过有进了宫还能回归民间的,要回去,也只能是骨灰回去,若是赏了全尸能埋入祖宗坟地,那就是皇家开了天大的恩,咱们家烧了八辈子的高香了。”

    萧琮见我闷闷的不出声,伸手将我扯进怀里,我一惊之下又要挣开,却被他牢牢箍住动弹不得:“你想要什么宝贝物件想了那么久,莫非要朕把国库都拱手送你?”

    他玩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我的脸颊噌的一下红起来。

    康延年笑吟吟问道:“皇上今夜可是要留宿慕华馆?”

    我顿时如坐针毡,萧琮却起身正色道:“不必了,朕还要去大安宫看望太皇太后。虽然她生性豁达,但毕竟也是耳顺之人。美人别怪朕不解风情才好。”

    我巴不得他别在慕华馆留宿,忙低下头恭顺道:“臣妾岂敢有这等想法!太皇太后凤体要紧,皇上无须顾忌臣妾,臣妾恭送皇上。”

    萧琮蓦然皱起眉头道:“朕看你的样子,倒是很希望朕快点走。”

    我愕然的仰起头,他满脸的不悦不像是装出来的。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反抗不行,恭顺也不行,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这只笑面虎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

    寝宫空气冷的令人窒息,萧琮面容冷峻,仿若怒气萦怀。我实在不懂他是什么意思,只有硬着头皮呐呐道:“皇上,臣妾不是那个意思。”

    “罢了,摆驾大安宫!”他不耐的挥手打断我的话,康延年忙退后几步朝外间唱喏:“皇上起驾,摆驾大安宫!”

    送走了萧琮,再转身回来时众人已换上了欢喜的神色。

    李顺带着慕华馆的小太监们跪了一屋子,动容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娘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棠璃和锦心也跪下磕头道:“奴婢给娘娘贺喜了!”

    我见她们都含着泪,也不禁红了眼眶,忙掩饰道:“都起来吧。”

    众人起来后说说笑笑,无非是说我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先是结识了太皇太后,又除了张贵人,再有皇帝青眼相加,从今往后在宫里可是平步青云了。

    唯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这一切其实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虽说一入宫门便与裴少庭再无缘分,锦衣玉食又无人不喜,但毕竟要与人分享同一个丈夫,谁会心甘情愿?若是有机会做普通妇孺,我还是不愿意为妃为嫔。

    后宫历来是传播消息最快的地方,不过半日,便有各路妃嫔的赏赐接踵而至。锦心拿着一本黄缎镶边册子进来,笑着给我过目:“这是今日领的各路赏赐,有皇后赏的玉浮雕荷花鳜鱼玉佩,韩昭仪赏的红麝香串,刘淑媛赏的玲珑点翠镶珠银簪,陆充华赏的金丝香木嵌蝉玉珠,还有郭家姐妹送的一色攒金牡丹首饰……”

    她又翻了翻,忽然“咦”了一声道:“慕容美人送的是一盒上等金樽苏和香,这怎么拿得出手?”棠璃正指挥着小太监摘下殿前的半幅幔帘清洗,听到这话开口说:“听说这慕容美人在宫里很不讨好,因为是敌国吐谷浑的公主,平日里便不招太后待见,帝后也不怎么睬她,宫里更无人与她往来。今年晋位的娘娘多,怕是这位美人已经倾尽所有了,今日这香说不定都是压箱底的呢。”

    我颔首道:“原本宫里日子就难过,你们别忘了,咱们是靖国府出来的人,前几个月是怎么熬的?更别说她是吐谷浑人了,只怕也被欺凌的够惨。”又嘱咐锦心道:“以后不可混说,这位美人地位够尴尬的,即便一盒香料也是别人的心意。”

    锦心本来善良,听棠璃说起那位慕容美人的窘境便有些过意不去,此刻忙应了。忽听门外有人抚掌笑道:“罢罢罢,从今往后奴婢只服了美人!”

    朱槿带着一个约莫二十四五的女子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宫人。棠璃等人忙笑着迎上去道:“嬷嬷来了,嬷嬷请坐。”

    朱槿笑着对我福了一福道:“奴婢奉了皇上及太皇太后之命,为美人送来一名顺人。”

    她转瞬肃色道:“嫣寻,还不见过裴美人。”

    嫣寻屈膝一福到底:“奴婢嫣寻,见过裴美人!裴美人万福金安!”

    我递了个眼色,棠璃会意,搀起嫣寻道:“姑姑请起!”

    朱槿告了座,语气温和道:“奴婢原以为美人只是一时机缘巧合才能讨得太皇太后高兴,没想到妙人果然有妙处,美人存了这仁厚之心,在宫中如何不招人喜欢呢?”

    我忙笑道:“嬷嬷言重了,裴婉何德何能敢称‘仁厚’二字?若说仁厚,太皇太后才是敦厚礼仁,人之表率!”

    说起太皇太后,朱槿禁不住笑道:“说起咱们这位太皇太后,真是让奴婢cao碎了心。她老人家平日里不喜有人前呼后拥,最爱穿嬷嬷们的衣服出去晃悠,若遇上那起不长眼的东西,难免对她呼喝,就如今日处置的张氏……太皇太后也不是不会收拾人,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越发的菩萨心肠,说到底是狠不下心罢了。”

    她顿一顿,棠璃奉上青化寿字茶盏,朱槿取过茶盏笑道:“美人别笑话,奴婢向来是没规矩惯了的。”

    我今日见她与太皇太后形同姐妹,同出同进,便猜到她在整个正明宫的地位应该不低。她又是贴身伺候太皇太后的人,和半个主子差不多,位份低的妃嫔也比不上。别说是我,只怕皇后宫里对她也是礼遇有加。

    听她一说,我便笑了,只婉转道:“嬷嬷说哪里话?嬷嬷不计较我这里简陋,常与我说说笑笑,倒是裴婉的造化,平日里想着嬷嬷来也不能够。若是嬷嬷在慕华馆规行矩步,那才是把裴婉当做外人呢。”

    朱槿抿茶道:“这话说得知趣,裴美人果然不是那起恃宠生娇的人。”

    她闲闲饮完,棠璃又奉上一个鎏金云龙托盘,我笑着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嬷嬷不要嫌弃。”

    朱槿揭开盖在上面的绯缎,明灿灿的黄金露了出来。朱槿撂下绯缎,浅浅笑道:“无功不受禄,奴婢怎么敢收美人这么重的礼?”

    我也抿了一口茶,莞尔道:“嬷嬷不用过谦,若不是嬷嬷引了皇上过来慕华馆,只怕我今日难免受辱,更不能保得太皇太后周全。就连这好茶,也是托嬷嬷的福,司茶膳才送来的。”

    朱槿隐隐面有得色,仍笑道:“美人都知道了?其实都是太皇太后的意思,自从上次紫薇花架下惊鸿一瞥,她老人家便觉得美人甚合眼缘。如今不过让奴婢去引皇上来见美人,希望能借此为美人晋位。至于张氏么,活该她作死!平日里没机缘得见太皇太后也罢了,偏偏撞到太皇太后面前犹不自知,皇上的脸都气青了!”

    我缓缓伸手抚着册子上的黄色锦缎,想起那个临死前下巴脱臼连话也说不出来的女子,隐隐然有一股怜悯,遂淡淡道:“嬷嬷说得是。”

    朱槿笑着起身道:“既然人送来了,奴婢就先回去了。嫣寻六岁便进了宫,这个年纪的宫人里她是头一个妥帖稳当的。”又对嫣寻说道:“今日出来太皇太后已经说了,从今往后你就是慕华馆的人,你要尽心尽力伺候美人,别给大安宫丢脸。”

    嫣寻福身应了,朱槿身后跟着的宫人忙将金条收起,簇着朱槿离去。

    我细细打量嫣寻,她身着一袭素装襦裙,容貌平常,却有一双剪水秋瞳,眼眸流转间颇有神采,很是温端大方。我素来不喜欢那种把刁钻精明写在脸上的人,嫣寻虽然看着外表普通,但既然是太皇太后亲自挑选的,必定也不是俗物。

    她见我上下端详,稍稍表露出一些局促之意。我和颜悦色道:“你是服侍过太皇太后的人,必定是个稳妥懂事的。我初来宫里,很多人不认识,很多规矩也不懂,棠璃锦心虽然是我的陪嫁丫鬟,同样也是一窍不通。既然太皇太后指派你来伺候,我自然是很放心的。以后慕华馆大小事务还要你多多照应着才是。”

    嫣寻忙跪下恬然道:“娘娘言重了,服侍娘娘原本就是奴婢职责所在,自当尽心竭力以报娘娘万一。”

    我让锦心扶她起来,锦心笑说:“姑姑要是在慕华馆待久了,自然知道咱们娘娘的好处,这头一个就是不用咱们跪来跪去的。”

    棠璃道:“娘娘原本就不是靠责罚下人来立威的,但你自己也应该知道规束,别一天胡天胡地的给娘娘惹事。”

    锦心吐了吐舌头,一屋子人都撑不住笑起来。

    嫣寻道:“娘娘今日既然得了封赏,明日是一定要去给太后并皇后请安的。否则难免被人钻了空子,说娘娘恃宠生骄,失了礼数。”

    我闻言颔首道:“这话极是,好在有你提点着。”又不禁问道:“太皇太后那里不去么?”

    嫣寻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嫌人多呱噪,几年前就免了晨昏定省之事,嫔妃们日日只去长信宫和紫宸殿请安,所以多数竟不知道太皇太后长什么样子。”

    我恍然道:“原来如此。”又嘱咐棠璃锦心:“嫣寻嬷嬷是正明宫的老人,别以为跟你们年龄相仿就混玩混闹,以后行事都要向她请教。”

    嫣寻谦恭着说不敢,棠璃笑道:“才说娘娘宽厚,娘娘就拿我们立筏子了。在宫里谁敢混玩混闹呢,还不都是娘娘惯的。”

    第九章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时笑过,底下又传膳上来,锦心端来净水让我盥手,嫣寻拿了素色大方帕平整放在我膝盖上,又取了丝质混绫香色巾掖在我脖子里,这才恭敬的递了茶让我漱口,然后捧了饭碗上来,我笑道:“原来有这么多规矩的,往日都是棠璃她们伺候着净了手便吃饭,也没弄这些。”

    嫣寻浅笑道:“娘娘位列四品,这些是一定要的。况且这也算不得什么,娘娘没见着韩昭仪的排场……其实各位娘娘喜好不同,饮食起居也难免有分别。”

    她中途转了话锋,虽然看似天衣无缝,我却听出她话里像是有所顾忌。

    日渐西沉,茜纱窗上树影凌乱,园子里有蛐蛐一声接一声的“嘶嘶”鸣叫,那声音细小密集,与连绵小雨沙沙之声互为回应,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心窝里慢慢揣摩。

    第二日清晨,我前往长信宫去给太后请安。自慕华馆往长信宫须途经后宫正宫,一路请安当值的妃嫔、女官、宫人络绎不绝。往日我困顿在慕华馆,并未见过这么多人,那些人也没见过我,只有或好奇或诧异或疑问的目光梭梭飞来转去。

    羽林军和大小宦官守在长信宫外,几扇殿门迤逦洞开,赤色朱壁宫墙下着一色襦裙的宫人们垂手而立,静默恭定,即便是户外,也无喧哗之声。织金银万福字纹的红毡从长信宫正殿门中直铺出来,看不见尽头的殿里明黄华丽。

    妃嫔们按位份高低静静站在殿中,等候太后晨起召唤。

    打头一人戴着燕居的双凤翊龙冠,附以翡翠,上饰一条金龙、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珞。前后又缀有牡丹花、花蕊翠叶栩栩如生。着一件大红色金罗蹙鸾华服,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着一条百花裥裙。因为我位份不高,站在妃嫔中间也只能看见她窈窕的背影,料想她就是皇后薛凌云无疑了。

    约莫站了一刻钟,寝殿里绕出一个宫人来,小跑两步到皇后面前,垂手道:“太后昨夜没睡好,这会儿正不自在。太后说今日不必请安,请皇后和各位娘娘都散了吧。”

    皇后“哦”了一声问道:“传太医了吗?”

    那宫人笑着回说:“传过了,说是思虑伤神,故坐卧不宁,究竟不碍事。”

    皇后又叮咛道:“虽如此说,你们也不可大意。”

    那宫人忙深深福了一福应了,皇后便转身对妃嫔们道:“太后身子不适,没得在这里吵着她老人家。走吧。”

    皇后甫转身,我便觉得眼前一亮,她眉眼间若蹙若颦的娉婷姿态,美的扑朔迷离,却又如临水照影,动静各不雷同,竟有一千种妍丽,一万种风华,让人总也看不真切,只觉得眩人眼目,不容错失。薛凌云的美貌,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她身边站着正得宠的韩昭仪和珍淑媛,韩昭仪并未盘高髻,只散散挽着堕马玉倾髻,长发如一股乌黑芬芳的泉水在脖颈间弯转,华美得令人呼吸凝窒。她说话间侧过脸来,明眸朱唇,容光慑人。

    珍淑媛着一身粉色霞锦藕丝绣草头虫襦衫,搭配月牙凤尾罗裙甚是相得益彰。她梳着反绾惊鹄髻,低眉顺目的站在韩昭仪身后,一举一动都恭谦自守。她的肤色与韩昭仪一样白皙,却又胜在透亮莹泽如淡淡月华,虽然未笑,话语间却带着悦色,嘴角弯弯,一张俏脸竟若月夜里盛开的一支鲜艳腊梅,逐层逐层的美过去。

    三美在列,同为如玉佳人,珍淑媛刘娉穿着打扮并不如皇后和韩昭仪华丽,却独占先锋拔了头筹。

    一众妃嫔跟在皇后身后出了长信宫正门,我正跟云意浣娘说话,皇后突然问道:“裴美人何在?”

    我闻言立刻排众而出跪下行礼道:“嫔妾慕华馆美人裴婉参见皇后,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笑吟吟道:“快扶美人起来,这地上湿气逼人,如何跪得?”

    嫣寻忙遵命扶了我起身,皇后又细细打量了我几眼道:“你小时候本宫曾在靖国府见过你一次,你那时还小,现在都长成窈窕淑女了。”

    她不禁轻叹道:“可见岁月如箭,催人速老。”

    我在家时便听说薛凌云比裴少庭年长三岁,即是大裴婉五岁,充其量也才二十一二。大好的桃李年华,竟然在她嘴里像是枯叶朽木一般。

    韩昭仪扫了我一眼,盈盈笑道:“依嫔妾看,裴美人这走路的样子,行礼的身段……啧啧,通身的做派与皇后倒是有几分相似。”

    我脸上微微一滞,好厉害的韩昭仪!我不过是个普通妃嫔,地位未稳,人心未测,她如何能在后宫妃嫔面前说我与皇后有几分相像这种僭越的话来?若是皇后多心,岂不觉得我故意在她面前装模作样,凸显出她年华逝去,历经沧桑?

    我轻轻推开嫣寻,重又跪倒正色道:“皇后娘娘德容无双,母仪天下,盛名满京华,嫔妾对皇后娘娘的敬仰之意溢于言表,若是嫔妾能与皇后风华有几分相似,便是嫔妾几世修来的福气,只是莹烛之光,又岂能与皇后娘娘的日月之辉相提并论?”